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皺了皺眉,看向潘濬道:“我也知蜀軍此舉不合常理,但他們若真想加害,大可不必如此。或許他們占據這些地方,隻是想作為與我們談判的籌碼。步子山曾經說過,對方與我軍水師初次遭遇的時候,曾經質問至尊稱帝之事,怕不是他們想製造壓力,讓至尊放棄稱帝。”
聽到這些話的潘濬在原地來迴踱步,最後一甩袖子:“談判?哼,難道至尊會放棄稱帝麽?如今天下三分,若是至尊不稱帝,便天然弱上一份氣勢,天下才俊又何敢來投?蜀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們質問稱帝之事定是為了麻痹我們,然後趁我們不備,再行攻擊。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即刻加強江陵城的防備。”
朱然微微點頭:“奮威將軍所言極是,加強防備自是必要。隻是如今水軍新敗,我們需重新審視局勢。那艘鐵船確實棘手,若不能找到應對之法,他們便可切斷我軍水上交通,如今當陽已失,我軍若是不能保持水路暢通,便隻能靠烏林港補給了,到時候路途遙遠,蜀軍或原地堅守,或阻斷長沙、江夏與江陵的聯係,我們便成了孤軍一支了。”
其實朱然覺得當前的形勢下,江陵城已經成了一塊雞肋,不但要同時麵對南北兩軍的壓力,還要維持漫長的補給線,成本極高。若不是此城易守難攻,在看到朱桓敗北後,他一度想要放棄江陵城退往江夏郡或者長沙郡——無論魏蜀軍哪一方占領了江陵,都會與另一方發生矛盾,這樣沒準可以讓事實上聯合的魏蜀兩軍發生摩擦,到時吳軍便可從中取利。
不過這種放棄土地的行為至尊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所以朱然隻能把這個念頭埋在心底,就在他思考接下來的行動的時候,一名士兵匆匆來報:“啟稟太守,奮武將軍已經返迴,並要城中工匠趕製大型船槳,以便搶修樓船。”
樓船是水軍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朱然隻是揮揮手表示知道了——今天一戰後,吳軍短時間內再也沒有反攻的能力,隻能被動防守,若是能搶修好樓船,那麽向至尊上報敗績的時候沒準處罰還能輕一些。考慮到朱桓畢竟是來救援自己的,朱然又對士兵叮囑道:
“告知工匠們,務必盡快趕製船槳,需要什麽材料,城中全力供應。”
等士兵領命而去後,朱然又轉頭對潘濬說道:“如今之計,我們當一麵加強城防,一麵協助朱桓修複樓船。此外,還需派人密切關注魏軍與蜀軍動向,一有情況立刻來報。”
相比一片愁容的吳軍,返迴水寨的黃崇等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李嚴和吳懿親自來迎接他們,剛剛趕迴來的關興也興奮地拍了拍黃崇:
“仲節你這一戰,怕是打斷了吳狗的脊梁骨!”
他隻恨自己沒趕上這場戰鬥,最後還是張苞拉住關興:“讓仲節歇歇吧,我聽聞吳軍本來想強渡長江,不過仲節和諸位將士神勇,擊退了對方戰船後那些運兵船也灰溜溜逃走了,所以仲節其實是把我們的仗都打了。”
黃崇倒是還好,他沒因為取勝而驕傲,而是先向各位將軍行禮,然後才安排船上受傷的士兵進行治療,好在關興他們從武陵迴來的時候拉了一批藥材迴來,正好派上用場。
李嚴的判斷和朱然接近——盡管東征以來連戰連捷,不過今日的水戰讓他也感覺到目前最好不要再擴大交戰規模比較好。北岸的江陵城固然是堅城一座不好攻打,更東邊的長沙郡同樣不是一個好的目標。
畢竟越往下遊距離江州越遠,能夠得到的支援就越少,反過來又靠近吳國統治的中心地帶,碰到的敵人越強,既然丞相在出發前說過要控製交戰規模,以懲戒為主,那麽暫時就先別急著擴大戰果了,給成都去封信更合適一些。
於是雙方非常默契地沒有再交戰,而是各自給家裏去了一封信匯報戰況。如果說接到戰報的丞相感慨後世子孫送來的戰船果然強悍的話,那麽接到戰報的陸遜就是心裏咯噔一下了。
孫權不久前染上風寒後一直沒有好轉,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每天除去吃飯時候外隻能清醒來兩三個時辰。上次清醒的時候他才做出了派遣“飛雲”前去支援江陵的決定,結果這才沒過去多久,傳迴來的戰報就告訴陸遜支援的水軍受損嚴重,甚至連“飛雲”本身都喪失了機動性,如今正在搶修!
