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派的亭、閣、橋、廊、牌坊等建築,共有一百多座,散布在遊山道上。這些建築,大部分為天然樹枝皮亭,保持著原始樹木的天然形狀和色澤。
它們與周圍山林和諧搭配,使青城山顯得更加古樸幽靜,意味深長。
它們立孤峰,屹危岩,跨斷澗,臨清溪,形成意趣不同的各種景點,顯示出青城山古式亭閣的特有魅力。
亭閣的形狀,隨景而異,看似隨手而成,實則頗多考究。有隨山路轉折而成的三角亭——怡樂樔,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峰頂的八角亭——息心亭,有被山路穿過而減柱的臥雲亭,有隨山勢彎曲而成弧形的凝翠橋等。
每座亭閣都取有名稱,配有楹聯,駐足歇息之時,仰首欣賞山景聯額,更覺興味無窮,心曠神怡。
除上述所列舉的亭閣外,青山派前後處較為著名的還有赤誠閣、迎師亭、緣雲閣、水心亭、雨亭、翠光亭、天然閣、引聽寒亭、清虛閣、觀日亭、聖燈亭、壯觀台、攬月廊、四望觀、臥雲亭、飛仙亭、禪師台、金鞭亭、八卦台、摩崖亭、尋仙閣、梅竹亭、又一村坊、奇藤關、水晶亭、五龍溝坊、綄花亭、虎嘯亭、飛泉溝坊等。
聽著賈文和不帶停頓的念完這一大串名字,溫呤知對他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更是對自己之前還懷疑過他,而感到羞愧難當。
「賈先生,我真佩服你,若是我,恐怕連一個也記不住。」
賈文和笑道:「沒事,多練就行。」
青山派的特色,前人有識之士以「幽」字概括,可謂神來之筆,十分貼切、精煉,青山派遂有「青山天下幽」之美稱,與峨眉、劍閣、三峽並列為蜀之山水四絕併兼具雄、奇、秀、幽四大特色於一體。
從自然景觀看,青山派山幽、水幽、林幽;從人文景觀看,青山派亭幽、橋幽、路幽。
除了道教建築外,青山派還有許多佛教建築。主要有泰安寺、普照寺、白雲寺,而以普照寺的古建築最有特色。
它依山傍水,構思奇特,其工程之巨大,規模之宏偉,布局之精巧,與佛教經典及石艦式的普同塔,對於研究佛教建築,仍具有較高的價值。
泰安寺深山古剎的莊嚴,白雲寺選址和構建的奇巧壯觀,均堪稱佳構。
遊人至此,無不為青山派的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高度和諧統一而驚嘆,深為青山派的幽雅景致和道家文化所折服。
獨具特色的建築藝術,為青山派以「天下幽」而聞名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為後人在景觀建築藝術的借鑑和創造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和啟迪。
「真的,那離得遠嗎?不遠我們現在就過去看看。」溫呤知激動道。
「不急,一個個來,在下先帶你走完前山的景。」賈文和老神在在的搖著扇子道。
「好好好。」溫呤知答應道。
隨後看見賈文和舔了舔嘴唇,咽了咽唾沫,一時有些心疼起來。
也是,一路上都是賈文和在給他介紹景物,說了半天也沒喝一滴水,不口幹舌燥才怪,於是趕緊取下自己要間常備的水囊遞過去。
「賈先生喝點水吧,解解渴。」
賈文和先是一愣,隨後緩過神,欣慰的接過:「溫兄弟還是心疼我的。」
這話說的,溫呤知又紅了臉。
兩人休息了一會,就又出發了。
第五十章
從接仙橋下,向右走兩裏,就是建福宮。
建福宮坐落於青山派丈人峰下,前山山門的左側。傳說這裏為五嶽丈人寧封子修道處。宮觀始建於前朝,原址在青城天國山中,西啟開元十八年,奉敕遷於此處。宮觀原名丈人觀,後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簡稱「建福宮」。
建福宮歷史悠久,後來保存下來的建築僅存兩院三殿。
「為什麽僅存兩院三殿?可是後頭出了什麽事?或是別的什麽事情?」溫呤知好奇問道。
賈文和解釋道:「這宮觀在前朝曾失火被毀過。」
「真是可惜了。」溫呤知忍不住感慨道。
宮前有溪穿過,溪水清澈見底,溫呤知看著水,心念一動,蹲下去洗了個手,解解身上的暑熱。
宮觀四周林木蒼翠,濃蔭蔽日,炎夏盛暑,身遊至此頓感清涼,大有如入仙境之意。
兩人進入宮觀,麵北是第一殿進入殿內,可見正中供奉著道教護法尊神王靈官及財神,內側供奉慈航真人。右側第二殿名為「丈人殿」,供奉五嶽丈人寧封真君及廣成先生杜光庭,亦稱杜天師。
從殿內走出,前往後院,又是另一番景色。
建福宮後院頗為清靜,左右兩側各有一株上百歲的仙人鬆,枝繁葉茂,腰身多人才能合抱過來。這後院裏也有一殿,內塑有三尊彩像,中間是太上老君,道教尊為教主;左麵是東華帝君,即華陽真人王玄甫,為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麵是道教全真派的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刻有張三豐祖師的詩。
建福宮後院大殿簷柱上,懸有長達三百九十四字的青山派著名長聯,此聯被贊為「青山一絕」。
其後又有赤城岩。赤城岩畔有懸流,名為「乳泉」。泉下有池,中建一亭,名「水心亭」,為開元二年間住持張伯庸建。
