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薛攀身邊兒,被他信任,又有能力擔任這個重任的就隻有柳湘蓮了。
這位柳二爺在這一年裏也成長了許多,不再是跟之前那樣憤世嫉俗的中二少年了。
大概是跟在薛攀身邊兒日久,他也見識了許多人間疾苦——原來他自以為的放逐生活,也比真正的窮苦百姓不知道好過多少倍。
至少他衣食無憂、而且還有許多富貴圈子的朋友,可以說,他雖然一直叫囂著脫離柳家,卻也一直享受著柳家給他的地位和資源。
再落拓,那也是柳家的公子,可比那些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好多了。
跟那些真正的苦難相比,他的那點兒小挫折根本就不算什麽了。
這柳二郎原本一直是冷心冷麵,一向隻是由著性子來的。故此一開始也照舊沒有給那些人好臉,但是當然也並沒有刻意為難他們,隻想著看在大哥薛攀的麵子上幫他們個忙。
反倒是那些百姓們見這柳二爺容貌出眾、談吐不俗、又有不錯的拳腳功夫,對他十分尊敬。一來二去,讓柳湘蓮也漸漸喜歡上了跟薛攀一起幫助窮人這種感覺。
說起來薛攀的各項產業中,醫學院和普渡書齋都是麵對窮人的。
他的當鋪也有專門針對窮人的小額貸款業務——這也算是照搬現世的業務,有些身家清白、品行良好、讀了些書的窮苦百姓,薛攀專門給他們不超過一兩銀子的低息貸款。
有別於傳統的「放印子錢」,他這種業務隻針對小手工業主、小農戶、小個體戶這種人。
而且必定是要用途真實的,收的利息很低,主要就是個慈善公益類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並不虧本兒——因為他這個業務風險控製十分到位,一筆壞帳都沒有,倒是慢慢打出了名號,靠著做量,成為了一個新的盈利項目。
而被他幫到的百姓,也漸漸脫貧致富,一時間,江南幾個城池之中,到處都流傳著薛家鋪子借低息本錢的傳說,成為當地最讓人讚嘆的壯舉之一。
有了這個前提,柳湘蓮的思想認識也改變了不少。
他從來不知道,原來人這一輩子,居然還能這麽過。
也是因此,他的三觀也漸漸跟薛攀靠攏——百姓們已經很苦了,若是還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那簡直就太不是東西了。
特別是那些貪官們,不是朝廷已經給你們發了官餉了麽?怎麽還在貪?
若是以前,這種貪官,他見一個殺一個,但是現在麽。他信了他大哥薛攀的話,殺一個沒有用,得從根子上消滅這種人才行。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收拾罪證,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可以說,不用薛攀說,他柳二爺自己都想做這件事兒,如今薛攀鄭重拜託了他,那就更是幹勁兒十足了。
柳湘蓮也不廢話,當即就跟薛攀立了「軍令狀」,說大哥隻管將這事兒放心交給他,保準給大哥一個滿意的答案。
到底還是少年人,柳湘蓮這一套做派怎麽看怎麽有種中二的感覺,薛攀頗有些忍俊不禁,卻還是拚命忍住笑,一臉嚴肅地又鄭重拜託了他這二弟一迴。
既然是徹查貪官汙吏的罪證,那麽時間肯定短不了。
柳湘蓮生得一副好相貌、腦子也聰明,再加上還會一身拳腳功夫,薛攀倒是不太擔心他的安危——與其擔心這位柳二爺,還不如擔心被他盯上的那些貪官汙吏。
若是柳二爺一時興起,直接把人給滅了,那可就慘了。
薛攀不得不再三叮囑自家這個結義兄弟,教他「千萬莫要衝動、打一頓也無事,隻不要鬧出人命來」……
貪官汙吏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但是為了這些辣雞髒了自己的手就不值得了——隻管把他們都抓起來,等著康師傅一塊兒處置了就完事兒。
柳湘蓮看出了薛攀的擔憂,隻是笑著應了,教薛攀隻管放心辦差,一切事兒隻管交給他,若是不放心,他也可以每過個十天半個月就給薛攀寫信——「這有什麽難得呢,隻恐大哥要嫌我煩了」。
薛攀也同他笑鬧了幾句,叫他有事兒隻管來信,這才跟著康師傅一行人繼續南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上章加了一點內容,哈哈哈,這章稍後應該也會再微調一下。不影響主體劇情,可以選擇是否重看,捂臉。
第108章 人情
康師傅在山東沒有停留多久,就繼續出發了。畢竟這一次南巡的重點,還是在江南。
他一直擔憂著江南的水利工程,故此雖然一路上官民們頂禮膜拜的感覺十分開心、百姓們也苦苦挽留、希望他多留幾日再走,康師傅卻也還是婉拒了他們就忙著趕路,並不想耽擱太長的時間。
如此,緊趕慢趕,在三月初六這天,他們一行人終於到達了江南地界。
江南的百姓跟山東百姓一樣,聽說萬歲爺的龍舟到了,紛紛出來圍觀跪拜,感謝他親自駕臨,視察水利——畢竟,一國之君為了百姓親自跑這麽老遠來查看水利工程建設情況,這事兒從古至今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人家康師傅不但來了,還來了足足五次了——當然,兩年後,他還會再來一次,不過那一次就是最後一次了。
老爺子到底還是上了年紀,從那之後,就算是心有餘也力不足了。
想到這個,薛攀還有點兒傷感。畢竟,雖然跟康師傅相處的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是這老爺子在對待百姓上,真的算很好了,對他也很是不錯,真的可以處。
