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諜戰片裏按摩爾斯電碼的地下電台,陳軒帶來的電台可以直接傳遞語音,已經算是傻瓜式了,但是依然需要調頻,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大家用一個約好的公共頻道聯絡,然後再約好轉移到其他頻道以防打攪別人,然而就是這麽簡單的操作對於三國時候的人們依然非常高深,丞相雖然能看懂,但是季漢的丞相是肯定沒時間幹這種事情的,所以陳軒隻能指望丞相手下那幫文化人裏麵有人能看懂他帶來的那本《少年無線電》上的內容了。
(其實《少年無線電》這本書講的是讓如何簡單操作和維護無線電台,問題是這本書需要最少初中物理知識才能看懂,而且講的很多內容是無線電原理)
不過丞相倒是聽的很明白,所以他隻是略微遺憾地點點頭:“我懂了,陳郎君,有此便利本就是大漢之幸,不可再貪,上次你想要織的花紋蜀錦,錦官城已經做好,你可要帶迴去?”
“啊?這麽快麽?”陳軒愣了一下,他原本以為怎麽也要摸索好久,沒想到錦官城的織工這麽快就弄好了——畢竟在他的印象中,這還是十天前的事情。
“已經有三四個月了,不算快。”丞相囑咐一個小黃門去聯係錦官城的官吏送些樣品過來——由於知道陳軒這次要待上一段時間,所以丞相倒是不急,“陳郎君帶迴去看看是否合適,另外若是有什麽能帶去你們那個時候的值錢的物品,你便盡管提。”
“那可就多了。”陳軒一拍手,“首先就是這傳國玉璽,我們那會兒失傳了——”
然後他頂著諸葛亮和劉禪的目光,聲音小了下來:“那個什麽,我就是說什麽值錢,我沒說要一定帶迴去。”
“傳國玉璽此刻在曹賊手裏,倒是一時拿不過來。”丞相仿佛完全沒在意一樣,“郎君們總是送來各種東西,也是不易,還有什麽?”
於是陳軒又思考了一會兒:
“我們那個時候除了傳國玉璽,九鼎也已經遺失,若是完整保存下來,那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結果劉禪不得不在一旁插嘴:“陳郎君,我們這會兒九鼎也遺失了,相傳文帝曾經派人在在泗水設法打撈過九鼎,但沒有結果。”
劉禪說的文帝肯定不是曹丕而是漢文帝劉恆,而陳軒被劉禪給糾正更讓他有點尷尬——好在陳軒沒有順口說蘭亭集序、永樂大典這些東西,不然就更尷尬了。
不過他最終還是想了起來:
“素紗襌衣!”
這個名稱對於諸葛亮和劉禪有點生僻,最後還是劉禪喚來一名宮人詢問,後者猜測陳軒說的就是平日裏富貴人家女子穿的襌衣——襌衣通常套在色彩豔麗的絲綿袍外,以增強衣飾的層次感,並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平日裏不懂行的人會把它當成衣服的一部分,於是劉禪就讓宮人去取一件來。
不知道這位宮人怎麽傳的話,結果最後送來的那件襌衣出自張皇後房中——知曉這個結果的陳軒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說什麽也不肯摸。
於是丞相隻好咳嗽一聲:“陳郎君,若是後世喜歡這種衣服,可等一等,錦官城雖然以蜀錦為主,但是應該也能做這種襌衣。”
結果陳軒開始得寸進尺:“最好能做那種細絲做的,傳到後世那件隻有不到50克,就是一兩!”
