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首戰失利後就撤迴願親縣,似乎是在集結更多的兵力,後方的街亭、隴縣目前消息都已經斷絕,不過漢軍堅信他們還在堅守,此外據說益州方向還有援軍趕來,不過因為楊傅本身隻是豪強子弟投軍,所以知道的不多。
楊烈也知道對方不可能拿到太詳細的戰報,於是轉而問另一個問題:“你剛才說的那個‘仙人憑空造出屋子’是怎麽迴事兒?“
“就是一種鐵房子。”楊傅用手比劃了一下,“四四方方的,還有透明的琉璃做窗戶,外形都是一樣的,而且是精鐵所製,除了神仙,哪裏有人能舍得做這種東西呢?有這個工匠和精料,拿去做甲不好麽?而且這些房子是一位小仙人走過之後就憑空出現的,漢軍告訴我們這些房屋都是借來的,住宿的時候要愛惜,不要隨便打壞窗戶。”
“也沒準是蜀漢的先帝又顯靈了。”
相比楊傅,楊烈反而聽聞“先帝顯靈學說”聽得更多一些,比如魏軍民夫種植的土豆玉米紅薯這些都是“先帝顯靈派使者”送來的。他雖然聽說過黃巾軍當年符水的事情,不過跟這些能切實填飽肚子的高產作物比起來,黃巾軍的那一套就小巫見大巫了。
不過楊傅沒聽到楊烈的低聲嘟囔,而是繼續說道:“北邊來的百姓按戶住在這些房子裏,便不再心慌,又有之前戰俘營的民夫組織他們每日領粥,願意出來勞作的男性壯丁額外供應些糧食,目前沿河這些營寨就都是他們幫忙修的,我倒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情況。”
“什麽情況?”楊烈因為之前的思考有些分心,此時才反應過來。
“就是——”楊傅思考了一下,然後才迴答,“百姓們並不因為戰爭的來臨而害怕,反而讓自家男人出來幫忙,說要早日打退魏軍,然後迴去收拾莊稼,就好像沒人擔心會輸——”
最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說的話不太合適,連忙捂住了嘴,而楊烈則打量了下周圍,見沒有外人,才繼續說道:“仲秋啊,你說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說了。”
“好的,族兄,另外族長讓我給你送來了新的馬槊和鎧甲,還有匹馬,你一會兒試一試,咱們爭取這次也立個功,別讓薑家獨美於前!”
“嗯。”
薑維並不知道自己某些人的學習目標,事實上他正忙著張羅兵力調動的問題。
盡管早早就定下了吸引魏軍來涼州然後依靠地利消耗對方的戰略,並得到了丞相的認可,不是實際執行起來的時候,薑維發現情況還是比想象中要複雜的多。
盡管在街亭和隴縣分兵,魏軍在願親縣重新集結後依然有近十二萬的兵力,而漢軍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中在涼州征兵,前不久又吸納了一部分魏軍民夫,但由於分兵駐守以及部分士兵迴益州輪休的原因,目前在天水郡隻有六萬人。
這意味著魏軍是漢軍的兩倍之多。尤其是對方領兵的統帥行事謹慎,這幾日漢軍嚐試了夜間襲擾,不過效果不大,好在漢軍熟悉地形,也不曾被魏軍反打。馬謖曾經計劃讓一支偏師繞道側方截斷成紀縣旁的水流,等積蓄過後趁著將來哪天下雨再放水出來淹了魏軍靠河的營寨,可惜同樣被魏軍發現,胎死腹中。執行任務的那支偏師已經退守成紀縣,好在魏軍同樣也沒有窮追猛打,而是迅速退迴自己的控製區。
這段日子馬謖簡直快撓破頭皮,他想了幾個計策試圖讓魏軍分兵以便自己能吃掉對方一支小部隊,可惜對麵的魏軍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大部分計策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識破,少數沒被識破的計策起效也不大——比如之前的夜間疲兵之計就不曾讓魏軍疲憊,反倒是漢軍損失了兩麵鼓和幾隻羊。
相比之下楊儀的狀態要好一些,自從幾天前解決了逃難民眾的安置問題後,這位北伐軍後勤大總管把整個大軍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條,甚至連臨時加入的涼州民夫都不曾出差錯。過去一年積攢的糧食被源源不斷從倉庫中運出,送到各個軍寨當中。
最淡定的反而是趙雲,這位老將軍雖然偶爾會閉目養神,不過卻不曾慌亂過,看到薑維正在輿圖前看來看去,甚至還笑眯眯開口:
“伯約啊,渭水道情況如何?”