這位柳二爺在這一年裏也成長了許多,不再是跟之前那樣憤世嫉俗的中二少年了。
大概是跟在薛攀身邊兒日久,他也見識了許多人間疾苦——原來他自以為的放逐生活,也比真正的窮苦百姓不知道好過多少倍。
至少他衣食無憂、而且還有許多富貴圈子的朋友,可以說,他雖然一直叫囂著脫離柳家,卻也一直享受著柳家給他的地位和資源。
再落拓,那也是柳家的公子,可比那些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好多了。
跟那些真正的苦難相比,他的那點兒小挫折根本就不算什麽了。
這柳二郎原本一直是冷心冷麵,一向隻是由著性子來的。故此一開始也照舊沒有給那些人好臉,但是當然也並沒有刻意為難他們,隻想著看在大哥薛攀的麵子上幫他們個忙。
反倒是那些百姓們見這柳二爺容貌出眾、談吐不俗、又有不錯的拳腳功夫,對他十分尊敬。一來二去,讓柳湘蓮也漸漸喜歡上了跟薛攀一起幫助窮人這種感覺。
說起來薛攀的各項產業中,醫學院和普渡書齋都是麵對窮人的。
他的當鋪也有專門針對窮人的小額貸款業務——這也算是照搬現世的業務,有些身家清白、品行良好、讀了些書的窮苦百姓,薛攀專門給他們不超過一兩銀子的低息貸款。
有別於傳統的「放印子錢」,他這種業務隻針對小手工業主、小農戶、小個體戶這種人。
而且必定是要用途真實的,收的利息很低,主要就是個慈善公益類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並不虧本兒——因為他這個業務風險控製十分到位,一筆壞帳都沒有,倒是慢慢打出了名號,靠著做量,成為了一個新的盈利項目。
而被他幫到的百姓,也漸漸脫貧致富,一時間,江南幾個城池之中,到處都流傳著薛家鋪子借低息本錢的傳說,成為當地最讓人讚嘆的壯舉之一。
有了這個前提,柳湘蓮的思想認識也改變了不少。
他從來不知道,原來人這一輩子,居然還能這麽過。
也是因此,他的三觀也漸漸跟薛攀靠攏——百姓們已經很苦了,若是還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那簡直就太不是東西了。
特別是那些貪官們,不是朝廷已經給你們發了官餉了麽?怎麽還在貪?
若是以前,這種貪官,他見一個殺一個,但是現在麽。他信了他大哥薛攀的話,殺一個沒有用,得從根子上消滅這種人才行。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收拾罪證,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可以說,不用薛攀說,他柳二爺自己都想做這件事兒,如今薛攀鄭重拜託了他,那就更是幹勁兒十足了。
柳湘蓮也不廢話,當即就跟薛攀立了「軍令狀」,說大哥隻管將這事兒放心交給他,保準給大哥一個滿意的答案。
到底還是少年人,柳湘蓮這一套做派怎麽看怎麽有種中二的感覺,薛攀頗有些忍俊不禁,卻還是拚命忍住笑,一臉嚴肅地又鄭重拜託了他這二弟一迴。
既然是徹查貪官汙吏的罪證,那麽時間肯定短不了。
柳湘蓮生得一副好相貌、腦子也聰明,再加上還會一身拳腳功夫,薛攀倒是不太擔心他的安危——與其擔心這位柳二爺,還不如擔心被他盯上的那些貪官汙吏。
若是柳二爺一時興起,直接把人給滅了,那可就慘了。
薛攀不得不再三叮囑自家這個結義兄弟,教他「千萬莫要衝動、打一頓也無事,隻不要鬧出人命來」……
貪官汙吏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但是為了這些辣雞髒了自己的手就不值得了——隻管把他們都抓起來,等著康師傅一塊兒處置了就完事兒。
柳湘蓮看出了薛攀的擔憂,隻是笑著應了,教薛攀隻管放心辦差,一切事兒隻管交給他,若是不放心,他也可以每過個十天半個月就給薛攀寫信——「這有什麽難得呢,隻恐大哥要嫌我煩了」。
薛攀也同他笑鬧了幾句,叫他有事兒隻管來信,這才跟著康師傅一行人繼續南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上章加了一點內容,哈哈哈,這章稍後應該也會再微調一下。不影響主體劇情,可以選擇是否重看,捂臉。
第108章 人情
康師傅在山東沒有停留多久,就繼續出發了。畢竟這一次南巡的重點,還是在江南。
他一直擔憂著江南的水利工程,故此雖然一路上官民們頂禮膜拜的感覺十分開心、百姓們也苦苦挽留、希望他多留幾日再走,康師傅卻也還是婉拒了他們就忙著趕路,並不想耽擱太長的時間。
如此,緊趕慢趕,在三月初六這天,他們一行人終於到達了江南地界。
江南的百姓跟山東百姓一樣,聽說萬歲爺的龍舟到了,紛紛出來圍觀跪拜,感謝他親自駕臨,視察水利——畢竟,一國之君為了百姓親自跑這麽老遠來查看水利工程建設情況,這事兒從古至今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人家康師傅不但來了,還來了足足五次了——當然,兩年後,他還會再來一次,不過那一次就是最後一次了。
老爺子到底還是上了年紀,從那之後,就算是心有餘也力不足了。
想到這個,薛攀還有點兒傷感。畢竟,雖然跟康師傅相處的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是這老爺子在對待百姓上,真的算很好了,對他也很是不錯,真的可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