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能說說為何嗎?我想聽聽先生的心中所想。」
張居正斂去初起的微怔,直視那清亮雙眼:「為了理想與本心,便是值得。這三位是如此,楊繼盛是如此,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亦是如此。」
「張先生是想說,他們的心裏都有所信仰,為了那正道不被汙泥所汙,他們願意赤著足踏過去,哪怕被碎石割得鮮血淋漓也從未生過畏縮之心,世間有千個嚴嵩,便能有萬個楊繼盛,本心一日不滅,正道便永世長存。我若是作此番解,不知是對還是不對?」
「姑娘說得對。」張居正一時隻覺從來自詡出眾的辯才,一遇上她便啞了言。
偏她又如此靈透,既能說出她想講的,亦能瞭然他所思。
兩人無言相對間,顧清稚緘默了半晌。
倏而,她喉頭一熱,藏於心底的問題脫口而出:「那先生呢?先生也願意如此麽?」
張居正一怔,而後迴應:「若是有用得著張某處,張某萬死不辭。」
顧清稚笑了:「我知張先生之心。」
雨聲漸小,她束好脫落至肩頭的鬥篷,張居正以為她要辭別,才欲醞釀措辭,卻見她的目光忽地投來,仿佛要穿透自己眼底。
「我……還有一事想問先生。」
「嗯?」
「我想張先生在翰林院供職,必定對朝章典故熟記於心,因此這個問題最好要來求教於您。」
「姑娘請講無妨,若有張某能答上一二的,是張某之幸。」
「好。」顧清稚點頭。
旋即問道:「您可知本朝女子如何與丈夫解除婚姻?」
張居正一愣,顯是未曾料到她會拋出這個問題,隨後答她:「和離?」
顧清稚搖頭:「和離恐怕是難,那男子不肯放。」
張居正略一思索:「既然如此,那休妻之途也是行不通,便隻能義絕。」
「張先生可否細說?」顧清稚來了興致。
「這或許是唯一可行的法子,隻是限製過多,亦不容易。」
顧清稚追問:「有何限製?」
「若夫妻的其中一方殺害了另一方的親屬,即可義絕,官府可強製解除婚姻。還有一種,妻子若是受到丈夫脅迫與人通姦或是遭遇其毆打而有傷損,也可訴諸官府實行義絕,就看是哪種情狀了。」
他娓娓道來,見清稚陷入沉思的雙目驟然閃過亮光,似是得了點撥,然想起一事,腦袋復又垂了下去:「那妾也能如此脫離夫家麽?」
「那便要依情況。若她是平民自由身,自然可以,若是奴籍則不可。按大明律,若是賣身於主家為婢,則其為主家財產,若主人不放,生世皆困於其家。這是我朝法度,非人力所能改變。」
清稚頓時泄了氣,眉目間染上失望:「她正是家生子。」
張居正見她遺憾如此,心底那股不忍驟起,促他問道:「那姑娘可是你的友人?」
「正是。」
張居正不禁思忖,須臾,似是想出一個法子,先問她:「那主家是做甚麽的?」
「商人,城南賣布匹的。」
「這卻是t?更好辦了。「張居正牽唇,「大明商人少有偷奸耍滑之輩,若要追查起來十個裏還不知能不能有兩個是清白幹淨的,這稅早匿了何止千萬兩銀子。既然那主家不情願,用真金白銀贖那姑娘出來也是難題,那便不妨以此為把柄,要挾他交出賣身契,如此或許能解脫她出來。」
「還真有!」顧清稚欠身朝他行了個禮,臉上笑容並不掩飾,「感謝張先生提醒,我一時糊塗,隻想著如何離婚,忘了還有這一茬!」
語畢,笑容一斂,她話鋒又是一轉:「隻是我擔心那商人惱羞成怒,恐要挾不成,反而對那姑娘不利,因此我得想個穩妥之法助她拿到那賣身契。」
張居正沉吟:「那姑娘可有親眷在側?」
「有,她的老父親跟著在府裏做管事,雖是軟弱,卻也是個心疼她的。」
「那可分兩條路,一麵讓她跟那主家提條件,一麵寫了告發的狀子讓老父遞去官府,以此威脅主家放人,若強行扣押,那邊老父即立刻報官。待拿到賣身契後,迅速離開京城,再不要出現於此地,否則那主人狠下心來殺人滅口,又是前功盡棄。」
他溫聲言罷,顧清稚不禁由衷誇他:「張先生不愧是在朝裏和嚴閣老周旋也能全身而退的,怪不得連他也奈何不得您,那姑娘若能解脫,功勞也得有您一半。」
.
