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李錫抬手,讓胡公公退下。他沉吟片刻後,終於開口:「閣老,朕遣楚荊議和隻是權宜之計,朕本意是秘密行事藉此拖延時間,待遼東軍收拾完起義軍,京營又休整好了再做打算。沒想到,這件事還是被傳了出去。」
王禮故作語重心長道:「陛下,您太天真了。這件事是瞞不住的,我們不說,北狄也會放出消息來探聽虛實。北狄此次氣勢洶洶,顯然是蓄謀已久,他們是一頭餵不飽的狼,金銀絹帛根本滿足不了他們,北狄要的是城池,是土地,甚至是——皇位。」
李錫心頭一顫,道:「那……朕該如何?」
「臣懇請陛下把那些學生放出來罷,他們都是一片忠心啊。」王禮佝僂著來迴踱步,「自賈益大敗,起義軍氣焰囂張,非朝夕能解決。聽聞紮亞台三日前從隴西退兵了,可調任陸隨領兵剿義軍。」
李錫嘆了口氣,說:「朕已多次向西北營下令,陸隨卻頻繁以前線軍情為藉口不聽宣,朕也不知該拿他如何是好。」
王禮神色嚴肅,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陸隨此人狼子野心,當初讓他迴西北營就如同放虎歸山,萬萬不能讓他久留,務必要讓他迴長安。至於楚荊……」
胡公公實在拗不過殿外群臣,再度進來通傳:「陛下,殿外大臣跪請覲見,還有幾位大人耐不過暑熱暈倒了。」
王禮慢悠悠看向殿外參差不齊跪著的人影,說:「楚荊假借議和之名泄露軍情,叛國投敵,致使涼州臨近七座城池相繼淪陷,臣請陛下嚴懲,將楚荊以叛國罪處極刑,以儆效尤!」
第72章 城下之辱
吹熄了蠟燭,門外清晰地映著兩個人影。
自紮亞台退兵後,楚荊又在王宮又多逗留了兩日。
也許更稱之為監禁更合適,消息被隔絕,行動處處受人監控,連影衛也不知所蹤。
外麵似乎起了一點小騷亂,看守的侍衛匆匆離開,緊接著是一聲極細微的推門聲。
一種熟悉的預感,楚荊悄然起身,眼看著多日不見的影衛撬開窗台,熟練地翻身進入。
影衛愣了一瞬,似是沒想到會被楚荊發現,小聲道:「楚大人還沒歇息。」
「你們西北營的翻窗功夫還真是如出一轍。」楚荊難得還能苦中作樂,才說起正事來,「有何消息?」
影衛在夜色中如同一道黑影,這次他隻帶來一張字條。
字條皺皺巴巴,顯然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得到。楚荊迅速展開,雙眼如鷹般掃過上麵的文字,隨即毫不猶豫地將字條投入火盆中。
薄薄的紙張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影衛忍不住勸道:「大人,長安城內謠言四起,消息遲早會傳入北狄。我們在此久留,恐非上策。」
楚荊微微頷首,話裏卻全然沒有撤退之意,他道:「烏爾滸一直對我們將信將疑,若現在離開更是坐實這是假消息,隻怕紮亞台還不死心,繼續進攻隴西。」
影衛想不通楚荊的彎彎繞繞,他隻知道陸隨給他的任務是保護好楚荊,他急切道:「可大人破壞了他們的計劃,紮亞台不會放過您的。」
話音剛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談話。
影衛躲進暗格的剎那間,房門被人粗暴踢開。
一名氣勢洶洶的大漢闖了進來,把假意已經歇下的楚荊一手從床上抓起。
在拳頭落下前,楚荊聽見有人喝止。
「阿加!」
數日前才在王宮見過一麵,楚荊認得他,也認得在他身後進來的四親王紮亞台。
與當初在長安時相比,紮亞台的臉上多了道猙獰的刀疤,令這位年輕的將軍多了幾份狠戾。
燭火重新點燃,他終於看清了楚荊的臉,麵上一怔,竟大笑一聲,道:「真不愧是楚使!」
