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丞相要給他這個時間麽?”馬謖在另一邊問。
“不給。”諸葛亮環視了一下四周,“如今魏軍傾國之兵來犯,又倉促撤離,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時候,不可因許些利益耽誤匡扶漢室的大業。若是戴陵想拖延時間,我們便是不許。”
這句話是當著使者的麵說的,目的是讓對方把話傳迴給戴陵。但是沒等丞相把信使送走,第二名使者就來了,一起跟來的還有不耐煩的魏延。
這次的使者丞相看著有些麵熟,隨後他點點頭:“我記得你,你是上次街亭時候替你家將軍來議和的。”
“丞相記得小人,是小人的榮幸。”第二名信使伏低身子行禮,“我家將軍說了,請丞相和諸位將軍允許他議和。若是丞相願意白天不攻打我們,並讓我們離開的話,將軍就把糧草留下,這些糧草可供3萬大軍使用兩月之久。”
由於楊儀在後方守營,為了避免丞相親自討價還價,馬謖不得不站出來:“我軍不缺糧,我軍已經一日三頓,你等也該有所耳聞。”
這名信使又衝著馬謖行禮:“這位將軍,我家將軍也曉得此事,不過他說馬匹、甲胄都是軍隊根基,若是交出來議和,迴去不好交代。因此是不能夠給貴軍的。但是我家將軍還說,大將軍撤退匆忙,但是折損不大,貴軍定然斬獲不多。若是貴軍肯放我們一馬,軍中還有三萬輔兵,可以留給貴軍作為斬獲。”
這個迴答把馬謖整不會了,他看了看丞相,又看向信使:“我們要輔兵做什麽?你們莫不是要讓我們砍了他們做軍功?我軍不屑為之。”
“我們家將軍說了。”這個信使大約是為了讓眼前的漢軍知道自己隻是個傳話的,每句話都要強調一遍是戴陵說的,“貴軍作戰之時甚至要撤離當地民眾,領軍者定然是仁慈愛民之人,此次作戰,涼州一地民居土地多有折損,貴軍定然需要人幹活,因此肯定是需要人的。既然要留人,那麽肯定要有糧食,否則支撐不了一日三頓的消耗。”
這幫魏軍居然給我們製造俘虜!
這個念頭在馬謖心中一閃而過。
雖然不知道“客戶有沒需求就幫他們製造需求”這個概念,不過戴陵確實給了漢軍一個很好的誘餌——由於戰爭的原因,益州的成年男子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大量的婦女不得不外出在田間勞作,如果北伐軍不能返迴益州,那麽這種情況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而涼州因為常年戰亂,同樣地廣人稀,此前街亭俘獲的那批魏軍民夫大大緩解了涼州的勞動力缺口,不過也就是緩解,實際上涼州西半部分依然缺少勞動力,季漢的官兵們不得不拉著羌人一起勞作。
楊儀作為北伐軍的後勤大管家,和廖立、馬謖經常為了民夫的分配事情鬥嘴,每個人都強調自己的分管業務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如果能再來一批魏軍民夫,當然可以緩解這些矛盾。
於是馬謖不自覺地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丞相。
諸葛亮也察覺到了馬謖的目光,不過他的麵色沒有任何變化,而是開口問信使:“你家將軍還有什麽要說的?”
因為知道諸葛亮才是最終的決策者,信使立即開口迴答:“我家將軍還說,若是丞相和諸位將軍願意議和,還請不要白日攻打我們大營,我們會在晚上偷偷出營,打著夜襲的旗號把輔兵和糧草留在營中,不留任何兵刃,明日一早貴軍就可以接受俘虜。還有——”
他吞了口吐沫,顯然是明白自己接下來說的話很可能給自己帶來殺頭大禍,“——還有就是,我家將軍說,若是貴軍不允許我們議和,還請告知,我家將軍會據營而守,若是貴軍強攻,他便——“
“他便如何?”
“他便一把火燒了大營,然後遣散所有輔兵逃命,自己帶著部隊逃走,能跑多少算多少。”
聽到這句話的馬謖隻感覺一口氣沒喘上來,天下居然有如此卑鄙之人,居然拿著自家將士的性命和糧草威脅敵人?!
