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劉備的反應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辦完之後,劉敬看著關羽和張遼的表情,笑了起來:“兩位皆我大漢名將,又何必相殘呢?此事已了,兩位也是握手言和,就不用苦著臉了吧?”
“關將軍,此前真是得罪了,你我各為其主,若是日後戰場上相見,你我再見真章。”張遼這話,不知道是道歉還是挑釁。
“哈哈哈哈,是我不慎入劉太守之地在先,好在劉太守調解,得蒙張將軍首肯,總算平安無事,他日就在戰場上較量吧!”關羽並不畏懼。
次日大清早,劉敬先率軍從渡口渡過淮水。隨後,關羽也率軍渡了過去。渡過淮水後,關羽匆匆來找劉敬。
“劉太守,若等張遼過河,恐怕又生事端,我率軍先行一步!”關羽還是向劉敬表達謝意:“此次我軍隊兵力稍弱,張遼不可小視,若戰則不利,劉太守調和雙方,實則對我有利……”
“關將軍無須多說,我調和你和張文遠,隻為我治下百姓,我態度公正,並無偏袒將軍之意。”
關羽也不想多說,就向劉敬行了禮:“我明白,太守之情,他日若有機會,我定會相報!我走了。”說完,他率軍往沛縣方向撤退。劉敬叫來幾個斥候,跟在關羽大軍後麵,倒不是他懷疑關羽使詐,而是這是必要的流程,他也要向張遼交代。
半個時辰後,張遼也率軍順利過河,他也先來找劉敬。
“看來那關羽已經撤了?”
“正是,他過河之後,就率軍撤退,我派人跟在後麵,若其有異動,我必得迴報。”
“多謝永修侯處事公正。”
“哈哈哈哈,我是為我治下百姓,否則才懶得理你們呢!”
“永修侯說話真風趣。”張遼也不敢久留,就行了禮:“那……時辰不早了,我該撤迴去了,永修侯的書信,我必會交給溫侯,隻是溫侯是否退兵,我就不得而知了。”
“無妨,此事自由溫侯抉擇。”
“告辭。”張遼也不多說,率軍撤往徐州方向。同樣的,劉敬也派人跟在張遼大軍的後麵。
兩人率軍走後,劉敬也將大軍撤迴淮水南岸。次日傍晚,斥候才趕了迴來匯報,他們跟了關羽和張遼的大軍五十裏路才折返。劉敬確定兩人確實是撤兵,不是耍花招,他也引軍而退。此事也暫告一段落。
……
豫州沛國小沛。
話說六七天之後,關羽先率軍迴到了沛城,他從西門進入城中,見到了劉備。劉備見到了關羽,真是喜出望外。
“二弟,你率軍到哪去了呢?呂布大軍仍在東門外,這幾日為兄真是夜不能寐。”劉備原本隻讓關羽帶一軍在外,伺機襲擊呂布的軍隊,或斷呂布的糧道。哪曾想,關羽的軍隊消失不見了,竟半個月毫無音訊,他心裏能不急嗎?
關羽把他被張遼追擊,率軍進入淮南,而後劉敬調和雙方的詳細地講了一遍,又拿出劉敬寫的信給劉備過目。劉備拿在手裏,先是把信從信封裏取出,他微微一動:“劉太守真是能人,這紙與以往的紙不同,竟有點滑溜溜的感覺。”
關羽無心關心紙的事情,就說:“大哥,我以為劉太守所言極是,徐州乃四戰之地,窺視徐州的人極多,我大軍據小沛,若與呂布交戰,恐怕隻會便宜了別人,若是劉太守和曹操出兵襲擊小沛或進軍徐州,恐怕形勢大亂。”
“而且,如今已是六月,正是秋收之際,若是因戰事,導致城外的糧食不能收割,我軍就沒有足夠的糧草了,倒不如和呂布罷戰,先把糧食收割了再說。”
劉備歎了口氣:“二弟,劉太守起兵於南昌,又據廬江、淮南,以百萬石糧食救濟淮南百姓,且他又是我漢室宗親,我素來敬仰。”
“隻是,並非他的話不妥,也並非我不能罷兵,是呂布不願意。你我十年顛沛流離,好不容易以徐州為根基,卻又呂布所奪,今隻據小沛這彈丸之地,呂布竟還想趕盡殺絕,真是可惡。”
關羽也知道並不是劉備不願意罷兵,而是呂布不願意退兵,他也是無奈地歎了口氣。
“不若為兄派人去拜訪一下呂布,商議一番,或許呂布會給劉太守麵子,選擇退兵呢?”
