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條隻是擺了擺手:“說太多也沒有用,肯定出了五服了。要不是你們幾個不爭氣,我也不用拐彎抹角找別人家——天水薑家能出個薑維,咱們安定楊家難道就幹看著?他們能扶出一個來,我們難道比他們差很多麽?若是不趁著這個機會給大漢盡盡忠,我們就白從安定跑到天水了,不如趁早讓我把丞相給的賞賜和人情都換成土地,看看下一輩有沒有出彩的孩子。”
這些話讓周圍幾個楊家人都麵露尷尬,不過楊條仿佛沒看到:“那楊烈雖然是魏軍出身,不過薑維一樣是魏軍出身,無非是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拚出來,我們湊出一支人馬,再備上兵刃甲胄,跟著大漢擊退魏狗,怎麽也能入左將軍的眼,當然要是取勝之後上下打點下,讓戰報能入丞相的眼就更好了,我托人讓買的馬槊和鎧甲都弄來了麽?”
“都準備好了,另外侄兒還準備了一匹有大宛馬血統的駿馬,雖然比不上赤兔——”
“去去去。”楊條不耐煩的打斷了對方,“赤兔可是寶馬,咱們別讓人家笑話,以後出去不要亂說,多學學薑伯約的風範,我已經跟楊長史說好,不日就有漢軍的馬軍從金城而來,那楊烈也在其中,到時候你們便跟著他在軍中闖蕩,你要以兄長事之,明白麽?”
“明白了!”
楊烈並不知道自己的便宜遠房親戚正在幫自己上下打點,作為少數能夠加入漢軍騎兵的前魏軍,楊烈將其歸功為自己新年時候上台表演給馬參軍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其他魏軍,他雖然也二十好幾,不過一直沒有成婚,之前族叔楊秋封討寇將軍、臨涇侯,本來要照顧自己,結果軍中曆練幾年後族叔突然身故,於是軍中沒了依靠,又東奔西跑,一直卡在軍司馬的位置上,父母早亡又失去族叔的照顧,所以成了光棍一個,唯一的愛好是家傳的槍法。
前不久在金城訓練的時候,他所在的隊伍收到命令要跟李盛李校尉轉至天水。這讓他敏銳意識到肯定是有戰事要發生,而且對方八成是魏軍。
有那麽一瞬間,楊烈認真考慮了是否要想辦法找機會脫離漢軍序列返迴魏軍,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先不提漢軍這邊操練的時候將領不克扣夥食,一日三餐而且偶爾還會有些奇怪的美味醃菜,也不提操練好的士兵會有鹽和糖作為獎勵,更不提前不久他親眼看到病重的同袍打了一針就康複的神藥,單就是魏軍那邊爹不疼娘不愛的光棍生活就讓他覺得想迴去的人怕不是腦子有病。
事實上過去的一年中魏軍民夫幾乎沒有任何逃亡,唯一一個逃亡的是早先管理不嚴的漏網之魚,此外就是一個姓徐的高官,不過這個高官最近據說也懶得逃了。
隨著靠近冀縣,楊烈的感受也越驚訝,相比他離開的時候,如今的冀縣已完全變了模樣,這裏已然成為一座大軍營,營帳林立,旗幟飄揚,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漢軍與魏軍就這麽隔著渭水河對峙,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戰前氣息。
李盛讓這些新騎兵跟著那500老騎兵去營中休整,自己也帶隊去另一營裏休整,由於張苞此前跟關興去了荊州,所以這支騎兵暫時由吳班統領。
