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劉邦穩住天下之後,他迴首看看自己膝下幾個兒子:比較小的幾個,劉長劉友劉恢劉建,此時應該還沒出生;劉恆差不多還在繈褓之中;劉如意也就比劉恆大了個兩歲。
這樣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得他當時隻能夠在長子劉肥和次子劉盈中做出個選擇,而答案也就毋庸置疑,隻可能是作為嫡長子,在他還是漢王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他王太子的劉盈。】
劉季:……
他被這一連串陌生的兒子名字糊了一臉。畢竟後世人在念叨的時候又快得像這些名字燙嘴似的,根本不帶停歇。隻有最後劉恆、劉如意和劉盈三個的名字被念得清晰。
「也就是說,那繼承問題,基本上也就集中在這三個小子身上了。」
他對比一下這幾個兒子的名字,砸吧砸吧嘴,大致明白未來會發生什麽了。
如意如意,如果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兒子,怎麽會別的兒子齊刷刷兩個字,就他獨一份的呢?
他能夠弄明白的事情,蕭何也當然門清,可是抽身事外,他比劉季更冷靜一點:「劉盈是你最合適的繼承人,劉如意估計是你最喜歡的兒子,肯定會發生帝位上的爭鬥。」
「那劉恆是怎麽迴事?」他敏銳地指出了這個關節點:「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愛子。為什麽後世人也要把他單獨提上一句?」
「除非……」他想到前麵呂雉最後執政的情況,又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地離譜:「總不會這兩個兒子最後兩敗俱傷,他最後登上帝位,因為年幼無法掌權,才由太後攝政?」
「——那也不合理吧?!憑什麽嫡長子都落敗了,太後的地位還好好的?總不可能這三個全是她和你生的吧?」
劉季:……你這話看看我,你覺得你信嗎?確實沒辦法相信劉季這方麵的得性,兩個什麽信息都沒有的人隻能無奈對坐看了一眼,繼而扭頭有些眼巴巴地望著天幕。
【劉盈的地位,其實一開始還算得上一句穩固。盡管劉邦對這個兒子仁弱的個性算不上喜歡,可是兒子還小,當時隻有十歲左右,以他的性格問題將他廢黜,多少說不過去。
雖然戚夫人劉如意母子在當時應該已經成為了他的寵姬愛子,可是劉邦又不是什麽戀愛腦,在這種事情上麵當然看重的是政治利益。
劉盈的母親是呂雉,是他的正妻,從宗族繼承關係上看,劉盈是他的嫡長子,沒有動搖地位的說法。
而呂雉在沛縣家小悉數被項羽擄去之後,又以她天性的剛強成為了這些家眷們的主心骨和精神上的支柱與安定劑。
等到這些家眷後來與追隨著劉邦的沛縣集團們重逢,他們對呂雉的感激,自然而然就會感染到沛縣集團的核心人員,使得他們心中惦記著這份恩情。
這份感情上的趨向,雖然還不至於讓呂雉此時就能聚集出龐大的政治力量,卻也能保證他們母子倆的地位穩定。】
劉邦略微皺眉:他此前還沒考慮到這一層影響。
他自己是對這方麵顯得淡薄乃至於冷酷的個性,也就難免疏忽了麾下那些故人,他們的家庭關係不少還稱得上和睦。
此前天幕雖然暴露了未來呂氏專權的局麵,讓呂家和不少朝臣之間肯定會存在芥蒂。但若是呂雉在這方麵處理得當的話,有家小在一旁吹枕邊風……
他琢磨了一陣,繼而看向隔著老遠,神態已然有點破罐子破摔了的韓信,心中的苦悶和無奈又多了一層。
他早就能夠明白原本的韓信為什麽會迎來死局,後世人的剖析對他來說都有點心思被道明的煩躁。
可是此時他卻希望後世人能講得更加明白一點,明白到把全部的細節都展露無疑,繼而讓劉邦可以將眼下的局勢擺在韓信麵前讓他好好辨別其中的不同。
同樣是繼承問題,可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韓信絕對不能去死。
他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太艱難了。!
第62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盈作為繼承人不能承擔大任的問題就日趨嚴重起來,劉如意作為劉邦的愛子,又被他認為和自己頗為肖像,其競爭力也就日漸增加。
再加上戚夫人在一旁的煽風點火,劉邦想要更立太子的心意,也就明晰起來。漢初的繼承問題成功引發了新一輪的君臣矛盾。】
劉季:……
「為什麽啊?」他瞬間一臉痛苦地掐住了自己的手腕,用身體上的疼痛來逃避內心的窒息:「為什麽我媳婦那麽能耐,兒子卻不爭氣啊?!」
他這時候又沒遇上那寵姬愛子,情感上的偏向完全不存在於他的思考之中。單純從利益角度出發,劉季甚至為呂雉感覺到了一種荒謬的不甘。
有他當爹,有呂雉那樣一個聽起來就精明能幹還後世認可的個性剛強的母親。
那劉盈是怎麽,在占據了大義的前提下,還能長成讓他不滿意的地步的?
