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顏真卿問李長安學過什麽。
“《論語》會讀會背,《詩經》會讀大部分會背,《尚書》看完了但是隻會背一部分句子……”李長安數著。
其實她會的更多的是五言詩和七言詩的發展脈絡、詞的發展脈絡,各類文學體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它們的意義……這些東西。畢竟她學的學科叫做古代文學史而不是儒家經典文學。
顏真卿沉默了。
他看著麵前的小姑娘,真情實感發問:“公主到弘文館中尋我等是想要學習什麽呢?”
“我阿娘覺得我字寫得跟狗啃的一樣。”李長安沉痛道。
然後顏真卿就看到了李長安狗啃一樣的字。
——顏真卿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於是顏真卿就自己寫了一行字,再讓李長安照著他的字臨摹,李長安寫的十分認真,隻是一天下來進步不大。
李長安:顏真卿當我老師我能賴著他一輩子!要是進步太快往後他覺得我能出師了怎麽辦?在我把他全家男女老少祖孫三代都搞到手之前我是絕對不會出師的!
如此又過了三個時辰,中間李長安還在顏真卿家中吃了一頓飯,顏真卿對自己這個新學生頗為讚賞,特意給李長安親手熬了碗茶湯。
顏真卿鍾愛吃茶,還有《五言月夜啜茶聯句》傳世。李長安一邊迴想著她知道的東西,一遍痛苦地咽下了這碗加滿了花椒和鹽的茶末湯,還要含著眼淚誇好喝。
直到天色將黑,李長安才依依不捨地起身告辭,臨走之前還摸出了一張白紙眼巴巴看著顏真卿。
“我聽聞常有師長給後輩贈言勉勵,老師可否贈我一言?”
顏真卿耳尖又紅透了,大唐讀書人之間的確有這個相互贈詩贈文勉勵對方的習慣。
他也不好意思辜負李長安期盼,幹脆接過李長安遞過來的毛筆,沾滿墨水,一揮而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以孔子之言贈剛開蒙的學生,再恰當不過。
“還要寫上‘贈李長安’,還有署名和印章。”李長安看著顏真卿署名,又蓋上了他的私印,歡唿一聲,等墨跡全幹了以後才小心翼翼將此頁紙夾在書中放入書包裏。
這是顏真卿的親筆to簽啊!
直到迴到長清殿,李長安依然高興的暈乎乎的,直到在長清殿中看到了一個身著紫袍、麵有美髯的中年男子,她臉上的笑容才驟然消失。
這個人她在除夕夜宴上見過。
李林甫,現在大唐的中書令,也是實際上的第一實權宰相。
先前李長安隻知道“野無遺賢”這樣的荒謬事和他有關,上次她在沈初那裏狠狠補了一番目前的要緊人物歷史,對李林甫才忌憚起來……雖然說現在她忌憚李林甫也沒什麽用。
能臣奸相,和秦檜一個評價。
這個時間點他來找武惠妃也隻可能是為了一件事——廢太子。
武惠妃不可能放棄廢太子,武惠妃和太子李瑛之間如今已經是你死我活的局麵了,這麽多年武惠妃一派勢力和太子李瑛一派勢力水火不相容,二人已經數不清給彼此下了多少絆子。
如今已經沒有迴頭路可走了,太子李瑛若是上位,武惠妃一派必死,武惠妃若是成功廢太子,太子一派的官員也必定被全部處置。
對武惠妃想要廢太子這個想法李長安是完全贊成的,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難道還要臨陣猶豫放虎歸山嗎?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李長安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她也不會因為知道武惠妃會因殺三王夢魘就試著勸她不要做此事。
隻是廢太子也未必要取對方性命嘛,尤其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過關的情況下。李長安覺得武惠妃未必不願意停在“廢為庶人”這一步,畢竟前麵有李承幹的例子,廢為庶人已經和皇位沒關係了。
那到底其中是哪步出了問題,使武惠妃促成李隆基賜死三王呢?
李長安覺得十之八九和李林甫脫不了關係。李林甫還有一個外號叫做“破家宰相”,就是說他這個人心理變態,成天琢磨著怎麽把別人全家都殺了,從歷史記載上看他的確也是這麽幹的,做宰相十九年迫害了數不清的忠良。
“唉。”李長安嘆了口氣,隻覺得發愁,她猜測歸猜測,可目前也沒有能力幹涉得了武惠妃的想法。
武惠妃對她目前也隻當做逗樂的小寵物養,金錢什麽的從指縫裏漏一點出來拿著逗逗她無妨,可大事上肯定不會聽她的意見的。
算了,她發愁也沒用,她還是先想辦法把自己的茶葉賣好吧,若是她有機會改一下武惠妃的命運那就盡力,沒機會也沒辦法,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李長安轉念一想,搖頭不再猜測李林甫今日來此的目的。
迴到自己的寢殿,李長安珍重的將那一遝顏真卿送給她的顏真卿手寫版儒家經典放到了書架上,又把夾著to簽的那本《論語》放迴書包,再從多寶盒裏拿出武惠妃送她的那三十畝茶樹田地契,打算明日出宮去找沈初。
也不知道她老師知不知道怎麽提高茶樹收成……大學教授會種地很合理吧?
