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呂布的應對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張遼心裏覺得應該罷兵,但他既不想批駁呂布,也不想違背自己的想法,真是為難。好在他在迴來的途中已想過這事,心裏也有了說辭:“溫侯,此已是秋收之際,我以為大軍應迴下邳去,收割糧食,若是延誤了,隻怕會為一些盜賊搶先。”
“嗯,這話倒是有些道理。”這年代,收割糧食比打仗重要,交戰正酣之時,恰逢收獲季節,先罷戰迴去收割糧食,然後可以接著再打,這也是正常。呂布本來就是在農忙之時攻打劉備,把劉備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想了想,心裏又有些不甘:“隻是我攻小沛已有將近兩月,若是退兵,豈不是前功盡棄?我這不甘心!”
他看了看旁邊一個年紀四旬的人:“公台,你怎麽看?”此人正是呂布奉為謀士的陳宮。當年,曹操殺死兗州名士邊讓,使兗州人大為不滿,陳宮、張邈等人引呂布進入兗州,後來兵敗,張邈身死,陳宮就跟著呂布一起逃到了徐州,一直到今日。
陳宮沉吟一番,給了個迴答:“我軍攻小沛已久,雙方已形成對峙,以目前戰況,我軍仍難以在短時間內攻破小沛。永修侯以仁善之名而聞名天下,如今他名氣正盛,溫侯若不采納其議,恐怕對溫侯的名聲有所影響。我意是……不如給永修侯一個麵子,退兵,但……”
“還有什麽?”呂布有點不爽陳宮的做法,講話時總是故意講到一半,吊人胃口。
“若是直接退了,正如溫侯所言,豈不是前功盡棄,不如……”
“不如什麽?”呂布微怒,看吧,這陳宮又來了。
“不如在退兵前,溫侯先讓士兵,把沛縣附近的糧食全都收割了,運迴下邳,迴下邳再收割我們的糧食,待采收結束之後,溫侯可再起兵攻打小沛,屆時劉備必缺糧草,溫侯隻需圍而不攻,不了兩個月,必能破城而入。”
“好主意!”呂布一聽,心中大喜,雖然他對陳宮並沒有什麽好感,但不妨礙他對這個計策的認可。
“可是,溫侯,沛縣的田,有很多是百姓的田,若是全都收割了,百姓豈不是顆粒無收?”
“沛縣百姓與我何幹?”呂布不以為意:“城外的田地又不寫名字,我又如何知道是誰的?若我不收割百姓之田,劉備沒了糧草,照樣也會搶百姓之糧,既然如此,我還不如我全都收割了。”
“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呂布略微不喜,不再理會張遼,就下令命令:“下令,讓士兵搶收小沛附近的糧食。”
張遼心裏有些無奈,沛縣附近的田地,固然有些是劉備的士兵種的,但更多是普通百姓的,要是全被呂布搶完了,沛縣百姓無以為繼。如果是以前,他還沒覺得有什麽,但在鍾離聽了劉敬的話後,心裏有些動搖了,認為呂布不該斷絕百姓的生機。
“報……報……”這時,一個士兵跑進來:“報溫侯,劉備派使者,說是有要事想見溫侯。”
“哦,劉備派人來,會有何要事?”
“多半是想讓溫侯退兵。”陳宮很快就有了猜測。
“好吧!我倒是想聽劉備的人說些什麽?來人,把使者帶進來。”
劉備派來的人是孫乾,麵對呂布,孫乾一番唇槍舌劍。雙方有來有往,扯了七八天時間,呂布終於答應退兵,但前提是,劉備必須歸還搶來的那批戰馬。劉備自然也就答應了。
劉備很快就把那批戰馬還了迴去,呂布才慢騰騰地撤退。等呂布撤走之後,劉備才知道上了大當,沛城東門城外的田已經被收割得幹幹淨淨。好在,沛城西麵還有少量糧食沒被收割,想必是呂布怕驚動劉備,才沒有動城西的田。
劉備氣得暴跳如雷,這呂布太過分了。光隻是城西的糧食,也不夠吃一年時間呀,最多隻夠吃兩三個月。沒了糧食,屆時他一萬大軍和幾萬沛縣百姓該怎麽辦?
