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紅樓+清穿] 最強紈絝 作者:北有佳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總之,隻要不戳破這表麵的偽裝,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百姓們被救了,都感謝聖恩了,這不就行了。
至於賑災還沒結束,咱們可以繼續再撒錢啊。康師傅當場就表示要再出幾百萬兩銀子給山東賑災。百姓們山唿萬歲的聲音更大了。
康師傅龍心大悅,旁邊兒身為財政大臣的戶部尚書凱音布卻麵露難色。康師傅見狀,便有些不喜,甚至還打趣起他,問他是不是不捨得掏錢,還是太子笑著挑明道:
「皇阿瑪也不要為難凱音布大人了。咱們庫裏還有多少錢,您可能許久沒有過問了——兒子雖然也沒有細看過,但是見到凱音布大人這個表情,想來也已經沒法子一下拿出這麽多銀子了吧?」
那戶部尚書凱音布立刻跪倒在地,連連道:「萬歲爺恕罪。太子說得甚是,咱們庫裏,已經沒有百萬兩現銀子可使了。」
康師傅一聽,勃然大怒,正想著繼續追問錢都哪裏去了,凱音布卻是隻知道磕頭,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看到了這裏,薛攀已經看不下去了。
這還要問錢去哪裏了,賑災,修河堤,哪裏不需要錢。而且關鍵是,這種本來就很費錢的民生工程,即便朝廷用十分的銀子,也做不成三分的事兒啊。
剩餘的那些都被各路蛀蟲都吃掉了。
其實這事兒,康師傅心裏也清楚的很,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法子管。也是上了點兒年紀了,不太想管了。
畢竟,貪汙這種大事兒,一旦追究起來,那就是牽出蘿蔔帶出泥,上次江南的案子不是才砍了一堆人。
若是山東這兒再砍一批,他還真的要無人可用了。
薛攀看著康師傅怒氣衝天的模樣,也懶得再跟他說什麽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他自己都懶得認真管了,還指望底下的官員們良心發現,自願不貪汙?
那必不可能啊。
白花花的銀子從手裏經過,誰不想著從中扣下點兒、中飽私囊呢?
也有不同流合汙的「聖人」,但是可惜,他們很快就被其他人排擠,最後失去了這個接觸銀子的機會。
很有種劣幣追逐良幣的意思了。
不過沒有辦法,這就是現在官場的現狀了。
指望康師傅是沒有啥可能了。他現在這個時期,早就失去了少年時代的意氣風發,變成了一個「仁慈」的老頭兒。
官員們犯了錯不要緊,反正積極承認錯誤,多求求情,那其實都不算事兒。最多就是降職、扣薪水就完事兒,掉腦袋的概率基本很低,非常值得鋌而走險。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貪腐之事愈演愈烈,到了最後甚至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國庫虛空——人人都貪,民脂民膏都到了他們的腰包,那國庫自然就空了。
如此一來,康師傅就沒有錢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象徵性地查了一群貪腐官員。甚至都還不是他自己動手,而是用了一批能幹的官員,特別是能幹的兒子,比如四大爺……
四大爺雖然一直走的低調的路線,但是這查帳、收帳的事兒,還是很厲害的。
這也就足以說明,他還是有本事的。至少做這個皇帝,也不是純靠運氣。
康師傅那是啥人,真的能夠憑著一時好惡決定皇位,那也就真是太小看他了。
想必最後的這十來年,他還是充分觀察了每個兒子的表現,最後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的。
薛攀想著這個史實,愈發感覺這一切都在按照歷史的車輪前進。也因此,他感覺,自己必須得做點兒啥,抓住點兒東西,才能努力在這歷史的洪流中狗住一條小命兒。
還有啥比立大功更好的保命方式呢。
正所謂「破財免災」,能夠用錢來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哥去年賺的錢已經超過了千萬兩白銀了,捐個幾百萬出來賑災,雖然肉痛,但是也比看著康師傅發飆,然後來一段兒騷操作的好啊。
想到這裏,薛攀立刻上前表達了自己想要為國做貢獻的願望,並且當場貢獻了兩百萬兩白銀,說是支援災區。
康師傅果然十分感動。當場就給薛攀升了官——這一次就是二等侍衛了。直接從正五品又躍升到了正四品了。
偏偏康師傅還笑著道:「上迴就想著升你了,偏你說什麽『無功不受祿』,這迴可不能再這麽說了罷。」
十三阿哥也笑道:「是啊薛蟠,你若是再推辭,那可就真是多少有點子不識好歹了——到時候皇阿瑪若是生了氣,連我都勸不住啊。」
薛攀再三推辭不了,隻好上前謝恩。
這事兒弄得,本來是個很好的公益事業來著,現在倒像是在「買官」一樣。
好在薛攀也並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兒。
反正,這是康師傅的賞賜,他隻管接著就行了——什麽叫做用康師傅的錢給康師傅做事兒,這就是了。
果然,薛攀這麽一帶頭,當地的富商、官員們也紛紛捐款,很快就湊夠了一百萬兩白銀,跟薛攀之前捐贈的兩百萬兩一起送到了本地賑災官員的手裏。