蕭何比他年長,又是個按鄉裏模範發展的人物。早就娶妻生子的過來人倒是更能理解一些,對著劉季就恨鐵不成鋼地一擊上去了:「這孩子生下來,你不需要養啊?」
他聽著劉季這某種意義上真混帳的話就來氣,瞬間明白了自己為什麽會牽扯進那繼承人問題中了:「那劉盈,等你當上皇帝的時候才十歲,前麵幾年你估計都忙著打仗去了,孩子恐怕都丟在後方不管的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樣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得他當時隻能夠在長子劉肥和次子劉盈中做出個選擇,而答案也就毋庸置疑,隻可能是作為嫡長子,在他還是漢王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他王太子的劉盈。】
劉季:……
他被這一連串陌生的兒子名字糊了一臉。畢竟後世人在念叨的時候又快得像這些名字燙嘴似的,根本不帶停歇。隻有最後劉恆、劉如意和劉盈三個的名字被念得清晰。
「也就是說,那繼承問題,基本上也就集中在這三個小子身上了。」
他對比一下這幾個兒子的名字,砸吧砸吧嘴,大致明白未來會發生什麽了。
如意如意,如果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兒子,怎麽會別的兒子齊刷刷兩個字,就他獨一份的呢?
他能夠弄明白的事情,蕭何也當然門清,可是抽身事外,他比劉季更冷靜一點:「劉盈是你最合適的繼承人,劉如意估計是你最喜歡的兒子,肯定會發生帝位上的爭鬥。」
「那劉恆是怎麽迴事?」他敏銳地指出了這個關節點:「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愛子。為什麽後世人也要把他單獨提上一句?」
「除非……」他想到前麵呂雉最後執政的情況,又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地離譜:「總不會這兩個兒子最後兩敗俱傷,他最後登上帝位,因為年幼無法掌權,才由太後攝政?」
「——那也不合理吧?!憑什麽嫡長子都落敗了,太後的地位還好好的?總不可能這三個全是她和你生的吧?」
劉季:……你這話看看我,你覺得你信嗎?確實沒辦法相信劉季這方麵的得性,兩個什麽信息都沒有的人隻能無奈對坐看了一眼,繼而扭頭有些眼巴巴地望著天幕。
【劉盈的地位,其實一開始還算得上一句穩固。盡管劉邦對這個兒子仁弱的個性算不上喜歡,可是兒子還小,當時隻有十歲左右,以他的性格問題將他廢黜,多少說不過去。
雖然戚夫人劉如意母子在當時應該已經成為了他的寵姬愛子,可是劉邦又不是什麽戀愛腦,在這種事情上麵當然看重的是政治利益。
劉盈的母親是呂雉,是他的正妻,從宗族繼承關係上看,劉盈是他的嫡長子,沒有動搖地位的說法。
而呂雉在沛縣家小悉數被項羽擄去之後,又以她天性的剛強成為了這些家眷們的主心骨和精神上的支柱與安定劑。
等到這些家眷後來與追隨著劉邦的沛縣集團們重逢,他們對呂雉的感激,自然而然就會感染到沛縣集團的核心人員,使得他們心中惦記著這份恩情。
這份感情上的趨向,雖然還不至於讓呂雉此時就能聚集出龐大的政治力量,卻也能保證他們母子倆的地位穩定。】
劉邦略微皺眉:他此前還沒考慮到這一層影響。
他自己是對這方麵顯得淡薄乃至於冷酷的個性,也就難免疏忽了麾下那些故人,他們的家庭關係不少還稱得上和睦。
此前天幕雖然暴露了未來呂氏專權的局麵,讓呂家和不少朝臣之間肯定會存在芥蒂。但若是呂雉在這方麵處理得當的話,有家小在一旁吹枕邊風……
他琢磨了一陣,繼而看向隔著老遠,神態已然有點破罐子破摔了的韓信,心中的苦悶和無奈又多了一層。
他早就能夠明白原本的韓信為什麽會迎來死局,後世人的剖析對他來說都有點心思被道明的煩躁。
可是此時他卻希望後世人能講得更加明白一點,明白到把全部的細節都展露無疑,繼而讓劉邦可以將眼下的局勢擺在韓信麵前讓他好好辨別其中的不同。
同樣是繼承問題,可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韓信絕對不能去死。
他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太艱難了。!
第62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盈作為繼承人不能承擔大任的問題就日趨嚴重起來,劉如意作為劉邦的愛子,又被他認為和自己頗為肖像,其競爭力也就日漸增加。
再加上戚夫人在一旁的煽風點火,劉邦想要更立太子的心意,也就明晰起來。漢初的繼承問題成功引發了新一輪的君臣矛盾。】
劉季:……
「為什麽啊?」他瞬間一臉痛苦地掐住了自己的手腕,用身體上的疼痛來逃避內心的窒息:「為什麽我媳婦那麽能耐,兒子卻不爭氣啊?!」
他這時候又沒遇上那寵姬愛子,情感上的偏向完全不存在於他的思考之中。單純從利益角度出發,劉季甚至為呂雉感覺到了一種荒謬的不甘。
有他當爹,有呂雉那樣一個聽起來就精明能幹還後世認可的個性剛強的母親。
那劉盈是怎麽,在占據了大義的前提下,還能長成讓他不滿意的地步的?
蕭何比他年長,又是個按鄉裏模範發展的人物。早就娶妻生子的過來人倒是更能理解一些,對著劉季就恨鐵不成鋼地一擊上去了:「這孩子生下來,你不需要養啊?」
他聽著劉季這某種意義上真混帳的話就來氣,瞬間明白了自己為什麽會牽扯進那繼承人問題中了:「那劉盈,等你當上皇帝的時候才十歲,前麵幾年你估計都忙著打仗去了,孩子恐怕都丟在後方不管的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