其實張皇後這件也差不多,不過不妨礙丞相點頭:“可,織工們定然會想辦法,等下次陳郎君來的時候可看看情況。”
(其實原本傳到現代的素紗襌衣有兩件,可惜當時安全保護有漏洞,被個十六歲的輟學少年許反帝給偷了,他媽為了銷毀罪證,燒毀了其中一件,另一件也受損,後被修複,另外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後人終於複原了素紗襌衣的技術,織出來的複製品為49.5克,僅多0.5克)
得到許諾的陳軒立刻拍了拍胸脯,保證等迴去後就想辦法再弄些無線電和搭配的太陽能發電板——盡管知道這種方法不能長久,不過陳二代決定先送過來再說。
然後丞相又問陳軒,每次送來的物資有什麽限製條件麽,陳軒隻能無奈搖搖頭:“本來說好了是我們自掏腰包就行,結果後來又被要求隻能是不受管製的民用物資,外星人也是想一出是一出,上次趙星弄了個霸王龍過來,結果還成了烤肉大會——”
那頭霸王龍的腦袋和骨頭已經被船送到江州,隨後又順著水道轉運至成都,運進城那天還招致不少人圍觀,本來丞相不太讚成這種勞民傷財又沒什麽收益的事情,不過譙周不知道從哪聽來了消息,跑來表示這是祥瑞,昔日高祖斬白蛇,如今大漢又斬霸王龍,當真是可喜可賀。
當然這種說法隻在小範圍流傳,不過最後丞相還是同意把那些遺骸拉到成都找了塊空地堆起來讓民眾看稀奇——成都的民眾其實對戰爭的接觸程度不高,這頭霸王龍的遺骸倒是讓他們對漢軍在外征戰麵對的敵人有了點初步認識。
雖然這個認識的方向歪了點。
諸葛亮聽完陳軒的話倒是沒太驚訝,隻是又問了一句:“前些日子涼州有消息傳來,說去歲北伐時候長安城外曾有天雷神罰,一擊便毀滅了魏軍數萬大軍,此事可與諸位郎君有關?”
“應該沒有吧?”陳軒撓了撓頭,“我們帶來的殲星艦的炮擊都打到11區去了啊,這事兒應該跟我們沒啥關係...啊,不對,當時第一炮不知道打哪去了,蛋蛋跟我們說沒打死知名人物,敢情打到長安外麵了啊?可惜沒把司馬懿一起劈死。”
看著眼前並不把此事當迴事兒的陳軒,諸葛亮一瞬間有一種恍惚,不過最後他把這種想法按捺下去,而是順著說道:“這也算民用麽?”
(其實《少年無線電》這本書講的是讓如何簡單操作和維護無線電台,問題是這本書需要最少初中物理知識才能看懂,而且講的很多內容是無線電原理)
不過丞相倒是聽的很明白,所以他隻是略微遺憾地點點頭:“我懂了,陳郎君,有此便利本就是大漢之幸,不可再貪,上次你想要織的花紋蜀錦,錦官城已經做好,你可要帶迴去?”
“啊?這麽快麽?”陳軒愣了一下,他原本以為怎麽也要摸索好久,沒想到錦官城的織工這麽快就弄好了——畢竟在他的印象中,這還是十天前的事情。
“已經有三四個月了,不算快。”丞相囑咐一個小黃門去聯係錦官城的官吏送些樣品過來——由於知道陳軒這次要待上一段時間,所以丞相倒是不急,“陳郎君帶迴去看看是否合適,另外若是有什麽能帶去你們那個時候的值錢的物品,你便盡管提。”
“那可就多了。”陳軒一拍手,“首先就是這傳國玉璽,我們那會兒失傳了——”
然後他頂著諸葛亮和劉禪的目光,聲音小了下來:“那個什麽,我就是說什麽值錢,我沒說要一定帶迴去。”
“傳國玉璽此刻在曹賊手裏,倒是一時拿不過來。”丞相仿佛完全沒在意一樣,“郎君們總是送來各種東西,也是不易,還有什麽?”
