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英)c·a·麥克唐納:《美國、英國與綏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3頁。


    ----


    然而,幾乎除了艾登之外的絕大多數英國政界的上層人物,都大致持張伯倫那般對美國政策的懷疑態度。他們"根據以往的痛苦經驗認為,英國不能指望從大西洋彼岸得到多少真正的幫助。戰後時期的歷史表明孤立主義的輿論對美國政策的影響很大,因而要華盛頓作出真正的承諾是相當困難的。"這些"痛苦經驗"中就包括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美國在遠東的表現。甚至親美的英國駐美國大使羅納德·林賽也認為,"與美國人打交道很可怕。他們不會作出確鑿的承諾,但他們卻用光明的前景使你高興地跟他們跑,然後當你承擔了義務之後,他們就撒手見死不救了。看一看近期來的情況,很難想起一件與他們打的交道真正能使我們滿意的。」他們在一個問題上同艾登一致,即希望美國修改中立法,並協助英國穩定遠東局勢。而這顯然是"強羅斯福之所難"。


    美國方麵的行為似乎又一次地驗證了張伯倫等英國人的懷疑。1937年5月1日,正值意、德法西斯直接參加佛朗哥作戰之時,美國國會為替代已期滿的1936年中立法,又正式通過了"永久中立法"。該法將禁運軍火的對象擴及任何發生內戰的國家,並規定今後根據"現購自運"的原則進行貿易。出於同樣的考慮,羅斯福簽署了它,並且認為,"現購自運」原則對擁有海軍優勢的英國有利。該法授予羅斯福的處置權顯然要比他希望的要少得多。羅斯福在致美國駐法國大使威廉·c·布利特的信中說,報界目前正在稱他為"殘忍的獨裁者"和企圖奪取製造戰爭權力的陰謀家,所以他不便對中立法中關於總統處置權的規定有所異議或公然反對。


    然而,為了撫慰張伯倫等英國政治家對"永久中立法"的失望和不滿情緒,赫爾和他的副手薩姆納·韋爾斯在致張伯倫的信中經過論證得出結論說,"永久中立法"實際上給予了美國總統"相當大的自由決定權"——當他發現兩國之間處於戰爭狀態時,隻是對武器、彈藥和戰爭物資實施禁運;如果一旦出於美國的安全的需要,他可以對所有其他的貨物實行"現購自運"原則,即他可以在運往交戰國的貨物離港前堅持對這些貨物實行其權限;而且,他還可以禁止用美國船隻裝運某些物資,等等。


    該法受到了美國進步力量廣泛而強烈的抗議。當意、德先後有組織地派出30萬正規軍以誌願兵名義協助佛朗哥作戰時,美國的不少工人和青年學生都傾向於支持和同情西班牙共和政府。他們除了募款和籌備援助的物資外,還在1937年春組織了一支醫療隊伍和3000多名美國誌願軍前往西班牙參加政府軍作戰,其中林肯縱隊和華盛頓縱隊的1800名美國青年,為西班牙的民主事業獻出了生命。正如歐內斯特·海明威在其名著《喪鍾為誰而鳴》(又譯《戰地鍾聲》)中所言,西班牙的喪鍾不僅僅是為這個不幸的國家而鳴響的。意、德法西斯事實上的侵略已對整個西方文明傳統構成了威脅。無數揭發出來的事實已經證明,西班牙內戰已演變成為法西斯強國侵略西班牙的國際戰爭。此時,值得注意的現象在美國出現了:正是象徵國會中孤立主義勢力的參議員領導了一場要求禁止美國運送軍火賣給柏林和羅馬的運動,而羅斯福則反對奈的提案。不少"國會議員、個人和機關團體"也強烈要求美國對柏林和羅馬實施武器禁運,西班牙民主共和國的支持者發動各個組織如北美支持西班牙民主委員會、美國反戰及反法西斯聯盟、美國學生同盟、工業民主聯盟、共產黨,向羅斯福發來電報、信件、請願書,要求對佛朗哥的外國後台實施中立法。甚至一些原來相當頑固的孤立主義者也認識到,希特勒和墨索裏尼正在利用西班牙"內戰"作為他們準備發動世界大戰的試驗場,民主政府所受的威脅比中立教條更為緊迫。他們同時要求取消自西班牙政府軍禁運武器。15名著名科學家聯名請求羅斯福總統解除對西班牙共和國的禁運令,以"拯救世界,使之免於墮入法西斯的深淵"。摩根索和伊克斯兩位部長也支持這一運動。


    然而,羅斯福總統這時卻引人注目地退卻了。平原因值得深思。首先,英國反對羅斯福這樣做。基於竭力要把戰爭局限在西班牙境內和某種反對蘇聯的考慮,英國寧願佛朗哥獲勝。艾登深信,如果佛朗哥獲勝,隻要不損害英國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利益,隻要"不幹涉委員會"繼續有效地發揮作用,全部的問題不過是西班牙人統治西班牙。同時,也就不能認為西班牙已經同外國處於戰爭狀態,而擴大美國的禁運或取消對西班牙政府的禁運隻能使事態複雜化。受到此觀點影響的賓厄姆大使也勸告羅斯福不要貿然擴大禁運。他認為,隻要對德、意實施中立法,就必須對蘇聯和法國實施;同時此舉將使英國無力把戰局限製在西班牙境內。賓厄姆的繼任者約瑟夫·甘迺迪大使也告誡羅斯福,稱此舉極有可能使戰爭蔓延到世界其餘地區。其次,羅斯福有著極為隱秘的實用主義的用意。他一向對國內的輿情比較敏感,他清醒地看到,國內主張中立或對歐洲事態漠不關心的人數占了2/3以上。同時,支持和同情西班牙政府軍的人數與親佛朗哥的天主教徒的龐大集團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民意測驗表明,支持佛朗哥的天主教徒,其比例為新教徒的此項比例的4倍多。羅斯福私下對伊克斯部長說:解除禁運"就會在來年秋天失去每一個天主教徒的選票,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對此深感不安,希望不要這樣做。"伊克斯在《日記》第2卷中寫道,羅斯福等於向他泄露了"這歷來最汙濁、最卑鄙的隱秘。"同時,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反對奈的議案,並將之擱置起來,這也給羅斯福的退卻提供了客觀上的便利和藉口。但是,老練的羅斯福一直沒有正麵斷然迴絕要求取消對西班牙政府軍禁運的要求,也一直沒有正麵地斷然迴絕要求擴大禁運的要求。他總是在說,隻有當德、意的軍事行動"確實無疑地被明確宣布、或被承認、或被證明"了,他才能按中立法行事。他聲稱要等到德、意兩國"政府正式承認參戰或對此發表官方聲明"的那一天。到7月初,他甚至認為隻有在發生全麵歐洲戰爭時,才能對柏林和羅馬實行禁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斯福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妍/晏九/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妍/晏九/雁九並收藏羅斯福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