不過諸葛亮倒是很淡定,仿佛完全沒被對方說的話分心,而是又問了一句:“你家將軍把話說得這麽清楚,難道不怕我們提前有防備麽?”
“我家將軍還說了,論智謀他是萬萬比不上諸位的,但是諸位想要在魏軍中再找一個像他這樣的也難,若是不講道義把我家將軍害死了,貴軍以後碰上的魏軍肯定都隻會拚死反抗了。”
一旁的魏延隻感覺整個人都聽懵了,什麽叫不講道義?我們雙方明明是敵人吧?這戴陵明明是個將軍,怎麽說話就沒有從軍事上考慮的,反倒都是楊儀那家夥一個套路?莫非也是文官出身?這幫文官的心可真髒啊!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丞相還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可這種說法,沒等魏延說什麽,諸葛亮就又搖了搖頭:
“你家將軍想的是很好的,不過他忽略了一件事兒。”
“還請丞相示下。”信使規規矩矩迴答,一旦涉及到戴陵教的話以外的詢問,他便盡量簡短且不自己做主。
“你家將軍既然是抵擋不住後突圍而出,怎麽可能不損失戰馬甲胄?且讓你家將軍把營中甲胄馬匹也留下一半,另外若有想要留下的士兵,不許阻攔。”
“啊?”信使下意識捂住了嘴,顯然是來之前戴陵不曾教過他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麽辦,好在諸葛亮也不曾為難他,而是衝他擺了擺手:
“這事情你做不了主,迴去稟報你家將軍便可,我們可以暫緩攻打一個時辰再去攻打大營,快去吧!”
見對方返迴報信,丞相又喚來魏延,讓他去做準備,一個時辰後開始攻打魏營,再讓高翔去後方紮營,馬岱去組織一批機靈的騎兵,薑維去聯係後營準備晚餐和隔日早餐,又把剛在漢軍中嶄露頭角的楊烈也叫來,低聲吩咐他許些事情。
“不給。”諸葛亮環視了一下四周,“如今魏軍傾國之兵來犯,又倉促撤離,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時候,不可因許些利益耽誤匡扶漢室的大業。若是戴陵想拖延時間,我們便是不許。”
這句話是當著使者的麵說的,目的是讓對方把話傳迴給戴陵。但是沒等丞相把信使送走,第二名使者就來了,一起跟來的還有不耐煩的魏延。
這次的使者丞相看著有些麵熟,隨後他點點頭:“我記得你,你是上次街亭時候替你家將軍來議和的。”
“丞相記得小人,是小人的榮幸。”第二名信使伏低身子行禮,“我家將軍說了,請丞相和諸位將軍允許他議和。若是丞相願意白天不攻打我們,並讓我們離開的話,將軍就把糧草留下,這些糧草可供3萬大軍使用兩月之久。”
由於楊儀在後方守營,為了避免丞相親自討價還價,馬謖不得不站出來:“我軍不缺糧,我軍已經一日三頓,你等也該有所耳聞。”
這名信使又衝著馬謖行禮:“這位將軍,我家將軍也曉得此事,不過他說馬匹、甲胄都是軍隊根基,若是交出來議和,迴去不好交代。因此是不能夠給貴軍的。但是我家將軍還說,大將軍撤退匆忙,但是折損不大,貴軍定然斬獲不多。若是貴軍肯放我們一馬,軍中還有三萬輔兵,可以留給貴軍作為斬獲。”
這個迴答把馬謖整不會了,他看了看丞相,又看向信使:“我們要輔兵做什麽?你們莫不是要讓我們砍了他們做軍功?我軍不屑為之。”
“我們家將軍說了。”這個信使大約是為了讓眼前的漢軍知道自己隻是個傳話的,每句話都要強調一遍是戴陵說的,“貴軍作戰之時甚至要撤離當地民眾,領軍者定然是仁慈愛民之人,此次作戰,涼州一地民居土地多有折損,貴軍定然需要人幹活,因此肯定是需要人的。既然要留人,那麽肯定要有糧食,否則支撐不了一日三頓的消耗。”
這幫魏軍居然給我們製造俘虜!
