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家給人足,夜不閉戶,皆陶公以政訓化之功也。
晉太興三年,司徒王導得疾,經月不瘳,心甚憂懼。
從事李仁曰:“今嵩山上有一道者,名戴洋,字汪度。
十二歲時遇疫病死,五日而復活,謂其父兄曰:‘吾昨為天帝召,充凡藏吏,授以符籙。
給使從持幢幡引上蓬萊、崑崙、積石、大室、恆、廬、衡、華、嵩、岱等山。
既而迴宮,使者曰:“諸山守神有言,此子未滿塵凡之數,宜且遣迴,待其再來參補。
”帝乃命我拜玄女為母,而令還陽。
路上又遇一老人曰:“汝後當得道為真人。
”賜書一冊歸讀。
’及長,善風角,通玄微之術,無不先知,極其靈驗。
中州人敬信如神。
前在祖約部下,使之占事,毫髮不差。
祖約不能從其言,洋遂辭去。
約果失河南之地。
今丞相有貴恙,何不遣人召來詢問,吉兇可預曉矣。
”導曰:“既有此等高人,何不早言?煩卿親去,為吾尋之。
”李仁領導之命,逕往嵩山去訪戴洋,星夜而行。
到時卻好洋在山中,仁入謁見,言告其因。
洋曰:“貧道久謝人事,修真悟空,置身傲僻,倦於逢迎,其他悉不關心矣。
煩公為吾謝之。
”仁曰:“王司徒久聞先生深明術數,故遣小官再四拜懇。
公乃忠正臣宰,特為國事求先生一決耳。
慎毋固卻。
”洋見仁殷勤不已,乃同下山,望建康而來。
一路無辭,不日船到石頭城。
李仁引戴洋入見,王導乃整衣親自至門上候之,同上堂禮畢,導以病證飲食好惡細說一遍,問其何所從由。
洋曰:“君侯本命在甲屬金,喜土畏火。
若居火地,其疾難愈。
今居石頭城中,金無所養,且石頭有火,金火相爍,本命不安,故有小疾。
若能喬遷離此,病可立瘥。
”導聽其言,奏請徙入建業,居於東府,其疾果愈。
導敬其高,使角朝中之事。
洋曰:“但惟禁內軍馬,因為大將軍之變者,似乎過於太多。
今事已定,一向未行除革,恐生怨也。
其他形跡未露,不可妄言。
國主目下有災,此是數然,慎勿道破。
”導力薦其入朝麵君,授以重職。
洋不願仕,懇求歸山。
導從之,備重禮犒勞,以夫馬整座船送洋。
洋盡還賜物,討扁舟一葉,乘風而去。
至七月初,帝有疾,王導入省,勸革禁衛,帝未聽。
及不能起,乃召右衛將軍虞胤、左衛將軍卞聆、中衛主帥將軍南嶺王司馬宗入內,分付早晚把守宜嚴,以後宮各鎖鑰皆交與宗,使三人掌管。
時有急事,庾亮夜中欲入視啟奏,見闥門封鎖,遣人唿司馬宗求鑰。
宗叱使者曰:“此是汝家門戶也,何敢夜深而入?”使以其言白亮,亮不忿。
次早入宮見帝,言宮闈內庭不宜時常兵戈森立,聳驚後妃,帝又不納。
亮出,與眾文武道:“帝疾恐有不諱,殆似危篤矣。
”於是群臣鹹進問省,至闥不能入。
亮疑宗、胤等有異謀,乃拉王導與五公五侯、溫嶠、段琇等排闥而進,奏帝請黜宗等。
值帝疾甚,即命西陽王司馬羕、丞相王導、尚書令卞壼與庾亮、郤鑒、溫嶠、侍中陸華等十餘人近得前,囑付曰:“朕賴卿等扶助,得靖國難。
十亢相與,共清中原,以雪仇恥。
不幸修短,遇此危疾,其將奈何?今太子年幼,朕不能管,隻得托於卿等以共輔後事也。
”言訖,淚如雨下。
群臣亦皆涕泣曰:“願陛下鬥轉星移,兇消吉迪,龍壽萬年,以副蒼生之望。
使臣等少盡犬馬之勞,以恢弘中土。
”帝曰:“無能為也。
天欲夭朕,人何可挽?弗負朕言為幸。
”因執太子之手,付與王導曰:“可相念祖父三世故舊,毋效兄敦之行,神靈亦感卿矣!”導聽帝言,汗流遍體,手足無措,以首叩地,泣拜俯伏曰:“臣荷先帝知遇,陛下恩宥,安敢不保終始,以竭駑鈍?若有少負,天神殛戮!”帝命扶起,喜而謝之。
復謂溫嶠、庾亮、卞壼等曰:“吾死之後,僚屬幸毋乖戾,褒進升黜,務有於公。
諸文武不能一一叮嚀,宜看朕麵,各須盡心。
”言訖即崩。
時年二十七歲,在位三年。
帝有機舍敏決,故能以弱製強,剪除兇逆,克全大業。
百官舉哀,殮葬於武平陵。
太子司馬衍年方五歲,群臣扶其即位,欲議請太後臨朝稱製,專等大臣王導來至處分。
導以有疾推不赴。
卞壼正色言於朝曰:“王司徒非社稷之臣也。
太行在殯,嗣皇未立,豈宰執告病之時?”王導聞之,乃即興疾入朝,親上璽綬於太後。
後乃垂簾攝政,以王導總尚書府事,擢卞壼、庾亮共參輔翌,建號為鹹和元年,尊為顯宗成皇帝。
