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衛所與其他衛所的區別,就是從官兵到軍戶,早就淪為了為王府幹活的免費勞力,那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全都隻剩一紙任命書,有的連任命書都沒有,隻剩一塊腰牌。
根本就是一群老農民,如果用這群老農民,指揮一群年輕農民,整頓後的衛所,它還是一群農民。
於是吳三桂提議,重新考核選拔各級官職,重建衛所指揮體係。
這下,有人不幹了。
從汝寧府調到開封府的崇王府三衛,其中左衛指揮使柳東伯,年近五旬,他家是世係的衛指揮指,不知從哪一輩起,祖傳的武藝早忘了,後輩兒孫隻會種地,但好歹有個指揮使頭銜,掌握著衛中糧食分配的特權。
聽說要重新選拔衛所軍官,他一下子慌了。
迴到家,恨恨地對幾個兒子道:“我柳家的官職,是老祖宗跟著成祖皇帝靖難,從死人堆裏掙來的,豈能讓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子來搶班奪權?”
柳家大兒子生德五大三粗,他不屑地道:“比就比,誰怕誰啊,兒子就不信,衛裏那些飯都吃不飽的丘八,能打得過我?”
柳家老二拍拍他哥的肩膀,嗤笑道:“空有一身蠻力,有何用?聽說還要考文考。”
“啥是文考?”柳老大一臉單純的愚蠢,摸著腦袋問,“爹,文考咋考?”
柳東伯悶著頭道:“就是像讀書人那樣,考認字、考術算!”
“爹,兒子行!”一直擠不上來的柳老三,扒開兩位哥哥,興奮地道,“兒子好歹在王府族學裏,陪公子念過兩年書,衛裏的糧食,不就是兒子幫你算的麽?”
柳東伯望望豆芽菜似的三兒子,搖了搖頭,他說:“別急,老子自有辦法,讓他選不成。”
當天夜裏,他讓兒子們找來底下的幾個心腹千戶、百戶,神色凝重地蠱惑道:“朝廷欲以比武加文考之法,奪我等世襲之權,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家業,豈可丟失,今兒,招你們來,大家都想想法子,如何才能保住這祖宗基業?”
千戶杜萬鵬,是柳東伯的兒女親家,也是心腹,知道柳東伯今日的目的,他眉頭緊鎖,隨即單膝跪地,拱手道:“大人說得是,祖宗基業,不可斷於我等之手,萬鵬願聽大人差遣,誓死扞衛衛所舊製!”
有了杜萬鵬帶頭,其他幾位千戶、百戶官,也紛紛表示要與大人共進退,無他,丟了祖宗傳下來的官職,兒孫淪為普通軍戶,下場淒慘。
柳東伯滿意地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他暗中聯絡了其他兩衛指揮使,共同商討對策,無論如何,要保住祖宗基業。
衛所普通軍戶,誰不羨慕將官們的權力?單單是糧食分配權一項,就拿捏著底下人的生死。
聽說要選重新選拔將官,人人奮勇,許多人家更是把家裏僅剩的口糧,挪給當兵的青壯,指望著他養好身體,掙個一官半職迴來。
千戶以上的官職不敢想,掙個百戶、總旗之類的官職,也不錯嘛。
事實證明,沒有最爛,隻有更爛,衛所兵們那農民鬥毆似的比武,看得吳三桂直嗟牙花。
柳家大兒子憑著身強體壯,真是打遍全衛無敵手,但他大字不識,麵對文試,頓時手足無措,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淘汰了。
柳家三兒子倒是會認字,但他打架成績排在末尾,也未選上。
眼看著家傳的職位,就要花落別家,杜萬鵬也落選,兩個患難親家如何甘心?二人聚集起族中青壯,和衛裏落選的其他將官一起,準備拿起武器,誓死扞衛祖宗傳下來的官職。
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壯,在柳東伯等人的蠱惑下,紛紛響應,衛所內部一時劍拔弩張。
得知此事後,吳三桂震怒不已,立即將此事,報告了孫傳庭。
孫傳庭正在監督軍戶們開荒種地,軍戶們分到的地,一半是熟地,一半是荒地,熟地的種子播下去後,就要開荒。
新開的荒地,就算不能種糧,種些菽類(豆類),也能裹腹,所以他抓得很緊,希望用一年時間,讓軍戶們可以養活自己,第二年,就能向兵部,繳納軍糧。
聽聞柳東伯拒不配合整改,他拿出兵部的文件,對吳三桂說:“柳東伯不聽調遣,聚眾作亂,殺!”
