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韶瑜雖然是個不大有能耐的皇帝,但是帝王之術他還是有傳承那麽些的。
至少這次的事件處理,他做得很好,甚至連雲舒都找不出什麽錯處來。
這日雲舒迴家後,第一件著手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手下幾個門客,下去查一下,看看究竟是誰參了他這麽一本。
尤其是細察那些跟他一起從一個省份出來的人。
畢竟直到仇二爺的人其實也並不多,朝堂上跟他有混跡的那些人首先要暗察一下。
雲舒平日裏對那些來往的人,其實都抱有一種比較信任的想法的。
然而現在出了這麽一件事兒,又不得不從內部察起。從今日起,他也不得不將自己包裹起來,多些防範了。
笙歌很快就要去討伐逆賊,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他能夠有的兵,是要從南方調的。
好在周帝沒有過多為難他,給他分的兵是南方並不算差的,自然也不是極強的兵力就是了。
雲舒接受的速度很快,事情已經定下,他隻能盡全力幫助跟相信笙歌能夠實現自救。
雲安可能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他平時本來就是跟在哥哥身後很少說話,隻是最近幾日都變得愁眉不展。
畢竟跟笙歌相處的時間長,大家都是同甘共苦過來的。
尤其林氏,早將笙歌當作了半個兒子。她兩個兒子從文,一個兒子從武,在她看來,都是她養出來的好兒子。
如今笙歌連個妻子都沒有,就即將要去打一場幾乎是要去送死的仗,林氏自然是難過的,因此在家哭了一晚,然後第二天就張羅著要給笙歌快速娶個老婆,免得他將來斷了香火。
笙歌自己倒是覺得沒有什麽,他隻怕顧家斷了香火,不怕自己斷了香火,因為始終他都是姓顧的。
笙歌臨走前,雲舒他們幾個玩得好的,單獨給笙歌弄了一個餞別的局。
隻有雲舒、雲安、顧騰霄、方衍,以及雲舒家裏養著的幾個門客一起吃酒。
因為是要送別,又是送別,所以大家在聊天的時候興致都不怎麽高。
雲舒跟笙歌分析了一下,聊的是接下來的戰術。
朱茂的性格他們還是知道的,打小認識的人,他們都互相有所理解。
雲舒的提議是讓笙歌跟士兵有一段熟悉的過程之後,派精兵直接去攻打戰略要地,將要地收復之後,就是隻守不攻。
按照朱茂那樣子想要什麽就誓不罷休的性格,必定會想要將要地馬上拿迴,開始肯定是猛攻。
雲舒希望就此讓朱茂的軍隊士氣消耗,然後一路打下去應該會容易很多。
笙歌也是很贊成雲舒的打法,他也帶過隊,有了戰術,怎麽打仗他還是會的。
隻是一點,就是不能保證輸贏。
大家都很清楚這一點,笙歌此去,隻有那麽兩萬的兵馬,糧草倒是充足,隻是以多勝少,除非用兵出奇招,否則很難勝利。
這一次送別,說不定一生一世也無法相見了,所以聊到尾聲的時候,一個個兒的情緒都不大對。
雲安喝了幾口酒,見在場的都是交心朋友,嘆了一口氣,說道:「早些時候覺得當官能夠光宗耀祖,能完成父親的遺願。中了個進士,高興了好幾年。現在想想,當官有什麽意思?連周圍親密的人都無法相信了,親朋好友,不但沒有聚在一起,反而越走越遠了。」
雲舒聞言,心中有些同感,沉默著沒有說話。
還是方衍替他勸了雲安:「這話當著我們的麵兒說這一迴就夠了,如今你們家艱難,皇上的心可不向著你們了。這迴要不是不敢動你哥哥,隻怕你一家都落難。你今後說話可要注意著些。」
散席時,大家都跟笙歌說了許多話。
笙歌也明白他們的心思,都安安靜靜地聽了。
今晚難得笙歌不迴家,要到雲舒他們家過夜。雲舒他們全家自然沒有一個反對的。
林氏這兩日一直替著笙歌張羅婚事,後來找了一位老秀才的女兒。那女子的容貌隻能算是清秀,年紀也二十來歲了。
秀才家裏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商戶,二女兒原本要留在家裏等贅婿,可是如今家裏沒了錢,秀才的老母親生了病。
林氏看著那女子讀書識字,性格雖然要強了些,但也是知書達理的。念著他們一家子沒有個年輕一輩兒的男人,對於女子的強勢也都能夠來理解。
林氏出的彩禮多,足有一百兩銀子。秀才家姑娘嫁過來就是小將領家的姑奶奶,隻是要隨軍,而且丈夫即刻要起身去打仗。????
