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停停。”戴陵不得不打斷對方的發言,“貴軍丞相是想要收買我們麽?我們對大魏的忠心日月可鑒!”
事實上他必須打斷對方的發言,畢竟私底下和蜀軍做交易是一迴事兒,把這種事情當著全軍的麵抖出來就是另一迴事兒了,萬一哪個人迴去後亂說,別人會不會被追責戴陵不清楚,但是自己肯定逃不了。
但是對麵的漢將完全沒有被打斷的惱怒,而是搖搖頭:“這當然不是收買,隻是我們丞相給的迴禮,莫說戴將軍,便是我們家先帝派使者來送東西的時候,我們家丞相和諸位將軍也是要給迴禮的。”
由於迴扣這個概念要等到明朝才會出現,所以戴陵一開始沒弄明白對方想幹什麽,不過聽了後半句後他明白了,感情蜀國的官場風氣居然如此腐敗,昔日劉備在世的時候賜給臣子們各種賞賜的時候,臣子們就要給天使迴禮,所以蜀國的丞相養成了習慣,在完成與自己的交易後居然也給了一份迴禮!
(天使這個概念古時候指的是天帝的使者,後來引申為皇帝的使者,跟西方宗教信仰裏的天使不是一迴事兒)
他又看了看那些包裹,懷疑所謂的靈藥就是之前被商隊販賣到長安的那種神藥,那些神藥雖然有“虛不受補”的問題,不過大部分時候還是很有效的,在長安的價格已經到了一指甲蓋的靈藥就要十金的地步了,至於鹽和糖,嗯,至少糖的價格同樣不菲,盡管看著包裹不小,不過考慮到東西寶貴,大概率是被無數層抹布包裹,中間能有一小份是真貨就不錯了。
至於對方會不會在裏麵下毒?笑話,蜀軍賣去長安的藥和糖不知道有多少,從沒聽說過誰吃了中毒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也是很貴重的禮物了,以至於戴陵的第一反應不是斥責對方或者劃清界限,而是想從身上摸出點五銖錢打賞對方,不過這是打仗時候,他身上自然不會有錢,好在身旁幾個親隨身上有點,於是他用眼神示意自己的親隨過去把包裹取迴來,並給對方留下幾串錢喝酒,然後戴陵才想起來自己依然在統兵作戰,於是他衝著對方拱拱手:
“這次是我軍技不如人,不想還能留得性命,請閣下替我向貴軍丞相致謝。不過下次見麵,還是敵人!”
對麵的漢將也學著樣子拱拱手:“我家丞相還有最後一句話要囑咐戴將軍——”
來了,對麵還是有別的打算。戴陵已經做好準備,無論對方勸自己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想哄著自己當內應,他都要在大軍麵前嚴詞拒絕。
然後他就聽到對方說:“我軍還要解隴縣和街亭之圍,大軍不久就會趕來,戴將軍莫要帶人在此停留太久,免得到時候丞相率軍趕來的時候貴軍還沒有離開,到時候難以收場。”
說完這話那名漢將就帶著人繞開魏軍,從另一邊離開。
戴陵原本確實想慢慢走,比大將軍落後兩天,這樣碰到大將軍也好辯稱是堅守數日後才突圍,不過現在看來這種做法肯定是不行了,他連忙招唿其他將領趕快行軍,一定要在蜀軍追上來之前撤出涼州,又派出更多探馬,一方麵去查探前方大將軍行進到何處了,另一方麵防止後麵蜀軍追上來後己方還不知曉。那些原本慢慢悠悠如同郊遊一樣撤離的魏軍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加速行軍。
看著終於速度快起來的大軍,戴陵這才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包裹,入手後他就發現手感不對——他原以為這個包裹大部分都是粗布料,用於保護裏麵的藥物和糖,沒想到包裹的粗布隻有一層,裏麵的東西就像沙子一樣的觸感。
然後他從縫隙中看了一眼,發現那是整整一包裹糖,他又摸了摸其他包裹,發現手感差不多。
這樣的包裹足足有五十個,還有額外的裝著烈酒的罐子,有那麽一瞬間,戴陵開始懷疑:
這就是賄賂吧?說什麽怕我們迴去路上受傷或者口淡,這根本就是賄賂吧!