“阿嚏。”
昇平坊內一處宅院中,柳樹剛冒新芽,正月的風還有些寒冷,一個正蹲在地裏身著胡服的女子被寒風吹得一激靈,站起身從一側的月牙凳上拾起了自己帶著毛邊的猩紅鬥篷,披在了肩上。
“《論語》會讀會背,《詩經》會讀大部分會背,《尚書》看完了但是隻會背一部分句子……”李長安數著。
其實她會的更多的是五言詩和七言詩的發展脈絡、詞的發展脈絡,各類文學體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它們的意義……這些東西。畢竟她學的學科叫做古代文學史而不是儒家經典文學。
顏真卿沉默了。
他看著麵前的小姑娘,真情實感發問:“公主到弘文館中尋我等是想要學習什麽呢?”
“我阿娘覺得我字寫得跟狗啃的一樣。”李長安沉痛道。
然後顏真卿就看到了李長安狗啃一樣的字。
——顏真卿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於是顏真卿就自己寫了一行字,再讓李長安照著他的字臨摹,李長安寫的十分認真,隻是一天下來進步不大。
李長安:顏真卿當我老師我能賴著他一輩子!要是進步太快往後他覺得我能出師了怎麽辦?在我把他全家男女老少祖孫三代都搞到手之前我是絕對不會出師的!
如此又過了三個時辰,中間李長安還在顏真卿家中吃了一頓飯,顏真卿對自己這個新學生頗為讚賞,特意給李長安親手熬了碗茶湯。
顏真卿鍾愛吃茶,還有《五言月夜啜茶聯句》傳世。李長安一邊迴想著她知道的東西,一遍痛苦地咽下了這碗加滿了花椒和鹽的茶末湯,還要含著眼淚誇好喝。
直到天色將黑,李長安才依依不捨地起身告辭,臨走之前還摸出了一張白紙眼巴巴看著顏真卿。
“我聽聞常有師長給後輩贈言勉勵,老師可否贈我一言?”
顏真卿耳尖又紅透了,大唐讀書人之間的確有這個相互贈詩贈文勉勵對方的習慣。
他也不好意思辜負李長安期盼,幹脆接過李長安遞過來的毛筆,沾滿墨水,一揮而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以孔子之言贈剛開蒙的學生,再恰當不過。
“還要寫上‘贈李長安’,還有署名和印章。”李長安看著顏真卿署名,又蓋上了他的私印,歡唿一聲,等墨跡全幹了以後才小心翼翼將此頁紙夾在書中放入書包裏。
這是顏真卿的親筆to簽啊!
直到迴到長清殿,李長安依然高興的暈乎乎的,直到在長清殿中看到了一個身著紫袍、麵有美髯的中年男子,她臉上的笑容才驟然消失。
這個人她在除夕夜宴上見過。
李林甫,現在大唐的中書令,也是實際上的第一實權宰相。
先前李長安隻知道“野無遺賢”這樣的荒謬事和他有關,上次她在沈初那裏狠狠補了一番目前的要緊人物歷史,對李林甫才忌憚起來……雖然說現在她忌憚李林甫也沒什麽用。
能臣奸相,和秦檜一個評價。
這個時間點他來找武惠妃也隻可能是為了一件事——廢太子。
武惠妃不可能放棄廢太子,武惠妃和太子李瑛之間如今已經是你死我活的局麵了,這麽多年武惠妃一派勢力和太子李瑛一派勢力水火不相容,二人已經數不清給彼此下了多少絆子。
如今已經沒有迴頭路可走了,太子李瑛若是上位,武惠妃一派必死,武惠妃若是成功廢太子,太子一派的官員也必定被全部處置。
對武惠妃想要廢太子這個想法李長安是完全贊成的,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難道還要臨陣猶豫放虎歸山嗎?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李長安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她也不會因為知道武惠妃會因殺三王夢魘就試著勸她不要做此事。
隻是廢太子也未必要取對方性命嘛,尤其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過關的情況下。李長安覺得武惠妃未必不願意停在“廢為庶人”這一步,畢竟前麵有李承幹的例子,廢為庶人已經和皇位沒關係了。
那到底其中是哪步出了問題,使武惠妃促成李隆基賜死三王呢?
李長安覺得十之八九和李林甫脫不了關係。李林甫還有一個外號叫做“破家宰相”,就是說他這個人心理變態,成天琢磨著怎麽把別人全家都殺了,從歷史記載上看他的確也是這麽幹的,做宰相十九年迫害了數不清的忠良。
“唉。”李長安嘆了口氣,隻覺得發愁,她猜測歸猜測,可目前也沒有能力幹涉得了武惠妃的想法。
武惠妃對她目前也隻當做逗樂的小寵物養,金錢什麽的從指縫裏漏一點出來拿著逗逗她無妨,可大事上肯定不會聽她的意見的。
算了,她發愁也沒用,她還是先想辦法把自己的茶葉賣好吧,若是她有機會改一下武惠妃的命運那就盡力,沒機會也沒辦法,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李長安轉念一想,搖頭不再猜測李林甫今日來此的目的。
迴到自己的寢殿,李長安珍重的將那一遝顏真卿送給她的顏真卿手寫版儒家經典放到了書架上,又把夾著to簽的那本《論語》放迴書包,再從多寶盒裏拿出武惠妃送她的那三十畝茶樹田地契,打算明日出宮去找沈初。
也不知道她老師知不知道怎麽提高茶樹收成……大學教授會種地很合理吧?
“阿嚏。”
昇平坊內一處宅院中,柳樹剛冒新芽,正月的風還有些寒冷,一個正蹲在地裏身著胡服的女子被寒風吹得一激靈,站起身從一側的月牙凳上拾起了自己帶著毛邊的猩紅鬥篷,披在了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