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意外,外星人說沒下次了。”陳軒擺擺手,“哦對了,下次我帶點望遠鏡、微光夜視儀、小型無人機和太陽能發電機來,嗯,其實丞相你們這裏有必要弄一套五小工業,雖然可能汙染環境,不過以後再治理就是了,最重要的是五小工業可以自己複製自己,到時候慢慢推廣到各地,也算跑步進入現代化——”
(五小工業除了燃料、原料外還需要電力,不過陳軒沒研究過太多)
諸葛亮雖然聽不懂五小工業是什麽,不過結合涼州的水車和水力工坊,也猜出大約是某種網友們所在時代的工坊,所以他點點頭:“全憑陳郎君費心。”
錦官城的織官終於跟著小黃門趕到,跟著他們一起趕到的還有幾十名手捧蜀錦的織工,一開始陳軒還沒反應過來,但是經過織官解釋他才明白,原來當時他帶來的圖樣上的顏色並不屬於蜀錦的常規樣色,所以在製造的時候,織工們采取了各種手段,做出了好幾種樣品,此次一並帶來供他挑選。
感慨了一下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優勢哪怕劉備集團也不能免俗後,陳軒大手一揮表示顏色都挺好,就讓人把這些蜀錦理好方便自己摟在懷裏——盡管如此還是有一半帶不走,隻能留到下次再說,至於這些蜀錦如何在現代包裝成大師定製款就是另一件事兒了。而送走陳軒的丞相則向劉禪匯報了最近的議和進展。
簡單的來說,季漢這邊的底線是不許孫權稱帝,至於南郡南部和武陵,除非萬不得已出現重大變故(比如孫權破罐子破摔又一次決定當大魏的狗就是最大的幸福),否則也不打算交還給東吳。在此基礎上,可以慢慢向東吳提供貿易,比如他們急缺的戰馬,另外也可以提供一些後世網友送來的奢侈品,比如上次伴隨年貨帶來的玻璃球、發條蛙、八音盒(同樣被歸為年貨),又或者冒用西域商品名頭的各種調味料,這些東西據網友們說價格並不高,如果不是怕支援大業變成超市大酬賓,現代工業出產的調料險些被當成主要支援物資。
實在不行的情況下,也可以拿一些良種(主要是稻米類型的種子)作為貿易條件。這些後世送來的種子產量雖高卻不可持續,又不是新型作物,就算給了東吳,也隻是讓他們一兩年之內的糧食豐收,若是東吳翻臉,那麽經過退化的種子也無法繼續為東吳貢獻,至於土豆、玉米、紅薯這些肯定是不能給的,這些作物就算退化降低產量,也能有效彌補各種瘠田的空檔。
此外就是如今議和往返的路程太遠,他計劃先與諸葛瑾談出個草案,等對方返迴武昌後再授權給宗預,由後者前往公安縣,設定一個臨時的談判場所,方便雙方接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使者們往返於武昌和成都之間),畢竟再這麽折騰兩次就要進入春汛了,要是魏軍堅持不住了撤走,沒準孫權就會又覺得自己行了。
劉禪當然是全盤同意,並給宗預加了侍中的官職,命他提前準備前往公安事宜,包括運送更多輜重和新編製的紮甲,蒲元給吳懿做的輕型拋石機最近也有了新進展,雖然隻能拋出130步,卻可以安置在四輪小車上讓挽馬拉著機動,如果實在沒馬,讓士兵們推著走也行,這幾台樣品同樣被送去荊州。
相比之下諸葛瑾就比較頭大,自己的弟弟完全不顧兄弟情義,非要公事公辦,他討價還價半天也沒能把失地要迴來,不過諸葛亮總算也沒讓自己太難交代,除了繼續馬匹貿易以及的香料貿易外,諸葛亮許諾不會在公安和武陵派駐重兵,當然作為交換,東吳也不得在長沙至公安沿線派駐重兵。
這個條件在諸葛瑾看來簡直就是許諾將來公安會歸還的前兆,畢竟長沙在公安縣以東,再往東一點就是江夏郡鄂縣,此地一直是東吳囤積重兵之處,如有變故,吳軍乘船便可迅速趕至長沙,而江北的江陵城為了抵抗曹軍,同樣駐有重兵,既然江陵可以駐紮重兵,那麽如果東吳有什麽打算,公安駐守的那些蜀軍根本翻不起什麽浪花。
所以自己的弟弟顯然隻是不想這麽快把南郡南部還迴來,不過時間一長,遲早是要放棄的,否則駐守公安的蜀軍就成了棄子,沒有哪個將領和士兵願意長時間駐守在一塊被他國勢力包圍的突出部的。
此外丞相還答應把諸葛喬的新造紙技術(被淘汰的舊版竹紙)作為添頭放在裏麵,並表示如果雙方議和進程順利,以後季漢願意提供更多的先進技術,如果東吳不挑起爭端,那麽季漢願意在南郡與長沙交接的作唐縣劃出一片區域建立一個貿易站,將更多的西(現)域(代)商品運至此處,作為孫權不稱帝的補償。
既然是給孫權的補償,那麽第一購買人肯定是孫權,至於孫權迴去怎麽分配就是另一迴事兒了,這種“不是給國家而是給至尊本人”的做法在諸葛瑾看來有點脫褲子放屁的嫌疑,反倒是使節團裏麵的張休看到這個條件後一愣:
“那若是江東世家想要購買這些商品呢?”
