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賜不可辭,寧瀾雙手接過,叫後廚食裝了兩盒點心,「這裏各色點心都有,夫人嚐嚐,喜歡哪個讓丫鬟過來說一聲,我再做給夫人送過去。」


    「唉,好孩子。」


    ......


    「母親,你見過寧瀾了?」張九如忙完公事迴來看見桌子上擺著寧記糖水鋪的食盒,立馬把事情猜的七七八八了,試談問道,「可還滿意?」


    「我說不滿意你就能和他散了迴家娶親?」王夫人心中有九分接受了大兒子是斷袖的事,可總有一分說不清是什麽,拿話刺完人又開始心疼,「瀾兒是個好孩子,你不可辜負人家。」


    「是,母親,」張九如凝重的臉上才露出笑意,「五弟還小,怎麽這趟把他也帶來了?」


    「叫他跟著你在這裏讀書罷,李太傅那裏我已經打過招唿了。」


    張九如神色一凜,「母親,可是家中出什麽事了?」


    「沒事,你們兄弟也該親近親近,」王夫人語重心長道,「你二弟要承擔家業,心思重些,你也不要怪他。你五弟自幼是個閑散性子,我隻求他安心讀幾年書認幾個字,別的一概不求,在你這裏比在京裏快活,但你也不要縱了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張九如點頭應下,「是,母親。」


    王夫人在州城待了半月有餘,一有時間就在糖水鋪裏坐著,點上一兩樣點心,拉著寧瀾聊天,說家中的事。


    張九如的五弟張長瑜來的第三日就去李太傅的私塾讀書了,寧瀾隻見過兩迴,是個很陽光的少年,從京城來到青州也沒什麽怨言,隻是和哥哥疏遠了些,兩人的感情且得慢慢培養。


    第54章


    「少爺, 路上小心。」


    「不用送了,有事給我捎信,迴去吧。」


    等糖水鋪客源穩定、步入正軌,寧瀾便起身迴洞溪村了。他離家將近半年, 實在是惦記家中的一切。


    到了清遠鎮, 寧瀾先去糖果屋看了看,才進店身上的熱氣就散了不少。眼下天兒還熱著, 店裏放著冰, 因此也沒斷了人。看店的是他的一個堂舅舅, 也就是阿爺兄弟的兒子。堂舅舅見了他,把這半年收的銀子趕緊交了出去, 像丟燙手山芋一樣。


    越靠近洞溪村越有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遠遠地看著熟悉的村莊,寧瀾深吸了兩口氣才繼續往前走。進了村,知禮已經在桃樹下的陰涼處等著了, 「少爺, 你可迴來了。」


    知禮還是老樣子,個子見長, 實在的性子一點兒沒變。


    羅四叔誘來的野蜂都已經產蜜了, 油菜花開的時候,誘來了半箱蜂, 數量喜人。依靠人工分蜂,明年梨花開的時候分出四五箱蜂沒什麽難度, 給梨花授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脫粉器羅四叔還在研究, 之前做了一個效果不是很好。


    油菜花期過了之後, 張叔招唿了幾個人把油菜全部剁碎, 把梨樹林中的地又肥了一遍, 他和張振都盼著明年大豐收。


    寧磊和李小書中秀才的消息早就傳到了村裏,現在眾人的興奮勁已經過了,正好讓寧瀾躲了清淨。他給父母上了香,把厚厚的謝師禮給寧致文送去,這事就算過去了。倒是學堂裏新收了許多學生,文伯的學生還有一個也中了秀才的。


    家裏隻剩自己空落落的,好在還有小九和泡泡兒陪著。四喜和五福已經長的很大了,每日和阿黃小黑待在梨樹林中巡邏,可神氣。


    狗狗們的窩兒也挪到了作坊那邊,由麻嬸兒和知禮照看著,栗子林、糖作坊和梨樹林連在一塊兒將近三十畝地任它們隨意撒歡。現在糖作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梨樹眼瞅著就要結果了,不敢大意。


    寧守信管事的工作已得心應手,寧瀾把寧大旺也提了上來,打算慢慢把糖作坊的事交給他倆,讓知禮抽身和他忙秋梨膏的事。


    「東家,你可迴來了,快坐下歇歇,」半年不見,方伯和麻嬸兒看見寧瀾都高興的很。


    「麻嬸兒,方伯,你們身體可好?」


    「好的很,」麻嬸兒拉著寧瀾看了一會兒,「瘦了,等著嬸子去給你做好吃的。」


    「多謝麻嬸兒,」麻嬸兒來去匆匆,寧瀾隻來得及對著她的背影道謝,又問道,「方伯最近可好?」


    「好,好,都好,」方伯如今氣色好了不少,他兒子有出息,挨著作坊不遠買了塊地蓋了房子,如今真真是把洞溪村當作了第二個故鄉,一家子踏踏實實的在這裏生活。因著寧瀾的緣故,也不覺自己奴僕的身份又什麽不好。


    「帳目上的事守義做的如何了?」


    「還不錯,是個細心的,也肯學,」方伯說著便拿出六百兩銀子交給寧瀾,這是這半年作坊的收入。


    州城糖作坊開了之後,張長遠為了省下路上花費的時間,就不來洞溪村拿貨了,劉承拿的也少了很多。好在跑商打開了一些銷路,除了天熱這幾個月沒什麽進項,其他時候每月賺一百多兩不是問題。


    「那就好,明年七月份梨樹成熟後還會開一個作坊,帳目上也得你看著,怕你老一個人忙不過來,是不是提前收幾個學徒?」


    「唉,是得收,」寧瀾這樣一說,方伯更有幹勁了,心中也有了打算。


    作坊收學徒的事情很快在洞溪村傳了開來,不過有人嫌棄方伯是奴僕身份怕沾染晦氣,但還有不少人願意送來的。


    經過幾日的考核方伯選中四個人,一個他的孫子方成,帳上的事打小耳濡目染教起來不用費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