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檯?好特別的名字,可有什麽故事?」溫呤知看向了打扇取涼的賈文和問。
「有。」賈文和看了他一眼,指著刻有「梳妝檯」三字的石頭,「傳說前朝末年符王曾屯兵於此,希望重振前朝江山。他帶兵出山征戰後,每日清晨陳妃於此處梳頭,眺望奏凱歸來的慶符王。不料其夫戰死,於是陳妃也自盡了。後人為紀念他們生死不渝的愛情,建亭台於此。」
聞言,溫呤知突然感到心頭一緊,望著寂靜的宮觀林木,陰沉的天空,心裏有些戚戚然。
賈文和也不說話,收了扇走到他近前,陪著他靜靜的站著。
良久,當一縷清風拂麵,吹起溫呤知鬢邊的髮絲,他才迴過目光,看向賈文和:「走吧。」
「好。」
「接下來去哪?」
「月城湖。」
……
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那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月城湖水源自於老霄頂的清溪,開元二十六年新築攔水壩,形成了水麵約三萬平方米的山間小湖。
月城湖四周青山環衛,縱目四望,嫩綠、青綠、墨綠相互交織,畫意盎然。碧綠的湖水,如明鏡,如圓月,將四周林莽山容倒映水中。渡船遊弋,盪迭成一幅幅變幻多端的意象派立體圖案。
堤上長廊,如彎月環護,名為「映月廊」。有聯雲:「鬆聲竹韻吟仙境,山色湖光映月城。」這水秀山清的佳景,朝暉夕陰,雲蒸霞披。春夏之際煙雨如織,青黛色的峰嶺在雲霧中時隱時現。深秋時節,湖畔山巒上如火燃燒的紅葉,和濃綠的湖水恰成鮮明的對照,山姿水色,令人沉醉。
臨湖的露天茶園,給人以觀景歇憩,品茗怡樂之便;湖中輕舟破碧,供遊人逍遙自在地暢遊。岩間還有林蔭丹梯曲徑,直通上清幽奧。步行其間,充滿山林野趣。古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月城湖使人得山水之悠閑,忘卻塵世之喧囂。
溫呤知和賈文和站在圓中也真真體會到了,那種遠離塵世紛擾的感覺。
兩人繼續向東,朝著老君閣的方向去。
老君閣位於丈人山第一峰的彭祖峰絕頂,海拔高有千餘米。閣基寬四百餘平方米,共六層。下方上圓,寓意天圓地方;層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觀呈塔形,頂接三圓寶,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閣中最值得一見的便是老君造像,以前朝畫聖在丈人山的遺作《紫氣東來》為藍本,經本朝許多學者、畫家家和鑑賞家精研,並由青山派道友繪製、塑造而成。
老君像高四丈,連牛身通高六丈。均按古典建築規範,用金石澆鑄,精銅包裏,金光炫目,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老君閣建築群包括東華殿,次殿有一百多平方米,闊五間,中祀東華帝君,左右龕分祀呂純陽及鍾離權。
還未離老君閣,溫呤知就已經沒力氣了,依靠著牆麵,也些不願走。
「怎麽?累了。」賈文和為他擦擦汗,扇扇風。
溫呤知看了他一眼,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緊跟著問:「走了多久了?」
賈文和想了想:「快三個時辰了吧。」
什麽!這麽久!難怪感覺腿要斷了,肚子也好餓,該吃午飯了……
「前山走完了嗎?」
「還沒呢,還差個上清宮。」
溫呤知:「……」
我就應該好好待在房間裏躺著……
溫呤知哭笑道:「走吧。」
……
上清宮位於青山派第一峰、距峰頂約五百米的半坡上。它始建於前朝,之後因各種原因遭遇損毀,重建——損毀——又重建,可謂命運多舛。
上清宮山門外西側石壁上,刻有黃天鵠所題「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
上清宮的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配殿、玉皇樓等,宮門「上清宮」三字由前朝大詩人所題,兩旁為於右任所撰對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
十年前青山派道協在原觀音閣與青城前山索道上站之間,增建起巍峨壯麗的宮闕式東山門「慈雲閣」。慈雲閣精刻道教八寶及人物圖案浮雕,門額用張大千手書「青城山上清宮」刻石,更增加了宮門的雄偉氣象。
由慈雲閣直上進入上清宮山門,山門正對老君殿,殿內供奉太上老君,兩旁供純陽祖師、三豐祖師。殿後有新建的「三清大殿」,大殿中供奉三清神像,兩旁供三清弟子十二金仙。
大殿右側道德經堂前有鴛鴦井,又稱為「八卦鴛鴦井」。相傳為五代前蜀所鑿。兩井一方一圓,象徵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卻一清一濁,一淺一深。井旁刻有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個大字。
大殿左側有長廊通向「文武殿」,內祀文聖子和武聖關羽。神座下有九龍浮雕,甚為精美。兩旁有張大千所繪的麻姑、王母、三豐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和黃雲鵠詩碑。天花板畫有墨龍和二十四孝圖及故事。
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間廊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一年四季,不竭不溢。池旁有張大千題書「麻姑池」三字。
祖師殿原名洞天觀、清都觀,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名為真武宮,又叫祖師殿。