吳三桂雖然覺得狠了一些,但他深知,若不及時平息這場內亂,必將影響河南的王府衛所整頓計劃,而河南,是全國的實踐基,柳東伯不識時務,隻好拿他開刀。
於是,他率領兩百京營士兵,扛著火槍,氣昂昂地來到柳東伯的院子外。
吳三桂還想給眾人一次機會,高聲喝道:“柳東伯,你等抗拒改革,禍亂軍心,快快投降,交出印璽,饒爾等一命,否則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
柳東伯也厲聲喝道:“印璽乃祖宗傳下來的,朝廷豈能輕易褫奪?我等誓死不交!吳隊長要,就從我等屍體上踏過去!”
吳三桂被氣笑了,道一聲:“好!”
言罷,他揮手示意,京營兵三排火槍兵上前,第一排在鼓聲的指示下,舉槍、齊射,砰地槍響,騰起一陣煙霧。
柳家院牆上站著的幾十名青壯,隨著槍聲,頓時跌下去幾人,其餘人等趕忙將頭縮到院牆後麵。
院子裏立即響起哀嚎聲,各種驚恐的哭喊聲:“開槍了!他們開槍了!柳爺,你說官軍不敢開槍的……”
柳東伯也沒想到,吳三桂根本不跟他們講條件,他原來的最低底線,是降職,哪怕將他家的衛指揮使,降到指揮僉事,他也認了,誰讓自家兒孫不爭氣呢?
誰知吳三桂不講武德,上來就開槍。
院子裏亂做一團,許多人往後院逃,柳東伯和杜萬鵬拿著林棍,大聲嗬斥,也無法阻止青壯們潰逃。
正亂著,牆外又丟進來兩顆黑唿唿的圓疙瘩,眾人還沒看清是什麽,那家夥轟地就爆炸開來,院子裏頓時人仰馬翻。
杜萬鵬再顧不得其他,瘋狂地大喊道:“投降,我們投降……”
其他醒悟過來,也跟著大喊:“投降……我們投降……”
吳三桂退後幾步,一個助跑,飛起一腳,就將柳家的大門踹開,見院子裏跪滿了青壯,人人灰頭土臉,許多人被震天雷裏的鐵砂、石子、釘子,炸得渾身是傷。
“不自量力!看看你們,就是一群農民,哪裏有一點兵的樣子?”吳三桂站在大門口,嫌棄揮揮手,“抓起來,帶走!”
柳家院子裏,共聚集了近兩百青壯,死傷二十三人,其餘人等,當場投降。
孫傳庭下令,柳東伯、杜萬鵬等頭領,梟首示眾,頭顱傳到其他三地衛所示眾。
跟著柳家、杜家作亂的青壯,全家發配貴州靖遠衛戍邊,立即上路。
首級一到,其餘三地衛所的整改,異常順利。
鑒於四地衛所實在是缺乏人才,兵部決定從京營裏選拔幾位將領,南下任衛指揮使、指揮同知。
北京軍事學院通過考評,也選派了四名資深學員,到四地任指揮僉事,負責訓練士兵,開辦識字班。
被派到開封衛所任指揮僉事的,正是隨周遇吉到陝西曆練的軍校學員,姚長根。
根本就是一群老農民,如果用這群老農民,指揮一群年輕農民,整頓後的衛所,它還是一群農民。
於是吳三桂提議,重新考核選拔各級官職,重建衛所指揮體係。
這下,有人不幹了。
從汝寧府調到開封府的崇王府三衛,其中左衛指揮使柳東伯,年近五旬,他家是世係的衛指揮指,不知從哪一輩起,祖傳的武藝早忘了,後輩兒孫隻會種地,但好歹有個指揮使頭銜,掌握著衛中糧食分配的特權。
聽說要重新選拔衛所軍官,他一下子慌了。
迴到家,恨恨地對幾個兒子道:“我柳家的官職,是老祖宗跟著成祖皇帝靖難,從死人堆裏掙來的,豈能讓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子來搶班奪權?”
