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見營中一片混亂,便又高聲喊道:“兄弟們,我知曉你們都是被迫從軍。如今魏軍棄你們不顧,你們何苦為他們賣命?大漢天子與丞相宅心仁厚,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歸順大漢,往後便能過上安穩日子,不必再受這兵荒馬亂之苦!將來大漢光複長安,你們也可返鄉與親人團聚!”
這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麵,在輔兵們心中泛起層層漣漪。一些輔兵開始動搖,他們交頭接耳,眼中有了猶豫之色。楊烈見情況與丞相所預料的一樣,便掏出對講機來:“薑將軍,果如丞相所言。”
“楊司馬且等著,馬上就來。”
就在輔兵們猶豫之際,蜀軍陣中緩緩推出幾車糧食,卻是白花花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饅頭。楊烈又喊道:“兄弟們,莫要害怕,大漢這邊一日三餐,你們憂慮一夜,想必餓了,先來吃吧!”
由於早起還沒來得及做飯,不少魏軍輔兵確實饑腸轆轆,又沒有高級軍官製止,饑餓感瞬間戰勝了恐懼與顧慮,有幾個輔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終於,一個身形壯碩的輔兵率先扔下手中武器,大喊一句“死也做個飽死鬼”,就這麽拉開寨門縫隙,又從拒馬中穿過,跑去車前抓起一個饅頭大口吃起來。
然後他轉頭衝著營中其他人招唿:“真的是饃饃!還有餡!”
這句話仿佛打開了閘門,有了第一個吃饃饃的人,其他輔兵心中的顧慮也消散不少。那些猶豫觀望的輔兵們,眼神中滿是渴望,腳步不自覺地往寨門挪動。又一個輔兵衝了出去。緊接著,更多的輔兵紛紛效仿,他們蜂擁至寨門,七手八腳地挪開拒馬,朝著饅頭車奔去。幾個低級軍官也沒有阻攔的意思,最後幹脆一起跟過去分饅頭吃——他們也沒吃早飯呢。
至於那些起床晚了的魏軍輔兵則是一臉懵逼地發現一覺醒來大營之中關鍵位置的守衛都換成了漢軍,見他們起床,也不曾有漢軍來查看,反倒是其他魏軍輔兵在一旁催促:
“起床了啊?起床了趕緊去前營領早餐,領完了就要幹活了!”
此時的諸葛亮正在聽薑維匯報統計出來的魏軍大營中的繳獲。戴陵果然留下了一批兵甲和馬匹,不過因為不清楚魏軍撤走的人數,薑維懷疑這三千甲胄可能不到一半的數量,另外留下的多是兩檔鎧之類的,連劄甲都少,更遑論魚鱗甲、盆領鎧這樣的高檔鎧甲。馬匹也都是駑馬,隻能用來拉車,做不得戰馬。
好在馬岱從大宛帶迴一批良馬送去金城馬場後,漢軍對普通戰馬的需求也不是那麽迫切了,如今漢軍最想做的就是讓這些大宛馬盡快與本地馬繁殖出小馬來——當然幫忙養馬的羌人說了,這些大宛馬也要內部育種留存,不然時間久了血統一雜,便和普通馬差不多了,到時候還要去大宛運新的馬來,實在不劃算。
丞相知道繳獲數字後倒是沒什麽情緒波動,反而更關心另一件事:
“魏軍輔兵情況如何?”
“經過清點,魏軍輔兵共兩萬六千五百二十人。目前沒有逃亡的情況,也不曾有人反抗,果然如丞相所說,給他們準備好吃喝,他們吃完便不再慌張。目前楊司馬正在營中巡視,楊長史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不知丞相我們下一步應當如何?”
“且留高將軍在此收容俘虜和糧草。”諸葛亮站起身,“我軍可繼續前進,確保將魏軍逐出涼州,並營救隴縣、街亭兩城。對了,我昨日叮囑之事如何?”
“好叫丞相安心,馬將軍已經派遣人先行一步了。”
——涼州通往隴縣方向的道路上——
戴陵就走在隊伍的中間,他的一名親信將領在前麵開路,另一名在後方警戒,其他人則跟在戴陵身邊。秦良不停迴頭看去,生怕蜀軍突然出現在後方,一旁的鄭文最後不得不小聲安撫他:
“秦將軍莫慌,若是蜀軍追來,早就該來了,再說戴將軍胸有成竹,你沒有發現麽?”
“啊?”秦良愣了一下,“有這事兒?”
