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謙見兄長如此冷淡,眉頭一耷:「其實今日是徐元灝約我去聽宮門外開講的心學,還跟我說他的小楷已得了大成,他姐姐顧七娘一直誇他有進步,還說要順便看看我練的文徵明楷法。我這不就早起寫了一份,晌午過後去找他們兩個,免得徐元灝一個勁兒地吹他多有才華。」
「那把你的給我瞧瞧。」張居正從容用完早膳,接過幼弟送來的習字帖,才翻了一頁,眉間便不覺蹙緊。
張居謙膽戰心驚地觀察他的神情,窺得他麵色不佳,不免汗流浹背,顫著聲道:「這是……不行?」
張居正若有若無的目光投來,似是睨他。
良久,唇畔一扯:「你說呢?」
張居謙差點就要跪下伏法,心一橫:「我覺著……挺好的,至少比徐元顥的好。連他那狗爬的字都能大言不慚自誇鬆江王羲之,那我豈不是江陵王獻之了?」
「不對,那我豈不是成了他兒子了。」張居謙話出了口才發覺平白矮了一個輩分,剛欲改口,卻被長兄的一道淩厲眼風喝止,訥訥地抿了抿唇,自覺垂首。
然而長兄並未多言,一語不發,迴身走向書房,隻把他一人晾在門口吹冷風。
足足等到午後,張居正方推開門,從書房走出,手裏攜了卷猶帶墨香的字帖。
「公子昨日沒睡好,還要這般辛苦做學問麽?」乳娘謝氏見他眼底似有紅血絲交錯,抬手時修長如竹的指尖盡是纏繞的墨痕,不免一陣心疼。
他不以為意:「非是做學問,替居謙做功課罷了。」
喚來幼弟,張居正將這字帖放於他手中,淡淡道:「顧姑娘以為你是個有學識的,若真把你的交予她過目,你這十年的書也是白念了。」
張居謙睜大雙目,難以置信地接過這還有餘溫的筆跡:「所以方才哥忙了一上午就是為了替我代筆?」
謝氏隻覺張居正待幼弟未免有些過於操勞,她自幼看著他長大,心裏一根弦向來偏著這位張家長子,又不曾聽清他二人說話,當下眼角不禁含淚,拿袖子搵了把:「這外人都說長兄如父,公子這份苦心連老身都感動,小少爺如何能不上進?」
老婦人又轉向居謙數落:「你看你兄長公務如此繁忙,還要操心你的學業,你還不快收起遊樂的心思,把頭腦用在科舉仕途上才是正經!」
第18章
本朝心學自王陽明開創時起,便一直在民間興盛。
朝廷對此也並未實施打壓,武英殿大學士徐階更是受心學影響甚深,不遺餘力予以推廣,今日便是請了王陽明弟子聶豹、程文德等人在靈濟宮講學,以開民智。
由於心學傳播甚眾,不少士大夫、太學生甚至是識兩個字的平民百姓都要來聽講,還有的隻是來討個熱鬧,非得來瞻仰瞻仰王先生弟子的風采。
西四牌樓的鬧市向來喧囂,今日更是人聲鼎沸,麵館裏早坐滿了客人,一圈圈繞著麵條剛出鍋的熱氣。
張居謙向小二叫了碗豬肝牛肉麵放蔥,轉頭卻發覺店裏的位置哪還有空的,一點縫隙也找不著。
小二見他為難,忙端了張小桌擱門外,又給他拿了個小凳子:「這位哥兒,您就坐外頭罷,也省得裏麵悶。」
張居謙點頭,隨遇而安地坐了,待麵到了,便低頭專心用他的午膳。
今日的豬肝格外香了些,他正埋頭之際,忽地麵湯裏頭被人擲了塊燒餅。
驚異抬頭,卻是顧清稚和她表弟徐元顥經過,兩個人正立在他桌前頗有興致地看著他吃一碗麵。
「……七娘?」他不由得吃了一驚,忙要行個禮卻被按住,聽得顧清稚笑道:「燒餅浸在湯裏才好吃,送你一塊。」
徐元顥亦嘻嘻地笑:「我付的錢。」
張居謙本還吃得正香,聞言燒餅離了牙,做勢道:「我才不稀罕吃你的東西。」
徐元顥眼一挑:「怎的?功課不如我就這般眼熱?」
張居謙哼一聲,掏出袖中藏著的字帖,展開來呈給顧清稚過目:「七娘你看看,是不是比元灝寫得好?」
徐元顥笑道:「還要獻醜?技不如人,臉皮還如此之——」
瞥了一眼,餘下的那個字倏地吞迴肚子裏。
他大吃一驚,雙目難以置信地端詳著一起讀書的小夥伴:「……何時偷練了?」
不獨他一個如此驚嘆,顧清稚也看得瞳孔發圓,姐弟兩個無不目光震驚,坐他身側齊齊地打量他。
然而徐元顥不信:「這決然不是你寫的,你寫不出來。」
張居謙臉一紅,嘴硬道:「不是我寫的還會是誰?你看這個墨才剛幹透,誰有這個閑工夫幫我寫?」
「似乎也是。」徐元顥忖度了會兒,分析道,「你身邊人就你哥哥讀書最多,但他終日忙得很,以他的性子也懶得為這點小事兒替你代筆。」
他這分析似乎頗有道理,卻把張居謙聽得心底冷汗直出,再加上顧清稚一雙眼似笑非笑地視著手中字帖,他甚至懷疑她早發現了端倪。
忙撇開話題:「今兒個來聽心學,也不知什麽時候開始?」
徐元顥抬眼看日影:「早呢,多少也得半個時辰後開始,我祖父還沒從宮裏迴來,主持的沒來,怎麽開場?」
他又瞟了眼張居謙:「你兄長來不來?」
