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笙歌恭敬地說道:「臣沒有反心,皇上不信臣,臣內心不甘。皇上若要處罰臣,臣可以死,隻是臣總要有機會向皇上表白表白臣的忠心,否則,死也不能閉眼!」
雲舒見笙歌這麽說,知道別無他法,隻能說道:「臣願以項上人頭做擔保。永安有將才!皇上不妨給兵試他一試。若是成功,周國又能成就一名大將!若是不能,雲舒二品官員,可抵幾萬士兵的性命!」
周帝聞言,心裏動搖。
確實方才顧雲舒說得沒有錯,若是想要反了周國,他實在有太多的機會,之前他從來沒有這麽做過,這會兒忽然給他安上一個叛國的罪名,雖然不是不成立,然而卻太叫人不服。
畢竟雲舒可是出了名的清官,好官,朝堂內跟他有關的人物、勢力也太多了。
若是因為他跟朱茂玩的好,就要殺了他,那麽跟顧雲舒玩的好的人也未免太多了。
他要是看一個人不順眼就都殺了,那還成何體統?
說到底,雲舒的官太大了,不能隨便亂動。
現在他自己以性命擔保。顧笙歌去打仗,他顧雲舒、顧雲安他們可不會跟著去,一堆人不是還要在京都生活麽?
想必他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幹弟弟,就要不顧自己的母親、親弟弟、親妹妹他們了吧?
所以顧雲舒既然敢用性命替顧笙歌做擔保,那麽很大概率,他們是真的被誤會了。
要說冤枉麽,其實真的還算不上。因為顧家確實是跟仇二爺有來往的,這是如何也抹不去的事實。
周帝坐在龍椅上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對顧笙歌問道:「我給你兩萬兵,夠不夠你討伐朱茂?」
雲舒聞言,蹙眉說道:「皇上,朱茂形式正好,手上兵力雜七雜八怎麽也該有近十萬,如何隻給兩萬讓永安討伐?」
雲舒以為周帝怎麽也應該給一半的兵力,四萬左右的兵給笙歌帶。沒想到居然隻給兩萬?還要讓他成功討伐?這不是妥妥的要送笙歌去死麽?
雲舒話剛出口,卻聽笙歌跪在地上,平靜地說道:「兩萬兵力,臣不能保證殺死朱茂。但能保證將朱茂趕到燕城以南。」
燕城以南,再往南半個月的路程就是現在的被稱為蠻荒的地區了。
周帝聞言,身子朝前傾了些,眼神發亮,明顯是對笙歌說的話感興趣了。
「兩萬兵馬。朕的糧草也不是很夠,你要多少時間能把人趕走?」
笙歌想了想,蹙著眉頭,顯然是周帝的問題對他來說很難迴答。
勝敗乃兵家常事。怎麽會有固定兵力、固定的時間,又能有確定的勝仗呢?
周帝這話一問,聽起來就很扯。然而在雲舒看來,笙歌居然仔細地在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他看來這就更扯了。
「皇上......」就在雲舒準備跟秦韶瑜白扯兩句的時候,就聽到身邊笙歌開了口。
「一年。一年就把他們趕出去,隻是這一年內要保持糧草充足。而且一年內臣要擴軍到四到六萬,這樣就能做到。」
雲舒聞言,對笙歌說道:「永安,不要逞強!」
他以為這隻關乎到他一條命嗎?這可是他們顧家上下的性命!尤其雲舒剛剛還拿了自己的腦袋為他做擔保啊!
一年,人家朱茂也在不停地擴充軍隊好麽?怎麽用兩萬兵力跟人家十萬的打啊?
再說了,就算是六萬也不一定能打得贏啊!
現在的城池可不是現代那些影視劇中那樣兒的啊!打下來很難的好麽!
朱茂是抓住天時地利,趁著南方大亂才一連攻克這麽多城池。當初北方兩個藩鎮聯合都隻能勉強在冬日結束後奪迴那麽兩座城池,可見困難!
現在他們中央派軍過去南方奪城池,就算名正言順,老天也不一定站在他們這邊啊!
第132章
可惜笙歌的話已經說出了口, 周帝一聽他這麽有自信,倒有幾分欽佩。
「如此甚好,隻是糧食給不了多少,朕給你兩萬兵, 一年給你撥三萬兵的糧食跟財物。其餘你要召兵的事宜都歸你自己管, 朕不會再多給。」
笙歌聞言,沉著臉說道:「這很困難。」
周帝聞言笑道:「很困難, 說明並不是不行。你既然要自證清白, 朕給你一個機會, 這是你自己求來的。如若失敗, 就拿你項上的腦袋來謝罪吧。」
說完之後, 周帝又給了雲舒一個台階下。
「先生的命豈止兩萬兵馬?先生還是好好為國效忠吧。」這話一出已經明了, 說明秦韶瑜對雲舒還是十分信任的。
可雖然秦韶瑜嘴上是這麽說,也不過是穩住雲舒罷了。
其實在場誰都知道, 周帝是一定會在私下去細察雲舒他們顧家跟仇二爺的關係的。
隻有調查透了, 周帝才會真的對顧家放下戒心。
至於笙歌,他跟仇二爺的來往確實密切,雖然沒有正式的師徒關係,卻也是師從仇二爺。
前朝餘孽的弟子, 周帝應該如何看待呢?即便有才能,這才能也是跟仇二爺學出來的,重用的話始終是膈應。
給他一年的時間,活著就留他一命, 讓他繼續報效朝廷。死了也就是惋惜一句。
周帝是皇帝,雖然朝廷的威嚴一步一步減弱, 可他是不缺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人的。一個笙歌, 兩萬士兵, 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雲舒見笙歌這麽說,知道別無他法,隻能說道:「臣願以項上人頭做擔保。永安有將才!皇上不妨給兵試他一試。若是成功,周國又能成就一名大將!若是不能,雲舒二品官員,可抵幾萬士兵的性命!」
周帝聞言,心裏動搖。
確實方才顧雲舒說得沒有錯,若是想要反了周國,他實在有太多的機會,之前他從來沒有這麽做過,這會兒忽然給他安上一個叛國的罪名,雖然不是不成立,然而卻太叫人不服。
畢竟雲舒可是出了名的清官,好官,朝堂內跟他有關的人物、勢力也太多了。
若是因為他跟朱茂玩的好,就要殺了他,那麽跟顧雲舒玩的好的人也未免太多了。
他要是看一個人不順眼就都殺了,那還成何體統?