不過這也有一點好,不用在公婆麵前立規矩盡孝。笙歌是出來單獨住的,就是迴京都也不過是有空時來給林氏請個安也就罷了,嫁進來就是妥妥的當家女主人。
秀才家姑娘原本就爽快,從小讀書也崇拜英雄,又聽說笙歌讀書識禮,找個藉口來男女互相看了一眼,姑娘見笙歌長得也英俊,在京都有自己的宅院,更沒有什麽不良嗜好,他們顧家又肯出高彩禮,也就點了頭。
笙歌是對婚姻沒什麽意見的,見人家姑娘肯,他自然也就點了頭。自此,男女雙方家長也都算滿意。
婚期正好,定下之後沒兩日就成了婚,這還耽誤了笙歌一日去赴任的時間。
二人成親之後,也算小小委屈一下人家姑娘,第二天就要雖夫君去打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至少這次的事件處理,他做得很好,甚至連雲舒都找不出什麽錯處來。
這日雲舒迴家後,第一件著手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手下幾個門客,下去查一下,看看究竟是誰參了他這麽一本。
尤其是細察那些跟他一起從一個省份出來的人。
畢竟直到仇二爺的人其實也並不多,朝堂上跟他有混跡的那些人首先要暗察一下。
雲舒平日裏對那些來往的人,其實都抱有一種比較信任的想法的。
然而現在出了這麽一件事兒,又不得不從內部察起。從今日起,他也不得不將自己包裹起來,多些防範了。
笙歌很快就要去討伐逆賊,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他能夠有的兵,是要從南方調的。
好在周帝沒有過多為難他,給他分的兵是南方並不算差的,自然也不是極強的兵力就是了。
雲舒接受的速度很快,事情已經定下,他隻能盡全力幫助跟相信笙歌能夠實現自救。
雲安可能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他平時本來就是跟在哥哥身後很少說話,隻是最近幾日都變得愁眉不展。
畢竟跟笙歌相處的時間長,大家都是同甘共苦過來的。
尤其林氏,早將笙歌當作了半個兒子。她兩個兒子從文,一個兒子從武,在她看來,都是她養出來的好兒子。
如今笙歌連個妻子都沒有,就即將要去打一場幾乎是要去送死的仗,林氏自然是難過的,因此在家哭了一晚,然後第二天就張羅著要給笙歌快速娶個老婆,免得他將來斷了香火。
笙歌自己倒是覺得沒有什麽,他隻怕顧家斷了香火,不怕自己斷了香火,因為始終他都是姓顧的。
笙歌臨走前,雲舒他們幾個玩得好的,單獨給笙歌弄了一個餞別的局。
隻有雲舒、雲安、顧騰霄、方衍,以及雲舒家裏養著的幾個門客一起吃酒。
因為是要送別,又是送別,所以大家在聊天的時候興致都不怎麽高。
雲舒跟笙歌分析了一下,聊的是接下來的戰術。
朱茂的性格他們還是知道的,打小認識的人,他們都互相有所理解。
雲舒的提議是讓笙歌跟士兵有一段熟悉的過程之後,派精兵直接去攻打戰略要地,將要地收復之後,就是隻守不攻。
按照朱茂那樣子想要什麽就誓不罷休的性格,必定會想要將要地馬上拿迴,開始肯定是猛攻。
雲舒希望就此讓朱茂的軍隊士氣消耗,然後一路打下去應該會容易很多。
笙歌也是很贊成雲舒的打法,他也帶過隊,有了戰術,怎麽打仗他還是會的。
隻是一點,就是不能保證輸贏。
大家都很清楚這一點,笙歌此去,隻有那麽兩萬的兵馬,糧草倒是充足,隻是以多勝少,除非用兵出奇招,否則很難勝利。
這一次送別,說不定一生一世也無法相見了,所以聊到尾聲的時候,一個個兒的情緒都不大對。
雲安喝了幾口酒,見在場的都是交心朋友,嘆了一口氣,說道:「早些時候覺得當官能夠光宗耀祖,能完成父親的遺願。中了個進士,高興了好幾年。現在想想,當官有什麽意思?連周圍親密的人都無法相信了,親朋好友,不但沒有聚在一起,反而越走越遠了。」
雲舒聞言,心中有些同感,沉默著沒有說話。
還是方衍替他勸了雲安:「這話當著我們的麵兒說這一迴就夠了,如今你們家艱難,皇上的心可不向著你們了。這迴要不是不敢動你哥哥,隻怕你一家都落難。你今後說話可要注意著些。」
散席時,大家都跟笙歌說了許多話。
笙歌也明白他們的心思,都安安靜靜地聽了。
今晚難得笙歌不迴家,要到雲舒他們家過夜。雲舒他們全家自然沒有一個反對的。
林氏這兩日一直替著笙歌張羅婚事,後來找了一位老秀才的女兒。那女子的容貌隻能算是清秀,年紀也二十來歲了。
秀才家裏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商戶,二女兒原本要留在家裏等贅婿,可是如今家裏沒了錢,秀才的老母親生了病。
林氏看著那女子讀書識字,性格雖然要強了些,但也是知書達理的。念著他們一家子沒有個年輕一輩兒的男人,對於女子的強勢也都能夠來理解。
林氏出的彩禮多,足有一百兩銀子。秀才家姑娘嫁過來就是小將領家的姑奶奶,隻是要隨軍,而且丈夫即刻要起身去打仗。????
不過這也有一點好,不用在公婆麵前立規矩盡孝。笙歌是出來單獨住的,就是迴京都也不過是有空時來給林氏請個安也就罷了,嫁進來就是妥妥的當家女主人。
秀才家姑娘原本就爽快,從小讀書也崇拜英雄,又聽說笙歌讀書識禮,找個藉口來男女互相看了一眼,姑娘見笙歌長得也英俊,在京都有自己的宅院,更沒有什麽不良嗜好,他們顧家又肯出高彩禮,也就點了頭。
笙歌是對婚姻沒什麽意見的,見人家姑娘肯,他自然也就點了頭。自此,男女雙方家長也都算滿意。
婚期正好,定下之後沒兩日就成了婚,這還耽誤了笙歌一日去赴任的時間。
二人成親之後,也算小小委屈一下人家姑娘,第二天就要雖夫君去打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