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踏出門檻,突然從旁邊出現一人,擋住了他的去路。


    「慢著!」於子和拿出搜查令牌,「大理寺查案,你藏了什麽東西?」


    深夜,大理寺。


    楚荊正在查看兩份考卷,這是剛從樊迴家中搜出來的。與那日早朝時禮部提供的試卷恰恰相反,那篇寫著《安民疏》的試卷上,赫然寫著趙樓的名姓,而另一篇平淡無奇的文章,則在韓琰名下。


    他請了朝中有名的書法家將這兩份考卷的字跡,與趙樓、賀應淮二人另外史論、經義兩科的考卷作比對,確認這兩份才是真正的原卷。


    同時在樊迴家中搜出的,還有比帳本上多出的三百兩白銀。


    於子和把樊迴押送迴大理寺時是一臉的嫌棄,說他膽小如鼠,這人敢在皇帝欽定的大案中偷藏考卷,說他膽大包天,才剛進大理寺的門就已經腿軟的走不動道了。


    還是上迴陸隨進去過的那所牢房,仍是範主簿執筆記錄,隻不過這幾日換了好點的棉絮,還多點了盞燈,不似上次的陰森昏沉。


    「樊迴,你——」


    楚荊抬頭,一句話還沒問完,便聽見樊迴撲通一聲跪下磕頭。


    「下官知罪!求寺卿饒命!都是吳圩指使的……」


    範山疾筆記錄,連磨的墨都差點用完了,也聽著樊迴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整件事全供了出來。


    樊迴本是今年會試收卷所的書吏,稱吳圩曾在會試閱卷後花三百兩買通自己,為韓琰操辦「換卷」之事。


    會試之前,韓文忠曾示意讓吳圩暗中操縱,幫韓琰奪得會元之位。


    本朝科考需彌封、謄錄,判卷結束後,身為主考官的吳圩需一一覆核會試考卷,他在考卷拆封後,抽出了韓琰的考卷,而被批了第一甲第一等的趙樓也不幸被他選中,使了個移花接木之術。


    隨後吳圩將趙樓的考卷交給韓琰,讓他在空白考卷上重抄一遍,填上自己的姓名。又托樊迴將韓琰的文章抄寫一遍,填上趙樓的名字。


    隨後樊迴將試卷蓋上假印,又買通了彌封所的書吏陳廷,偽造出密封後又拆封的痕跡,保證韓琰順利中舉。


    本來隻想讓趙樓落第,不曾想皇帝看了會試的文章,突然下令將今年優秀的答卷編撰成冊,與新科貢士的題名錄一同發行,屆時所有考生必定會看到那篇《安民疏》。


    吳圩擔心此事暴露,知道趙樓出身寒門,無權無勢,本想編造個理由誣陷他會試舞弊,讓他離開京城便罷。沒想到趙樓不依不饒,竟還去順天府告狀,他怕趙樓看到刊印的闈墨後東窗事發,便慫恿韓琰下毒先一步殺害趙樓。


    大理寺通宵了一晝夜,對今年的會試考卷逐一核對,共查出二十三本考卷存在問題,均為在卷中作了標記、以及謄抄美化,而韓琰賄賂考官吳圩舞弊案證據確鑿。不到半日,禮部侍郎投案自首,稱吳圩曾指使他在殿試中泄題,幫助韓琰奪得狀元之位。


    此案一出朝野震怒,各類小道消息傳得極快,大批落第學子聚集在尚書府門外抗議,甚至有人搬了梯子想硬闖入吳府。


    家丁已散了大半,吳夫人抱著幼子躲在屋裏垂泣,外麵的學子絲毫不知,那日下了早朝後,吳圩並沒有迴府,也沒給家人捎帶任何音信,仿佛突然人間蒸發了。


    一日之內,彈劾的奏疏如長安城的大雪般紛至遝來,矛頭直指韓文忠。


    先是指控他與兵部尚書勾結,在勤王一戰中指揮不當,陷京城於險境,後又縱容侄子韓琰科舉舞弊,誣陷毒殺同門考生。


    那些彈劾的奏疏裏除了一向受韓文忠打壓迫害的,還有不少閹黨之流,倒戈把矛頭轉向他們昔日的首領。


    韓文忠把持朝政數十年,算起舊帳來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這其中的恩恩怨怨甚至能追溯到先帝那兒去。


    目無君主、隻手遮天、貪贓枉法、以私、讒侫專權……


    皇帝樂見此景,一反常態地全部公開了彈劾韓文忠的奏疏。


    滿城張貼著吳圩的通緝令,而許久未出現的吳圩正躲在韓府的柴房中。


    「反,還是不反?」


    吳圩披頭散髮地呆坐在地,臉上的血汙是幾日前摸黑逃到韓府時,慌慌張張摔破了額頭。


    韓文忠的眼窩深深凹陷,沒了從前那趾高氣昂的神色。


    「反?」韓文忠眼珠轉動了下,許久才有反應,「拿什麽反?」


    他早該知道,當初兵部尚書被斬隻是個開始,是皇帝對他最後的警告,可惜他以為獻祭一個兵部尚書便能保全自己,還自鳴得意。


    如今他手中既無兵權,也無靠山,樹倒猢猻散,一切都晚了。


    柴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還沒等到那人敲門,那破木門已被一腳踢開。


    十幾個禁衛軍帶劍闖入,把手無寸鐵的韓文忠和吳圩抓個正著。


    韓文忠眯了眯眼睛,見是楚荊和陸隨站在門外,忽得瘋瘋癲癲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


    「不過是,狡兔死,走狗烹罷了。」


    第19章 酒酣耳熱


    歲旦將至,雀居樓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家家戶戶前都掛起了燈籠,才顯出些過年的氣氛來。


    舞弊大案中牽涉考官達十幾人,禮部尚書吳圩斬立決,韓文忠在獄中服毒自盡,其餘涉案官員一律革職流放。


    皇帝又下詔重考會試、殿試以安撫學子,並讓楚荊主擬定科考新規,才讓這科考醜聞稍稍平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薩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薩卡並收藏將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