後者搖頭:「我瞧著不好說,剛又被王世貞先生叫過去,說什麽品評做詩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把你的給我瞧瞧。」張居正從容用完早膳,接過幼弟送來的習字帖,才翻了一頁,眉間便不覺蹙緊。
張居謙膽戰心驚地觀察他的神情,窺得他麵色不佳,不免汗流浹背,顫著聲道:「這是……不行?」
張居正若有若無的目光投來,似是睨他。
良久,唇畔一扯:「你說呢?」
張居謙差點就要跪下伏法,心一橫:「我覺著……挺好的,至少比徐元顥的好。連他那狗爬的字都能大言不慚自誇鬆江王羲之,那我豈不是江陵王獻之了?」
「不對,那我豈不是成了他兒子了。」張居謙話出了口才發覺平白矮了一個輩分,剛欲改口,卻被長兄的一道淩厲眼風喝止,訥訥地抿了抿唇,自覺垂首。
然而長兄並未多言,一語不發,迴身走向書房,隻把他一人晾在門口吹冷風。
足足等到午後,張居正方推開門,從書房走出,手裏攜了卷猶帶墨香的字帖。
「公子昨日沒睡好,還要這般辛苦做學問麽?」乳娘謝氏見他眼底似有紅血絲交錯,抬手時修長如竹的指尖盡是纏繞的墨痕,不免一陣心疼。
他不以為意:「非是做學問,替居謙做功課罷了。」
喚來幼弟,張居正將這字帖放於他手中,淡淡道:「顧姑娘以為你是個有學識的,若真把你的交予她過目,你這十年的書也是白念了。」
張居謙睜大雙目,難以置信地接過這還有餘溫的筆跡:「所以方才哥忙了一上午就是為了替我代筆?」
謝氏隻覺張居正待幼弟未免有些過於操勞,她自幼看著他長大,心裏一根弦向來偏著這位張家長子,又不曾聽清他二人說話,當下眼角不禁含淚,拿袖子搵了把:「這外人都說長兄如父,公子這份苦心連老身都感動,小少爺如何能不上進?」
老婦人又轉向居謙數落:「你看你兄長公務如此繁忙,還要操心你的學業,你還不快收起遊樂的心思,把頭腦用在科舉仕途上才是正經!」
第18章
本朝心學自王陽明開創時起,便一直在民間興盛。
朝廷對此也並未實施打壓,武英殿大學士徐階更是受心學影響甚深,不遺餘力予以推廣,今日便是請了王陽明弟子聶豹、程文德等人在靈濟宮講學,以開民智。
由於心學傳播甚眾,不少士大夫、太學生甚至是識兩個字的平民百姓都要來聽講,還有的隻是來討個熱鬧,非得來瞻仰瞻仰王先生弟子的風采。
西四牌樓的鬧市向來喧囂,今日更是人聲鼎沸,麵館裏早坐滿了客人,一圈圈繞著麵條剛出鍋的熱氣。
張居謙向小二叫了碗豬肝牛肉麵放蔥,轉頭卻發覺店裏的位置哪還有空的,一點縫隙也找不著。
小二見他為難,忙端了張小桌擱門外,又給他拿了個小凳子:「這位哥兒,您就坐外頭罷,也省得裏麵悶。」
張居謙點頭,隨遇而安地坐了,待麵到了,便低頭專心用他的午膳。
今日的豬肝格外香了些,他正埋頭之際,忽地麵湯裏頭被人擲了塊燒餅。
驚異抬頭,卻是顧清稚和她表弟徐元顥經過,兩個人正立在他桌前頗有興致地看著他吃一碗麵。
「……七娘?」他不由得吃了一驚,忙要行個禮卻被按住,聽得顧清稚笑道:「燒餅浸在湯裏才好吃,送你一塊。」
徐元顥亦嘻嘻地笑:「我付的錢。」
張居謙本還吃得正香,聞言燒餅離了牙,做勢道:「我才不稀罕吃你的東西。」
徐元顥眼一挑:「怎的?功課不如我就這般眼熱?」
張居謙哼一聲,掏出袖中藏著的字帖,展開來呈給顧清稚過目:「七娘你看看,是不是比元灝寫得好?」
徐元顥笑道:「還要獻醜?技不如人,臉皮還如此之——」
瞥了一眼,餘下的那個字倏地吞迴肚子裏。
他大吃一驚,雙目難以置信地端詳著一起讀書的小夥伴:「……何時偷練了?」
不獨他一個如此驚嘆,顧清稚也看得瞳孔發圓,姐弟兩個無不目光震驚,坐他身側齊齊地打量他。
然而徐元顥不信:「這決然不是你寫的,你寫不出來。」
張居謙臉一紅,嘴硬道:「不是我寫的還會是誰?你看這個墨才剛幹透,誰有這個閑工夫幫我寫?」
「似乎也是。」徐元顥忖度了會兒,分析道,「你身邊人就你哥哥讀書最多,但他終日忙得很,以他的性子也懶得為這點小事兒替你代筆。」
他這分析似乎頗有道理,卻把張居謙聽得心底冷汗直出,再加上顧清稚一雙眼似笑非笑地視著手中字帖,他甚至懷疑她早發現了端倪。
忙撇開話題:「今兒個來聽心學,也不知什麽時候開始?」
徐元顥抬眼看日影:「早呢,多少也得半個時辰後開始,我祖父還沒從宮裏迴來,主持的沒來,怎麽開場?」
他又瞟了眼張居謙:「你兄長來不來?」
後者搖頭:「我瞧著不好說,剛又被王世貞先生叫過去,說什麽品評做詩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