……
揚州淮南郡合肥。
話說劉敬率軍迴到了合肥,鍾離縣之事及時處理,沒有影響到鍾離百姓秋收,也算是完美解決了。
迴到合肥後,劉敬派人快馬到廬江皖城,讓魯肅和甘寧來一趟合肥。魯肅和甘寧收到劉敬的急召,快馬加鞭,七八天後就來到了合肥。劉敬召集負責軍事的臣子,一起商議大事。
“諸位,去年因淮南旱災,我大軍收攏了不少袁術的士兵,後又招募一些百姓入軍中,今我在皖城和合肥各駐軍一萬五千人,也算是兵力強盛了。今年秋收已到,淮南和廬江兩郡收成正常。淮南也總算是擺脫了旱災的影響。”
“秋收之後,我大軍兵精糧足,自然不能隻守在這江淮之地,江東孫策與祖郎、嚴白虎交戰已有一年多,想必孫策已平定吳郡、丹陽二郡,正是戰後疲憊之時,此亦是我破孫策的最佳時間。我決定,待秋收結束後,我欲率軍南征,對江東孫策用兵,不知你們以為如何?”
雖然劉敬不知道孫策與祖郎、嚴白虎等人交戰的最新戰況,但這仗打了一年多了,多半孫策已經拿了這兩人和會稽郡的王朗。劉敬感到自己的消息有些滯後,正想著是不是應該建立一支專門收集情報的軍隊,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魯肅先發表他的看法:“我以為可行,今袁術敗亡,廬江西、北兩麵,乃是黃祖之地,淮南北麵,隻要我大軍不臨近淮水,曹操就不會有異動,徐州呂布和劉備雖經太守勸和,但不會長久,以我看,最多幾個月,兩人會再次打起來。”
“如此看來,江淮之地,甚是安穩,我大軍後方穩定,內部亦無憂患,也該是對孫策用兵之時。隻是,皖城應先按計劃,清剿躲藏於天柱山的陳蘭和雷薄兩人,隻能於七月中下旬才能出兵。”
黃忠躬了個身:“太守,駐合肥的軍隊,久經訓練,正是該上戰場磨練的時候,隨時可以出兵。”
“嗯,這話倒是有些道理。”這年代,收割糧食比打仗重要,交戰正酣之時,恰逢收獲季節,先罷戰迴去收割糧食,然後可以接著再打,這也是正常。呂布本來就是在農忙之時攻打劉備,把劉備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想了想,心裏又有些不甘:“隻是我攻小沛已有將近兩月,若是退兵,豈不是前功盡棄?我這不甘心!”
他看了看旁邊一個年紀四旬的人:“公台,你怎麽看?”此人正是呂布奉為謀士的陳宮。當年,曹操殺死兗州名士邊讓,使兗州人大為不滿,陳宮、張邈等人引呂布進入兗州,後來兵敗,張邈身死,陳宮就跟著呂布一起逃到了徐州,一直到今日。
陳宮沉吟一番,給了個迴答:“我軍攻小沛已久,雙方已形成對峙,以目前戰況,我軍仍難以在短時間內攻破小沛。永修侯以仁善之名而聞名天下,如今他名氣正盛,溫侯若不采納其議,恐怕對溫侯的名聲有所影響。我意是……不如給永修侯一個麵子,退兵,但……”
“還有什麽?”呂布有點不爽陳宮的做法,講話時總是故意講到一半,吊人胃口。
“若是直接退了,正如溫侯所言,豈不是前功盡棄,不如……”
“不如什麽?”呂布微怒,看吧,這陳宮又來了。
“不如在退兵前,溫侯先讓士兵,把沛縣附近的糧食全都收割了,運迴下邳,迴下邳再收割我們的糧食,待采收結束之後,溫侯可再起兵攻打小沛,屆時劉備必缺糧草,溫侯隻需圍而不攻,不了兩個月,必能破城而入。”
“好主意!”呂布一聽,心中大喜,雖然他對陳宮並沒有什麽好感,但不妨礙他對這個計策的認可。
“可是,溫侯,沛縣的田,有很多是百姓的田,若是全都收割了,百姓豈不是顆粒無收?”