薛攀看著這位山東巡撫肥頭大耳的模樣,心中有些懷疑這錢到底有多少能夠進到災民的口袋。
他既然有了這麽一個懷疑,少不得就暗中布置一番,準備借著曾機會把這群發國難財的玩意兒收拾一番。
百姓們被救了,都感謝聖恩了,這不就行了。
至於賑災還沒結束,咱們可以繼續再撒錢啊。康師傅當場就表示要再出幾百萬兩銀子給山東賑災。百姓們山唿萬歲的聲音更大了。
康師傅龍心大悅,旁邊兒身為財政大臣的戶部尚書凱音布卻麵露難色。康師傅見狀,便有些不喜,甚至還打趣起他,問他是不是不捨得掏錢,還是太子笑著挑明道:
「皇阿瑪也不要為難凱音布大人了。咱們庫裏還有多少錢,您可能許久沒有過問了——兒子雖然也沒有細看過,但是見到凱音布大人這個表情,想來也已經沒法子一下拿出這麽多銀子了吧?」
那戶部尚書凱音布立刻跪倒在地,連連道:「萬歲爺恕罪。太子說得甚是,咱們庫裏,已經沒有百萬兩現銀子可使了。」
康師傅一聽,勃然大怒,正想著繼續追問錢都哪裏去了,凱音布卻是隻知道磕頭,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看到了這裏,薛攀已經看不下去了。
這還要問錢去哪裏了,賑災,修河堤,哪裏不需要錢。而且關鍵是,這種本來就很費錢的民生工程,即便朝廷用十分的銀子,也做不成三分的事兒啊。
剩餘的那些都被各路蛀蟲都吃掉了。
其實這事兒,康師傅心裏也清楚的很,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法子管。也是上了點兒年紀了,不太想管了。
畢竟,貪汙這種大事兒,一旦追究起來,那就是牽出蘿蔔帶出泥,上次江南的案子不是才砍了一堆人。
若是山東這兒再砍一批,他還真的要無人可用了。
薛攀看著康師傅怒氣衝天的模樣,也懶得再跟他說什麽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他自己都懶得認真管了,還指望底下的官員們良心發現,自願不貪汙?
那必不可能啊。
白花花的銀子從手裏經過,誰不想著從中扣下點兒、中飽私囊呢?
也有不同流合汙的「聖人」,但是可惜,他們很快就被其他人排擠,最後失去了這個接觸銀子的機會。
很有種劣幣追逐良幣的意思了。
不過沒有辦法,這就是現在官場的現狀了。
指望康師傅是沒有啥可能了。他現在這個時期,早就失去了少年時代的意氣風發,變成了一個「仁慈」的老頭兒。
官員們犯了錯不要緊,反正積極承認錯誤,多求求情,那其實都不算事兒。最多就是降職、扣薪水就完事兒,掉腦袋的概率基本很低,非常值得鋌而走險。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貪腐之事愈演愈烈,到了最後甚至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國庫虛空——人人都貪,民脂民膏都到了他們的腰包,那國庫自然就空了。
如此一來,康師傅就沒有錢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象徵性地查了一群貪腐官員。甚至都還不是他自己動手,而是用了一批能幹的官員,特別是能幹的兒子,比如四大爺……
四大爺雖然一直走的低調的路線,但是這查帳、收帳的事兒,還是很厲害的。
這也就足以說明,他還是有本事的。至少做這個皇帝,也不是純靠運氣。
康師傅那是啥人,真的能夠憑著一時好惡決定皇位,那也就真是太小看他了。
想必最後的這十來年,他還是充分觀察了每個兒子的表現,最後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的。
薛攀想著這個史實,愈發感覺這一切都在按照歷史的車輪前進。也因此,他感覺,自己必須得做點兒啥,抓住點兒東西,才能努力在這歷史的洪流中狗住一條小命兒。
還有啥比立大功更好的保命方式呢。
正所謂「破財免災」,能夠用錢來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哥去年賺的錢已經超過了千萬兩白銀了,捐個幾百萬出來賑災,雖然肉痛,但是也比看著康師傅發飆,然後來一段兒騷操作的好啊。
想到這裏,薛攀立刻上前表達了自己想要為國做貢獻的願望,並且當場貢獻了兩百萬兩白銀,說是支援災區。
康師傅果然十分感動。當場就給薛攀升了官——這一次就是二等侍衛了。直接從正五品又躍升到了正四品了。
偏偏康師傅還笑著道:「上迴就想著升你了,偏你說什麽『無功不受祿』,這迴可不能再這麽說了罷。」
十三阿哥也笑道:「是啊薛蟠,你若是再推辭,那可就真是多少有點子不識好歹了——到時候皇阿瑪若是生了氣,連我都勸不住啊。」
薛攀再三推辭不了,隻好上前謝恩。
這事兒弄得,本來是個很好的公益事業來著,現在倒像是在「買官」一樣。
好在薛攀也並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兒。
反正,這是康師傅的賞賜,他隻管接著就行了——什麽叫做用康師傅的錢給康師傅做事兒,這就是了。
果然,薛攀這麽一帶頭,當地的富商、官員們也紛紛捐款,很快就湊夠了一百萬兩白銀,跟薛攀之前捐贈的兩百萬兩一起送到了本地賑災官員的手裏。
薛攀看著這位山東巡撫肥頭大耳的模樣,心中有些懷疑這錢到底有多少能夠進到災民的口袋。
他既然有了這麽一個懷疑,少不得就暗中布置一番,準備借著曾機會把這群發國難財的玩意兒收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