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視石勒問曰:“將軍之意若何?”勒曰:“其他不足為懼,但恐曹嶷怪吾數次請討,暗相謀襲,是以憚於遠去耳。
”賓曰:“將軍往者身無立錐,東奔西競,得劉氏重委,相與戮力,分兵割將,以成今日之功。
官屬部署,誰不食漢之祿,沾國之恩?今當聞風赴難,少盡報效之心,何乃偷安,趑趄不進,豈向日劉趙之通家故舊之合誼乎?況且曹嶷亦是漢臣,必不放心,可修書令人約其合兵討賊。
彼若相從,即不用疑備;設或推拒,即假趙王之命,責其違忤,起兵先伐青州,後討平陽,何慮之有哉?”石勒聽言大喜曰:“右侯之見是也。
必須得一能者前往相邀,就中覷其動靜強弱,又不致起疑泄事的,方才可去。
”賓曰:“王子春有口辨,善機變,可以往也。
”勒乃修書遣子春持往青州,去會曹嶷。
曹嶷因受靳準之賄,許與相通,及是漢被其滅,又使人來托為救援。
嶷與眾曰:“吾恐石郎有吞併心,故與結為聲援。
彼今做出此等大事,吾又豈可助逆,以忘昔日際遇之恩乎?不日始安王劉永明必然來征我兵討賊,我當從之。
”夏國卿曰:“此亦正理,但觀望時勢而行即是。
”正議間,忽報襄國公有使命至。
曹嶷召入相見,見是子春,以禮待之,賜坐與論。
王子春曰:“吾主石將軍有書拜上,言靳準謀篡滅漢,特來會合將軍,一同起兵討逆。
趙王劉永明大兵已出滎陽,凡各郡鎮有一名不到者,即係靳黨,眾人合兵先伐之,以正國法。
將軍亦不可坐視取咎。
”曹嶷曰:“某亦早已知其為亂,正在商議欲赴國難,奈一人難以獨進。
大夫來得甚好,請入賓館少住,容吾商議迴話。
”子春退出,嶷召夏國臣等議曰:“今趙王檄會遠近漢兵,同伐靳準,襄國怎又先來?還是即應其約,還是等長安人來而行?”夏國臣曰:“今石公不用趙王原使,而使子春來者,是懼吾襲彼,故乃約吾以試動靜,好出兵耳。
我之所以不決者,亦懼彼也。
彼今既肯起兵,我亦當允其約。
設若推阻不去,石公必定致疑於吾,則假趙王之命先責我矣,豈不受其禍乎?亟宜令將提兵就起,以善言勸石公親去,則無暇及我矣。
可召子春入內,言我前鋒已發,聊定州中守禦之事,大軍隨後亦行。
我卻坐觀成敗,不亦兩全其美乎?”曹嶷大悅,曰:“參軍高見是也!”即命夏國卿為帥,引兵三萬先起。
送王子春迴襄國,謂之曰:“小簡一幅,乞念同僚勿怪,隨便替帶轉奉石公,煩言拜上,吾前軍已發,親提大兵隨後就至,凡事望賜指揮扶持,少建功績。
賊統平陽都兵,其勢不小,必須令公親去,方可破除逆黨。
襄國宜留重兵能將守之,吾等方好盡心於西地矣。
”子春領諾辭迴,以言告知石勒,呈上迴簡。
勒看之,曰:“曹嶷若此,吾可放心矣。
”乃起大兵十五萬,以石虎為前鋒,徑望平陽而進,具迴啟,付原使帶奉趙王劉曜。
曜已出離長安,過潼關百餘裏,地名赤壁,住紮以伺東北之音。
探子迴報,滎陽晉將李矩、郭默將兵把住隘口,不能過去。
劉曜怒曰:“此賊見洛陽幸勝劉燦,即肆無知,敢拒我也?必須先下滎陽,捉此逆賊祭旗,然後再上平陽。
”遊子遠曰:“不須懆暴。
李矩必是靳準與之通和,故來阻我。
我若攻之,彼則求救靳賊並幽薊等處,則是又多一敵矣。
不如少住,再使人從間道催石勒速進平陽,俾靳賊來備,那時獨破李矩,徑趨平陽。
朝中見兩邊兵至,必然有變,可一鼓而收全功矣。
”劉曜從之,遂不攻擊晉兵。
居數日,軍中無事,有裨將解虎、尹車言於先鋒鄭雄曰:“今漢家少帝被弒,國中無主,難以號令四方,何不勸趙王建立大位,然後進兵,則漢民有所瞻依,望風歸附,可破賊矣。
”雄然之,先見遊子遠、劉雅二人道白其事,即率一班新將官等,麵啟趙王曜曰:“先帝遺詔以國家大事付託,以為相國一字王,殿下不肯入朝,致被賊臣所亂,劉氏宗族盡遭誅戮。
今止殿下一枝,宜當稱尊建號,莫使神器入於他人之手。
若待靳準一立,頒行遠近,即被篡其正統,四方亦將景從矣。
我今先事正立大位,號令諸鎮,兵士知所趨向,賊子震恐,易於破矣。
”關心、楊繼勛曰:“未可造次。
今日興兵為剿國賊,來此途中,是豈論事之所?”曜亦曰:“今西未至於平陽,東不在於長安,國恥未雪,大仇未報,遽然妄大擅自稱尊,豈不貽笑於人乎?”鄭雄等曰:“吾王非首創者之比。
首創者或以事有未定,民有未服,故懼妄大之議。
今吾漢帝已歷二世,因被謀弒,正派無遺。