晉太興三年,司徒王導得疾,經月不瘳,心甚憂懼。
從事李仁曰:“今嵩山上有一道者,名戴洋,字汪度。
十二歲時遇疫病死,五日而復活,謂其父兄曰:‘吾昨為天帝召,充凡藏吏,授以符籙。
給使從持幢幡引上蓬萊、崑崙、積石、大室、恆、廬、衡、華、嵩、岱等山。
既而迴宮,使者曰:“諸山守神有言,此子未滿塵凡之數,宜且遣迴,待其再來參補。
”帝乃命我拜玄女為母,而令還陽。
路上又遇一老人曰:“汝後當得道為真人。
”賜書一冊歸讀。
’及長,善風角,通玄微之術,無不先知,極其靈驗。
中州人敬信如神。
前在祖約部下,使之占事,毫髮不差。
祖約不能從其言,洋遂辭去。
約果失河南之地。
今丞相有貴恙,何不遣人召來詢問,吉兇可預曉矣。
”導曰:“既有此等高人,何不早言?煩卿親去,為吾尋之。
”李仁領導之命,逕往嵩山去訪戴洋,星夜而行。
到時卻好洋在山中,仁入謁見,言告其因。
洋曰:“貧道久謝人事,修真悟空,置身傲僻,倦於逢迎,其他悉不關心矣。
煩公為吾謝之。
”仁曰:“王司徒久聞先生深明術數,故遣小官再四拜懇。
公乃忠正臣宰,特為國事求先生一決耳。
慎毋固卻。
”洋見仁殷勤不已,乃同下山,望建康而來。
一路無辭,不日船到石頭城。
李仁引戴洋入見,王導乃整衣親自至門上候之,同上堂禮畢,導以病證飲食好惡細說一遍,問其何所從由。
洋曰:“君侯本命在甲屬金,喜土畏火。
若居火地,其疾難愈。
今居石頭城中,金無所養,且石頭有火,金火相爍,本命不安,故有小疾。
若能喬遷離此,病可立瘥。
”導聽其言,奏請徙入建業,居於東府,其疾果愈。
導敬其高,使角朝中之事。
洋曰:“但惟禁內軍馬,因為大將軍之變者,似乎過於太多。
今事已定,一向未行除革,恐生怨也。
其他形跡未露,不可妄言。
國主目下有災,此是數然,慎勿道破。
”導力薦其入朝麵君,授以重職。
洋不願仕,懇求歸山。
導從之,備重禮犒勞,以夫馬整座船送洋。
洋盡還賜物,討扁舟一葉,乘風而去。
至七月初,帝有疾,王導入省,勸革禁衛,帝未聽。
及不能起,乃召右衛將軍虞胤、左衛將軍卞聆、中衛主帥將軍南嶺王司馬宗入內,分付早晚把守宜嚴,以後宮各鎖鑰皆交與宗,使三人掌管。
時有急事,庾亮夜中欲入視啟奏,見闥門封鎖,遣人唿司馬宗求鑰。
宗叱使者曰:“此是汝家門戶也,何敢夜深而入?”使以其言白亮,亮不忿。
次早入宮見帝,言宮闈內庭不宜時常兵戈森立,聳驚後妃,帝又不納。
亮出,與眾文武道:“帝疾恐有不諱,殆似危篤矣。
”於是群臣鹹進問省,至闥不能入。
亮疑宗、胤等有異謀,乃拉王導與五公五侯、溫嶠、段琇等排闥而進,奏帝請黜宗等。
值帝疾甚,即命西陽王司馬羕、丞相王導、尚書令卞壼與庾亮、郤鑒、溫嶠、侍中陸華等十餘人近得前,囑付曰:“朕賴卿等扶助,得靖國難。
十亢相與,共清中原,以雪仇恥。
不幸修短,遇此危疾,其將奈何?今太子年幼,朕不能管,隻得托於卿等以共輔後事也。
”言訖,淚如雨下。
群臣亦皆涕泣曰:“願陛下鬥轉星移,兇消吉迪,龍壽萬年,以副蒼生之望。
使臣等少盡犬馬之勞,以恢弘中土。
”帝曰:“無能為也。
天欲夭朕,人何可挽?弗負朕言為幸。
”因執太子之手,付與王導曰:“可相念祖父三世故舊,毋效兄敦之行,神靈亦感卿矣!”導聽帝言,汗流遍體,手足無措,以首叩地,泣拜俯伏曰:“臣荷先帝知遇,陛下恩宥,安敢不保終始,以竭駑鈍?若有少負,天神殛戮!”帝命扶起,喜而謝之。
復謂溫嶠、庾亮、卞壼等曰:“吾死之後,僚屬幸毋乖戾,褒進升黜,務有於公。
諸文武不能一一叮嚀,宜看朕麵,各須盡心。
”言訖即崩。
時年二十七歲,在位三年。
帝有機舍敏決,故能以弱製強,剪除兇逆,克全大業。
百官舉哀,殮葬於武平陵。
太子司馬衍年方五歲,群臣扶其即位,欲議請太後臨朝稱製,專等大臣王導來至處分。
導以有疾推不赴。
卞壼正色言於朝曰:“王司徒非社稷之臣也。
太行在殯,嗣皇未立,豈宰執告病之時?”王導聞之,乃即興疾入朝,親上璽綬於太後。
後乃垂簾攝政,以王導總尚書府事,擢卞壼、庾亮共參輔翌,建號為鹹和元年,尊為顯宗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