於是陳軒又思考了一會兒:
“我們那個時候除了傳國玉璽,九鼎也已經遺失,若是完整保存下來,那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結果劉禪不得不在一旁插嘴:“陳郎君,我們這會兒九鼎也遺失了,相傳文帝曾經派人在在泗水設法打撈過九鼎,但沒有結果。”
劉禪說的文帝肯定不是曹丕而是漢文帝劉恆,而陳軒被劉禪給糾正更讓他有點尷尬——好在陳軒沒有順口說蘭亭集序、永樂大典這些東西,不然就更尷尬了。
不過他最終還是想了起來:
“素紗襌衣!”
這個名稱對於諸葛亮和劉禪有點生僻,最後還是劉禪喚來一名宮人詢問,後者猜測陳軒說的就是平日裏富貴人家女子穿的襌衣——襌衣通常套在色彩豔麗的絲綿袍外,以增強衣飾的層次感,並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平日裏不懂行的人會把它當成衣服的一部分,於是劉禪就讓宮人去取一件來。
不知道這位宮人怎麽傳的話,結果最後送來的那件襌衣出自張皇後房中——知曉這個結果的陳軒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說什麽也不肯摸。
於是丞相隻好咳嗽一聲:“陳郎君,若是後世喜歡這種衣服,可等一等,錦官城雖然以蜀錦為主,但是應該也能做這種襌衣。”
結果陳軒開始得寸進尺:“最好能做那種細絲做的,傳到後世那件隻有不到50克,就是一兩!”
其實張皇後這件也差不多,不過不妨礙丞相點頭:“可,織工們定然會想辦法,等下次陳郎君來的時候可看看情況。”
(其實原本傳到現代的素紗襌衣有兩件,可惜當時安全保護有漏洞,被個十六歲的輟學少年許反帝給偷了,他媽為了銷毀罪證,燒毀了其中一件,另一件也受損,後被修複,另外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後人終於複原了素紗襌衣的技術,織出來的複製品為49.5克,僅多0.5克)
得到許諾的陳軒立刻拍了拍胸脯,保證等迴去後就想辦法再弄些無線電和搭配的太陽能發電板——盡管知道這種方法不能長久,不過陳二代決定先送過來再說。
然後丞相又問陳軒,每次送來的物資有什麽限製條件麽,陳軒隻能無奈搖搖頭:“本來說好了是我們自掏腰包就行,結果後來又被要求隻能是不受管製的民用物資,外星人也是想一出是一出,上次趙星弄了個霸王龍過來,結果還成了烤肉大會——”
那頭霸王龍的腦袋和骨頭已經被船送到江州,隨後又順著水道轉運至成都,運進城那天還招致不少人圍觀,本來丞相不太讚成這種勞民傷財又沒什麽收益的事情,不過譙周不知道從哪聽來了消息,跑來表示這是祥瑞,昔日高祖斬白蛇,如今大漢又斬霸王龍,當真是可喜可賀。
當然這種說法隻在小範圍流傳,不過最後丞相還是同意把那些遺骸拉到成都找了塊空地堆起來讓民眾看稀奇——成都的民眾其實對戰爭的接觸程度不高,這頭霸王龍的遺骸倒是讓他們對漢軍在外征戰麵對的敵人有了點初步認識。
雖然這個認識的方向歪了點。
諸葛亮聽完陳軒的話倒是沒太驚訝,隻是又問了一句:“前些日子涼州有消息傳來,說去歲北伐時候長安城外曾有天雷神罰,一擊便毀滅了魏軍數萬大軍,此事可與諸位郎君有關?”
“應該沒有吧?”陳軒撓了撓頭,“我們帶來的殲星艦的炮擊都打到11區去了啊,這事兒應該跟我們沒啥關係...啊,不對,當時第一炮不知道打哪去了,蛋蛋跟我們說沒打死知名人物,敢情打到長安外麵了啊?可惜沒把司馬懿一起劈死。”
看著眼前並不把此事當迴事兒的陳軒,諸葛亮一瞬間有一種恍惚,不過最後他把這種想法按捺下去,而是順著說道:“這也算民用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