旁人被他突如其來的發笑弄得稀裏糊塗,隻有楚荊直到他的話裏並非誇在之意。
「長安圍獵那日,跟陸隨身邊的侍從原來是你。聽聞你在大昭主導刑獄,我那蠢手下死在你手裏,倒也不冤。」紮亞台的目光陰狠地盯著楚荊,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如今你自投羅網,還真是不怕死啊。」
影衛大感不妙,準備動手時,卻隻見楚荊側過臉,極輕微地搖頭製止,隨即上前行禮,道:「殿下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紮亞台這次沒有再迴話,隻揮了揮手,阿加反擰著楚荊的胳膊將他按在地上。
楚荊清楚地聽見肩膀脫臼的聲音,劇痛之下他隻是緊閉著雙眼,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把他帶走!」
在他最熟悉的王宮中,烏爾滸一個人在等他。
自返迴那日起,紮亞台心情糟到了極點,此時他雖然臉色陰沉,但麵對烏爾滸,他仍不得不保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
烏爾滸接過那封信,緩慢地掃過上麵每一個字,眉間緊鎖,滿是疑惑。
「這個大昭使臣……是假的?」烏爾滸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可思議。
烏爾滸反覆對比,手指輕輕摩挲著那封議和詔書上的印信,上麵還蓋著大昭皇帝的天子印璽,怎麽可能有假?
紮亞台低垂著頭,聲音堅定地說:「王兄,此事千真萬確,大昭皇帝已經簽發了楚荊的通緝令。這印璽是真是假尚且不論,此人必定懷有不軌之心。」
烏爾滸沉思片刻,目光移到紮亞台的臉上,說:「這次出兵,你辛苦了,如果不是我們都中了楚荊的計,隻怕你已經攻下隴西了吧。」
李錫抬手,讓胡公公退下。他沉吟片刻後,終於開口:「閣老,朕遣楚荊議和隻是權宜之計,朕本意是秘密行事藉此拖延時間,待遼東軍收拾完起義軍,京營又休整好了再做打算。沒想到,這件事還是被傳了出去。」
王禮故作語重心長道:「陛下,您太天真了。這件事是瞞不住的,我們不說,北狄也會放出消息來探聽虛實。北狄此次氣勢洶洶,顯然是蓄謀已久,他們是一頭餵不飽的狼,金銀絹帛根本滿足不了他們,北狄要的是城池,是土地,甚至是——皇位。」
李錫心頭一顫,道:「那……朕該如何?」
「臣懇請陛下把那些學生放出來罷,他們都是一片忠心啊。」王禮佝僂著來迴踱步,「自賈益大敗,起義軍氣焰囂張,非朝夕能解決。聽聞紮亞台三日前從隴西退兵了,可調任陸隨領兵剿義軍。」
李錫嘆了口氣,說:「朕已多次向西北營下令,陸隨卻頻繁以前線軍情為藉口不聽宣,朕也不知該拿他如何是好。」
王禮神色嚴肅,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陸隨此人狼子野心,當初讓他迴西北營就如同放虎歸山,萬萬不能讓他久留,務必要讓他迴長安。至於楚荊……」
胡公公實在拗不過殿外群臣,再度進來通傳:「陛下,殿外大臣跪請覲見,還有幾位大人耐不過暑熱暈倒了。」
王禮慢悠悠看向殿外參差不齊跪著的人影,說:「楚荊假借議和之名泄露軍情,叛國投敵,致使涼州臨近七座城池相繼淪陷,臣請陛下嚴懲,將楚荊以叛國罪處極刑,以儆效尤!」
第72章 城下之辱
吹熄了蠟燭,門外清晰地映著兩個人影。
自紮亞台退兵後,楚荊又在王宮又多逗留了兩日。
也許更稱之為監禁更合適,消息被隔絕,行動處處受人監控,連影衛也不知所蹤。
外麵似乎起了一點小騷亂,看守的侍衛匆匆離開,緊接著是一聲極細微的推門聲。
一種熟悉的預感,楚荊悄然起身,眼看著多日不見的影衛撬開窗台,熟練地翻身進入。