“迴左將軍,征北將軍(句扶)正在其中駐紮,與魏軍郭淮對峙,不過魏軍並無大的動向,隻是就地紮營,想必是疑兵。”
薑維連忙迴應,他皺了皺眉頭思考了一下,又繼續說道:“隻是這渭水道雖暫時安穩,卻也不可掉以輕心。若郭淮突然發力,趁我軍與願親縣之魏軍對峙之時襲擾後方,形成夾擊之勢,我軍便會陷入極為被動之境。”
趙雲輕輕點頭,手撫胡須道:“確實如此。然此地我軍占據地利,隻要不主動出擊,便可立於不敗之地,隻需給句將軍足額糧草、箭矢,兵甲,他定能守住我軍側翼。”
一旁馬謖也走了過來開口道:“探子迴報,魏軍軍中有兩杆大旗,一杆掛‘曹’,另一杆掛‘司馬’,想來帶兵的是曹真和司馬懿。先前丞相曾經說過,曹真與司馬懿均精通兵法,如若遭遇,當慎之又慎,故而當前我軍應以防禦拖延為主,隻是不知為何,這些日子魏軍行動也很謹慎。我們在等丞相和益州援軍,他們在等什麽?”
薑維聞言一驚:“莫不是魏軍也有援軍還在路上?”
“那倒不太可能。”馬謖擺擺手,“魏軍大軍號稱五十萬,不過某粗算其最多也不到十三萬,再加上後方包圍街亭、隴縣兩地,隻靠隴山道運送糧草的話便是極限,考慮加上沿途損耗,若是多調兵來,怕是他們自己先要餓肚子了,正所謂兵貴精不貴多——”
他說話說到一半停了下來,最後一拍腦袋:“莫不是魏軍分兵攻打漢中或者劍閣去了?”
楊烈也知道對方不可能拿到太詳細的戰報,於是轉而問另一個問題:“你剛才說的那個‘仙人憑空造出屋子’是怎麽迴事兒?“
“就是一種鐵房子。”楊傅用手比劃了一下,“四四方方的,還有透明的琉璃做窗戶,外形都是一樣的,而且是精鐵所製,除了神仙,哪裏有人能舍得做這種東西呢?有這個工匠和精料,拿去做甲不好麽?而且這些房子是一位小仙人走過之後就憑空出現的,漢軍告訴我們這些房屋都是借來的,住宿的時候要愛惜,不要隨便打壞窗戶。”
“也沒準是蜀漢的先帝又顯靈了。”
相比楊傅,楊烈反而聽聞“先帝顯靈學說”聽得更多一些,比如魏軍民夫種植的土豆玉米紅薯這些都是“先帝顯靈派使者”送來的。他雖然聽說過黃巾軍當年符水的事情,不過跟這些能切實填飽肚子的高產作物比起來,黃巾軍的那一套就小巫見大巫了。
不過楊傅沒聽到楊烈的低聲嘟囔,而是繼續說道:“北邊來的百姓按戶住在這些房子裏,便不再心慌,又有之前戰俘營的民夫組織他們每日領粥,願意出來勞作的男性壯丁額外供應些糧食,目前沿河這些營寨就都是他們幫忙修的,我倒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情況。”
“什麽情況?”楊烈因為之前的思考有些分心,此時才反應過來。
“就是——”楊傅思考了一下,然後才迴答,“百姓們並不因為戰爭的來臨而害怕,反而讓自家男人出來幫忙,說要早日打退魏軍,然後迴去收拾莊稼,就好像沒人擔心會輸——”
最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說的話不太合適,連忙捂住了嘴,而楊烈則打量了下周圍,見沒有外人,才繼續說道:“仲秋啊,你說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說了。”
“好的,族兄,另外族長讓我給你送來了新的馬槊和鎧甲,還有匹馬,你一會兒試一試,咱們爭取這次也立個功,別讓薑家獨美於前!”
