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大營——
戴陵收到對方的迴信的時候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如果他留下一半戰馬和甲胄,又該留下誰的?大將軍或許不會計較此事,但是留下兵甲馬匹的士兵定然不會服氣,這些都是寶貴的軍資,丟了之後不知道何時才能配齊,讓自家中壘營的將士留下兵甲,戴陵固然是不肯的,但是讓中堅營留下兵甲馬匹,他們定然也不會答應,沒準還會將來抱怨的時候說漏了嘴。
可要是不答應,看對方那副成竹在胸的態度,想必蜀軍是真的不介意強攻,到時自己一把火燒營逃竄,雖能大概率能保命,可這一場戰事下來,毫無建樹不說,還落得個損兵折將、狼狽逃竄的名聲,往後在軍中還怎麽立足?他在營帳內來迴踱步,親信們都屏氣斂息,不敢打擾。良久,戴陵咬了咬牙,招來一名親信,沉聲道:
“速請秦良、鄭文兩位將軍來議事。”
秦良、鄭文兩人自然不清楚戴陵叫他們兩人來幹啥,等他們趕到後,發現其他幾名將領也在,戴陵看了看他們,朗聲問道:
“我已派信使麻痹蜀軍,他們答應暫緩攻打我軍,兩位將軍是否願意與本將一起同蜀軍決一死戰?”
秦良、鄭文對視一眼,感覺有點迷糊,剛才還說要對蜀軍使用緩兵之計,然後趁著夜色突圍,怎麽現在又變成出去決一死戰了?
看出兩人的疑惑,戴陵又補充道:“蜀軍隻肯給我軍一個時辰,正好夠兒郎們飽餐一頓,接下來便是衝殺一陣,為陛下、朝廷和大將軍盡忠了。”
秦良正想說什麽,但是鄭文卻搶先一步表態:“戴將軍,我們兩個都是粗人,沒什麽戰陣經驗,戴將軍久在長安,應對蜀軍來犯經驗豐富,無論有什麽安排,我等都不會推辭。”
“好!”戴陵一拍案幾,“本將依然打算夜間突圍,不過過一會兒蜀軍攻打我軍大營,若是諸君麾下兒郎折損嚴重,不利於後續突圍,我欲令兒郎們將一半甲胄分與輔兵,本將再帶人指揮輔兵守營,拖延時間,隻要再堅持兩個時辰便會入夜,到時候夜間不宜作戰,蜀軍退去後我軍再趁夜突圍!”
鄭文立刻拉著秦良行禮:“謹遵將軍安排,末將立刻迴去整頓人馬,分出甲胄來。”
等兩人走後,其他將領立刻開始拍戴陵的彩虹屁,戴陵則沒好氣地開口:“莫要廢話了,你們也迴去整軍,隻說要分出一半甲胄與輔兵,讓他們速度快些,莫要激怒蜀軍前來攻打。還有營中馬匹也速去清點,多挑些好馬出來,運上糧草,把駑馬留下便是,蜀軍隻說留下一半馬,可沒說要什麽馬,趕快去辦,否則路上沒馬代步,我看你們能走多遠!”
然後他又猛然想起什麽,叫來之前的第二名信使,讓他速速出營去找蜀軍說明情況。
一個時辰後,蜀軍那邊果然鼓聲震天,開始攻打魏軍大營,不過大約是確信自己已經占據絕對優勢,蜀軍並沒有派人強攻,而是遠遠用拋石機砸大營,這些石塊大部分落在大營前麵,隻有少數飛入營中,而且大多是些泥土堆成的“泥彈”,殺傷力並不強,顯然是附近不太好找石頭的緣故。
還有一些蜀軍遠遠放箭,不過這些箭也歪歪斜斜,如果有人上前去看的話會發現都是些枯樹枝或者秸稈。
鄭文就這麽遠遠在大營另一座望樓上看著前營的情況——那些輔兵穿上鎧甲也沒有作戰的勇氣,就這麽畏畏縮縮躲在武鋼車和營寨後麵,好在蜀軍也沒有派人上來強行拉開寨門。
他身邊的秦良也看到了這個場景,忍不住咂了咂嘴:“這是什麽情況?大將軍就是被這種軍隊打敗的?”
“嗯。”鄭文感歎道,“真是精銳的部隊啊,難怪大將軍抵擋不住,我們隻能聽戴將軍的話了,沒準能把麾下兒郎安全帶迴去。”
“啊?”
