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蔣介石在同有蘇聯背景的共產黨打內戰中可能遭到垮台和在蘇美支持下由國民黨領導的聯合政府間作出抉擇的話,蔣會選擇後者。羅伯特·達萊克認為,羅斯福像所有其他同中國打交道的美國政治家和軍事首腦一樣,錯誤地設想那樣的聯合政府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事實上,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力量強求這個結果。
但是,達萊克的話似乎有點絕對。副總統華萊士盡管在嚴厲指責蔣介石政府是"一個由地主、軍閥和銀行家支持的沒落愚頑的政府"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目前能夠做到的,隻是設法影響蔣介石"採納中國進步人士所指導的政策,以喚平民眾支持並把新活力注入中國的抗戰努力中。"但是,華萊士清醒地認識到:對蔣介石充其量不過是一項短期的投資。認為他並沒有治理戰後中國的智慧或政治力量。戰後中國的領袖將在政治演變或革命中湧現出來,而現在看來更可能是出於後者。
華萊士是在1944年7月10日對羅斯福提出上述告誡的。時間似乎晚了些,如果羅斯福引起重視的話。
羅斯福的戰後世界安排廣泛地涉及到殖民地問題。他預見到戰後民族獨立浪潮的高漲,認定英、法、荷老殖民主義帝國難以照舊維持下去,而美國則可乘虛而入甚至取而代之。他似乎相信,可以用"開明而仁慈的美國滲透"取代舊的殖民主義國家的殘酷的掠奪,而無論對當地人民還是對美國商業都是有利的。他忌恨大英帝國特惠製,指責歐洲殖民帝國的銀行家們把世界貿易"牢牢地裝在自己的口袋裏的時間太久了"。他唿籲邱吉爾為"健康的競爭"開放市場,並廢除各種英帝國貿易協定。對此,邱吉爾寸步不讓。當美國代表在雅爾達會議上提出託管製方案時,勃然大怒的邱吉爾指出: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允許聯合國插手幹涉不列顛帝國的命脈。理察·霍夫施塔特評論道:羅斯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富於特色——非常同情受壓迫的殖民地、開明和提供福利的理想以及為促進美國利益的老謀深算……美國對世界市場新的征服也完全可以在國際繁榮的旗幟下進行"。
1944年下半年,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又取得重大勝利。經過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雷伊泰灣大海戰,日軍的航空母艦全部被殲,從此一蹶不振的日本海軍就不起多大作用了。1945年1月9日,聲勢浩大的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向馬尼拉推進。在這期間,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頻繁空襲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戰爭經濟的崩潰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在歐洲戰場上,蘇軍已在1945年初將德軍趕迴柏林地區,波蘭和東歐的大部分已經解放;西線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撲被徹底粉碎;義大利戰區的盟軍正計劃北進:三麵受敵的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
戰時盟國間的猜忌、矛盾和利益衝突伴著勝利的即將來臨必然地加大了。羅斯福已經多次建議盡早舉行三國首腦會議。在徵得對方同意後,羅斯福與史達林就會址的選定問題在頻繁的電報來往中協商了多次。史達林最大的讓步是在蘇聯南部的黑海海濱雅爾達舉行會議。這樣,身體極度衰弱的羅斯福又得遠涉重洋——先需要在海上航行為期10天的4883英裏,再飛行1375英裏,然後才能到達滿目瘡痍、衛生條件和其他設施板差的雅爾達。邱吉爾抱怨說,即使我們花10年時間去尋找,在世界上也找不到比雅爾達更糟糕的地方——那裏隻對斑疹、傷寒和要命的虱子有利。
羅斯福一行於1月23日乘"昆西號"巡洋艦橫渡大西洋。途中為總統的63歲生日舉辦了歡慶會,全體船員向總統贈送了一個由銅彈殼製成的菸灰缸。總統的女兒安娜·伯蒂格夫人在旅途中照料父親。會議從2月4日開到2月11日。
