益州蜀郡成都。


    此刻,趙韙起兵叛亂已有半年時間了,劉璋焦慮萬分。


    趙韙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益州巴郡人,在益州巴郡一帶,頗有名望。當年劉焉入蜀時,任命趙韙為司馬,得其之助,才穩定益州。


    劉焉死後,趙韙又和治中從事王商首先擁護劉璋,劉璋才得以順利繼承父親基業。六年前,婁發、甘寧,勾結荊州別駕劉闔發動叛亂,也是趙韙出力,劉璋才得成功平叛。


    如今,輪到趙韙自己發動叛亂了。以他在益州的威望和實力,劉璋如何能不急?


    數日前,趙韙率軍攻破梓潼,劉璋得到消息後,連忙召集手下諸臣商討大事。


    “諸位,半年前趙韙起兵於巴郡,又攻占了梓潼,不日將兵進涪城,我夜不能寐,你們皆我手下重臣,深受我的重用,如今危難之際,當為我分憂才是。”此時的劉璋,麵露愁容,已是畏懼。


    手下諸臣麵麵相覷,一時議論紛紛。


    從事王累出來,向劉璋行了個禮:“州牧勿憂,趙韙乃巴郡人,在巴郡頗有威望,但在廣漢、蜀郡,他卻是聲名不顯,攻占梓潼,不過大軍一時之勇,若其兵進涪城,屆時會遭遇挫折,必不可進。”


    主簿黃權聽了王累的話,一陣無語,王累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就隻能給劉璋打打氣。他接過話:“州牧切勿自亂陣腳,涪城地勢險要,比鄰涪水,易守難攻,趙韙的軍隊若兵進涪城,州牧可令涪城守將堅守,再從成都派大軍支援,趙韙兵力不過兩三萬,想攻克涪城幾乎不可能。”


    劉璋隻是看了黃權一眼,並沒有說什麽。此時的黃權年紀二十出頭,恐怕難得劉璋的信任。


    另一個年輕人法正斜跨一步,行了個禮:“州牧,我有兩計,可助州牧破敵。”此人正是法正法孝直,扶風人,因避戰亂入蜀,半年前開始為劉璋效力。剛剛入仕不久,法正也急於表現一番,好讓劉璋看到他的才能。


    “哦,孝直有何計策?”


    “其一,王從事之言在理,趙韙乃巴郡人,在江州、臨江一帶頗有威望,但在廣漢、蜀郡卻聲名不響,他能率軍攻破梓潼,皆因梓潼守兵有不少巴郡人,據我所知,數年前婁發、甘寧起兵叛亂,兵敗後,州牧將其殘兵收攏並安置在梓潼,此為隱患,才造就今日之禍。”


    “州牧主力軍隊之一是東州之兵,乃先州牧入益州時,收攏了三輔的百姓,並以此組成的軍隊,這些百姓跟隨先州牧從關中入益州,曆盡千艱萬苦,若益州落入趙韙手中,趙韙必不會善待他們。”


    “所以,東州兵心向州牧,願意為州牧死戰。州牧可將東州兵派往並堅守涪城,必可擋趙韙的大軍。”


    所謂東州兵,最初是由劉璋之父劉焉任南陽太守時組建的。劉焉入益州後,因董卓作亂關中,關中大量人口逃亡到益州,他收攏並從中挑選一些青壯進入到軍中,組成了後來的東州兵。法正、孟達都是司隸扶風人,也是東州一脈,自然希望劉璋穩據益州,而不希望趙韙這種本地土豪占據益州。


    “孝直此言有理,那另一策呢?”


    “其二,趙韙手下有兩將,名為龐樂和李異,兩人此前駐軍於江州,受趙韙蠱惑,才跟隨其一起起兵,但兩人亦非巴郡人,未必會得到趙韙的信任。州牧一方麵派人到廣漢郡一帶,散播謠言,就說趙韙重用巴郡當地人,不信任外人,一旦得了益州,隻會提拔巴郡親信,外人不能任要職。”


    “這謠言一傳出去,龐樂和李異就會對趙韙有猜疑之心,屆時,州牧再派人暗中結好兩人,以利益驅使兩人投靠州牧,如我所料不差,兩人必會同意。”


    “好。”劉璋聽了,也不知道這計行不行,但此時他也隻能抱著嚐試的想法,去實施計策。


    法正說完之後,看到劉璋的反應,知道劉璋會采納他之策,心中一喜,又迴到自己的位置。


    劉璋想了想,覺得成都仍難保萬全,心裏還是有些不滿意,又環顧手下:“諸位,你們還有何計策,能助我破敵?”


    別駕張鬆出來了:“州牧,我有一策。”


    “哦,速速說來。”


    “趙韙占據梓潼,最大的危害並非他會進軍涪城,而是隔斷了我軍與廣漢各縣的聯係,州牧為防範張魯,派大軍駐於葭萌關,今梓潼丟了,葭萌關的軍隊就孤立無援,若趙韙與張魯聯手,葭萌關數千軍隊,恐怕全軍覆沒。”


    劉璋一聽這話,臉變得煞白,剛才他並沒有想到這點。


    “我軍隻是固守涪城,恐怕過於被動,若趙韙大軍不攻涪城,而是久駐梓潼,那又該如何?難道任由趙韙與州牧劃益州而治嗎?以我看,我軍當盡快平定趙韙之亂才行,否則必生禍患。”


    “可是,我大軍兵力不足,守有餘可而攻不足呀!”劉璋憂心忡忡。


    “州牧,不如對外請求援軍,如何?”


    “援軍?何人能援我?”


    “揚州牧劉敬!”張鬆接著說:“趙韙久有江州,雖有實力卻尚不敢草率起兵,今他敢起兵,必是謀劃已久,先與荊州方向交好,然劉表失江陵,隻據襄陽等寥寥幾個城,遲早敗亡。”張鬆久在成都,距離荊州太遠,並不知道劉亡已經亡了。


    “趙韙未必能及時與劉敬交好,州牧此時當派使者,去見劉敬,請求其支援,若劉敬願意,隻需進兵魚複白帝城,屆時趙韙後方不穩,軍中必會不安,士氣不振,我軍便能趁此機會,擊破趙韙。”


    “好!好!”劉璋一向信任張鬆,這主意也合他心意,他接連叫好:“劉敬與我同屬漢室宗親,且又是仁義之主,必不會見死不救,此計策正合我意。”


    王累連忙站出來反駁:“州牧,劉敬雖有仁義之名,但其好戰,隻怕請神容易送神難,還請州牧謹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