“自然也是歸吳王定奪。”蔣琬迴答,由於東吳的第二批使團送來了不少禮物,比如珍珠、珊瑚(可惜是白的,在現代不值錢),所以為了迴禮,丞相也讓蔣琬從劉禪的內庫裏麵翻出來一些放久了結塊的白糖和胡椒粉等等作為迴禮,蔣琬今天就是負責把這些東西送來使館方便吳國使節團帶迴的。
於是張休和顧譚立刻意識到這裏麵有文章了——本來至尊作為江東最大的軍閥頭子就掌控了大部分財政和人口,如今這些來自蜀漢的馬匹和奢侈品也被劃分到至尊手中,就意味著原本還有小心思的江東世家隻能寄希望於至尊能鬆鬆手指頭縫。世家不同於那些把自己賣給至尊的文臣武將,還是希望能夠有私下的貿易渠道的。
當然他們也不能這麽當著諸葛瑾的麵跟蔣琬討價還價,所以也隻能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在參觀了成都的恐龍堆後與諸葛瑾一起踏上歸途。
(五小工業除了燃料、原料外還需要電力,不過陳軒沒研究過太多)
諸葛亮雖然聽不懂五小工業是什麽,不過結合涼州的水車和水力工坊,也猜出大約是某種網友們所在時代的工坊,所以他點點頭:“全憑陳郎君費心。”
錦官城的織官終於跟著小黃門趕到,跟著他們一起趕到的還有幾十名手捧蜀錦的織工,一開始陳軒還沒反應過來,但是經過織官解釋他才明白,原來當時他帶來的圖樣上的顏色並不屬於蜀錦的常規樣色,所以在製造的時候,織工們采取了各種手段,做出了好幾種樣品,此次一並帶來供他挑選。
感慨了一下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優勢哪怕劉備集團也不能免俗後,陳軒大手一揮表示顏色都挺好,就讓人把這些蜀錦理好方便自己摟在懷裏——盡管如此還是有一半帶不走,隻能留到下次再說,至於這些蜀錦如何在現代包裝成大師定製款就是另一件事兒了。而送走陳軒的丞相則向劉禪匯報了最近的議和進展。
簡單的來說,季漢這邊的底線是不許孫權稱帝,至於南郡南部和武陵,除非萬不得已出現重大變故(比如孫權破罐子破摔又一次決定當大魏的狗就是最大的幸福),否則也不打算交還給東吳。在此基礎上,可以慢慢向東吳提供貿易,比如他們急缺的戰馬,另外也可以提供一些後世網友送來的奢侈品,比如上次伴隨年貨帶來的玻璃球、發條蛙、八音盒(同樣被歸為年貨),又或者冒用西域商品名頭的各種調味料,這些東西據網友們說價格並不高,如果不是怕支援大業變成超市大酬賓,現代工業出產的調料險些被當成主要支援物資。
實在不行的情況下,也可以拿一些良種(主要是稻米類型的種子)作為貿易條件。這些後世送來的種子產量雖高卻不可持續,又不是新型作物,就算給了東吳,也隻是讓他們一兩年之內的糧食豐收,若是東吳翻臉,那麽經過退化的種子也無法繼續為東吳貢獻,至於土豆、玉米、紅薯這些肯定是不能給的,這些作物就算退化降低產量,也能有效彌補各種瘠田的空檔。