夜裏落了場大雨,清晨起來塵泥的氣息拂滿道中,行人絡繹走過,腳步聲混著車馬滾過地磚的響動。
張居謙開了門,見兄長已經披衣起來,正從房內緩步走出,眉頭一皺:「哥不晚些再起麽?昨晚你可是折騰到了五更才迴,這會兒才剛過了卯時,再說今日休沐不用上朝,你還是再休息休息,莫把身子累壞了。」
張居正不以為意,喚了人來端上早膳,張居謙卻道:「我都已經吃過了,早給兄長備好了,一碗粥和豆湯,搭著兩條煎鮮魚吃,味道可是絕佳。」
他瞥了弟弟一眼,一麵就著端來的盆淨手:「你今日怎麽起這麽早?」
「早吧?」張居謙得意道,眉頭一挑,「往日裏都是你比我先起,今日可是我拔了頭籌。」
張居正沒理他,取了銀箸細品那盤鮮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居正斂去初起的微怔,直視那清亮雙眼:「為了理想與本心,便是值得。這三位是如此,楊繼盛是如此,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亦是如此。」
「張先生是想說,他們的心裏都有所信仰,為了那正道不被汙泥所汙,他們願意赤著足踏過去,哪怕被碎石割得鮮血淋漓也從未生過畏縮之心,世間有千個嚴嵩,便能有萬個楊繼盛,本心一日不滅,正道便永世長存。我若是作此番解,不知是對還是不對?」
「姑娘說得對。」張居正一時隻覺從來自詡出眾的辯才,一遇上她便啞了言。
偏她又如此靈透,既能說出她想講的,亦能瞭然他所思。
兩人無言相對間,顧清稚緘默了半晌。
倏而,她喉頭一熱,藏於心底的問題脫口而出:「那先生呢?先生也願意如此麽?」
張居正一怔,而後迴應:「若是有用得著張某處,張某萬死不辭。」
顧清稚笑了:「我知張先生之心。」
雨聲漸小,她束好脫落至肩頭的鬥篷,張居正以為她要辭別,才欲醞釀措辭,卻見她的目光忽地投來,仿佛要穿透自己眼底。
「我……還有一事想問先生。」
「嗯?」
「我想張先生在翰林院供職,必定對朝章典故熟記於心,因此這個問題最好要來求教於您。」
「姑娘請講無妨,若有張某能答上一二的,是張某之幸。」
「好。」顧清稚點頭。
旋即問道:「您可知本朝女子如何與丈夫解除婚姻?」
張居正一愣,顯是未曾料到她會拋出這個問題,隨後答她:「和離?」
顧清稚搖頭:「和離恐怕是難,那男子不肯放。」
張居正略一思索:「既然如此,那休妻之途也是行不通,便隻能義絕。」
「張先生可否細說?」顧清稚來了興致。
「這或許是唯一可行的法子,隻是限製過多,亦不容易。」
顧清稚追問:「有何限製?」
「若夫妻的其中一方殺害了另一方的親屬,即可義絕,官府可強製解除婚姻。還有一種,妻子若是受到丈夫脅迫與人通姦或是遭遇其毆打而有傷損,也可訴諸官府實行義絕,就看是哪種情狀了。」
他娓娓道來,見清稚陷入沉思的雙目驟然閃過亮光,似是得了點撥,然想起一事,腦袋復又垂了下去:「那妾也能如此脫離夫家麽?」
「那便要依情況。若她是平民自由身,自然可以,若是奴籍則不可。按大明律,若是賣身於主家為婢,則其為主家財產,若主人不放,生世皆困於其家。這是我朝法度,非人力所能改變。」
清稚頓時泄了氣,眉目間染上失望:「她正是家生子。」
張居正見她遺憾如此,心底那股不忍驟起,促他問道:「那姑娘可是你的友人?」
「正是。」
張居正不禁思忖,須臾,似是想出一個法子,先問她:「那主家是做甚麽的?」
「商人,城南賣布匹的。」
「這卻是t?更好辦了。「張居正牽唇,「大明商人少有偷奸耍滑之輩,若要追查起來十個裏還不知能不能有兩個是清白幹淨的,這稅早匿了何止千萬兩銀子。既然那主家不情願,用真金白銀贖那姑娘出來也是難題,那便不妨以此為把柄,要挾他交出賣身契,如此或許能解脫她出來。」
「還真有!」顧清稚欠身朝他行了個禮,臉上笑容並不掩飾,「感謝張先生提醒,我一時糊塗,隻想著如何離婚,忘了還有這一茬!」
語畢,笑容一斂,她話鋒又是一轉:「隻是我擔心那商人惱羞成怒,恐要挾不成,反而對那姑娘不利,因此我得想個穩妥之法助她拿到那賣身契。」
張居正沉吟:「那姑娘可有親眷在側?」
「有,她的老父親跟著在府裏做管事,雖是軟弱,卻也是個心疼她的。」
「那可分兩條路,一麵讓她跟那主家提條件,一麵寫了告發的狀子讓老父遞去官府,以此威脅主家放人,若強行扣押,那邊老父即立刻報官。待拿到賣身契後,迅速離開京城,再不要出現於此地,否則那主人狠下心來殺人滅口,又是前功盡棄。」
他溫聲言罷,顧清稚不禁由衷誇他:「張先生不愧是在朝裏和嚴閣老周旋也能全身而退的,怪不得連他也奈何不得您,那姑娘若能解脫,功勞也得有您一半。」
.
夜裏落了場大雨,清晨起來塵泥的氣息拂滿道中,行人絡繹走過,腳步聲混著車馬滾過地磚的響動。
張居謙開了門,見兄長已經披衣起來,正從房內緩步走出,眉頭一皺:「哥不晚些再起麽?昨晚你可是折騰到了五更才迴,這會兒才剛過了卯時,再說今日休沐不用上朝,你還是再休息休息,莫把身子累壞了。」
張居正不以為意,喚了人來端上早膳,張居謙卻道:「我都已經吃過了,早給兄長備好了,一碗粥和豆湯,搭著兩條煎鮮魚吃,味道可是絕佳。」
他瞥了弟弟一眼,一麵就著端來的盆淨手:「你今日怎麽起這麽早?」
「早吧?」張居謙得意道,眉頭一挑,「往日裏都是你比我先起,今日可是我拔了頭籌。」
張居正沒理他,取了銀箸細品那盤鮮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