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秦檜以前也曾陷身北方,與董國慶可說是難友,所以特加照顧,將董國慶失陷在金國的那段時期都算作是當差的年資,不久便調他赴京升官,辦理軍隊糧餉的事務,數月後便死了。他母親汪氏向朝廷呈報,得自宣教郎追封,升為朝奉郎,並任命他兒子董仲堪為官,那是紹興十年三月間之事。(出洪邁《夷堅誌》)


    故事中提到了秦檜。乘這機會談談這個曆史上有名的奸相。


    秦檜,字會之,建康(今南京)人。在靖康年間,他是有名的主戰派。皇帝派他隨同張邦昌去和金人講和,秦檜道:“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矛盾,失臣本心。”堅決不去。後來金人要求割地,皇帝召開廷議,重臣大官中七十人主張割地,三十六人反對,秦檜是這三十六人的首領。


    後來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徽欽二帝被擄,金人命百官推張邦昌為帝,“百官軍民皆失色不敢答”。秦檜大膽上書,誓死反對,其中說道:“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盡死以辨。”書中大罵張邦昌:“張邦昌在上皇時,附會權幸,共為蠹國之政。社稷傾危,生民塗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讎,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傑必共起而誅之。”書中又稱:“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願複嗣君位,以安四方。”在那樣的局麵之下,敢於發如此大膽的議論,確是極有風骨,天下聞之,無不佩服。


    後來金人終於立張邦昌為帝,擄了秦檜北去。


    秦檜被俘虜這段期間,到底遭遇如何,史無可考,但相信一定是大受虐待,終於抵抗不了威脅,屈膝投降。一般認為,他所以得能全家南歸,是金人暗中和他有了密約,放他迴來做奸細的。金人當然掌握了他投降的證據和把柄,使他無法反悔,從此終身成為金國的大間諜。由於他以前所表現的氣節,所以一到朝廷,高宗就任他為禮部尚書。


    秦檜當權時力主和議,但真正決定和議大計的,其實還是高宗自己。當時文臣武將,大都反對與金人講和。《宋史·秦檜傳》有這樣一段記載:紹興八年“十月,宰執入見,檜獨身留言:‘臣僚畏首尾,多持兩端,此不足與斷大事。若陛下決欲講和,乞專與臣議,勿許群臣預。’帝曰:‘朕獨委卿。’檜曰:‘臣亦恐未便,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別奏。’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帝意欲和甚堅,檜猶以為未也,曰:‘臣恐別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別奏。’帝曰:‘然。’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確不移,乃出文字,乞決和議,勿許群臣預。”


    這段文字記得清清楚楚,說明了誰是和議的真正主持人。一般所謂奸臣,是皇帝胡塗,奸臣弄權。但高宗一點也不胡塗,秦檜隻是迎合上意,乘機攬權,至於殺嶽飛等等,都不過是執行高宗的決策,而這樣做,也正配合了他作為金國大間諜的任務。


    周密的《齊東野語》中,記述了兩個大官拍秦檜馬屁的手法,可看到當時官場的風氣:


    方德帶兵駐在廣東,特製了一批蠟燭,燭裏藏以名貴香料,派人送給秦檜,厚賄相府管家,請他設法讓秦檜親自見到。管家叫使者在京等候機會。有一日,秦檜宴客,大張筵席之際,管家稟告:“府中蠟燭點完了,恰好廣東經略送了一盒蠟燭來,還未敢開。”秦檜吩咐開了來點,蠟燭一燃,異香滿堂,眾賓大悅。秦檜見此燭貴重,一點其數,共是四十九枝,心下奇怪為何不是整數,叫送禮的使者來問。使者道:“經略專門造了這批蠟燭獻給相爺,香料難得,共隻造了五十枝,製成後恐怕不佳,點了一枝試驗,所以隻剩了四十九枝。數目零碎,但不敢用別的蠟燭充數。”秦檜大喜,認為方德奉己甚專,又不敢相欺,不久便升他的官。