“正該如此!”
……
小沛東門外。
張遼率軍撤退,他取道彭城,然後再往西北方向行軍到小沛,與呂布大軍配合。稍微繞了一下道,他比關羽晚了一天時間。
“拜見溫侯。”
“文遠不必多禮,你率軍上哪去了,為何不見蹤跡?”呂布口裏語氣有些不善。
張遼連忙解釋:“溫侯,我率軍追擊關羽的軍隊,那關羽率軍不斷南下,竟渡過淮水,進入淮南,我亦追擊而去,永修侯亦率軍前來。”
“永修侯?”呂布從未和劉敬打過交道,心中有些疑惑。
“正是,袁術敗亡,淮南已為永修侯所據,他不讓我與那關羽在淮南交戰,就調和我們,後來我見永修侯軍力強盛,怕他與關羽聯合起來,隻能答應他,然後退兵了。”
“那你為何不在退迴沛國後,再與關羽交戰,可趁機擊破那關羽。”呂布顯然對張遼放過關羽而不滿。
張遼不是不解釋:“溫侯,非我不願意,一則三人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已是約定,二則永修侯大軍在旁,虎視眈眈,我不敢有異動呀,若是我敢動,在大軍將全軍覆沒!”
“哼!這個劉敬……算了……”呂布想了想,也沒過多指責。
“溫侯,還有一事,永修侯寫了封信給溫侯,想勸解溫侯和劉備罷兵。”
“什麽?”
張遼連忙取出信,遞給呂布。呂布接過略讀了一遍,臉上露出怒容:“這永修侯真是多事,那劉備搶我馬匹,我豈能咽下這口氣?我攻打小沛,又與他何幹?豈是需要他來當和事佬?真是多管閑事。”
張遼聽了呂布的話,心中暗道,果然溫侯不會罷兵。
“文遠,這事你怎麽看?”
“關將軍,此前真是得罪了,你我各為其主,若是日後戰場上相見,你我再見真章。”張遼這話,不知道是道歉還是挑釁。
“哈哈哈哈,是我不慎入劉太守之地在先,好在劉太守調解,得蒙張將軍首肯,總算平安無事,他日就在戰場上較量吧!”關羽並不畏懼。
次日大清早,劉敬先率軍從渡口渡過淮水。隨後,關羽也率軍渡了過去。渡過淮水後,關羽匆匆來找劉敬。
“劉太守,若等張遼過河,恐怕又生事端,我率軍先行一步!”關羽還是向劉敬表達謝意:“此次我軍隊兵力稍弱,張遼不可小視,若戰則不利,劉太守調和雙方,實則對我有利……”
“關將軍無須多說,我調和你和張文遠,隻為我治下百姓,我態度公正,並無偏袒將軍之意。”
關羽也不想多說,就向劉敬行了禮:“我明白,太守之情,他日若有機會,我定會相報!我走了。”說完,他率軍往沛縣方向撤退。劉敬叫來幾個斥候,跟在關羽大軍後麵,倒不是他懷疑關羽使詐,而是這是必要的流程,他也要向張遼交代。
半個時辰後,張遼也率軍順利過河,他也先來找劉敬。
“看來那關羽已經撤了?”
“正是,他過河之後,就率軍撤退,我派人跟在後麵,若其有異動,我必得迴報。”
“多謝永修侯處事公正。”
“哈哈哈哈,我是為我治下百姓,否則才懶得理你們呢!”