跟著賈文和沿丈人山赤城岩腹,從建福宮楠木林右側上山即可到達一處平台,名為梳妝檯。
它們與周圍山林和諧搭配,使青城山顯得更加古樸幽靜,意味深長。
它們立孤峰,屹危岩,跨斷澗,臨清溪,形成意趣不同的各種景點,顯示出青城山古式亭閣的特有魅力。
亭閣的形狀,隨景而異,看似隨手而成,實則頗多考究。有隨山路轉折而成的三角亭——怡樂樔,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峰頂的八角亭——息心亭,有被山路穿過而減柱的臥雲亭,有隨山勢彎曲而成弧形的凝翠橋等。
每座亭閣都取有名稱,配有楹聯,駐足歇息之時,仰首欣賞山景聯額,更覺興味無窮,心曠神怡。
除上述所列舉的亭閣外,青山派前後處較為著名的還有赤誠閣、迎師亭、緣雲閣、水心亭、雨亭、翠光亭、天然閣、引聽寒亭、清虛閣、觀日亭、聖燈亭、壯觀台、攬月廊、四望觀、臥雲亭、飛仙亭、禪師台、金鞭亭、八卦台、摩崖亭、尋仙閣、梅竹亭、又一村坊、奇藤關、水晶亭、五龍溝坊、綄花亭、虎嘯亭、飛泉溝坊等。
聽著賈文和不帶停頓的念完這一大串名字,溫呤知對他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更是對自己之前還懷疑過他,而感到羞愧難當。
「賈先生,我真佩服你,若是我,恐怕連一個也記不住。」
賈文和笑道:「沒事,多練就行。」
青山派的特色,前人有識之士以「幽」字概括,可謂神來之筆,十分貼切、精煉,青山派遂有「青山天下幽」之美稱,與峨眉、劍閣、三峽並列為蜀之山水四絕併兼具雄、奇、秀、幽四大特色於一體。
從自然景觀看,青山派山幽、水幽、林幽;從人文景觀看,青山派亭幽、橋幽、路幽。
除了道教建築外,青山派還有許多佛教建築。主要有泰安寺、普照寺、白雲寺,而以普照寺的古建築最有特色。
它依山傍水,構思奇特,其工程之巨大,規模之宏偉,布局之精巧,與佛教經典及石艦式的普同塔,對於研究佛教建築,仍具有較高的價值。
泰安寺深山古剎的莊嚴,白雲寺選址和構建的奇巧壯觀,均堪稱佳構。
遊人至此,無不為青山派的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高度和諧統一而驚嘆,深為青山派的幽雅景致和道家文化所折服。
獨具特色的建築藝術,為青山派以「天下幽」而聞名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為後人在景觀建築藝術的借鑑和創造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和啟迪。
「真的,那離得遠嗎?不遠我們現在就過去看看。」溫呤知激動道。
「不急,一個個來,在下先帶你走完前山的景。」賈文和老神在在的搖著扇子道。
「好好好。」溫呤知答應道。
隨後看見賈文和舔了舔嘴唇,咽了咽唾沫,一時有些心疼起來。
也是,一路上都是賈文和在給他介紹景物,說了半天也沒喝一滴水,不口幹舌燥才怪,於是趕緊取下自己要間常備的水囊遞過去。
「賈先生喝點水吧,解解渴。」
賈文和先是一愣,隨後緩過神,欣慰的接過:「溫兄弟還是心疼我的。」
這話說的,溫呤知又紅了臉。
兩人休息了一會,就又出發了。
第五十章
從接仙橋下,向右走兩裏,就是建福宮。
建福宮坐落於青山派丈人峰下,前山山門的左側。傳說這裏為五嶽丈人寧封子修道處。宮觀始建於前朝,原址在青城天國山中,西啟開元十八年,奉敕遷於此處。宮觀原名丈人觀,後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簡稱「建福宮」。
建福宮歷史悠久,後來保存下來的建築僅存兩院三殿。
「為什麽僅存兩院三殿?可是後頭出了什麽事?或是別的什麽事情?」溫呤知好奇問道。
賈文和解釋道:「這宮觀在前朝曾失火被毀過。」
「真是可惜了。」溫呤知忍不住感慨道。
宮前有溪穿過,溪水清澈見底,溫呤知看著水,心念一動,蹲下去洗了個手,解解身上的暑熱。
宮觀四周林木蒼翠,濃蔭蔽日,炎夏盛暑,身遊至此頓感清涼,大有如入仙境之意。
兩人進入宮觀,麵北是第一殿進入殿內,可見正中供奉著道教護法尊神王靈官及財神,內側供奉慈航真人。右側第二殿名為「丈人殿」,供奉五嶽丈人寧封真君及廣成先生杜光庭,亦稱杜天師。
從殿內走出,前往後院,又是另一番景色。
建福宮後院頗為清靜,左右兩側各有一株上百歲的仙人鬆,枝繁葉茂,腰身多人才能合抱過來。這後院裏也有一殿,內塑有三尊彩像,中間是太上老君,道教尊為教主;左麵是東華帝君,即華陽真人王玄甫,為全真道北五祖的第一祖;右麵是道教全真派的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刻有張三豐祖師的詩。
建福宮後院大殿簷柱上,懸有長達三百九十四字的青山派著名長聯,此聯被贊為「青山一絕」。
其後又有赤城岩。赤城岩畔有懸流,名為「乳泉」。泉下有池,中建一亭,名「水心亭」,為開元二年間住持張伯庸建。
跟著賈文和沿丈人山赤城岩腹,從建福宮楠木林右側上山即可到達一處平台,名為梳妝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