殿下承繼舊業,先建號而後討罪,其理順,其名正,何有不可?”劉曜從之,擇日即皇帝位於赤壁壘,議改年號。
”賓曰:“將軍往者身無立錐,東奔西競,得劉氏重委,相與戮力,分兵割將,以成今日之功。
官屬部署,誰不食漢之祿,沾國之恩?今當聞風赴難,少盡報效之心,何乃偷安,趑趄不進,豈向日劉趙之通家故舊之合誼乎?況且曹嶷亦是漢臣,必不放心,可修書令人約其合兵討賊。
彼若相從,即不用疑備;設或推拒,即假趙王之命,責其違忤,起兵先伐青州,後討平陽,何慮之有哉?”石勒聽言大喜曰:“右侯之見是也。
必須得一能者前往相邀,就中覷其動靜強弱,又不致起疑泄事的,方才可去。
”賓曰:“王子春有口辨,善機變,可以往也。
”勒乃修書遣子春持往青州,去會曹嶷。
曹嶷因受靳準之賄,許與相通,及是漢被其滅,又使人來托為救援。
嶷與眾曰:“吾恐石郎有吞併心,故與結為聲援。
彼今做出此等大事,吾又豈可助逆,以忘昔日際遇之恩乎?不日始安王劉永明必然來征我兵討賊,我當從之。
”夏國卿曰:“此亦正理,但觀望時勢而行即是。
”正議間,忽報襄國公有使命至。
曹嶷召入相見,見是子春,以禮待之,賜坐與論。
王子春曰:“吾主石將軍有書拜上,言靳準謀篡滅漢,特來會合將軍,一同起兵討逆。
趙王劉永明大兵已出滎陽,凡各郡鎮有一名不到者,即係靳黨,眾人合兵先伐之,以正國法。
將軍亦不可坐視取咎。
”曹嶷曰:“某亦早已知其為亂,正在商議欲赴國難,奈一人難以獨進。
大夫來得甚好,請入賓館少住,容吾商議迴話。
”子春退出,嶷召夏國臣等議曰:“今趙王檄會遠近漢兵,同伐靳準,襄國怎又先來?還是即應其約,還是等長安人來而行?”夏國臣曰:“今石公不用趙王原使,而使子春來者,是懼吾襲彼,故乃約吾以試動靜,好出兵耳。
我之所以不決者,亦懼彼也。
彼今既肯起兵,我亦當允其約。
設若推阻不去,石公必定致疑於吾,則假趙王之命先責我矣,豈不受其禍乎?亟宜令將提兵就起,以善言勸石公親去,則無暇及我矣。
可召子春入內,言我前鋒已發,聊定州中守禦之事,大軍隨後亦行。
我卻坐觀成敗,不亦兩全其美乎?”曹嶷大悅,曰:“參軍高見是也!”即命夏國卿為帥,引兵三萬先起。
送王子春迴襄國,謂之曰:“小簡一幅,乞念同僚勿怪,隨便替帶轉奉石公,煩言拜上,吾前軍已發,親提大兵隨後就至,凡事望賜指揮扶持,少建功績。
賊統平陽都兵,其勢不小,必須令公親去,方可破除逆黨。
襄國宜留重兵能將守之,吾等方好盡心於西地矣。
”子春領諾辭迴,以言告知石勒,呈上迴簡。
勒看之,曰:“曹嶷若此,吾可放心矣。
”乃起大兵十五萬,以石虎為前鋒,徑望平陽而進,具迴啟,付原使帶奉趙王劉曜。
曜已出離長安,過潼關百餘裏,地名赤壁,住紮以伺東北之音。
探子迴報,滎陽晉將李矩、郭默將兵把住隘口,不能過去。
劉曜怒曰:“此賊見洛陽幸勝劉燦,即肆無知,敢拒我也?必須先下滎陽,捉此逆賊祭旗,然後再上平陽。
”遊子遠曰:“不須懆暴。
李矩必是靳準與之通和,故來阻我。
我若攻之,彼則求救靳賊並幽薊等處,則是又多一敵矣。
不如少住,再使人從間道催石勒速進平陽,俾靳賊來備,那時獨破李矩,徑趨平陽。
朝中見兩邊兵至,必然有變,可一鼓而收全功矣。
”劉曜從之,遂不攻擊晉兵。
居數日,軍中無事,有裨將解虎、尹車言於先鋒鄭雄曰:“今漢家少帝被弒,國中無主,難以號令四方,何不勸趙王建立大位,然後進兵,則漢民有所瞻依,望風歸附,可破賊矣。
”雄然之,先見遊子遠、劉雅二人道白其事,即率一班新將官等,麵啟趙王曜曰:“先帝遺詔以國家大事付託,以為相國一字王,殿下不肯入朝,致被賊臣所亂,劉氏宗族盡遭誅戮。
今止殿下一枝,宜當稱尊建號,莫使神器入於他人之手。
若待靳準一立,頒行遠近,即被篡其正統,四方亦將景從矣。
我今先事正立大位,號令諸鎮,兵士知所趨向,賊子震恐,易於破矣。
”關心、楊繼勛曰:“未可造次。
今日興兵為剿國賊,來此途中,是豈論事之所?”曜亦曰:“今西未至於平陽,東不在於長安,國恥未雪,大仇未報,遽然妄大擅自稱尊,豈不貽笑於人乎?”鄭雄等曰:“吾王非首創者之比。
首創者或以事有未定,民有未服,故懼妄大之議。
今吾漢帝已歷二世,因被謀弒,正派無遺。
殿下承繼舊業,先建號而後討罪,其理順,其名正,何有不可?”劉曜從之,擇日即皇帝位於赤壁壘,議改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