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沙王吳苪一脈更是安安分分活了下去,一直到文帝時期無嗣繼承才國除。】
「什麽?盧綰他跟我玩造反?」
沒有當上皇帝的自己那般胸有城府,對盧綰這個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髮小堪稱掏心掏肺的劉季,此刻是真的火起到想要跳腳罵人。
「他這是什麽品種的傻子?」
他幹脆起身,在室內走來走去地踱步,心中有太多的匪夷所思和不解想要吐露,最後說出來的話倒顯得有點被氣狠了的顛三倒四。
「我要是真的想弄死他——我至於在那什麽,臧荼死後,我還把他冊封為燕王嗎?我在前麵那楚漢之爭中都沒聽見那後世人特意提到他幹了些什麽!」
「都這樣了!都這樣了!」劉季憤憤地咬牙切齒,幹脆走到蕭何麵前,對他比劃起來:「他還能被封為燕王!難道我要收拾他還必須得先封他為諸侯王嗎?」
他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口,可是蕭何有些無奈地看著他這番宣洩,在心底為他補充了上去。
劉季這般作態就是明晃晃赤/裸裸的偏心,而盧綰分明也知道這一點,在造反之後甚至還想喝劉季求情以免除罪責。
——所以都知道這一點了,你幹嘛原本還想造反啊!
蕭何不解,蕭何嘆氣。
—
韓信:所以吳苪他憑什麽沒事?!
原本以為大家都一樣難兄難弟,諸侯王身份就是原罪,所以心裏哪怕百般不舒服,也勉強忍耐住了的韓將軍,此刻是真的進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尖銳的,被羞辱的痛苦。
人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於是他一下子眼神冰冷,鋒利的眼刀順勢就刮向了旁邊的劉邦。
盧綰那個待遇他想想也就忍了,畢竟相處時間長短韓信心裏有數比不過。
可是吳苪憑什麽?
吳苪憑什麽?!
「不是,將軍你聽我說。」
劉邦也能明白韓信這個夾雜著怒火和冰冷的眼神到底所為的是何事,可是細究原因,隻感覺一個腦袋兩個大:雙方身份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他的理由在韓信眼中可能真的要被罵不可理喻吧——畢竟韓信就沒長政治那根神經啊!
「這是因為將軍你遠比吳苪厲害啊!」
他最後還是努力做出了嚐試,但心中對這句話的說服力度都不報什麽期望。
而韓信沒理他這句辯駁,隻是麵色不改地從他旁邊起身離開,換到了蕭相的另外一邊。
韓信:你說的很好,但是我覺得我現在有權力有理由遠離你並且不聽取你的發言。
——要不然真的很難克製住自己想跟你打起來的手。
【這其中,最冤枉也是最為人詬病的兩個異姓王,應該是彭越和韓信。
他們是真的,我個人感覺,完全沒有想要造反的意圖和行徑,隻是因為個人能力過於出挑而成為了靶子。
但他們最後下場那麽悽慘,也主要是因為這對難兄難弟的運氣是真的齊刷刷得不好,在諸侯王和中央的對立問題以外,都牽扯進了第二個問題之中,最終因為時勢而不幸地得去死的。
劉邦最早單純針對他們諸侯王身份做出的措施,其實隻有廢除諸侯王位的意思在。
彭越和他關係比較疏遠,年齡也比較大沒什麽雄心壯誌了,就是廢為庶人,遷往蜀地的下場。
韓信和他關係更緊密一點,能力和性格也不適合隨便放養,所以剝奪了楚王之位之後還要給他個淮陰侯的位置補上,把他帶到長安放在眼皮子底下。】
韓信:那我還得謝謝他啊?!
話是這麽嫌棄,但是心底那份排解不出的怨氣,多少還是有幾分在彭越的對比之下得到了幾分,讓韓信反應過來之後都不由沉默羞愧的寬慰。
——雖然估計肯定也有他功勞太大,隨便剋扣壓根沒辦法鎮撫人心的原因在吧。
韓信懨懨地坐在原地,感覺自己的思維仿佛被劈開裂成了兩半。
他因為沒辦法否認自己的能力和功績,所以不得不承認劉邦給出的理由足夠充分,又因為那冰冷處置之餘幾分摻雜著利益的餘溫,而狼狽不堪且荒謬地感到了幾分對比之下的寬裕。
真諷刺啊。
他在心底嗤笑,繼而忍不住都有些自厭地嫌棄起自己的軟弱來。
他一方麵當然為原先未來的自己感到不齒與憤怒——所有的心血,最後換來的是一個身死的下場,就算現在尚且還不知道細節為何,難道他還不足以為之憤怒嗎?
可是啊,他另一方麵竟然又忍不住為現在自己的處境感到慶幸,因為劉邦那句最初的話語維繫住現在的理智,又因為那原本待遇的差距而感到可恥的慰藉。
——太麻煩了,太複雜了,太混亂了。
韓信眨著眼,全然地思緒混亂,最終痛苦地閉上,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選擇自暴自棄。
結束之後幹脆告病歸家得了,反正現在命能保住,侯位也在身上,那他憑什麽還要給你們老劉家幹活啊!