鄭文無語地看了看身邊的同僚,心中感慨了下果然朝中有人好做官,最後也沒有過多解釋:“我們自洛陽來,沒跟蜀軍打過,對麵既然能打敗大將軍,定然有我們不懂的門道,我們莫要自作主張,大將軍既然說聽戴將軍的話,我們便聽就是了,將來若有問題,也不會問罪我們。”
又過了一個時辰,天色將晚,蜀軍便退後數裏,安營下。發現自己居然沒死的輔兵們大喜過望,這才有時間起火做飯。
等入了夜,戴陵就召集人馬,打開寨門,臨行前也不曾收攏輔兵,隻叮囑幾個輔兵低級軍官守好大營,待自己前去偷營。為了防止輔兵們發現不對跑出來造成混亂,戴陵又以防範蜀軍換家的理由用拒馬把寨門堵了個嚴實。
然後這一萬兩千戰兵就在戴陵的帶領下人銜枚、馬裹蹄,一路向北而去。
等到第二天天亮,營寨中一些一夜沒睡或者早起的輔兵才發現對麵的蜀軍軍營根本沒有遇襲,而戴陵也沒有迴來,甚至不知道何時已經有漢軍將大營前後包圍,更有漢軍將領騎馬靠近大營放聲大喊:
“魏軍的兄弟們!你們的上官已經丟下你們跑路了!此刻營中已無主事之人,我乃前中壘營司馬楊烈!如今已經投了漢軍,昔日街亭中壘營被俘將士都已歸順大漢,一日三餐管飽,爾等莫要驚慌!可隨我投了大漢!”
營中的輔兵們聽到這喊聲,先是一愣,繼而炸開了鍋。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驚恐與惶惑。
又有不信邪的人跑去望樓查探,隻見昨日夜襲的大軍留下的行軍痕跡出營不久便繞路前往東北方向,顯然跟夜襲沒什麽關係,這個消息傳迴來,就再也沒人懷疑楊烈的說法了。
不少輔兵急的急得直跺腳,留下的統領輔兵的低級軍官同樣六神無主的模樣——由於職務太低,戴陵肯定是不可能把之前的情況告訴他們的——這幾個低級軍官相互推諉,誰也不敢站出來拿主意。
戴陵收到對方的迴信的時候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如果他留下一半戰馬和甲胄,又該留下誰的?大將軍或許不會計較此事,但是留下兵甲馬匹的士兵定然不會服氣,這些都是寶貴的軍資,丟了之後不知道何時才能配齊,讓自家中壘營的將士留下兵甲,戴陵固然是不肯的,但是讓中堅營留下兵甲馬匹,他們定然也不會答應,沒準還會將來抱怨的時候說漏了嘴。
可要是不答應,看對方那副成竹在胸的態度,想必蜀軍是真的不介意強攻,到時自己一把火燒營逃竄,雖能大概率能保命,可這一場戰事下來,毫無建樹不說,還落得個損兵折將、狼狽逃竄的名聲,往後在軍中還怎麽立足?他在營帳內來迴踱步,親信們都屏氣斂息,不敢打擾。良久,戴陵咬了咬牙,招來一名親信,沉聲道:
“速請秦良、鄭文兩位將軍來議事。”
秦良、鄭文兩人自然不清楚戴陵叫他們兩人來幹啥,等他們趕到後,發現其他幾名將領也在,戴陵看了看他們,朗聲問道:
“我已派信使麻痹蜀軍,他們答應暫緩攻打我軍,兩位將軍是否願意與本將一起同蜀軍決一死戰?”
秦良、鄭文對視一眼,感覺有點迷糊,剛才還說要對蜀軍使用緩兵之計,然後趁著夜色突圍,怎麽現在又變成出去決一死戰了?
看出兩人的疑惑,戴陵又補充道:“蜀軍隻肯給我軍一個時辰,正好夠兒郎們飽餐一頓,接下來便是衝殺一陣,為陛下、朝廷和大將軍盡忠了。”
秦良正想說什麽,但是鄭文卻搶先一步表態:“戴將軍,我們兩個都是粗人,沒什麽戰陣經驗,戴將軍久在長安,應對蜀軍來犯經驗豐富,無論有什麽安排,我等都不會推辭。”
“好!”戴陵一拍案幾,“本將依然打算夜間突圍,不過過一會兒蜀軍攻打我軍大營,若是諸君麾下兒郎折損嚴重,不利於後續突圍,我欲令兒郎們將一半甲胄分與輔兵,本將再帶人指揮輔兵守營,拖延時間,隻要再堅持兩個時辰便會入夜,到時候夜間不宜作戰,蜀軍退去後我軍再趁夜突圍!”