“永修侯說話真風趣。”張遼也不敢久留,就行了禮:“那……時辰不早了,我該撤迴去了,永修侯的書信,我必會交給溫侯,隻是溫侯是否退兵,我就不得而知了。”
“無妨,此事自由溫侯抉擇。”
“告辭。”張遼也不多說,率軍撤往徐州方向。同樣的,劉敬也派人跟在張遼大軍的後麵。
兩人率軍走後,劉敬也將大軍撤迴淮水南岸。次日傍晚,斥候才趕了迴來匯報,他們跟了關羽和張遼的大軍五十裏路才折返。劉敬確定兩人確實是撤兵,不是耍花招,他也引軍而退。此事也暫告一段落。
……
豫州沛國小沛。
話說六七天之後,關羽先率軍迴到了沛城,他從西門進入城中,見到了劉備。劉備見到了關羽,真是喜出望外。
“二弟,你率軍到哪去了呢?呂布大軍仍在東門外,這幾日為兄真是夜不能寐。”劉備原本隻讓關羽帶一軍在外,伺機襲擊呂布的軍隊,或斷呂布的糧道。哪曾想,關羽的軍隊消失不見了,竟半個月毫無音訊,他心裏能不急嗎?
關羽把他被張遼追擊,率軍進入淮南,而後劉敬調和雙方的詳細地講了一遍,又拿出劉敬寫的信給劉備過目。劉備拿在手裏,先是把信從信封裏取出,他微微一動:“劉太守真是能人,這紙與以往的紙不同,竟有點滑溜溜的感覺。”
關羽無心關心紙的事情,就說:“大哥,我以為劉太守所言極是,徐州乃四戰之地,窺視徐州的人極多,我大軍據小沛,若與呂布交戰,恐怕隻會便宜了別人,若是劉太守和曹操出兵襲擊小沛或進軍徐州,恐怕形勢大亂。”
“而且,如今已是六月,正是秋收之際,若是因戰事,導致城外的糧食不能收割,我軍就沒有足夠的糧草了,倒不如和呂布罷戰,先把糧食收割了再說。”
劉備歎了口氣:“二弟,劉太守起兵於南昌,又據廬江、淮南,以百萬石糧食救濟淮南百姓,且他又是我漢室宗親,我素來敬仰。”
“隻是,並非他的話不妥,也並非我不能罷兵,是呂布不願意。你我十年顛沛流離,好不容易以徐州為根基,卻又呂布所奪,今隻據小沛這彈丸之地,呂布竟還想趕盡殺絕,真是可惡。”
關羽也知道並不是劉備不願意罷兵,而是呂布不願意退兵,他也是無奈地歎了口氣。
“不若為兄派人去拜訪一下呂布,商議一番,或許呂布會給劉太守麵子,選擇退兵呢?”
“正該如此!”
……
小沛東門外。
張遼率軍撤退,他取道彭城,然後再往西北方向行軍到小沛,與呂布大軍配合。稍微繞了一下道,他比關羽晚了一天時間。
“拜見溫侯。”
“文遠不必多禮,你率軍上哪去了,為何不見蹤跡?”呂布口裏語氣有些不善。
張遼連忙解釋:“溫侯,我率軍追擊關羽的軍隊,那關羽率軍不斷南下,竟渡過淮水,進入淮南,我亦追擊而去,永修侯亦率軍前來。”
“永修侯?”呂布從未和劉敬打過交道,心中有些疑惑。
“正是,袁術敗亡,淮南已為永修侯所據,他不讓我與那關羽在淮南交戰,就調和我們,後來我見永修侯軍力強盛,怕他與關羽聯合起來,隻能答應他,然後退兵了。”
“那你為何不在退迴沛國後,再與關羽交戰,可趁機擊破那關羽。”呂布顯然對張遼放過關羽而不滿。
張遼不是不解釋:“溫侯,非我不願意,一則三人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已是約定,二則永修侯大軍在旁,虎視眈眈,我不敢有異動呀,若是我敢動,在大軍將全軍覆沒!”
“哼!這個劉敬……算了……”呂布想了想,也沒過多指責。
“溫侯,還有一事,永修侯寫了封信給溫侯,想勸解溫侯和劉備罷兵。”
“什麽?”
張遼連忙取出信,遞給呂布。呂布接過略讀了一遍,臉上露出怒容:“這永修侯真是多事,那劉備搶我馬匹,我豈能咽下這口氣?我攻打小沛,又與他何幹?豈是需要他來當和事佬?真是多管閑事。”
張遼聽了呂布的話,心中暗道,果然溫侯不會罷兵。
“文遠,這事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