    另有一個鄭仲,在四川做宣撫使。秦檜大起府第,高宗親題“一德格天”四字,作為樓閣的匾額。格天閣剛剛完工,鄭仲的書信恰好到來,呈上地毯一條,極盡華貴之能事。秦檜命將地毯鋪在格天閣中,不料大小尺寸竟絲毫不錯,剛好鋪滿。秦檜默然不語,心下大為不滿,過不多時,便借故將鄭仲撤職查辦。鄭仲造這條地毯,當然是事先暗中查明了格天閣地板的大小尺寸。秦檜自己是大特務頭子,對於鄭仲這種調查窺察他私事的特務手段,自是十分憎惡。


    秦檜一直到死,始終得高宗的信任寵愛,自然是深通做官之道。《鶴林玉露》中記載有一個小故事:秦檜夫人到宮內朝見,皇太後說起近來很少吃到大的子魚(當時是杭州最名貴的魚,今日在杭州仍極珍貴)。秦夫人說:“臣妾家裏倒有,明天呈奉一百條來給太後。”迴家後告知了丈夫。秦檜大急,知道這一下可糟了,皇太後吃不到好魚,自己家裏卻隨隨便便就拿出一百條來,豈不是顯得自己的享受比皇帝、皇太後還好得多?秦檜的妻子王氏生性陰險,傳說她參與殺嶽飛之謀,以“捉虎易,放虎難”六字,促使秦檜下定決心,終於害死嶽飛,然而講到做官的法門,究竟不及老奸巨猾的丈夫了。秦檜仔細思量一番之後,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第二天送了一百條青魚進宮去。青魚是普通的賤魚。皇太後哈哈大笑,說道:“我早說這秦老太婆是鄉下人,沒見過世麵,果然不錯。青魚和子魚形狀有些相似,味道可大不相同,隻不過魚身大而已。”這件趣事自必傳入皇帝耳中,母子兩人取笑秦檜是鄉下人之餘,覺得他忠厚老實,生活樸素,對他自又多了幾分好感。倘若送進宮去的真是一百條子魚,秦檜的相位不免有些危險了。


    秦檜當國凡十九年,他任內自然是壞事做盡。據《宋史·秦檜傳》所載,有不少作為是很具典型性的。《宋史》是元朝右丞相脫脫等所修,以異族人的觀點寫史,不至於故意捏造事實來毀謗秦檜。下麵是〈秦檜傳〉中所記錄的一些事例。


    高宗和金人媾和,割地稱臣,民間大憤。太學生張伯麟在壁上題詞:“夫差,爾忘越王殺爾父乎?”有人告發,張伯麟給捉去打板子,麵上刺字,發配充軍。夫差之父與越王戰,受傷而死,夫差為了報仇,派人日夜向他說這句話,以提高複仇的決心。張伯麟在壁上題這句話,當然是借古諷今,譏刺高宗忘了父親徽宗為金人所擄而死的奇恥大辱。


    秦檜下令禁止士人撰作史書,於是無恥文人紛紛迎合。司馬光的不肖曾孫司馬攸上書,宣稱《涑水紀聞》一書,不是他曾祖的著作(其實確是司馬光的史學著作)。吏部尚書李光的子孫,將李光的藏書萬卷都燒了,以免惹禍。可是有一個名叫曹泳的人,還是告發李光的兒子李孟堅,說他讀過父親所作的私史,卻不自首坦白。於是李孟堅被罰充軍,朝中大官有八人受到牽累。曹泳卻升了官。


    “察事之卒,布滿京城,小涉譏議,即捕治,中以深文。”所謂“中以深文”,即以胡亂羅織的重罪罪名,加在亂說亂講之人的身上。有一個名叫何溥的人,迎合秦檜,上書說程頤、張載這些大理學家的著作是“曲學”,須“力加禁絕”,“人無敢以為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庸並收藏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