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碗,川渝地區民間鄉席的通俗稱謂,又稱“九鬥碗”,名稱來源於“三蒸九扣”,如今也多稱“壩壩宴”。


    “雜穀鬧”,又稱“雜包ㄦ鬧”,物質匱乏的年代,吃了“九大碗”之後的剩菜都不會倒掉,而是混在一起,繼續邀請挨鄰接近鄰居和遠道而來的親戚吃。


    如今條件好了,除了一些便於收拾的幹菜蒸菜,其他湯湯水水的菜一般就不要了。所以承辦壩壩宴的廚師,必須要會計劃會安排,既要讓客人能夠吃好,又不能太浪費。


    下麵分別展開說說“九大碗”與“雜穀鬧”。


    九鬥碗


    “九鬥碗”是四川民間宴席,以大眾便餐家常菜肴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來源,據說源於“湖廣填四川”大規模移民運動。


    來到四川的移民們,在日常的農業勞動中,常常需要相互幫忙。就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某日替誰家幫忙,就由誰家提供飯菜,有時候就在田邊地頭挖坑埋鍋做飯,然後大家一起圍坐進餐,這就是“田席”的雛形。最早的“田席”簡陋無比,有啥做啥吃啥。蒸芋頭、蒸茄子、蒸土豆就算“三蒸”,頗有田園野餐的風味。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經濟的發展,發展到後來,為了聯絡感情,移民們婚娶、壽誕、娃娃過滿月、建新房上梁等大事,都少不了要操辦宴席,邀請四方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前來聚餐慶賀。


    菜品主料有豬肉、豬內髒、雞、鴨、魚、蛋、蔬菜,一般不用牛、羊肉。基本都是請廚師在家中辦,席桌擺在屋前曬壩和庭院地壩裏。


    一些丘陵、山區地方因坐席的人多,場地小,就安排為流水席,要吃二輪以至三輪。所以要求上菜快,吃得快,於是就少炒菜,多做蒸菜、燒菜、涼菜等,稱為“三蒸九扣”。


    三蒸一般為粉蒸肉、鹹燒白、甜燒白這“三蒸”。川西壩子過去幾乎都習慣上在最後,讓客人有期待,不至於提前下桌。


    “九”為數之極,“九鬥碗”並不是隻有9道菜,而是一般都有十幾道菜,但其中有幾道主菜,除“三蒸”外,尚有豬肘、豬肚、豬大腸、雞、鴨、鵝、兔、魚等通過燒、燉、蒸、涼拌等方式做的主菜。


    過去在川渝多數地區,筵席上可以擺11碗或11碗以上,但不能擺8碗或10碗。因為豬槽是用石頭鑿成的,“十”與“石”是諧音,於是便有了“吃十(碗)的”罵人為豬的說法,8碗是討口子席。川北山區講究的又不一樣,巴中一帶就把壩壩宴叫做“十大碗”,意在十全十美,他們則認為“九大碗”是討口子席。


    如今則不用考慮數字了,因為生活條件好了,有了過去沒有的各種食材如海鮮等,菜品通常達到20多個了。


    在“無三蒸不成席”的觀念指導下,“九鬥碗”的各式菜品中,惟有粉蒸肉、鹹燒白、甜燒白是嚴格按照每碗8片肉製作,吃席時每人一片,體現出席桌上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貴賤,人人都能吃到。


    除了蒸菜和燒菜外,通常還有涼拌菜、燉菜等,川西壩子的習俗炒菜一般隻炒一兩個素菜,不炒肉菜。


    過去生活條件不好,普通人家難得吃一迴肉,而“九鬥碗”有各種肉食,油水也多,所以吃“九鬥碗”也有“吃油大”的說法。


    舊時,吃完席,客人臨走還要用荷葉、菜葉等搛一些酥肉、蒸菜帶迴家,叫做“包雜包”。主人家把剩下的也多按品類混在一起裝,就成了下文的“雜包ㄦ鬧”。


    雜穀鬧


    “雜包ㄦ鬧”,也叫雜穀鬧,就是四川農村吃席,主餐之後剩菜的大雜燴。


    稱謂有很多:大雜燴、大雜包ㄦ,雜包ㄦ鬧,雜穀鬧,頭ㄦ(ter1)味,二娃子……


    大雜燴不是北方那種各種葷素食材燴在一起那種的烹飪方式〈俗稱:亂燉〉,就是吃了“九鬥碗”後的剩菜,二頓繼續吃。


    當然也不是純粹把剩菜亂燴在一起,基本會按照烹飪方式如炒菜、燒菜、蒸菜、燉菜等按類燴在一起。


    為啥要燴在一起吃?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過去食品短缺,肯定不會浪費倒掉。


    二是過去物資短缺,做席都是廚倌師自己帶來的餐具。過去廚倌師自己的餐具也是有限,如果多兩家人請他做席,餐具就不夠用。所以過去吃“九大碗”時,端菜的人隨時要觀察席桌,讓席桌上得人騰空菜剩的不多的碗缽,用於盛後麵的菜。


    因此主餐之後,也不可能留給做席的主人家多少餐具。主人家就要到處找各種大盆(包括搪瓷洗臉盆),甚至到鄰居家借,用於裝剩菜。


    所以雜穀鬧其實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


    但是雜穀鬧把各種菜燴在一起,混雜了各種味道,有時候還特別有風味,在食物缺乏的年代,深受大家喜愛。


    過去如果主人家準備的菜,主餐吃了都還剩的多,再請親朋鄰居吃兩三天的事情都有,一直要把剩菜幾乎消滅光。


    當然有些易於存放的好菜如幹菜、蒸菜,主人家通常還是會留下一些,以後慢慢食用。畢竟過去寬裕的人家還是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