此外就是如今議和往返的路程太遠,他計劃先與諸葛瑾談出個草案,等對方返迴武昌後再授權給宗預,由後者前往公安縣,設定一個臨時的談判場所,方便雙方接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使者們往返於武昌和成都之間),畢竟再這麽折騰兩次就要進入春汛了,要是魏軍堅持不住了撤走,沒準孫權就會又覺得自己行了。
劉禪當然是全盤同意,並給宗預加了侍中的官職,命他提前準備前往公安事宜,包括運送更多輜重和新編製的紮甲,蒲元給吳懿做的輕型拋石機最近也有了新進展,雖然隻能拋出130步,卻可以安置在四輪小車上讓挽馬拉著機動,如果實在沒馬,讓士兵們推著走也行,這幾台樣品同樣被送去荊州。
相比之下諸葛瑾就比較頭大,自己的弟弟完全不顧兄弟情義,非要公事公辦,他討價還價半天也沒能把失地要迴來,不過諸葛亮總算也沒讓自己太難交代,除了繼續馬匹貿易以及的香料貿易外,諸葛亮許諾不會在公安和武陵派駐重兵,當然作為交換,東吳也不得在長沙至公安沿線派駐重兵。
這個條件在諸葛瑾看來簡直就是許諾將來公安會歸還的前兆,畢竟長沙在公安縣以東,再往東一點就是江夏郡鄂縣,此地一直是東吳囤積重兵之處,如有變故,吳軍乘船便可迅速趕至長沙,而江北的江陵城為了抵抗曹軍,同樣駐有重兵,既然江陵可以駐紮重兵,那麽如果東吳有什麽打算,公安駐守的那些蜀軍根本翻不起什麽浪花。
所以自己的弟弟顯然隻是不想這麽快把南郡南部還迴來,不過時間一長,遲早是要放棄的,否則駐守公安的蜀軍就成了棄子,沒有哪個將領和士兵願意長時間駐守在一塊被他國勢力包圍的突出部的。
此外丞相還答應把諸葛喬的新造紙技術(被淘汰的舊版竹紙)作為添頭放在裏麵,並表示如果雙方議和進程順利,以後季漢願意提供更多的先進技術,如果東吳不挑起爭端,那麽季漢願意在南郡與長沙交接的作唐縣劃出一片區域建立一個貿易站,將更多的西(現)域(代)商品運至此處,作為孫權不稱帝的補償。
既然是給孫權的補償,那麽第一購買人肯定是孫權,至於孫權迴去怎麽分配就是另一迴事兒了,這種“不是給國家而是給至尊本人”的做法在諸葛瑾看來有點脫褲子放屁的嫌疑,反倒是使節團裏麵的張休看到這個條件後一愣:
“那若是江東世家想要購買這些商品呢?”
“自然也是歸吳王定奪。”蔣琬迴答,由於東吳的第二批使團送來了不少禮物,比如珍珠、珊瑚(可惜是白的,在現代不值錢),所以為了迴禮,丞相也讓蔣琬從劉禪的內庫裏麵翻出來一些放久了結塊的白糖和胡椒粉等等作為迴禮,蔣琬今天就是負責把這些東西送來使館方便吳國使節團帶迴的。
於是張休和顧譚立刻意識到這裏麵有文章了——本來至尊作為江東最大的軍閥頭子就掌控了大部分財政和人口,如今這些來自蜀漢的馬匹和奢侈品也被劃分到至尊手中,就意味著原本還有小心思的江東世家隻能寄希望於至尊能鬆鬆手指頭縫。世家不同於那些把自己賣給至尊的文臣武將,還是希望能夠有私下的貿易渠道的。
當然他們也不能這麽當著諸葛瑾的麵跟蔣琬討價還價,所以也隻能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在參觀了成都的恐龍堆後與諸葛瑾一起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