鄭文立刻拉著秦良行禮:“謹遵將軍安排,末將立刻迴去整頓人馬,分出甲胄來。”
等兩人走後,其他將領立刻開始拍戴陵的彩虹屁,戴陵則沒好氣地開口:“莫要廢話了,你們也迴去整軍,隻說要分出一半甲胄與輔兵,讓他們速度快些,莫要激怒蜀軍前來攻打。還有營中馬匹也速去清點,多挑些好馬出來,運上糧草,把駑馬留下便是,蜀軍隻說留下一半馬,可沒說要什麽馬,趕快去辦,否則路上沒馬代步,我看你們能走多遠!”
然後他又猛然想起什麽,叫來之前的第二名信使,讓他速速出營去找蜀軍說明情況。
一個時辰後,蜀軍那邊果然鼓聲震天,開始攻打魏軍大營,不過大約是確信自己已經占據絕對優勢,蜀軍並沒有派人強攻,而是遠遠用拋石機砸大營,這些石塊大部分落在大營前麵,隻有少數飛入營中,而且大多是些泥土堆成的“泥彈”,殺傷力並不強,顯然是附近不太好找石頭的緣故。
還有一些蜀軍遠遠放箭,不過這些箭也歪歪斜斜,如果有人上前去看的話會發現都是些枯樹枝或者秸稈。
鄭文就這麽遠遠在大營另一座望樓上看著前營的情況——那些輔兵穿上鎧甲也沒有作戰的勇氣,就這麽畏畏縮縮躲在武鋼車和營寨後麵,好在蜀軍也沒有派人上來強行拉開寨門。
他身邊的秦良也看到了這個場景,忍不住咂了咂嘴:“這是什麽情況?大將軍就是被這種軍隊打敗的?”
“嗯。”鄭文感歎道,“真是精銳的部隊啊,難怪大將軍抵擋不住,我們隻能聽戴將軍的話了,沒準能把麾下兒郎安全帶迴去。”
“啊?”
鄭文無語地看了看身邊的同僚,心中感慨了下果然朝中有人好做官,最後也沒有過多解釋:“我們自洛陽來,沒跟蜀軍打過,對麵既然能打敗大將軍,定然有我們不懂的門道,我們莫要自作主張,大將軍既然說聽戴將軍的話,我們便聽就是了,將來若有問題,也不會問罪我們。”
又過了一個時辰,天色將晚,蜀軍便退後數裏,安營下。發現自己居然沒死的輔兵們大喜過望,這才有時間起火做飯。
等入了夜,戴陵就召集人馬,打開寨門,臨行前也不曾收攏輔兵,隻叮囑幾個輔兵低級軍官守好大營,待自己前去偷營。為了防止輔兵們發現不對跑出來造成混亂,戴陵又以防範蜀軍換家的理由用拒馬把寨門堵了個嚴實。
然後這一萬兩千戰兵就在戴陵的帶領下人銜枚、馬裹蹄,一路向北而去。
等到第二天天亮,營寨中一些一夜沒睡或者早起的輔兵才發現對麵的蜀軍軍營根本沒有遇襲,而戴陵也沒有迴來,甚至不知道何時已經有漢軍將大營前後包圍,更有漢軍將領騎馬靠近大營放聲大喊:
“魏軍的兄弟們!你們的上官已經丟下你們跑路了!此刻營中已無主事之人,我乃前中壘營司馬楊烈!如今已經投了漢軍,昔日街亭中壘營被俘將士都已歸順大漢,一日三餐管飽,爾等莫要驚慌!可隨我投了大漢!”
營中的輔兵們聽到這喊聲,先是一愣,繼而炸開了鍋。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驚恐與惶惑。
又有不信邪的人跑去望樓查探,隻見昨日夜襲的大軍留下的行軍痕跡出營不久便繞路前往東北方向,顯然跟夜襲沒什麽關係,這個消息傳迴來,就再也沒人懷疑楊烈的說法了。
不少輔兵急的急得直跺腳,留下的統領輔兵的低級軍官同樣六神無主的模樣——由於職務太低,戴陵肯定是不可能把之前的情況告訴他們的——這幾個低級軍官相互推諉,誰也不敢站出來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