“自然如此,就像大將軍讓我們斷後一樣,戴將軍自然是哄著那些輔兵斷後了。”
盡管不清楚蜀軍和戴陵之間的交易,不過鄭文還是覺得雙方肯定有一些默契,昨天戴陵哄著大家交出一半甲胄給輔兵,然後又在馬上背齊幹糧,肯定是相信突圍的時候不會發生什麽戰鬥(否則不該舍棄保命和提升戰鬥力的甲胄,也不該帶那麽多幹糧,甚至已經會減少馬速了)。
他剛說完,前方就傳來一陣騷動,最前方探路的將領派人傳信說,有一隊蜀軍騎兵打著信使的旗幟在前麵道路上大搖大擺等著。
這個消息讓幾名將領產生了恐慌,更有人懷疑是不是中了蜀軍的計謀了。
反倒是戴陵不慌不忙,問清楚對方的人數後就這麽騎馬向前,其他將領見狀也隻能跟著走了上去。
那隊漢軍騎兵並沒有擋在路中央,而是停在路邊,還打著象征信使的白旗——戴陵不認為對方是投降來的,不過對麵的人數肯定也不夠翻臉攔下自己的大軍,所以戴陵更相信對方是有什麽事情要告訴自己。
當然,出於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考慮,戴陵也不打算湊過去,萬一對方暴起,雖然沒本事打敗自己手上的大軍,但是弄死自己還是沒問題的。
對麵的漢軍將領沒有過分靠近,而是讓自己的隨從從馬上放下一堆瓶瓶罐罐和包裹,這個動作把戴陵看呆了,而對方也沒有任何擔憂,就這麽放下這些東西後才高喊:
“請戴將軍出來答話。”
戴琳感覺對方的漢話中帶有一些口音,不像什麽正經漢話,不過他還是上前兩步:
“貴軍有何說法?”
戴陵不覺得當著這麽多手下的麵稱唿對麵的漢軍“貴軍”有什麽問題,事實上周圍的將領(包括中堅營的兩位)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而對麵的漢軍將領就更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了:
“我們家丞相說,戴將軍是非常守信的敵人,應該予以尊重。”對麵的漢軍將領指了指地上的行囊,“貴軍此去長安路途遙遠,難免有些什麽傷病,這些罐子裏裝的是烈酒,可以擦拭傷口,這些小包裏裝的是靈藥,如有頭疼發熱或者發炎的症狀便可以服用;這些大點的包裹裏麵裝的是鹽和糖,免得諸位將軍路上口淡——”
這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麵,在輔兵們心中泛起層層漣漪。一些輔兵開始動搖,他們交頭接耳,眼中有了猶豫之色。楊烈見情況與丞相所預料的一樣,便掏出對講機來:“薑將軍,果如丞相所言。”
“楊司馬且等著,馬上就來。”
就在輔兵們猶豫之際,蜀軍陣中緩緩推出幾車糧食,卻是白花花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饅頭。楊烈又喊道:“兄弟們,莫要害怕,大漢這邊一日三餐,你們憂慮一夜,想必餓了,先來吃吧!”
由於早起還沒來得及做飯,不少魏軍輔兵確實饑腸轆轆,又沒有高級軍官製止,饑餓感瞬間戰勝了恐懼與顧慮,有幾個輔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終於,一個身形壯碩的輔兵率先扔下手中武器,大喊一句“死也做個飽死鬼”,就這麽拉開寨門縫隙,又從拒馬中穿過,跑去車前抓起一個饅頭大口吃起來。
然後他轉頭衝著營中其他人招唿:“真的是饃饃!還有餡!”
這句話仿佛打開了閘門,有了第一個吃饃饃的人,其他輔兵心中的顧慮也消散不少。那些猶豫觀望的輔兵們,眼神中滿是渴望,腳步不自覺地往寨門挪動。又一個輔兵衝了出去。緊接著,更多的輔兵紛紛效仿,他們蜂擁至寨門,七手八腳地挪開拒馬,朝著饅頭車奔去。幾個低級軍官也沒有阻攔的意思,最後幹脆一起跟過去分饅頭吃——他們也沒吃早飯呢。
至於那些起床晚了的魏軍輔兵則是一臉懵逼地發現一覺醒來大營之中關鍵位置的守衛都換成了漢軍,見他們起床,也不曾有漢軍來查看,反倒是其他魏軍輔兵在一旁催促:
“起床了啊?起床了趕緊去前營領早餐,領完了就要幹活了!”
