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看著麵前長勢正好的麥芽,沉思不語。
這是她上年九月下旬種下的冬小麥,如今才剛剛冒出一點綠芽來。
地方太小了,隻有這麽一點地方種小麥,根本沒有充足的樣本。
她在西郊倒是還有個莊子,隻是那莊子麵積也不大,且那莊子要供應她和妹子二人的日常花銷,輕易動不得……
“阿姊。”
就在她沉思間,一道歡快的聲音打破了她的思緒,裴素扭頭看向來人。
來人亦是一個約莫二十五歲的青年女子,長相和裴素有八分相似,隻是身材要圓潤上一些,這是她的同胎妹子,裴芸。
裴芸手上端著一盤饅頭,笑嘻嘻看著自己的雙胞胎姐姐:“舅父讓我們明日隨他去長安郊外踏青。”
裴素冷哼一聲。
“踏青是假,給你我相一個夫婿是真吧。”
她們過來之後的這五年,那個名義上的舅父陳昇就一直琢磨著將她們嫁出去換兩門好夫婿,最好能憑著“裴”這個好姓氏找兩個能替他兒子謀官的好親家。
五年前這破落戶老頭甚至要將兩個如花似玉的侄女同送給一個名為吉溫的奸佞之輩做妻妾,氣得這一雙年華正好的姐妹喝藥自殺,這兩個軀殼中才換了魂魄,也就是仗著父母早亡欺負兩個孤女罷了。
“已經推脫了兩迴了,總不好再推脫。”裴芸嘆了口氣。
阿姊和她都不擅長人際周旋,偏偏穿到這樣複雜的家庭,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作者有話要說:
目前的漂亮姐姐們,長安長大後的漂亮姨姨們正式上線!
打仗怎麽能缺糧食呢!
——
字字珠璣本意是形容文章寫得好,但是這個詞是清朝才出現的,唐沒有這個形容,所以在這裏就拿來形容顏真卿字好看了
第18章
臨近二月,街邊的柳樹開始往外冒芽。
一隻紙鸞落到李長安腳下,李長安撿起紙鸞遞給跑過來的幾個少女,領頭的少女對李長安道了聲謝,幾人就又拉著紙鸞跑走了。
過了半個時辰,沈初才姍姍來。
“不良帥趙三家內人,托我給他孩子起名,又非要留我在他家中吃飯,我是在拗不過他,故而才來遲了。”沈初無奈道。
“看來老師已經將名聲打出去了?”李長安感慨道。
“略有樂善好施的薄名。”沈初哂笑,“但凡捨得撒錢,誰都能略有薄名。先上馬車吧,我看你信中所說那塊茶田是從大慈恩寺的和尚手裏買來的?”
“長安附近除了那些寺廟也沒有其他人家會專門拿田地出來種茶樹。”李長安手腳並用地爬上馬車,沈初託了一下她的膝蓋,將她這個小不點送上馬車之後沈初才彎腰鑽進車廂。
坐在車廂內,李長安得意得抱著她的書包,從書包中將那本《論語》拿出來,又從書頁間將那頁贈語專門翻出來遞給沈初看。
“我現在有開蒙先生了,這是先生親手抄錄的書,先生還特意給我寫了贈語呢!”李長安得意洋洋道。
沈初眯了眯眼,不發一言地接過李長安手中的那本《論語》翻看了幾眼,輕哼一聲:“我先前學字二十八年,如今又五年,我之字未必不如此人之字。”
顏真卿現在才二十幾歲,他創出顏體是他年老之後的事情了,現如今他的字也隻是學的先人,還不能被稱作大家,沈初認不出來很正常。
於是李長安好心提醒他。
“老師,此乃顏真卿親筆。”
“竟是清臣親筆,矯若遊龍,筋骨俱全,有盛唐氣象,我弗如遠甚。”
“老師,這是我的開蒙書。”
沈初不情不願將書從自己懷中拿出來,“我學顏體二十八年,卻隻在博物館裏見過顏清臣親筆,你連橫豎都寫不直,如何用得著顏真卿親自教你?”
那可是顏真卿啊!
這逆徒,有機會拿到年輕版顏真卿的字竟然也不替她老師求一副字。
李長安得意道:“顏真卿是我老師,您也是我的老師,您何愁沒有機會結交他呢?等今日迴來,我就帶著老師去認門,老師盡可以在顏宅周圍守株待兔,偶遇顏真卿。然後您可以先和他攀談幾句混個臉熟,等以後有機會我再專門向他引薦您,偶遇在前有緣在後,何愁不能成為顏真卿好友呢?”
