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山青卷白雲:女翻譯與王維 作者:青溪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窗外有乳燕撲稜稜亂飛,掠過窗口,一道淺淡的陰影在他的臉上迅快地劃過。小燕子飛走了,他臉上的陰影卻似乎沒有消失。他專注地看那碗飯,好像突然發現了什麽前朝名家的畫作,正在謹慎研判。
我笑了一聲:「你必然沒有見過比我天資更高的人。我第一次煮雕胡飯,就煮得這般香軟,水與米的損益,拿捏得極好。」
這是至德二年的六月,他在陷落的長安城中為叛軍所獲,帶來洛陽,已經一年了。
相應地,距離史書上記載的唐軍打迴兩京的時間,也隻有三四個月了。
他還是沒說話,我繼續笑:「我從來不知,我煮飯也能煮得如此佳妙。我真是受你連累了,每日讀些歌詩,念些蕃語,卻竟然空放著這樣的好本領不用。待戰亂過了,你不是要出家嗎?到時我便去你們寺門口賣雕胡飯,賣了幾年,未始不足以給你們寺裏的佛像捐一些金粉。到時,我身為你們要緊的施主,如果指名要你來給我講經,你們寺裏的都維那為了保住我捐的金粉,定然要推你出來。」
王維終於撲哧笑了出來:「那我就去求上座。就算都維那想要賣了我,我隻要將上座奉承穩妥,便不必折節來給這位女施主講經。」
儒家有三綱之說,佛寺也有印度傳來的「三綱」:上座、寺主、都維那。都維那掌管日常事務,管領諸僧,寺主則是營造寺廟的僧人,而上座地位最尊,通常由年高德劭者擔任。
我嘆了口氣,搖頭:「上座年老,看不慣你王十三郎日月入懷一般的朗朗風姿,心生嫉恨,並不肯為你說話,最終還是吩咐你來給我講經。」
「我都這般大的年紀了,日月入懷?朗朗風姿?阿妍,你為了誘騙我吃飯,究竟還能說多少謊話?」王維無可奈何,拿起筷子來吃。
我笑了笑,看著他吃飯,小腹處的痛楚,一時也沒那麽深重了。
那種痛楚充滿惡意,像煆燒靈魂的烈火,沒日沒夜地提醒我:我在這個時空失去過一個孩子。
「你吃了什麽?」王維咽下一口飯,忽然問。
「我?」我挑了挑唇角,對上他的眸子,到底沒撒謊,隻是,話到舌尖上繞了個彎,「我吃了雙弓米。」
「雙弓米……」王維一皺眉,隨即反應過來,「粥?你怎地又吃粥?」
我點頭,迴避了他後一個問題,笑道:「有些文士家貧,礙於臉麵,不願教別人知道他常常吃粥,就說吃了雙——」[1]
「娘子。」楊續在門口低聲道,「宮裏來人,召你入見。」
我拍拍王維的手,起了身:「我去去就迴。我迴來時,若是你沒吃完這碗雕胡飯,我就……哼。」
我沒想到的是,安慶緒這次召見我的時候,氣色差得簡直像是換了個人。殿內酒氣濃鬱,他倚在案邊,手裏抓著酒杯,口中自言自語:「為什麽?為什麽?」
見到我進來,他帶著醉意的目光在我臉上轉了轉:「你洗淨了臉,換了衣裳,竟然這般好看。好像……還有些眼熟……」
那目光讓我心驚,我強笑道:「你怎麽了?」
安慶緒穿著一件白色蜀錦長袍,錦上繡有暗紋,在陽光下流轉如水波,不可謂不精緻,但這顏色顯得臉色殊為憔悴,且對於「皇帝」的袍服來說,似乎有幾分說不出的別扭:世人皆知,大唐尚土德,皇帝穿赤黃袍服。不過,大燕號稱自己以金代土德,金對應白色,他穿白色常服倒也不奇,何況他們祆教也以白色為尊。
安慶緒又喝了一杯酒,才說出心事。原來他極其倚重嚴莊,封嚴莊做了禦史大夫、馮翊郡王,言聽計從,但他德才皆虧,難以服眾,嚴莊不讓他出去見人,更不讓他插手朝事,他這個所謂的皇帝,每日能做的,無非飲酒行樂而已。
他醉得不輕,言語顛倒錯亂:「尹子奇在睢陽,教南霽雲射中了眼睛,險些為他們所獲!而陝郡……陝郡……楊務欽那老賊竟然叛我,降了唐主!田阿浩在安邑……田阿浩走了……」
我甚感無奈,敷衍了很久,他還是翻來覆去說同樣的話:「當皇帝好沒意思,不如迴幽州去!」
我趁勢道:「是啊,為何不迴幽州呢,幽州雖冷,究竟……」
安慶緒把酒杯摔到地上:「我怎麽能迴!怎麽能迴!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退迴幽州,也是死無葬身之地!到時唐主難道不會調動各路邊軍來打河北麽!奚人和契丹人與我們有深仇,難道不會趁勢入侵!」
他嘴唇發抖,語速越來越快:「我也不想做弒父的事!可他若是立了慶恩,將來也容不下我的!大哥死了,我便是最大的,難道慶恩和段氏容得下我?!我隻好殺了父親,搶了位子,可如今看來,照舊要死!」
我向後退了兩步,卻被他一把揪住衣領:「大燕隻有一千天的國祚,你說,你說我能怎麽做!」
他眼神猙獰,滿口酒氣。唐朝的酒度數極低,真不知他這是喝了多少杯。我咽了口唾沫,小心道:「『燕燕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一貫錢。』你說的,是這篇歌謠?」