祖師殿為一小巧玲瓏的四合院。初建於晉,明末毀敗,清代幹隆五十七年萬本圓重建祖堂。後來保存下來的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
「有。」賈文和看了他一眼,指著刻有「梳妝檯」三字的石頭,「傳說前朝末年符王曾屯兵於此,希望重振前朝江山。他帶兵出山征戰後,每日清晨陳妃於此處梳頭,眺望奏凱歸來的慶符王。不料其夫戰死,於是陳妃也自盡了。後人為紀念他們生死不渝的愛情,建亭台於此。」
聞言,溫呤知突然感到心頭一緊,望著寂靜的宮觀林木,陰沉的天空,心裏有些戚戚然。
賈文和也不說話,收了扇走到他近前,陪著他靜靜的站著。
良久,當一縷清風拂麵,吹起溫呤知鬢邊的髮絲,他才迴過目光,看向賈文和:「走吧。」
「好。」
「接下來去哪?」
「月城湖。」
……
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那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月城湖水源自於老霄頂的清溪,開元二十六年新築攔水壩,形成了水麵約三萬平方米的山間小湖。
月城湖四周青山環衛,縱目四望,嫩綠、青綠、墨綠相互交織,畫意盎然。碧綠的湖水,如明鏡,如圓月,將四周林莽山容倒映水中。渡船遊弋,盪迭成一幅幅變幻多端的意象派立體圖案。
堤上長廊,如彎月環護,名為「映月廊」。有聯雲:「鬆聲竹韻吟仙境,山色湖光映月城。」這水秀山清的佳景,朝暉夕陰,雲蒸霞披。春夏之際煙雨如織,青黛色的峰嶺在雲霧中時隱時現。深秋時節,湖畔山巒上如火燃燒的紅葉,和濃綠的湖水恰成鮮明的對照,山姿水色,令人沉醉。
臨湖的露天茶園,給人以觀景歇憩,品茗怡樂之便;湖中輕舟破碧,供遊人逍遙自在地暢遊。岩間還有林蔭丹梯曲徑,直通上清幽奧。步行其間,充滿山林野趣。古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月城湖使人得山水之悠閑,忘卻塵世之喧囂。
溫呤知和賈文和站在圓中也真真體會到了,那種遠離塵世紛擾的感覺。
兩人繼續向東,朝著老君閣的方向去。
老君閣位於丈人山第一峰的彭祖峰絕頂,海拔高有千餘米。閣基寬四百餘平方米,共六層。下方上圓,寓意天圓地方;層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觀呈塔形,頂接三圓寶,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閣中最值得一見的便是老君造像,以前朝畫聖在丈人山的遺作《紫氣東來》為藍本,經本朝許多學者、畫家家和鑑賞家精研,並由青山派道友繪製、塑造而成。
老君像高四丈,連牛身通高六丈。均按古典建築規範,用金石澆鑄,精銅包裏,金光炫目,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老君閣建築群包括東華殿,次殿有一百多平方米,闊五間,中祀東華帝君,左右龕分祀呂純陽及鍾離權。
還未離老君閣,溫呤知就已經沒力氣了,依靠著牆麵,也些不願走。
「怎麽?累了。」賈文和為他擦擦汗,扇扇風。
溫呤知看了他一眼,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緊跟著問:「走了多久了?」
賈文和想了想:「快三個時辰了吧。」
什麽!這麽久!難怪感覺腿要斷了,肚子也好餓,該吃午飯了……
「前山走完了嗎?」
「還沒呢,還差個上清宮。」
溫呤知:「……」
我就應該好好待在房間裏躺著……
溫呤知哭笑道:「走吧。」
……
上清宮位於青山派第一峰、距峰頂約五百米的半坡上。它始建於前朝,之後因各種原因遭遇損毀,重建——損毀——又重建,可謂命運多舛。
上清宮山門外西側石壁上,刻有黃天鵠所題「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
上清宮的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配殿、玉皇樓等,宮門「上清宮」三字由前朝大詩人所題,兩旁為於右任所撰對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
十年前青山派道協在原觀音閣與青城前山索道上站之間,增建起巍峨壯麗的宮闕式東山門「慈雲閣」。慈雲閣精刻道教八寶及人物圖案浮雕,門額用張大千手書「青城山上清宮」刻石,更增加了宮門的雄偉氣象。
由慈雲閣直上進入上清宮山門,山門正對老君殿,殿內供奉太上老君,兩旁供純陽祖師、三豐祖師。殿後有新建的「三清大殿」,大殿中供奉三清神像,兩旁供三清弟子十二金仙。
大殿右側道德經堂前有鴛鴦井,又稱為「八卦鴛鴦井」。相傳為五代前蜀所鑿。兩井一方一圓,象徵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卻一清一濁,一淺一深。井旁刻有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個大字。
大殿左側有長廊通向「文武殿」,內祀文聖子和武聖關羽。神座下有九龍浮雕,甚為精美。兩旁有張大千所繪的麻姑、王母、三豐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和黃雲鵠詩碑。天花板畫有墨龍和二十四孝圖及故事。
老君殿和文武殿之間廊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一年四季,不竭不溢。池旁有張大千題書「麻姑池」三字。
祖師殿原名洞天觀、清都觀,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名為真武宮,又叫祖師殿。
祖師殿為一小巧玲瓏的四合院。初建於晉,明末毀敗,清代幹隆五十七年萬本圓重建祖堂。後來保存下來的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