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山青卷白雲:女翻譯與王維 作者:青溪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慶緒點點頭。
我竭力安撫他:「兩個燕字,指的是大燕兩代主人,你父親和你。白氈是雪,『一貫錢』說的不是一千日,而是一千年。氈上一貫錢,是說自下雪之日算起,你們的國祚有一千年。」
「一千年?一千年?」安慶緒反覆念了兩遍,臉色變幻,大約是想相信又不敢相信。他眉頭緊鎖,眼中血絲宛然,焦躁的情緒到了頂點:「你還知道什麽?都說與我,統統說與我!」
我絞盡腦汁,又說了一些無關緊要、透露給他也不會影響唐軍的軍機消息,但安慶緒近於失控,沒法正常思考,隻是在殿裏不停來迴踱步。忽然他停下腳步,死死盯著我道:「你為我向天邀福!你是真正能通神的人,定然能為我求得福德!你代我向上天禱告,奪了李光弼、郭子儀的氣運!唐主沒了李光弼,沒了朔方的精兵,我就……不,你求上天,奪了唐主的氣運!」
「我奪不來。」冒著他要殺人的氣勢,我裝得沉痛又真誠:「我為你和馮翊郡王算得殺你父親的日子,已經耗費了我這一年的運命。若違背天道,強求福德,隻怕反而陷入危局,不堪設想。」
「真的?」安慶緒的臉上懷疑和激憤交織,激憤終於占了上風,他一把將我推得撞在柱子上:「要你何用!」
他終究是一員猛將,力氣極大,一推之下,我的髒腑都要被撞碎了。我艱難地咽下喉間翻滾的血腥氣,翻起衣袖,給他看我右臂上紫黑的淤痕:「殺你父親的那日,他劇痛之中,握住我的手臂,我臂上的傷痕至今未愈。」
安慶緒一頓,似在迴想那日的場景和各人的姿勢:「至今未愈?」
我頷首:「我這一年的氣運,已用完了。」
安慶緒怔了很久,情緒由憤怒而漸轉頹然,擺了擺手,我便無聲地離開了。
[1]見《清異錄》中「饌羞門」一節。
謝謝大家上一章的評論,我都看到了。
第102章 窮陰急景坐相催
在那日之後,我們又平靜地過了兩個月——所謂平靜,也許隻是我和王維兩人的。外麵的世界已經又是一番景象了,夏日的蟬鳴聲和瓜果香,轉眼就換成了蕭瑟的風聲和枯黃的秋草。前幾個月裏求而不得的菰米,如今都已成熟,做成粥飯肥美而甘潤。
郭子儀勸皇帝從迴紇借兵,迴紇的懷仁可汗派兒子葉護帶四千精兵來助唐軍,在長安城西的香積寺北激戰半日,殺敵無數,奪迴京城。這些我記憶中的歷史事件,在此時還是近千裏外的事,沒那麽快傳到東都的尋常百姓耳中,但東都局勢不穩,卻是隨便哪個人都能看得出的。看守菩提寺的士卒們時而露出細微的焦灼神色,偶或竊竊私語,儼然已生退意,看管越發鬆懈。此前,與我們一同關押在菩提寺的儲光羲就悄悄逃走了。
我們或許也可以預備逃了。難道真要等到唐軍打迴洛陽來嗎?