安祿山攻入洛陽的那天,洛陽下了很深的大雪,便有一首歌謠開始流傳。有人說,一貫錢有一千文,「氈上一貫錢」的意思,便是大燕隻有千日之祚。這首歌謠形式很像後來日本的俳句,甚至也包括了俳句通常必備的「季語」,說來很有些奇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笑了一聲:「你必然沒有見過比我天資更高的人。我第一次煮雕胡飯,就煮得這般香軟,水與米的損益,拿捏得極好。」
這是至德二年的六月,他在陷落的長安城中為叛軍所獲,帶來洛陽,已經一年了。
相應地,距離史書上記載的唐軍打迴兩京的時間,也隻有三四個月了。
他還是沒說話,我繼續笑:「我從來不知,我煮飯也能煮得如此佳妙。我真是受你連累了,每日讀些歌詩,念些蕃語,卻竟然空放著這樣的好本領不用。待戰亂過了,你不是要出家嗎?到時我便去你們寺門口賣雕胡飯,賣了幾年,未始不足以給你們寺裏的佛像捐一些金粉。到時,我身為你們要緊的施主,如果指名要你來給我講經,你們寺裏的都維那為了保住我捐的金粉,定然要推你出來。」
王維終於撲哧笑了出來:「那我就去求上座。就算都維那想要賣了我,我隻要將上座奉承穩妥,便不必折節來給這位女施主講經。」
儒家有三綱之說,佛寺也有印度傳來的「三綱」:上座、寺主、都維那。都維那掌管日常事務,管領諸僧,寺主則是營造寺廟的僧人,而上座地位最尊,通常由年高德劭者擔任。
我嘆了口氣,搖頭:「上座年老,看不慣你王十三郎日月入懷一般的朗朗風姿,心生嫉恨,並不肯為你說話,最終還是吩咐你來給我講經。」
「我都這般大的年紀了,日月入懷?朗朗風姿?阿妍,你為了誘騙我吃飯,究竟還能說多少謊話?」王維無可奈何,拿起筷子來吃。
我笑了笑,看著他吃飯,小腹處的痛楚,一時也沒那麽深重了。
那種痛楚充滿惡意,像煆燒靈魂的烈火,沒日沒夜地提醒我:我在這個時空失去過一個孩子。
「你吃了什麽?」王維咽下一口飯,忽然問。
「我?」我挑了挑唇角,對上他的眸子,到底沒撒謊,隻是,話到舌尖上繞了個彎,「我吃了雙弓米。」
「雙弓米……」王維一皺眉,隨即反應過來,「粥?你怎地又吃粥?」
我點頭,迴避了他後一個問題,笑道:「有些文士家貧,礙於臉麵,不願教別人知道他常常吃粥,就說吃了雙——」[1]
「娘子。」楊續在門口低聲道,「宮裏來人,召你入見。」
我拍拍王維的手,起了身:「我去去就迴。我迴來時,若是你沒吃完這碗雕胡飯,我就……哼。」
我沒想到的是,安慶緒這次召見我的時候,氣色差得簡直像是換了個人。殿內酒氣濃鬱,他倚在案邊,手裏抓著酒杯,口中自言自語:「為什麽?為什麽?」
見到我進來,他帶著醉意的目光在我臉上轉了轉:「你洗淨了臉,換了衣裳,竟然這般好看。好像……還有些眼熟……」
那目光讓我心驚,我強笑道:「你怎麽了?」
安慶緒穿著一件白色蜀錦長袍,錦上繡有暗紋,在陽光下流轉如水波,不可謂不精緻,但這顏色顯得臉色殊為憔悴,且對於「皇帝」的袍服來說,似乎有幾分說不出的別扭:世人皆知,大唐尚土德,皇帝穿赤黃袍服。不過,大燕號稱自己以金代土德,金對應白色,他穿白色常服倒也不奇,何況他們祆教也以白色為尊。
安慶緒又喝了一杯酒,才說出心事。原來他極其倚重嚴莊,封嚴莊做了禦史大夫、馮翊郡王,言聽計從,但他德才皆虧,難以服眾,嚴莊不讓他出去見人,更不讓他插手朝事,他這個所謂的皇帝,每日能做的,無非飲酒行樂而已。
他醉得不輕,言語顛倒錯亂:「尹子奇在睢陽,教南霽雲射中了眼睛,險些為他們所獲!而陝郡……陝郡……楊務欽那老賊竟然叛我,降了唐主!田阿浩在安邑……田阿浩走了……」
我甚感無奈,敷衍了很久,他還是翻來覆去說同樣的話:「當皇帝好沒意思,不如迴幽州去!」
我趁勢道:「是啊,為何不迴幽州呢,幽州雖冷,究竟……」
安慶緒把酒杯摔到地上:「我怎麽能迴!怎麽能迴!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退迴幽州,也是死無葬身之地!到時唐主難道不會調動各路邊軍來打河北麽!奚人和契丹人與我們有深仇,難道不會趁勢入侵!」
他嘴唇發抖,語速越來越快:「我也不想做弒父的事!可他若是立了慶恩,將來也容不下我的!大哥死了,我便是最大的,難道慶恩和段氏容得下我?!我隻好殺了父親,搶了位子,可如今看來,照舊要死!」
我向後退了兩步,卻被他一把揪住衣領:「大燕隻有一千天的國祚,你說,你說我能怎麽做!」
他眼神猙獰,滿口酒氣。唐朝的酒度數極低,真不知他這是喝了多少杯。我咽了口唾沫,小心道:「『燕燕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一貫錢。』你說的,是這篇歌謠?」
安祿山攻入洛陽的那天,洛陽下了很深的大雪,便有一首歌謠開始流傳。有人說,一貫錢有一千文,「氈上一貫錢」的意思,便是大燕隻有千日之祚。這首歌謠形式很像後來日本的俳句,甚至也包括了俳句通常必備的「季語」,說來很有些奇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