雅爾達會議是盟國在戰時所有9次會議中爭論最激烈的一次。它在協調盟國最後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戰略計劃方麵卓有成效,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大國勢力範圍的劃分有重大關係,也為戰後冷戰和國際間的紛爭播下了某些種子。三方圍繞著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和東歐問題、聯合國問題、遠東問題等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會期匆匆,許多棘手而分歧太大的問題被擱置,隻留下了一個框架性或意向性的協議。爾後,三方對已經一致的方案又都持不一致的解釋。
羅斯福在會其中可能相信,美國公眾和國會將認為對蘇聯的領土等要求作出讓步,會使戰爭早日結束,使美國人的生命少受損失並使中國戰後獲得和平。必要的讓步換來蘇聯積極對日作戰,這是值得的。但是,羅斯福的這種"讓步"涉及的是中國的權益。所謂雅爾達秘密協定充分體現了大國強權政治。因為它未經中方參與,且在協定中有關中國的條款生效之前,是否需中國方麵表示同意,協定的措辭含混不清。
羅斯福的雅爾達之行對他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孜孜於自己的規劃和理想的羅斯福似乎在和已經不多的飛逝的時光賽跑。在雅爾達,邱吉爾的醫生莫蘭勳爵認為,他是個"病情很重的人。他的症狀是動脈硬化,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因此我覺得他隻能再活幾個月了。"不過,艾登外交大臣認為,羅斯福總統的健康狀況很差並不影響他的判斷力。
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堅持他先前提出的大部分方案,並取得了他所期望的巨大成果:成立聯合國、分割德國、關於波蘭的聲明和關於獲得解放的歐洲的宣言等等。三巨頭分手的前夜,史達林在宴會上提議為美國總統的健康幹杯。他說,"他和邱吉爾先生在他們各自的國家裏,相對說來,下定決心還比較簡單。這兩個國家都是為它們自身的生存而同希特勒德國作戰。這裏有第三個人,他的國家未曾遭受侵略的嚴重威脅,也還沒有瀕臨即時的危險,他就已多半出於對國家利益的更廣泛的考慮,成為導致全世界動員起來以反對希特勒的種種手段的主要鍛造者。"史達林還動情地談到,總統最突出和關係最重大的成就就是租借法案。羅斯福在答辭中說:「我們這些領導人在這裏的目的,就是要給這個地球上的每個男人、婦女和兒童以安全和幸福的可能。」
但是,達萊克的話似乎有點絕對。副總統華萊士盡管在嚴厲指責蔣介石政府是"一個由地主、軍閥和銀行家支持的沒落愚頑的政府"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目前能夠做到的,隻是設法影響蔣介石"採納中國進步人士所指導的政策,以喚平民眾支持並把新活力注入中國的抗戰努力中。"但是,華萊士清醒地認識到:對蔣介石充其量不過是一項短期的投資。認為他並沒有治理戰後中國的智慧或政治力量。戰後中國的領袖將在政治演變或革命中湧現出來,而現在看來更可能是出於後者。
華萊士是在1944年7月10日對羅斯福提出上述告誡的。時間似乎晚了些,如果羅斯福引起重視的話。
羅斯福的戰後世界安排廣泛地涉及到殖民地問題。他預見到戰後民族獨立浪潮的高漲,認定英、法、荷老殖民主義帝國難以照舊維持下去,而美國則可乘虛而入甚至取而代之。他似乎相信,可以用"開明而仁慈的美國滲透"取代舊的殖民主義國家的殘酷的掠奪,而無論對當地人民還是對美國商業都是有利的。他忌恨大英帝國特惠製,指責歐洲殖民帝國的銀行家們把世界貿易"牢牢地裝在自己的口袋裏的時間太久了"。他唿籲邱吉爾為"健康的競爭"開放市場,並廢除各種英帝國貿易協定。對此,邱吉爾寸步不讓。當美國代表在雅爾達會議上提出託管製方案時,勃然大怒的邱吉爾指出: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允許聯合國插手幹涉不列顛帝國的命脈。理察·霍夫施塔特評論道:羅斯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富於特色——非常同情受壓迫的殖民地、開明和提供福利的理想以及為促進美國利益的老謀深算……美國對世界市場新的征服也完全可以在國際繁榮的旗幟下進行"。