說到底,雲舒的官太大了,不能隨便亂動。
現在他自己以性命擔保。顧笙歌去打仗,他顧雲舒、顧雲安他們可不會跟著去,一堆人不是還要在京都生活麽?
想必他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幹弟弟,就要不顧自己的母親、親弟弟、親妹妹他們了吧?
所以顧雲舒既然敢用性命替顧笙歌做擔保,那麽很大概率,他們是真的被誤會了。
要說冤枉麽,其實真的還算不上。因為顧家確實是跟仇二爺有來往的,這是如何也抹不去的事實。
周帝坐在龍椅上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對顧笙歌問道:「我給你兩萬兵,夠不夠你討伐朱茂?」
雲舒聞言,蹙眉說道:「皇上,朱茂形式正好,手上兵力雜七雜八怎麽也該有近十萬,如何隻給兩萬讓永安討伐?」
雲舒以為周帝怎麽也應該給一半的兵力,四萬左右的兵給笙歌帶。沒想到居然隻給兩萬?還要讓他成功討伐?這不是妥妥的要送笙歌去死麽?
雲舒話剛出口,卻聽笙歌跪在地上,平靜地說道:「兩萬兵力,臣不能保證殺死朱茂。但能保證將朱茂趕到燕城以南。」
燕城以南,再往南半個月的路程就是現在的被稱為蠻荒的地區了。
周帝聞言,身子朝前傾了些,眼神發亮,明顯是對笙歌說的話感興趣了。
「兩萬兵馬。朕的糧草也不是很夠,你要多少時間能把人趕走?」
笙歌想了想,蹙著眉頭,顯然是周帝的問題對他來說很難迴答。
勝敗乃兵家常事。怎麽會有固定兵力、固定的時間,又能有確定的勝仗呢?
周帝這話一問,聽起來就很扯。然而在雲舒看來,笙歌居然仔細地在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他看來這就更扯了。
「皇上......」就在雲舒準備跟秦韶瑜白扯兩句的時候,就聽到身邊笙歌開了口。
「一年。一年就把他們趕出去,隻是這一年內要保持糧草充足。而且一年內臣要擴軍到四到六萬,這樣就能做到。」
雲舒聞言,對笙歌說道:「永安,不要逞強!」
他以為這隻關乎到他一條命嗎?這可是他們顧家上下的性命!尤其雲舒剛剛還拿了自己的腦袋為他做擔保啊!
一年,人家朱茂也在不停地擴充軍隊好麽?怎麽用兩萬兵力跟人家十萬的打啊?
再說了,就算是六萬也不一定能打得贏啊!
現在的城池可不是現代那些影視劇中那樣兒的啊!打下來很難的好麽!
朱茂是抓住天時地利,趁著南方大亂才一連攻克這麽多城池。當初北方兩個藩鎮聯合都隻能勉強在冬日結束後奪迴那麽兩座城池,可見困難!
現在他們中央派軍過去南方奪城池,就算名正言順,老天也不一定站在他們這邊啊!
第132章
可惜笙歌的話已經說出了口, 周帝一聽他這麽有自信,倒有幾分欽佩。
「如此甚好,隻是糧食給不了多少,朕給你兩萬兵, 一年給你撥三萬兵的糧食跟財物。其餘你要召兵的事宜都歸你自己管, 朕不會再多給。」
笙歌聞言,沉著臉說道:「這很困難。」
周帝聞言笑道:「很困難, 說明並不是不行。你既然要自證清白, 朕給你一個機會, 這是你自己求來的。如若失敗, 就拿你項上的腦袋來謝罪吧。」
說完之後, 周帝又給了雲舒一個台階下。
「先生的命豈止兩萬兵馬?先生還是好好為國效忠吧。」這話一出已經明了, 說明秦韶瑜對雲舒還是十分信任的。
可雖然秦韶瑜嘴上是這麽說,也不過是穩住雲舒罷了。
其實在場誰都知道, 周帝是一定會在私下去細察雲舒他們顧家跟仇二爺的關係的。
隻有調查透了, 周帝才會真的對顧家放下戒心。
至於笙歌,他跟仇二爺的來往確實密切,雖然沒有正式的師徒關係,卻也是師從仇二爺。
前朝餘孽的弟子, 周帝應該如何看待呢?即便有才能,這才能也是跟仇二爺學出來的,重用的話始終是膈應。
給他一年的時間,活著就留他一命, 讓他繼續報效朝廷。死了也就是惋惜一句。
周帝是皇帝,雖然朝廷的威嚴一步一步減弱, 可他是不缺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人的。一個笙歌, 兩萬士兵, 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