【漢初君臣之間的主要矛盾,其實應該是繼承人問題。】
劉季那顆,原本在聽見自己未來臨終之時把朝政託付給呂雉的時候,就已經提起的心,此刻終於落地了。
還真就是後繼無人啊。
【劉邦雖然本性就是好酒好色的酒色之徒,並且早年就和人曹寡婦廝混生下了私生子,得到了長子劉肥。但是他的正式婚姻稱得上一句晚來,婚生的長子劉盈來得也就同樣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什麽?盧綰他跟我玩造反?」
沒有當上皇帝的自己那般胸有城府,對盧綰這個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髮小堪稱掏心掏肺的劉季,此刻是真的火起到想要跳腳罵人。
「他這是什麽品種的傻子?」
他幹脆起身,在室內走來走去地踱步,心中有太多的匪夷所思和不解想要吐露,最後說出來的話倒顯得有點被氣狠了的顛三倒四。
「我要是真的想弄死他——我至於在那什麽,臧荼死後,我還把他冊封為燕王嗎?我在前麵那楚漢之爭中都沒聽見那後世人特意提到他幹了些什麽!」
「都這樣了!都這樣了!」劉季憤憤地咬牙切齒,幹脆走到蕭何麵前,對他比劃起來:「他還能被封為燕王!難道我要收拾他還必須得先封他為諸侯王嗎?」
他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口,可是蕭何有些無奈地看著他這番宣洩,在心底為他補充了上去。
劉季這般作態就是明晃晃赤/裸裸的偏心,而盧綰分明也知道這一點,在造反之後甚至還想喝劉季求情以免除罪責。
——所以都知道這一點了,你幹嘛原本還想造反啊!
蕭何不解,蕭何嘆氣。
—
韓信:所以吳苪他憑什麽沒事?!
原本以為大家都一樣難兄難弟,諸侯王身份就是原罪,所以心裏哪怕百般不舒服,也勉強忍耐住了的韓將軍,此刻是真的進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尖銳的,被羞辱的痛苦。
人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於是他一下子眼神冰冷,鋒利的眼刀順勢就刮向了旁邊的劉邦。
盧綰那個待遇他想想也就忍了,畢竟相處時間長短韓信心裏有數比不過。
可是吳苪憑什麽?
吳苪憑什麽?!
「不是,將軍你聽我說。」
劉邦也能明白韓信這個夾雜著怒火和冰冷的眼神到底所為的是何事,可是細究原因,隻感覺一個腦袋兩個大:雙方身份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他的理由在韓信眼中可能真的要被罵不可理喻吧——畢竟韓信就沒長政治那根神經啊!
「這是因為將軍你遠比吳苪厲害啊!」
他最後還是努力做出了嚐試,但心中對這句話的說服力度都不報什麽期望。
而韓信沒理他這句辯駁,隻是麵色不改地從他旁邊起身離開,換到了蕭相的另外一邊。
韓信:你說的很好,但是我覺得我現在有權力有理由遠離你並且不聽取你的發言。
——要不然真的很難克製住自己想跟你打起來的手。
【這其中,最冤枉也是最為人詬病的兩個異姓王,應該是彭越和韓信。
他們是真的,我個人感覺,完全沒有想要造反的意圖和行徑,隻是因為個人能力過於出挑而成為了靶子。
但他們最後下場那麽悽慘,也主要是因為這對難兄難弟的運氣是真的齊刷刷得不好,在諸侯王和中央的對立問題以外,都牽扯進了第二個問題之中,最終因為時勢而不幸地得去死的。
劉邦最早單純針對他們諸侯王身份做出的措施,其實隻有廢除諸侯王位的意思在。
彭越和他關係比較疏遠,年齡也比較大沒什麽雄心壯誌了,就是廢為庶人,遷往蜀地的下場。
韓信和他關係更緊密一點,能力和性格也不適合隨便放養,所以剝奪了楚王之位之後還要給他個淮陰侯的位置補上,把他帶到長安放在眼皮子底下。】
韓信:那我還得謝謝他啊?!
話是這麽嫌棄,但是心底那份排解不出的怨氣,多少還是有幾分在彭越的對比之下得到了幾分,讓韓信反應過來之後都不由沉默羞愧的寬慰。
——雖然估計肯定也有他功勞太大,隨便剋扣壓根沒辦法鎮撫人心的原因在吧。
韓信懨懨地坐在原地,感覺自己的思維仿佛被劈開裂成了兩半。
他因為沒辦法否認自己的能力和功績,所以不得不承認劉邦給出的理由足夠充分,又因為那冰冷處置之餘幾分摻雜著利益的餘溫,而狼狽不堪且荒謬地感到了幾分對比之下的寬裕。
真諷刺啊。
他在心底嗤笑,繼而忍不住都有些自厭地嫌棄起自己的軟弱來。
他一方麵當然為原先未來的自己感到不齒與憤怒——所有的心血,最後換來的是一個身死的下場,就算現在尚且還不知道細節為何,難道他還不足以為之憤怒嗎?
可是啊,他另一方麵竟然又忍不住為現在自己的處境感到慶幸,因為劉邦那句最初的話語維繫住現在的理智,又因為那原本待遇的差距而感到可恥的慰藉。
——太麻煩了,太複雜了,太混亂了。
韓信眨著眼,全然地思緒混亂,最終痛苦地閉上,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選擇自暴自棄。
結束之後幹脆告病歸家得了,反正現在命能保住,侯位也在身上,那他憑什麽還要給你們老劉家幹活啊!
【漢初君臣之間的主要矛盾,其實應該是繼承人問題。】
劉季那顆,原本在聽見自己未來臨終之時把朝政託付給呂雉的時候,就已經提起的心,此刻終於落地了。
還真就是後繼無人啊。
【劉邦雖然本性就是好酒好色的酒色之徒,並且早年就和人曹寡婦廝混生下了私生子,得到了長子劉肥。但是他的正式婚姻稱得上一句晚來,婚生的長子劉盈來得也就同樣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