“嗯。”
薑維並不知道自己某些人的學習目標,事實上他正忙著張羅兵力調動的問題。
盡管早早就定下了吸引魏軍來涼州然後依靠地利消耗對方的戰略,並得到了丞相的認可,不是實際執行起來的時候,薑維發現情況還是比想象中要複雜的多。
盡管在街亭和隴縣分兵,魏軍在願親縣重新集結後依然有近十二萬的兵力,而漢軍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中在涼州征兵,前不久又吸納了一部分魏軍民夫,但由於分兵駐守以及部分士兵迴益州輪休的原因,目前在天水郡隻有六萬人。
這意味著魏軍是漢軍的兩倍之多。尤其是對方領兵的統帥行事謹慎,這幾日漢軍嚐試了夜間襲擾,不過效果不大,好在漢軍熟悉地形,也不曾被魏軍反打。馬謖曾經計劃讓一支偏師繞道側方截斷成紀縣旁的水流,等積蓄過後趁著將來哪天下雨再放水出來淹了魏軍靠河的營寨,可惜同樣被魏軍發現,胎死腹中。執行任務的那支偏師已經退守成紀縣,好在魏軍同樣也沒有窮追猛打,而是迅速退迴自己的控製區。
這段日子馬謖簡直快撓破頭皮,他想了幾個計策試圖讓魏軍分兵以便自己能吃掉對方一支小部隊,可惜對麵的魏軍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大部分計策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識破,少數沒被識破的計策起效也不大——比如之前的夜間疲兵之計就不曾讓魏軍疲憊,反倒是漢軍損失了兩麵鼓和幾隻羊。
相比之下楊儀的狀態要好一些,自從幾天前解決了逃難民眾的安置問題後,這位北伐軍後勤大總管把整個大軍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條,甚至連臨時加入的涼州民夫都不曾出差錯。過去一年積攢的糧食被源源不斷從倉庫中運出,送到各個軍寨當中。
最淡定的反而是趙雲,這位老將軍雖然偶爾會閉目養神,不過卻不曾慌亂過,看到薑維正在輿圖前看來看去,甚至還笑眯眯開口:
“伯約啊,渭水道情況如何?”
“迴左將軍,征北將軍(句扶)正在其中駐紮,與魏軍郭淮對峙,不過魏軍並無大的動向,隻是就地紮營,想必是疑兵。”
薑維連忙迴應,他皺了皺眉頭思考了一下,又繼續說道:“隻是這渭水道雖暫時安穩,卻也不可掉以輕心。若郭淮突然發力,趁我軍與願親縣之魏軍對峙之時襲擾後方,形成夾擊之勢,我軍便會陷入極為被動之境。”
趙雲輕輕點頭,手撫胡須道:“確實如此。然此地我軍占據地利,隻要不主動出擊,便可立於不敗之地,隻需給句將軍足額糧草、箭矢,兵甲,他定能守住我軍側翼。”
一旁馬謖也走了過來開口道:“探子迴報,魏軍軍中有兩杆大旗,一杆掛‘曹’,另一杆掛‘司馬’,想來帶兵的是曹真和司馬懿。先前丞相曾經說過,曹真與司馬懿均精通兵法,如若遭遇,當慎之又慎,故而當前我軍應以防禦拖延為主,隻是不知為何,這些日子魏軍行動也很謹慎。我們在等丞相和益州援軍,他們在等什麽?”
薑維聞言一驚:“莫不是魏軍也有援軍還在路上?”
“那倒不太可能。”馬謖擺擺手,“魏軍大軍號稱五十萬,不過某粗算其最多也不到十三萬,再加上後方包圍街亭、隴縣兩地,隻靠隴山道運送糧草的話便是極限,考慮加上沿途損耗,若是多調兵來,怕是他們自己先要餓肚子了,正所謂兵貴精不貴多——”
他說話說到一半停了下來,最後一拍腦袋:“莫不是魏軍分兵攻打漢中或者劍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