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卡戎看出來問題沒有,也許沒有。
她總是非常忙,有時候迴來和他們聊幾句就走了,飯都來不及吃。
還有,最近阿波羅總是丟東西。也不是什麽特殊的東西,大多數是人類用的筆啊本啊什麽的。
除了文具,他還丟過帽子,丟過穿在外套裏的毛背心。他說是體育課前脫了,之後不知道扔在哪了。
有一次,他的球鞋鞋帶竟然丟了。他說鞋帶弄髒了,洗完擺在窗台上,被風吹跑了。
阿波羅不是粗心的人,他幼年時都沒丟過這麽多東西。
派利文不知道這些情況是否正常,是否符合人類的生活習性。反正他就是覺得不對勁。應該是學校裏發生了什麽事。
根據派利文對“學校”這個東西的理解,如果學校裏出了什麽大事……比如“排球館被龍拆了”這種程度的大事,或者有人傷亡之類的,那麽人類一定會激烈討論,會傳出來很多消息。
而那所學校一直風平浪靜,最近人類的電視裏也沒播什麽大新聞。
也就是說,阿波羅遇到的是那種比較隱秘的事。事情也許不算大,但肯定很微妙,會讓人擔憂。
今天,派利文又發現了一個新線索:阿波羅專門找路上人少的時間,跑到貝洛伯格家來。
阿波羅說要找貝洛問關於施法的事……這合理嗎?
如果有施法上疑問,他為什麽不去問尼克斯奶奶?她是樹籬村最有經驗的施法者,而且她很喜歡小孩,肯定樂於迴答阿波羅的問題。
阿波羅和貝洛伯格明明不太熟。他們關係還行,但也就隻是“還行”而已,算不上親密的好朋友。
如果阿波羅需要大人的幫助,他為什麽要找貝洛,而不找媽媽,也不找尼克斯,不找那些與他關係更親近的人?這會是什麽原因呢?
隻靠自己想不明白。於是派利文打算場外求援,去“採訪”一個與阿波羅年齡相近的人。
那是個叫安娜的孩子,前不久剛高中畢業。她和瓦麗婭、索爾的丈夫等等是一類人:不會打架,不會施法,不是互助會成員,隻是家在樹籬村。
瓦麗婭是不願意加入互助會,而安娜願意加入,卻天生缺少某些資質,於是隻好放棄了。
她不學精靈魔法,卻可以用其他方式幫助親朋好友——據說全村人的電腦和手機都是她修的。
迴家後,派利文躲在房間裏,給安娜打了個視頻。
他會用手機的大多數功能,能通話,能接打視頻,能讀懂所有字,但他不會打字,也不會手寫。
視頻接通了。安娜身邊有好幾個屏幕,把她的臉照得發藍。
派利文也不多做寒暄,有話直說,迅速問完了想問的事。
安娜邊聽邊緩緩點頭。聽完後,她很快就給出了迴答:“這很正常,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對著關係親近的人,就越不想談某些事情。”
派利文問:“為什麽?”
“嗯,我想想怎麽解釋呢……”安娜一手托著腮。
對人類來說很好懂,但要給精靈解釋,就得講究一點表達的技巧了。
好在安娜是全村的網管兼客服,她善於溝通,有著老師般的耐心。
她給出的解釋是:如果你很愛某些人,你就不忍心看他們受苦。這個“受苦”不僅包括生病受傷,也包括焦慮、害怕、生氣、吃不下睡不好等等。
派利文有過這些情緒,他表示能理解,這些確實不好受。
安娜繼續解釋:
人遇到壞事,把壞事告訴心愛的人,心愛的人就會難過,這也是一種受苦。
為了不讓心愛的人受苦,人們就選擇不把壞事告訴他們。
可是如果遇到很複雜的壞事,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他終究還是要向別人求助的。
這時候找誰好呢?他不會找愛的人,而是找“可信的外人”——那種與他關係一般,但品行不錯的人。
並且,這個人最好是專業人士,而不是隨便什麽不知底細的陌生人。人也會對陌生人傾訴,但那隻是發泄式的傾訴,而不是精準的求助。
她舉了個例子。假如派利文的手機壞了,或者聊天軟體號被盜了,他可以把這事告訴阿波羅,阿波羅不會修理,隻會白白擔心;派利文也可以在任何人麵前痛罵手機,但那些人隻能聽他罵,無法幫他解決問題。他如果想修好手機,就隻能找安娜幫忙。
這麽一說,派利文完全理解了。
他甚至還分析出了更細節的東西。根據他的推測,阿波羅去找貝洛伯格,是基於以下這幾個前提:
1-阿波羅不愛貝洛。
2-貝洛的道德品質還可以。
3-貝洛是專業人士。至於是什麽專業……顯而易見,當然是關於精靈和古魔法。
那麽根據以上這些條件,就可以推測出:
1-阿波羅遇到了複雜的壞事,他無法獨自解決。
2-他不願把實情告訴他愛的人(比如尼克斯奶奶,比如媽媽,比如派利文這樣的好哥哥)。這件事壞到了足以令這些人難過的程度,阿波羅不願他們擔憂。
3-這個壞事顯然與精靈有關。
“我懂了!”