影衛愣了一瞬,似是沒想到會被楚荊發現,小聲道:「楚大人還沒歇息。」
「你們西北營的翻窗功夫還真是如出一轍。」楚荊難得還能苦中作樂,才說起正事來,「有何消息?」
影衛在夜色中如同一道黑影,這次他隻帶來一張字條。
字條皺皺巴巴,顯然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得到。楚荊迅速展開,雙眼如鷹般掃過上麵的文字,隨即毫不猶豫地將字條投入火盆中。
薄薄的紙張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影衛忍不住勸道:「大人,長安城內謠言四起,消息遲早會傳入北狄。我們在此久留,恐非上策。」
楚荊微微頷首,話裏卻全然沒有撤退之意,他道:「烏爾滸一直對我們將信將疑,若現在離開更是坐實這是假消息,隻怕紮亞台還不死心,繼續進攻隴西。」
影衛想不通楚荊的彎彎繞繞,他隻知道陸隨給他的任務是保護好楚荊,他急切道:「可大人破壞了他們的計劃,紮亞台不會放過您的。」
話音剛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談話。
影衛躲進暗格的剎那間,房門被人粗暴踢開。
一名氣勢洶洶的大漢闖了進來,把假意已經歇下的楚荊一手從床上抓起。
在拳頭落下前,楚荊聽見有人喝止。
「阿加!」
數日前才在王宮見過一麵,楚荊認得他,也認得在他身後進來的四親王紮亞台。
與當初在長安時相比,紮亞台的臉上多了道猙獰的刀疤,令這位年輕的將軍多了幾份狠戾。
燭火重新點燃,他終於看清了楚荊的臉,麵上一怔,竟大笑一聲,道:「真不愧是楚使!」
旁人被他突如其來的發笑弄得稀裏糊塗,隻有楚荊直到他的話裏並非誇在之意。
「長安圍獵那日,跟陸隨身邊的侍從原來是你。聽聞你在大昭主導刑獄,我那蠢手下死在你手裏,倒也不冤。」紮亞台的目光陰狠地盯著楚荊,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如今你自投羅網,還真是不怕死啊。」
影衛大感不妙,準備動手時,卻隻見楚荊側過臉,極輕微地搖頭製止,隨即上前行禮,道:「殿下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紮亞台這次沒有再迴話,隻揮了揮手,阿加反擰著楚荊的胳膊將他按在地上。
楚荊清楚地聽見肩膀脫臼的聲音,劇痛之下他隻是緊閉著雙眼,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把他帶走!」
在他最熟悉的王宮中,烏爾滸一個人在等他。
自返迴那日起,紮亞台心情糟到了極點,此時他雖然臉色陰沉,但麵對烏爾滸,他仍不得不保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
烏爾滸接過那封信,緩慢地掃過上麵每一個字,眉間緊鎖,滿是疑惑。
「這個大昭使臣……是假的?」烏爾滸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可思議。
烏爾滸反覆對比,手指輕輕摩挲著那封議和詔書上的印信,上麵還蓋著大昭皇帝的天子印璽,怎麽可能有假?
紮亞台低垂著頭,聲音堅定地說:「王兄,此事千真萬確,大昭皇帝已經簽發了楚荊的通緝令。這印璽是真是假尚且不論,此人必定懷有不軌之心。」
烏爾滸沉思片刻,目光移到紮亞台的臉上,說:「這次出兵,你辛苦了,如果不是我們都中了楚荊的計,隻怕你已經攻下隴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