這個念頭在馬謖心中一閃而過。
雖然不知道“客戶有沒需求就幫他們製造需求”這個概念,不過戴陵確實給了漢軍一個很好的誘餌——由於戰爭的原因,益州的成年男子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大量的婦女不得不外出在田間勞作,如果北伐軍不能返迴益州,那麽這種情況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而涼州因為常年戰亂,同樣地廣人稀,此前街亭俘獲的那批魏軍民夫大大緩解了涼州的勞動力缺口,不過也就是緩解,實際上涼州西半部分依然缺少勞動力,季漢的官兵們不得不拉著羌人一起勞作。
楊儀作為北伐軍的後勤大管家,和廖立、馬謖經常為了民夫的分配事情鬥嘴,每個人都強調自己的分管業務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如果能再來一批魏軍民夫,當然可以緩解這些矛盾。
於是馬謖不自覺地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丞相。
諸葛亮也察覺到了馬謖的目光,不過他的麵色沒有任何變化,而是開口問信使:“你家將軍還有什麽要說的?”
因為知道諸葛亮才是最終的決策者,信使立即開口迴答:“我家將軍還說,若是丞相和諸位將軍願意議和,還請不要白日攻打我們大營,我們會在晚上偷偷出營,打著夜襲的旗號把輔兵和糧草留在營中,不留任何兵刃,明日一早貴軍就可以接受俘虜。還有——”
他吞了口吐沫,顯然是明白自己接下來說的話很可能給自己帶來殺頭大禍,“——還有就是,我家將軍說,若是貴軍不允許我們議和,還請告知,我家將軍會據營而守,若是貴軍強攻,他便——“
“他便如何?”
“他便一把火燒了大營,然後遣散所有輔兵逃命,自己帶著部隊逃走,能跑多少算多少。”
聽到這句話的馬謖隻感覺一口氣沒喘上來,天下居然有如此卑鄙之人,居然拿著自家將士的性命和糧草威脅敵人?!
不過諸葛亮倒是很淡定,仿佛完全沒被對方說的話分心,而是又問了一句:“你家將軍把話說得這麽清楚,難道不怕我們提前有防備麽?”
“我家將軍還說了,論智謀他是萬萬比不上諸位的,但是諸位想要在魏軍中再找一個像他這樣的也難,若是不講道義把我家將軍害死了,貴軍以後碰上的魏軍肯定都隻會拚死反抗了。”
一旁的魏延隻感覺整個人都聽懵了,什麽叫不講道義?我們雙方明明是敵人吧?這戴陵明明是個將軍,怎麽說話就沒有從軍事上考慮的,反倒都是楊儀那家夥一個套路?莫非也是文官出身?這幫文官的心可真髒啊!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丞相還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可這種說法,沒等魏延說什麽,諸葛亮就又搖了搖頭:
“你家將軍想的是很好的,不過他忽略了一件事兒。”
“還請丞相示下。”信使規規矩矩迴答,一旦涉及到戴陵教的話以外的詢問,他便盡量簡短且不自己做主。
“你家將軍既然是抵擋不住後突圍而出,怎麽可能不損失戰馬甲胄?且讓你家將軍把營中甲胄馬匹也留下一半,另外若有想要留下的士兵,不許阻攔。”
“啊?”信使下意識捂住了嘴,顯然是來之前戴陵不曾教過他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麽辦,好在諸葛亮也不曾為難他,而是衝他擺了擺手:
“這事情你做不了主,迴去稟報你家將軍便可,我們可以暫緩攻打一個時辰再去攻打大營,快去吧!”
見對方返迴報信,丞相又喚來魏延,讓他去做準備,一個時辰後開始攻打魏營,再讓高翔去後方紮營,馬岱去組織一批機靈的騎兵,薑維去聯係後營準備晚餐和隔日早餐,又把剛在漢軍中嶄露頭角的楊烈也叫來,低聲吩咐他許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