派利文扔下手機,也沒好好和安娜道別,一陣風似的跑到了阿波羅的房間前。
她總是非常忙,有時候迴來和他們聊幾句就走了,飯都來不及吃。
還有,最近阿波羅總是丟東西。也不是什麽特殊的東西,大多數是人類用的筆啊本啊什麽的。
除了文具,他還丟過帽子,丟過穿在外套裏的毛背心。他說是體育課前脫了,之後不知道扔在哪了。
有一次,他的球鞋鞋帶竟然丟了。他說鞋帶弄髒了,洗完擺在窗台上,被風吹跑了。
阿波羅不是粗心的人,他幼年時都沒丟過這麽多東西。
派利文不知道這些情況是否正常,是否符合人類的生活習性。反正他就是覺得不對勁。應該是學校裏發生了什麽事。
根據派利文對“學校”這個東西的理解,如果學校裏出了什麽大事……比如“排球館被龍拆了”這種程度的大事,或者有人傷亡之類的,那麽人類一定會激烈討論,會傳出來很多消息。
而那所學校一直風平浪靜,最近人類的電視裏也沒播什麽大新聞。
也就是說,阿波羅遇到的是那種比較隱秘的事。事情也許不算大,但肯定很微妙,會讓人擔憂。
今天,派利文又發現了一個新線索:阿波羅專門找路上人少的時間,跑到貝洛伯格家來。
阿波羅說要找貝洛問關於施法的事……這合理嗎?
如果有施法上疑問,他為什麽不去問尼克斯奶奶?她是樹籬村最有經驗的施法者,而且她很喜歡小孩,肯定樂於迴答阿波羅的問題。
阿波羅和貝洛伯格明明不太熟。他們關係還行,但也就隻是“還行”而已,算不上親密的好朋友。
如果阿波羅需要大人的幫助,他為什麽要找貝洛,而不找媽媽,也不找尼克斯,不找那些與他關係更親近的人?這會是什麽原因呢?
隻靠自己想不明白。於是派利文打算場外求援,去“採訪”一個與阿波羅年齡相近的人。
那是個叫安娜的孩子,前不久剛高中畢業。她和瓦麗婭、索爾的丈夫等等是一類人:不會打架,不會施法,不是互助會成員,隻是家在樹籬村。
瓦麗婭是不願意加入互助會,而安娜願意加入,卻天生缺少某些資質,於是隻好放棄了。
她不學精靈魔法,卻可以用其他方式幫助親朋好友——據說全村人的電腦和手機都是她修的。
迴家後,派利文躲在房間裏,給安娜打了個視頻。
他會用手機的大多數功能,能通話,能接打視頻,能讀懂所有字,但他不會打字,也不會手寫。
視頻接通了。安娜身邊有好幾個屏幕,把她的臉照得發藍。
派利文也不多做寒暄,有話直說,迅速問完了想問的事。
安娜邊聽邊緩緩點頭。聽完後,她很快就給出了迴答:“這很正常,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對著關係親近的人,就越不想談某些事情。”
派利文問:“為什麽?”
“嗯,我想想怎麽解釋呢……”安娜一手托著腮。
對人類來說很好懂,但要給精靈解釋,就得講究一點表達的技巧了。
好在安娜是全村的網管兼客服,她善於溝通,有著老師般的耐心。
她給出的解釋是:如果你很愛某些人,你就不忍心看他們受苦。這個“受苦”不僅包括生病受傷,也包括焦慮、害怕、生氣、吃不下睡不好等等。
派利文有過這些情緒,他表示能理解,這些確實不好受。
安娜繼續解釋:
人遇到壞事,把壞事告訴心愛的人,心愛的人就會難過,這也是一種受苦。
為了不讓心愛的人受苦,人們就選擇不把壞事告訴他們。
可是如果遇到很複雜的壞事,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他終究還是要向別人求助的。
這時候找誰好呢?他不會找愛的人,而是找“可信的外人”——那種與他關係一般,但品行不錯的人。
並且,這個人最好是專業人士,而不是隨便什麽不知底細的陌生人。人也會對陌生人傾訴,但那隻是發泄式的傾訴,而不是精準的求助。
她舉了個例子。假如派利文的手機壞了,或者聊天軟體號被盜了,他可以把這事告訴阿波羅,阿波羅不會修理,隻會白白擔心;派利文也可以在任何人麵前痛罵手機,但那些人隻能聽他罵,無法幫他解決問題。他如果想修好手機,就隻能找安娜幫忙。
這麽一說,派利文完全理解了。
他甚至還分析出了更細節的東西。根據他的推測,阿波羅去找貝洛伯格,是基於以下這幾個前提:
1-阿波羅不愛貝洛。
2-貝洛的道德品質還可以。
3-貝洛是專業人士。至於是什麽專業……顯而易見,當然是關於精靈和古魔法。
那麽根據以上這些條件,就可以推測出:
1-阿波羅遇到了複雜的壞事,他無法獨自解決。
2-他不願把實情告訴他愛的人(比如尼克斯奶奶,比如媽媽,比如派利文這樣的好哥哥)。這件事壞到了足以令這些人難過的程度,阿波羅不願他們擔憂。
3-這個壞事顯然與精靈有關。
“我懂了!”
派利文扔下手機,也沒好好和安娜道別,一陣風似的跑到了阿波羅的房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