沈初深以為然,並稱讚了李長安是他帶過的最好的一屆學生。
茶田位於城西,三十畝茶樹種的稀稀拉拉,看著就不像是能豐收的模樣,好在詢問了周遭居民,知道這些茶樹已經種了四年,可以產出茶葉了。
李長安和沈初站在茶田田壟上,看著麵前長勢不太好的大片茶樹,麵麵相覷。
“現在才剛抽芽,是不是還能追肥來著?”李長安搜掛著自己腦中貧瘠的知識,求助的看向沈初。
可惜術業有專攻,沈初唯一種過的植物就是仙人掌。
“要不找個老農問問?”沈初幹巴巴建議。
“找僧侶問問也行,這些茶樹畢竟是他們種的。”李長安提議道。
“這些茶樹以前從未施加過肥料,你們去問那些僧侶隻怕也無用。”
一道清冷的聲音從二人身後傳來,李長安聞言轉過身,便瞧見兩個容貌十分相似的女子正站牽著手在不遠處看她們。
這是她上年九月下旬種下的冬小麥,如今才剛剛冒出一點綠芽來。
地方太小了,隻有這麽一點地方種小麥,根本沒有充足的樣本。
她在西郊倒是還有個莊子,隻是那莊子麵積也不大,且那莊子要供應她和妹子二人的日常花銷,輕易動不得……
“阿姊。”
就在她沉思間,一道歡快的聲音打破了她的思緒,裴素扭頭看向來人。
來人亦是一個約莫二十五歲的青年女子,長相和裴素有八分相似,隻是身材要圓潤上一些,這是她的同胎妹子,裴芸。
裴芸手上端著一盤饅頭,笑嘻嘻看著自己的雙胞胎姐姐:“舅父讓我們明日隨他去長安郊外踏青。”
裴素冷哼一聲。
“踏青是假,給你我相一個夫婿是真吧。”
她們過來之後的這五年,那個名義上的舅父陳昇就一直琢磨著將她們嫁出去換兩門好夫婿,最好能憑著“裴”這個好姓氏找兩個能替他兒子謀官的好親家。
五年前這破落戶老頭甚至要將兩個如花似玉的侄女同送給一個名為吉溫的奸佞之輩做妻妾,氣得這一雙年華正好的姐妹喝藥自殺,這兩個軀殼中才換了魂魄,也就是仗著父母早亡欺負兩個孤女罷了。
“已經推脫了兩迴了,總不好再推脫。”裴芸嘆了口氣。
阿姊和她都不擅長人際周旋,偏偏穿到這樣複雜的家庭,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作者有話要說:
目前的漂亮姐姐們,長安長大後的漂亮姨姨們正式上線!
打仗怎麽能缺糧食呢!
——
字字珠璣本意是形容文章寫得好,但是這個詞是清朝才出現的,唐沒有這個形容,所以在這裏就拿來形容顏真卿字好看了
第18章
臨近二月,街邊的柳樹開始往外冒芽。
一隻紙鸞落到李長安腳下,李長安撿起紙鸞遞給跑過來的幾個少女,領頭的少女對李長安道了聲謝,幾人就又拉著紙鸞跑走了。
過了半個時辰,沈初才姍姍來。
“不良帥趙三家內人,托我給他孩子起名,又非要留我在他家中吃飯,我是在拗不過他,故而才來遲了。”沈初無奈道。
“看來老師已經將名聲打出去了?”李長安感慨道。
“略有樂善好施的薄名。”沈初哂笑,“但凡捨得撒錢,誰都能略有薄名。先上馬車吧,我看你信中所說那塊茶田是從大慈恩寺的和尚手裏買來的?”
“長安附近除了那些寺廟也沒有其他人家會專門拿田地出來種茶樹。”李長安手腳並用地爬上馬車,沈初託了一下她的膝蓋,將她這個小不點送上馬車之後沈初才彎腰鑽進車廂。
坐在車廂內,李長安得意得抱著她的書包,從書包中將那本《論語》拿出來,又從書頁間將那頁贈語專門翻出來遞給沈初看。
“我現在有開蒙先生了,這是先生親手抄錄的書,先生還特意給我寫了贈語呢!”李長安得意洋洋道。
沈初眯了眯眼,不發一言地接過李長安手中的那本《論語》翻看了幾眼,輕哼一聲:“我先前學字二十八年,如今又五年,我之字未必不如此人之字。”
顏真卿現在才二十幾歲,他創出顏體是他年老之後的事情了,現如今他的字也隻是學的先人,還不能被稱作大家,沈初認不出來很正常。
於是李長安好心提醒他。
“老師,此乃顏真卿親筆。”
“竟是清臣親筆,矯若遊龍,筋骨俱全,有盛唐氣象,我弗如遠甚。”
“老師,這是我的開蒙書。”
沈初不情不願將書從自己懷中拿出來,“我學顏體二十八年,卻隻在博物館裏見過顏清臣親筆,你連橫豎都寫不直,如何用得著顏真卿親自教你?”
那可是顏真卿啊!
這逆徒,有機會拿到年輕版顏真卿的字竟然也不替她老師求一副字。
李長安得意道:“顏真卿是我老師,您也是我的老師,您何愁沒有機會結交他呢?等今日迴來,我就帶著老師去認門,老師盡可以在顏宅周圍守株待兔,偶遇顏真卿。然後您可以先和他攀談幾句混個臉熟,等以後有機會我再專門向他引薦您,偶遇在前有緣在後,何愁不能成為顏真卿好友呢?”
沈初深以為然,並稱讚了李長安是他帶過的最好的一屆學生。
茶田位於城西,三十畝茶樹種的稀稀拉拉,看著就不像是能豐收的模樣,好在詢問了周遭居民,知道這些茶樹已經種了四年,可以產出茶葉了。
李長安和沈初站在茶田田壟上,看著麵前長勢不太好的大片茶樹,麵麵相覷。
“現在才剛抽芽,是不是還能追肥來著?”李長安搜掛著自己腦中貧瘠的知識,求助的看向沈初。
可惜術業有專攻,沈初唯一種過的植物就是仙人掌。
“要不找個老農問問?”沈初幹巴巴建議。
“找僧侶問問也行,這些茶樹畢竟是他們種的。”李長安提議道。
“這些茶樹以前從未施加過肥料,你們去問那些僧侶隻怕也無用。”
一道清冷的聲音從二人身後傳來,李長安聞言轉過身,便瞧見兩個容貌十分相似的女子正站牽著手在不遠處看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