1944年下半年,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又取得重大勝利。經過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雷伊泰灣大海戰,日軍的航空母艦全部被殲,從此一蹶不振的日本海軍就不起多大作用了。1945年1月9日,聲勢浩大的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向馬尼拉推進。在這期間,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頻繁空襲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戰爭經濟的崩潰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在歐洲戰場上,蘇軍已在1945年初將德軍趕迴柏林地區,波蘭和東歐的大部分已經解放;西線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撲被徹底粉碎;義大利戰區的盟軍正計劃北進:三麵受敵的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
戰時盟國間的猜忌、矛盾和利益衝突伴著勝利的即將來臨必然地加大了。羅斯福已經多次建議盡早舉行三國首腦會議。在徵得對方同意後,羅斯福與史達林就會址的選定問題在頻繁的電報來往中協商了多次。史達林最大的讓步是在蘇聯南部的黑海海濱雅爾達舉行會議。這樣,身體極度衰弱的羅斯福又得遠涉重洋——先需要在海上航行為期10天的4883英裏,再飛行1375英裏,然後才能到達滿目瘡痍、衛生條件和其他設施板差的雅爾達。邱吉爾抱怨說,即使我們花10年時間去尋找,在世界上也找不到比雅爾達更糟糕的地方——那裏隻對斑疹、傷寒和要命的虱子有利。
羅斯福一行於1月23日乘"昆西號"巡洋艦橫渡大西洋。途中為總統的63歲生日舉辦了歡慶會,全體船員向總統贈送了一個由銅彈殼製成的菸灰缸。總統的女兒安娜·伯蒂格夫人在旅途中照料父親。會議從2月4日開到2月11日。
雅爾達會議是盟國在戰時所有9次會議中爭論最激烈的一次。它在協調盟國最後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戰略計劃方麵卓有成效,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大國勢力範圍的劃分有重大關係,也為戰後冷戰和國際間的紛爭播下了某些種子。三方圍繞著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和東歐問題、聯合國問題、遠東問題等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會期匆匆,許多棘手而分歧太大的問題被擱置,隻留下了一個框架性或意向性的協議。爾後,三方對已經一致的方案又都持不一致的解釋。
羅斯福在會其中可能相信,美國公眾和國會將認為對蘇聯的領土等要求作出讓步,會使戰爭早日結束,使美國人的生命少受損失並使中國戰後獲得和平。必要的讓步換來蘇聯積極對日作戰,這是值得的。但是,羅斯福的這種"讓步"涉及的是中國的權益。所謂雅爾達秘密協定充分體現了大國強權政治。因為它未經中方參與,且在協定中有關中國的條款生效之前,是否需中國方麵表示同意,協定的措辭含混不清。
羅斯福的雅爾達之行對他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孜孜於自己的規劃和理想的羅斯福似乎在和已經不多的飛逝的時光賽跑。在雅爾達,邱吉爾的醫生莫蘭勳爵認為,他是個"病情很重的人。他的症狀是動脈硬化,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因此我覺得他隻能再活幾個月了。"不過,艾登外交大臣認為,羅斯福總統的健康狀況很差並不影響他的判斷力。
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堅持他先前提出的大部分方案,並取得了他所期望的巨大成果:成立聯合國、分割德國、關於波蘭的聲明和關於獲得解放的歐洲的宣言等等。三巨頭分手的前夜,史達林在宴會上提議為美國總統的健康幹杯。他說,"他和邱吉爾先生在他們各自的國家裏,相對說來,下定決心還比較簡單。這兩個國家都是為它們自身的生存而同希特勒德國作戰。這裏有第三個人,他的國家未曾遭受侵略的嚴重威脅,也還沒有瀕臨即時的危險,他就已多半出於對國家利益的更廣泛的考慮,成為導致全世界動員起來以反對希特勒的種種手段的主要鍛造者。"史達林還動情地談到,總統最突出和關係最重大的成就就是租借法案。羅斯福在答辭中說:「我們這些領導人在這裏的目的,就是要給這個地球上的每個男人、婦女和兒童以安全和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