此時的諸葛亮正在聽薑維匯報統計出來的魏軍大營中的繳獲。戴陵果然留下了一批兵甲和馬匹,不過因為不清楚魏軍撤走的人數,薑維懷疑這三千甲胄可能不到一半的數量,另外留下的多是兩檔鎧之類的,連劄甲都少,更遑論魚鱗甲、盆領鎧這樣的高檔鎧甲。馬匹也都是駑馬,隻能用來拉車,做不得戰馬。
好在馬岱從大宛帶迴一批良馬送去金城馬場後,漢軍對普通戰馬的需求也不是那麽迫切了,如今漢軍最想做的就是讓這些大宛馬盡快與本地馬繁殖出小馬來——當然幫忙養馬的羌人說了,這些大宛馬也要內部育種留存,不然時間久了血統一雜,便和普通馬差不多了,到時候還要去大宛運新的馬來,實在不劃算。
丞相知道繳獲數字後倒是沒什麽情緒波動,反而更關心另一件事:
“魏軍輔兵情況如何?”
“經過清點,魏軍輔兵共兩萬六千五百二十人。目前沒有逃亡的情況,也不曾有人反抗,果然如丞相所說,給他們準備好吃喝,他們吃完便不再慌張。目前楊司馬正在營中巡視,楊長史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不知丞相我們下一步應當如何?”
“且留高將軍在此收容俘虜和糧草。”諸葛亮站起身,“我軍可繼續前進,確保將魏軍逐出涼州,並營救隴縣、街亭兩城。對了,我昨日叮囑之事如何?”
“好叫丞相安心,馬將軍已經派遣人先行一步了。”
——涼州通往隴縣方向的道路上——
戴陵就走在隊伍的中間,他的一名親信將領在前麵開路,另一名在後方警戒,其他人則跟在戴陵身邊。秦良不停迴頭看去,生怕蜀軍突然出現在後方,一旁的鄭文最後不得不小聲安撫他:
“秦將軍莫慌,若是蜀軍追來,早就該來了,再說戴將軍胸有成竹,你沒有發現麽?”
“啊?”秦良愣了一下,“有這事兒?”
“自然如此,就像大將軍讓我們斷後一樣,戴將軍自然是哄著那些輔兵斷後了。”
盡管不清楚蜀軍和戴陵之間的交易,不過鄭文還是覺得雙方肯定有一些默契,昨天戴陵哄著大家交出一半甲胄給輔兵,然後又在馬上背齊幹糧,肯定是相信突圍的時候不會發生什麽戰鬥(否則不該舍棄保命和提升戰鬥力的甲胄,也不該帶那麽多幹糧,甚至已經會減少馬速了)。
他剛說完,前方就傳來一陣騷動,最前方探路的將領派人傳信說,有一隊蜀軍騎兵打著信使的旗幟在前麵道路上大搖大擺等著。
這個消息讓幾名將領產生了恐慌,更有人懷疑是不是中了蜀軍的計謀了。
反倒是戴陵不慌不忙,問清楚對方的人數後就這麽騎馬向前,其他將領見狀也隻能跟著走了上去。
那隊漢軍騎兵並沒有擋在路中央,而是停在路邊,還打著象征信使的白旗——戴陵不認為對方是投降來的,不過對麵的人數肯定也不夠翻臉攔下自己的大軍,所以戴陵更相信對方是有什麽事情要告訴自己。
當然,出於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考慮,戴陵也不打算湊過去,萬一對方暴起,雖然沒本事打敗自己手上的大軍,但是弄死自己還是沒問題的。
對麵的漢軍將領沒有過分靠近,而是讓自己的隨從從馬上放下一堆瓶瓶罐罐和包裹,這個動作把戴陵看呆了,而對方也沒有任何擔憂,就這麽放下這些東西後才高喊:
“請戴將軍出來答話。”
戴琳感覺對方的漢話中帶有一些口音,不像什麽正經漢話,不過他還是上前兩步:
“貴軍有何說法?”
戴陵不覺得當著這麽多手下的麵稱唿對麵的漢軍“貴軍”有什麽問題,事實上周圍的將領(包括中堅營的兩位)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而對麵的漢軍將領就更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了:
“我們家丞相說,戴將軍是非常守信的敵人,應該予以尊重。”對麵的漢軍將領指了指地上的行囊,“貴軍此去長安路途遙遠,難免有些什麽傷病,這些罐子裏裝的是烈酒,可以擦拭傷口,這些小包裏裝的是靈藥,如有頭疼發熱或者發炎的症狀便可以服用;這些大點的包裹裏麵裝的是鹽和糖,免得諸位將軍路上口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