楊烈也跟著進了軍營,並與他的新戰友一起安頓下來——這些新戰友在幾個月前還是步兵,和他們相比,楊烈屬於弓馬嫻熟的那一類,而且因為楊烈願意與他們分享駕馭馬匹的技巧,這些新戰友也與他相處非常融洽,並不因為他的魏軍出身而排擠他。
很快他們的新長官就來到營中,據說姓吳,還是位皇親國戚,不過楊烈混在人堆中,聽到對方許諾此次作戰會有新式武器的時候還是愣了一下。
他也見過那500老騎兵配的新武器,粗看上去隻是根帶著螺旋紋的鐵棒,不過在陽群將軍用其一下就砸斷環首刀,又一鐧戳破草人身上的紮甲後,原本不當迴事兒的老兵就迅速瓜分了那500把鐧,甚至沒給陽群將軍留一份,氣得將軍直跳腳。
不過顯然這位吳將軍說的新武器不是這種鐧,對方的意思是新式武器正在路上,等迴頭上了戰場再用,而為了避免戰馬在戰場上受驚,所以無論是老騎兵還是新騎兵,這兩天最大的任務是讓馬匹習慣噪音,比如突然響起的銅鑼聲,又或者其它突然蹦發的聲音。
楊烈看了看那些老兵,從對方的表情上看他們也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兒,所以也隻好按著吳將軍的意思做了。
等宣布完剛才的事項,對麵的吳將軍又宣布騎兵新兵當中提拔五名曲長,而楊烈自己居然也在提拔的範圍中,這讓楊烈忍不住吃了一驚,盡管曲長比軍司馬低一級,不過對於他這種光杆而言已經是不得了的優待了。
等吳將軍走後,謎底才揭開——一群安定楊家出身的士兵靠了過來,說今後負責給這支騎兵新軍當輔兵,打頭的是個叫楊傅的年輕人,比自己小上幾歲,雙方論了下出身後對方就客客氣氣稱唿自己為族兄,於是楊烈也順著喊對方賢弟,並開始向對方打探最近的情況。
“這你可問對人了,族兄。”楊傅一拍胸脯,隨即就把這幾天的事情說了一下。
首先是魏軍入侵涼州以來,早已收到消息的漢軍把沿途的百姓都撤離至冀縣以南,又請來仙人憑空造出屋子,內部陳設別無二致,安定好百姓後,漢軍就沿著渭水構建了“冀縣-上邽”防線。而對麵的魏軍人多勢眾,在確認附近沒有埋伏後就占據了隴西郡北邊區域,並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
據說魏軍嚐試向西邊派遣軍隊,而漢軍這邊就分兵去攔截,結果前一支魏軍是誘餌,實際上後方還有一支魏軍,就在帶隊的高翔將軍要被包餃子的時候,薑維將軍帶人神兵天降,從另一邊殺出來,反倒將埋伏的魏軍打得丟盔卸甲。
這些話讓周圍幾個楊家人都麵露尷尬,不過楊條仿佛沒看到:“那楊烈雖然是魏軍出身,不過薑維一樣是魏軍出身,無非是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拚出來,我們湊出一支人馬,再備上兵刃甲胄,跟著大漢擊退魏狗,怎麽也能入左將軍的眼,當然要是取勝之後上下打點下,讓戰報能入丞相的眼就更好了,我托人讓買的馬槊和鎧甲都弄來了麽?”
“都準備好了,另外侄兒還準備了一匹有大宛馬血統的駿馬,雖然比不上赤兔——”
“去去去。”楊條不耐煩的打斷了對方,“赤兔可是寶馬,咱們別讓人家笑話,以後出去不要亂說,多學學薑伯約的風範,我已經跟楊長史說好,不日就有漢軍的馬軍從金城而來,那楊烈也在其中,到時候你們便跟著他在軍中闖蕩,你要以兄長事之,明白麽?”
“明白了!”