“沛縣百姓與我何幹?”呂布不以為意:“城外的田地又不寫名字,我又如何知道是誰的?若我不收割百姓之田,劉備沒了糧草,照樣也會搶百姓之糧,既然如此,我還不如我全都收割了。”
“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呂布略微不喜,不再理會張遼,就下令命令:“下令,讓士兵搶收小沛附近的糧食。”
張遼心裏有些無奈,沛縣附近的田地,固然有些是劉備的士兵種的,但更多是普通百姓的,要是全被呂布搶完了,沛縣百姓無以為繼。如果是以前,他還沒覺得有什麽,但在鍾離聽了劉敬的話後,心裏有些動搖了,認為呂布不該斷絕百姓的生機。
“報……報……”這時,一個士兵跑進來:“報溫侯,劉備派使者,說是有要事想見溫侯。”
“哦,劉備派人來,會有何要事?”
“多半是想讓溫侯退兵。”陳宮很快就有了猜測。
“好吧!我倒是想聽劉備的人說些什麽?來人,把使者帶進來。”
劉備派來的人是孫乾,麵對呂布,孫乾一番唇槍舌劍。雙方有來有往,扯了七八天時間,呂布終於答應退兵,但前提是,劉備必須歸還搶來的那批戰馬。劉備自然也就答應了。
劉備很快就把那批戰馬還了迴去,呂布才慢騰騰地撤退。等呂布撤走之後,劉備才知道上了大當,沛城東門城外的田已經被收割得幹幹淨淨。好在,沛城西麵還有少量糧食沒被收割,想必是呂布怕驚動劉備,才沒有動城西的田。
劉備氣得暴跳如雷,這呂布太過分了。光隻是城西的糧食,也不夠吃一年時間呀,最多隻夠吃兩三個月。沒了糧食,屆時他一萬大軍和幾萬沛縣百姓該怎麽辦?
……
揚州淮南郡合肥。
話說劉敬率軍迴到了合肥,鍾離縣之事及時處理,沒有影響到鍾離百姓秋收,也算是完美解決了。
迴到合肥後,劉敬派人快馬到廬江皖城,讓魯肅和甘寧來一趟合肥。魯肅和甘寧收到劉敬的急召,快馬加鞭,七八天後就來到了合肥。劉敬召集負責軍事的臣子,一起商議大事。
“諸位,去年因淮南旱災,我大軍收攏了不少袁術的士兵,後又招募一些百姓入軍中,今我在皖城和合肥各駐軍一萬五千人,也算是兵力強盛了。今年秋收已到,淮南和廬江兩郡收成正常。淮南也總算是擺脫了旱災的影響。”
“秋收之後,我大軍兵精糧足,自然不能隻守在這江淮之地,江東孫策與祖郎、嚴白虎交戰已有一年多,想必孫策已平定吳郡、丹陽二郡,正是戰後疲憊之時,此亦是我破孫策的最佳時間。我決定,待秋收結束後,我欲率軍南征,對江東孫策用兵,不知你們以為如何?”
雖然劉敬不知道孫策與祖郎、嚴白虎等人交戰的最新戰況,但這仗打了一年多了,多半孫策已經拿了這兩人和會稽郡的王朗。劉敬感到自己的消息有些滯後,正想著是不是應該建立一支專門收集情報的軍隊,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魯肅先發表他的看法:“我以為可行,今袁術敗亡,廬江西、北兩麵,乃是黃祖之地,淮南北麵,隻要我大軍不臨近淮水,曹操就不會有異動,徐州呂布和劉備雖經太守勸和,但不會長久,以我看,最多幾個月,兩人會再次打起來。”
“如此看來,江淮之地,甚是安穩,我大軍後方穩定,內部亦無憂患,也該是對孫策用兵之時。隻是,皖城應先按計劃,清剿躲藏於天柱山的陳蘭和雷薄兩人,隻能於七月中下旬才能出兵。”
黃忠躬了個身:“太守,駐合肥的軍隊,久經訓練,正是該上戰場磨練的時候,隨時可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