——顯親縣到隴縣的道路上——
徹裏吉往迴跑了半日,終於和大軍前鋒的馬岱匯合了。馬岱看到自己的副將趕來,還衝他招了招手,詢問他事情辦的怎麽樣。
“二將軍,下次這種不是打仗的事情別讓我去了啊!”徹裏吉滿臉委屈,昨天馬岱找到他說有個重要任務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在丞相麵前露露臉了,結果二將軍給他的任務居然是帶著跑的最快的兒郎趕去魏軍前麵給他們送點禮物。
馬岱咳嗽一聲,他一開始也沒想到丞相讓他找機靈的騎兵是幹這種事兒,所以一開始為了保險,就找了這群擅長奔逃的羌族騎兵,後來得知任務是送糖和鹽的時候他還安慰自己,至少魏軍翻臉的話,徹裏吉和他的兒郎們肯定跑得掉。
他最後還是安撫了下自己的小弟,表示丞相已經加徹裏吉為歸義將軍,隻要努努力,中郎將也是可以夠得到的。
目前漢軍主力依然在向隴縣推進,從後方趕來的楊儀正和高翔一起收容那些新的俘虜,楊烈也被楊儀要去幫忙——倒不是因為他們同姓(北方同姓隻要不是顯赫世家,會被視作同宗,但是楊儀是荊州人,屬於南方,南方的同宗要求更嚴格一些,隻有真正的同宗才會因為姓氏相同而親近),而是因為楊儀在聽說了招降經過後認為楊烈這樣的前魏軍出身的將領可以有效發揮“先俘帶動後俘”的作用,由於來不及從後方調來魏軍民夫幫忙,所以隻好先麻煩一下楊烈楊司馬了。
隨著大軍的推進,隴縣終於出現在視野當中。這座城池的壕溝已經被填平,不過大漢的旗幟依然在城頭飄揚。
相比雖有些破損卻依舊頑強地飄揚著的漢軍旗幟。護城河周邊殘留的魏軍圍城時的工事散落一地,顯然魏軍並非隻是單單圍城,而是多次嚐試攻打城池。守城的漢軍將士們顯然也發現了大軍的到來,傳出了歡唿雀躍的聲音,很快就有人打開城門,又有一隊漢軍出來迎向大軍。
事實上他必須打斷對方的發言,畢竟私底下和蜀軍做交易是一迴事兒,把這種事情當著全軍的麵抖出來就是另一迴事兒了,萬一哪個人迴去後亂說,別人會不會被追責戴陵不清楚,但是自己肯定逃不了。
但是對麵的漢將完全沒有被打斷的惱怒,而是搖搖頭:“這當然不是收買,隻是我們丞相給的迴禮,莫說戴將軍,便是我們家先帝派使者來送東西的時候,我們家丞相和諸位將軍也是要給迴禮的。”
由於迴扣這個概念要等到明朝才會出現,所以戴陵一開始沒弄明白對方想幹什麽,不過聽了後半句後他明白了,感情蜀國的官場風氣居然如此腐敗,昔日劉備在世的時候賜給臣子們各種賞賜的時候,臣子們就要給天使迴禮,所以蜀國的丞相養成了習慣,在完成與自己的交易後居然也給了一份迴禮!
(天使這個概念古時候指的是天帝的使者,後來引申為皇帝的使者,跟西方宗教信仰裏的天使不是一迴事兒)
他又看了看那些包裹,懷疑所謂的靈藥就是之前被商隊販賣到長安的那種神藥,那些神藥雖然有“虛不受補”的問題,不過大部分時候還是很有效的,在長安的價格已經到了一指甲蓋的靈藥就要十金的地步了,至於鹽和糖,嗯,至少糖的價格同樣不菲,盡管看著包裹不小,不過考慮到東西寶貴,大概率是被無數層抹布包裹,中間能有一小份是真貨就不錯了。
至於對方會不會在裏麵下毒?笑話,蜀軍賣去長安的藥和糖不知道有多少,從沒聽說過誰吃了中毒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也是很貴重的禮物了,以至於戴陵的第一反應不是斥責對方或者劃清界限,而是想從身上摸出點五銖錢打賞對方,不過這是打仗時候,他身上自然不會有錢,好在身旁幾個親隨身上有點,於是他用眼神示意自己的親隨過去把包裹取迴來,並給對方留下幾串錢喝酒,然後戴陵才想起來自己依然在統兵作戰,於是他衝著對方拱拱手:
“這次是我軍技不如人,不想還能留得性命,請閣下替我向貴軍丞相致謝。不過下次見麵,還是敵人!”