楊烈並不知道自己的便宜遠房親戚正在幫自己上下打點,作為少數能夠加入漢軍騎兵的前魏軍,楊烈將其歸功為自己新年時候上台表演給馬參軍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其他魏軍,他雖然也二十好幾,不過一直沒有成婚,之前族叔楊秋封討寇將軍、臨涇侯,本來要照顧自己,結果軍中曆練幾年後族叔突然身故,於是軍中沒了依靠,又東奔西跑,一直卡在軍司馬的位置上,父母早亡又失去族叔的照顧,所以成了光棍一個,唯一的愛好是家傳的槍法。
前不久在金城訓練的時候,他所在的隊伍收到命令要跟李盛李校尉轉至天水。這讓他敏銳意識到肯定是有戰事要發生,而且對方八成是魏軍。
有那麽一瞬間,楊烈認真考慮了是否要想辦法找機會脫離漢軍序列返迴魏軍,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先不提漢軍這邊操練的時候將領不克扣夥食,一日三餐而且偶爾還會有些奇怪的美味醃菜,也不提操練好的士兵會有鹽和糖作為獎勵,更不提前不久他親眼看到病重的同袍打了一針就康複的神藥,單就是魏軍那邊爹不疼娘不愛的光棍生活就讓他覺得想迴去的人怕不是腦子有病。
事實上過去的一年中魏軍民夫幾乎沒有任何逃亡,唯一一個逃亡的是早先管理不嚴的漏網之魚,此外就是一個姓徐的高官,不過這個高官最近據說也懶得逃了。
隨著靠近冀縣,楊烈的感受也越驚訝,相比他離開的時候,如今的冀縣已完全變了模樣,這裏已然成為一座大軍營,營帳林立,旗幟飄揚,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漢軍與魏軍就這麽隔著渭水河對峙,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戰前氣息。
李盛讓這些新騎兵跟著那500老騎兵去營中休整,自己也帶隊去另一營裏休整,由於張苞此前跟關興去了荊州,所以這支騎兵暫時由吳班統領。
楊烈也跟著進了軍營,並與他的新戰友一起安頓下來——這些新戰友在幾個月前還是步兵,和他們相比,楊烈屬於弓馬嫻熟的那一類,而且因為楊烈願意與他們分享駕馭馬匹的技巧,這些新戰友也與他相處非常融洽,並不因為他的魏軍出身而排擠他。
很快他們的新長官就來到營中,據說姓吳,還是位皇親國戚,不過楊烈混在人堆中,聽到對方許諾此次作戰會有新式武器的時候還是愣了一下。
他也見過那500老騎兵配的新武器,粗看上去隻是根帶著螺旋紋的鐵棒,不過在陽群將軍用其一下就砸斷環首刀,又一鐧戳破草人身上的紮甲後,原本不當迴事兒的老兵就迅速瓜分了那500把鐧,甚至沒給陽群將軍留一份,氣得將軍直跳腳。
不過顯然這位吳將軍說的新武器不是這種鐧,對方的意思是新式武器正在路上,等迴頭上了戰場再用,而為了避免戰馬在戰場上受驚,所以無論是老騎兵還是新騎兵,這兩天最大的任務是讓馬匹習慣噪音,比如突然響起的銅鑼聲,又或者其它突然蹦發的聲音。
楊烈看了看那些老兵,從對方的表情上看他們也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兒,所以也隻好按著吳將軍的意思做了。
等宣布完剛才的事項,對麵的吳將軍又宣布騎兵新兵當中提拔五名曲長,而楊烈自己居然也在提拔的範圍中,這讓楊烈忍不住吃了一驚,盡管曲長比軍司馬低一級,不過對於他這種光杆而言已經是不得了的優待了。
等吳將軍走後,謎底才揭開——一群安定楊家出身的士兵靠了過來,說今後負責給這支騎兵新軍當輔兵,打頭的是個叫楊傅的年輕人,比自己小上幾歲,雙方論了下出身後對方就客客氣氣稱唿自己為族兄,於是楊烈也順著喊對方賢弟,並開始向對方打探最近的情況。
“這你可問對人了,族兄。”楊傅一拍胸脯,隨即就把這幾天的事情說了一下。
首先是魏軍入侵涼州以來,早已收到消息的漢軍把沿途的百姓都撤離至冀縣以南,又請來仙人憑空造出屋子,內部陳設別無二致,安定好百姓後,漢軍就沿著渭水構建了“冀縣-上邽”防線。而對麵的魏軍人多勢眾,在確認附近沒有埋伏後就占據了隴西郡北邊區域,並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
據說魏軍嚐試向西邊派遣軍隊,而漢軍這邊就分兵去攔截,結果前一支魏軍是誘餌,實際上後方還有一支魏軍,就在帶隊的高翔將軍要被包餃子的時候,薑維將軍帶人神兵天降,從另一邊殺出來,反倒將埋伏的魏軍打得丟盔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