這樣的失敗肯定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比如前不久皖縣失利,陸遜就上書請求自貶(不過因為孫權間歇性昏迷,無法理事,所以這份奏章還沒被批);而如今南郡、武陵多座城池淪陷,派去的兩批援軍又都損失慘重,哪怕陸遜清楚這不能全怪對方,朱桓還是同樣請求自貶。
諸葛瑾倒是覺得此時不是什麽追究責任的時候——自從返迴了武昌,大部分臣子其實就沒時間關心西線的戰事了,他們更關心孫權的身體。
以及還有一小部分臣子關心的,萬一至尊嘎嘣了,孫登能否承擔起繼承孫氏集團的責任。
畢竟之前孫策不幸離世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
所以看到陸遜糾結於是否要趁著下一輪至尊清醒的時候上報西線的戰況,諸葛子瑜顯然坐不住了:
“大都督,此時哪裏還是考慮這個的時候,至尊已經多日高燒不退,我等當想想辦法。”
“我也擔心至尊的身體。”陸遜放下手中戰報,“可是我等不通醫理,除了著急又能做些什麽呢?”
諸葛瑾眉頭緊鎖,就這麽在屋子中來迴踱步,隨後朝著外麵望了望,確認沒有其他人後才看向陸遜道:“伯言,我有一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此前我與孔明通信,他在信中提到蜀漢有一種新藥,藥效神奇,如有發熱炎症,隻需一針便可恢複如初,此藥甚至在魏地都有販賣,可見其療效非凡。如今我們已無良策,不妨向蜀漢求助,或可救至尊性命。”
聽到這些話的潘濬在原地來迴踱步,最後一甩袖子:“談判?哼,難道至尊會放棄稱帝麽?如今天下三分,若是至尊不稱帝,便天然弱上一份氣勢,天下才俊又何敢來投?蜀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們質問稱帝之事定是為了麻痹我們,然後趁我們不備,再行攻擊。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即刻加強江陵城的防備。”
朱然微微點頭:“奮威將軍所言極是,加強防備自是必要。隻是如今水軍新敗,我們需重新審視局勢。那艘鐵船確實棘手,若不能找到應對之法,他們便可切斷我軍水上交通,如今當陽已失,我軍若是不能保持水路暢通,便隻能靠烏林港補給了,到時候路途遙遠,蜀軍或原地堅守,或阻斷長沙、江夏與江陵的聯係,我們便成了孤軍一支了。”
其實朱然覺得當前的形勢下,江陵城已經成了一塊雞肋,不但要同時麵對南北兩軍的壓力,還要維持漫長的補給線,成本極高。若不是此城易守難攻,在看到朱桓敗北後,他一度想要放棄江陵城退往江夏郡或者長沙郡——無論魏蜀軍哪一方占領了江陵,都會與另一方發生矛盾,這樣沒準可以讓事實上聯合的魏蜀兩軍發生摩擦,到時吳軍便可從中取利。
不過這種放棄土地的行為至尊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所以朱然隻能把這個念頭埋在心底,就在他思考接下來的行動的時候,一名士兵匆匆來報:“啟稟太守,奮武將軍已經返迴,並要城中工匠趕製大型船槳,以便搶修樓船。”
樓船是水軍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朱然隻是揮揮手表示知道了——今天一戰後,吳軍短時間內再也沒有反攻的能力,隻能被動防守,若是能搶修好樓船,那麽向至尊上報敗績的時候沒準處罰還能輕一些。考慮到朱桓畢竟是來救援自己的,朱然又對士兵叮囑道:
“告知工匠們,務必盡快趕製船槳,需要什麽材料,城中全力供應。”
等士兵領命而去後,朱然又轉頭對潘濬說道:“如今之計,我們當一麵加強城防,一麵協助朱桓修複樓船。此外,還需派人密切關注魏軍與蜀軍動向,一有情況立刻來報。”
相比一片愁容的吳軍,返迴水寨的黃崇等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李嚴和吳懿親自來迎接他們,剛剛趕迴來的關興也興奮地拍了拍黃崇:
“仲節你這一戰,怕是打斷了吳狗的脊梁骨!”