我斟酌著,翻找自己身上,但已沒有任何值錢的簪環首飾了。但這天氣……我望了望階前滿地零落的秋葉,無奈問楊續:「你能否設法尋兩件秋衣?」
過了一夏,楊續的臉色也憔悴了很多。他神出鬼沒的,身上有時還隱約帶著傷,但我們需要他時,他又會出現——我猜他是去做了些敵後鋤奸的事。不過,他身負技擊之能,且此前我們又曾試圖帶走王維,因此看守的士卒們對他額外留意,我也不好多做多說,隻是裝作不知罷了。
楊續點頭,我喜道:「若有袍子最好,若是沒有,尋兩件貲布、紵布的汗衫也可。若是還沒有……」我嘆氣,「蜀衫也可,勉強穿在裏麵也就罷……」
「不是娘子自家要穿?」楊續罕見地打斷我。
我一愕,不懂他的意思,指了指王維所居僧房的方向:「是給他。」
楊續臉色一沉:「娘子!」
「宮裏又來了中貴人,傳你入宮。」這時有名士卒走了過來,冷冷道。
那士卒正是之前我們為了救王維而打昏過的突厥兵士,他受過我的欺騙,因此態度很差,傳了話就催促我趕緊走。
這種軍情火急的時刻,安慶緒叫我見他?我一個假女巫能做什麽?
我和楊續對視一眼,無端感到些不安,道:「容我更衣。」
匆匆走進室內,我對楊續道:「若是我三日後還沒迴來,你就帶上他走罷。」
王維強打精神,從榻上坐起,皺眉道:「怎麽了?」
「娘子處境危困,你還問她怎麽了!」楊續將話音壓得很低,語中的憤怒卻壓也壓不住,「金釵換米,親手調羹,她想盡法子,不過為了讓你多吃一口飯,你呢?你們這些高門子弟素日裏賦詩作文,把酒清談,到了危難之際,卻要一個女人站在你們身前嗎?我在軍中,也聽過他們唱你的詩句,『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好生豪邁!可今日你的恥呢,你的願呢?五姓七望的公子,才高八鬥的詩家,大唐朝廷的高官——你就是這樣待女人的?你坐視一個女人為你刳肝瀝血使盡心機,自家卻隻想著出家奉佛?這樣流血千裏的光景,佛在哪裏,神在哪裏?你信佛,佛信你麽?你又值得佛來信麽?」
「你——你不要說了。」他這番話一氣嗬成,我驚得過了一瞬才緩過神來。楊續雖然最初隻是部曲出身,但在李適之身邊也讀了書,經了許多事,隻是他平日緘默,我沒想到他斥責人的時候,辭鋒竟能一利如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竭力安撫他:「兩個燕字,指的是大燕兩代主人,你父親和你。白氈是雪,『一貫錢』說的不是一千日,而是一千年。氈上一貫錢,是說自下雪之日算起,你們的國祚有一千年。」
「一千年?一千年?」安慶緒反覆念了兩遍,臉色變幻,大約是想相信又不敢相信。他眉頭緊鎖,眼中血絲宛然,焦躁的情緒到了頂點:「你還知道什麽?都說與我,統統說與我!」
我絞盡腦汁,又說了一些無關緊要、透露給他也不會影響唐軍的軍機消息,但安慶緒近於失控,沒法正常思考,隻是在殿裏不停來迴踱步。忽然他停下腳步,死死盯著我道:「你為我向天邀福!你是真正能通神的人,定然能為我求得福德!你代我向上天禱告,奪了李光弼、郭子儀的氣運!唐主沒了李光弼,沒了朔方的精兵,我就……不,你求上天,奪了唐主的氣運!」
「我奪不來。」冒著他要殺人的氣勢,我裝得沉痛又真誠:「我為你和馮翊郡王算得殺你父親的日子,已經耗費了我這一年的運命。若違背天道,強求福德,隻怕反而陷入危局,不堪設想。」
「真的?」安慶緒的臉上懷疑和激憤交織,激憤終於占了上風,他一把將我推得撞在柱子上:「要你何用!」
他終究是一員猛將,力氣極大,一推之下,我的髒腑都要被撞碎了。我艱難地咽下喉間翻滾的血腥氣,翻起衣袖,給他看我右臂上紫黑的淤痕:「殺你父親的那日,他劇痛之中,握住我的手臂,我臂上的傷痕至今未愈。」