對麵的漢將也學著樣子拱拱手:“我家丞相還有最後一句話要囑咐戴將軍——”
來了,對麵還是有別的打算。戴陵已經做好準備,無論對方勸自己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想哄著自己當內應,他都要在大軍麵前嚴詞拒絕。
然後他就聽到對方說:“我軍還要解隴縣和街亭之圍,大軍不久就會趕來,戴將軍莫要帶人在此停留太久,免得到時候丞相率軍趕來的時候貴軍還沒有離開,到時候難以收場。”
說完這話那名漢將就帶著人繞開魏軍,從另一邊離開。
戴陵原本確實想慢慢走,比大將軍落後兩天,這樣碰到大將軍也好辯稱是堅守數日後才突圍,不過現在看來這種做法肯定是不行了,他連忙招唿其他將領趕快行軍,一定要在蜀軍追上來之前撤出涼州,又派出更多探馬,一方麵去查探前方大將軍行進到何處了,另一方麵防止後麵蜀軍追上來後己方還不知曉。那些原本慢慢悠悠如同郊遊一樣撤離的魏軍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加速行軍。
看著終於速度快起來的大軍,戴陵這才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包裹,入手後他就發現手感不對——他原以為這個包裹大部分都是粗布料,用於保護裏麵的藥物和糖,沒想到包裹的粗布隻有一層,裏麵的東西就像沙子一樣的觸感。
然後他從縫隙中看了一眼,發現那是整整一包裹糖,他又摸了摸其他包裹,發現手感差不多。
這樣的包裹足足有五十個,還有額外的裝著烈酒的罐子,有那麽一瞬間,戴陵開始懷疑:
這就是賄賂吧?說什麽怕我們迴去路上受傷或者口淡,這根本就是賄賂吧!
——顯親縣到隴縣的道路上——
徹裏吉往迴跑了半日,終於和大軍前鋒的馬岱匯合了。馬岱看到自己的副將趕來,還衝他招了招手,詢問他事情辦的怎麽樣。
“二將軍,下次這種不是打仗的事情別讓我去了啊!”徹裏吉滿臉委屈,昨天馬岱找到他說有個重要任務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在丞相麵前露露臉了,結果二將軍給他的任務居然是帶著跑的最快的兒郎趕去魏軍前麵給他們送點禮物。
馬岱咳嗽一聲,他一開始也沒想到丞相讓他找機靈的騎兵是幹這種事兒,所以一開始為了保險,就找了這群擅長奔逃的羌族騎兵,後來得知任務是送糖和鹽的時候他還安慰自己,至少魏軍翻臉的話,徹裏吉和他的兒郎們肯定跑得掉。
他最後還是安撫了下自己的小弟,表示丞相已經加徹裏吉為歸義將軍,隻要努努力,中郎將也是可以夠得到的。
目前漢軍主力依然在向隴縣推進,從後方趕來的楊儀正和高翔一起收容那些新的俘虜,楊烈也被楊儀要去幫忙——倒不是因為他們同姓(北方同姓隻要不是顯赫世家,會被視作同宗,但是楊儀是荊州人,屬於南方,南方的同宗要求更嚴格一些,隻有真正的同宗才會因為姓氏相同而親近),而是因為楊儀在聽說了招降經過後認為楊烈這樣的前魏軍出身的將領可以有效發揮“先俘帶動後俘”的作用,由於來不及從後方調來魏軍民夫幫忙,所以隻好先麻煩一下楊烈楊司馬了。
隨著大軍的推進,隴縣終於出現在視野當中。這座城池的壕溝已經被填平,不過大漢的旗幟依然在城頭飄揚。
相比雖有些破損卻依舊頑強地飄揚著的漢軍旗幟。護城河周邊殘留的魏軍圍城時的工事散落一地,顯然魏軍並非隻是單單圍城,而是多次嚐試攻打城池。守城的漢軍將士們顯然也發現了大軍的到來,傳出了歡唿雀躍的聲音,很快就有人打開城門,又有一隊漢軍出來迎向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