他隻恨自己沒趕上這場戰鬥,最後還是張苞拉住關興:“讓仲節歇歇吧,我聽聞吳軍本來想強渡長江,不過仲節和諸位將士神勇,擊退了對方戰船後那些運兵船也灰溜溜逃走了,所以仲節其實是把我們的仗都打了。”
黃崇倒是還好,他沒因為取勝而驕傲,而是先向各位將軍行禮,然後才安排船上受傷的士兵進行治療,好在關興他們從武陵迴來的時候拉了一批藥材迴來,正好派上用場。
李嚴的判斷和朱然接近——盡管東征以來連戰連捷,不過今日的水戰讓他也感覺到目前最好不要再擴大交戰規模比較好。北岸的江陵城固然是堅城一座不好攻打,更東邊的長沙郡同樣不是一個好的目標。
畢竟越往下遊距離江州越遠,能夠得到的支援就越少,反過來又靠近吳國統治的中心地帶,碰到的敵人越強,既然丞相在出發前說過要控製交戰規模,以懲戒為主,那麽暫時就先別急著擴大戰果了,給成都去封信更合適一些。
於是雙方非常默契地沒有再交戰,而是各自給家裏去了一封信匯報戰況。如果說接到戰報的丞相感慨後世子孫送來的戰船果然強悍的話,那麽接到戰報的陸遜就是心裏咯噔一下了。
孫權不久前染上風寒後一直沒有好轉,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每天除去吃飯時候外隻能清醒來兩三個時辰。上次清醒的時候他才做出了派遣“飛雲”前去支援江陵的決定,結果這才沒過去多久,傳迴來的戰報就告訴陸遜支援的水軍受損嚴重,甚至連“飛雲”本身都喪失了機動性,如今正在搶修!
這樣的失敗肯定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比如前不久皖縣失利,陸遜就上書請求自貶(不過因為孫權間歇性昏迷,無法理事,所以這份奏章還沒被批);而如今南郡、武陵多座城池淪陷,派去的兩批援軍又都損失慘重,哪怕陸遜清楚這不能全怪對方,朱桓還是同樣請求自貶。
諸葛瑾倒是覺得此時不是什麽追究責任的時候——自從返迴了武昌,大部分臣子其實就沒時間關心西線的戰事了,他們更關心孫權的身體。
以及還有一小部分臣子關心的,萬一至尊嘎嘣了,孫登能否承擔起繼承孫氏集團的責任。
畢竟之前孫策不幸離世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
所以看到陸遜糾結於是否要趁著下一輪至尊清醒的時候上報西線的戰況,諸葛子瑜顯然坐不住了:
“大都督,此時哪裏還是考慮這個的時候,至尊已經多日高燒不退,我等當想想辦法。”
“我也擔心至尊的身體。”陸遜放下手中戰報,“可是我等不通醫理,除了著急又能做些什麽呢?”
諸葛瑾眉頭緊鎖,就這麽在屋子中來迴踱步,隨後朝著外麵望了望,確認沒有其他人後才看向陸遜道:“伯言,我有一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此前我與孔明通信,他在信中提到蜀漢有一種新藥,藥效神奇,如有發熱炎症,隻需一針便可恢複如初,此藥甚至在魏地都有販賣,可見其療效非凡。如今我們已無良策,不妨向蜀漢求助,或可救至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