安慶緒一頓,似在迴想那日的場景和各人的姿勢:「至今未愈?」
我頷首:「我這一年的氣運,已用完了。」
安慶緒怔了很久,情緒由憤怒而漸轉頹然,擺了擺手,我便無聲地離開了。
[1]見《清異錄》中「饌羞門」一節。
謝謝大家上一章的評論,我都看到了。
第102章 窮陰急景坐相催
在那日之後,我們又平靜地過了兩個月——所謂平靜,也許隻是我和王維兩人的。外麵的世界已經又是一番景象了,夏日的蟬鳴聲和瓜果香,轉眼就換成了蕭瑟的風聲和枯黃的秋草。前幾個月裏求而不得的菰米,如今都已成熟,做成粥飯肥美而甘潤。
郭子儀勸皇帝從迴紇借兵,迴紇的懷仁可汗派兒子葉護帶四千精兵來助唐軍,在長安城西的香積寺北激戰半日,殺敵無數,奪迴京城。這些我記憶中的歷史事件,在此時還是近千裏外的事,沒那麽快傳到東都的尋常百姓耳中,但東都局勢不穩,卻是隨便哪個人都能看得出的。看守菩提寺的士卒們時而露出細微的焦灼神色,偶或竊竊私語,儼然已生退意,看管越發鬆懈。此前,與我們一同關押在菩提寺的儲光羲就悄悄逃走了。
我們或許也可以預備逃了。難道真要等到唐軍打迴洛陽來嗎?
我斟酌著,翻找自己身上,但已沒有任何值錢的簪環首飾了。但這天氣……我望了望階前滿地零落的秋葉,無奈問楊續:「你能否設法尋兩件秋衣?」
過了一夏,楊續的臉色也憔悴了很多。他神出鬼沒的,身上有時還隱約帶著傷,但我們需要他時,他又會出現——我猜他是去做了些敵後鋤奸的事。不過,他身負技擊之能,且此前我們又曾試圖帶走王維,因此看守的士卒們對他額外留意,我也不好多做多說,隻是裝作不知罷了。
楊續點頭,我喜道:「若有袍子最好,若是沒有,尋兩件貲布、紵布的汗衫也可。若是還沒有……」我嘆氣,「蜀衫也可,勉強穿在裏麵也就罷……」
「不是娘子自家要穿?」楊續罕見地打斷我。
我一愕,不懂他的意思,指了指王維所居僧房的方向:「是給他。」
楊續臉色一沉:「娘子!」
「宮裏又來了中貴人,傳你入宮。」這時有名士卒走了過來,冷冷道。
那士卒正是之前我們為了救王維而打昏過的突厥兵士,他受過我的欺騙,因此態度很差,傳了話就催促我趕緊走。
這種軍情火急的時刻,安慶緒叫我見他?我一個假女巫能做什麽?
我和楊續對視一眼,無端感到些不安,道:「容我更衣。」
匆匆走進室內,我對楊續道:「若是我三日後還沒迴來,你就帶上他走罷。」
王維強打精神,從榻上坐起,皺眉道:「怎麽了?」
「娘子處境危困,你還問她怎麽了!」楊續將話音壓得很低,語中的憤怒卻壓也壓不住,「金釵換米,親手調羹,她想盡法子,不過為了讓你多吃一口飯,你呢?你們這些高門子弟素日裏賦詩作文,把酒清談,到了危難之際,卻要一個女人站在你們身前嗎?我在軍中,也聽過他們唱你的詩句,『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好生豪邁!可今日你的恥呢,你的願呢?五姓七望的公子,才高八鬥的詩家,大唐朝廷的高官——你就是這樣待女人的?你坐視一個女人為你刳肝瀝血使盡心機,自家卻隻想著出家奉佛?這樣流血千裏的光景,佛在哪裏,神在哪裏?你信佛,佛信你麽?你又值得佛來信麽?」
「你——你不要說了。」他這番話一氣嗬成,我驚得過了一瞬才緩過神來。楊續雖然最初隻是部曲出身,但在李適之身邊也讀了書,經了許多事,隻是他平日緘默,我沒想到他斥責人的時候,辭鋒竟能一利如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