柳家大兒子生德五大三粗,他不屑地道:“比就比,誰怕誰啊,兒子就不信,衛裏那些飯都吃不飽的丘八,能打得過我?”
柳家老二拍拍他哥的肩膀,嗤笑道:“空有一身蠻力,有何用?聽說還要考文考。”
“啥是文考?”柳老大一臉單純的愚蠢,摸著腦袋問,“爹,文考咋考?”
柳東伯悶著頭道:“就是像讀書人那樣,考認字、考術算!”
“爹,兒子行!”一直擠不上來的柳老三,扒開兩位哥哥,興奮地道,“兒子好歹在王府族學裏,陪公子念過兩年書,衛裏的糧食,不就是兒子幫你算的麽?”
柳東伯望望豆芽菜似的三兒子,搖了搖頭,他說:“別急,老子自有辦法,讓他選不成。”
當天夜裏,他讓兒子們找來底下的幾個心腹千戶、百戶,神色凝重地蠱惑道:“朝廷欲以比武加文考之法,奪我等世襲之權,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家業,豈可丟失,今兒,招你們來,大家都想想法子,如何才能保住這祖宗基業?”
千戶杜萬鵬,是柳東伯的兒女親家,也是心腹,知道柳東伯今日的目的,他眉頭緊鎖,隨即單膝跪地,拱手道:“大人說得是,祖宗基業,不可斷於我等之手,萬鵬願聽大人差遣,誓死扞衛衛所舊製!”
有了杜萬鵬帶頭,其他幾位千戶、百戶官,也紛紛表示要與大人共進退,無他,丟了祖宗傳下來的官職,兒孫淪為普通軍戶,下場淒慘。
柳東伯滿意地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他暗中聯絡了其他兩衛指揮使,共同商討對策,無論如何,要保住祖宗基業。
衛所普通軍戶,誰不羨慕將官們的權力?單單是糧食分配權一項,就拿捏著底下人的生死。
聽說要選重新選拔將官,人人奮勇,許多人家更是把家裏僅剩的口糧,挪給當兵的青壯,指望著他養好身體,掙個一官半職迴來。
千戶以上的官職不敢想,掙個百戶、總旗之類的官職,也不錯嘛。
事實證明,沒有最爛,隻有更爛,衛所兵們那農民鬥毆似的比武,看得吳三桂直嗟牙花。
柳家大兒子憑著身強體壯,真是打遍全衛無敵手,但他大字不識,麵對文試,頓時手足無措,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淘汰了。
柳家三兒子倒是會認字,但他打架成績排在末尾,也未選上。
眼看著家傳的職位,就要花落別家,杜萬鵬也落選,兩個患難親家如何甘心?二人聚集起族中青壯,和衛裏落選的其他將官一起,準備拿起武器,誓死扞衛祖宗傳下來的官職。
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壯,在柳東伯等人的蠱惑下,紛紛響應,衛所內部一時劍拔弩張。
得知此事後,吳三桂震怒不已,立即將此事,報告了孫傳庭。
孫傳庭正在監督軍戶們開荒種地,軍戶們分到的地,一半是熟地,一半是荒地,熟地的種子播下去後,就要開荒。
新開的荒地,就算不能種糧,種些菽類(豆類),也能裹腹,所以他抓得很緊,希望用一年時間,讓軍戶們可以養活自己,第二年,就能向兵部,繳納軍糧。
聽聞柳東伯拒不配合整改,他拿出兵部的文件,對吳三桂說:“柳東伯不聽調遣,聚眾作亂,殺!”
吳三桂雖然覺得狠了一些,但他深知,若不及時平息這場內亂,必將影響河南的王府衛所整頓計劃,而河南,是全國的實踐基,柳東伯不識時務,隻好拿他開刀。
於是,他率領兩百京營士兵,扛著火槍,氣昂昂地來到柳東伯的院子外。
吳三桂還想給眾人一次機會,高聲喝道:“柳東伯,你等抗拒改革,禍亂軍心,快快投降,交出印璽,饒爾等一命,否則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
柳東伯也厲聲喝道:“印璽乃祖宗傳下來的,朝廷豈能輕易褫奪?我等誓死不交!吳隊長要,就從我等屍體上踏過去!”
吳三桂被氣笑了,道一聲:“好!”
言罷,他揮手示意,京營兵三排火槍兵上前,第一排在鼓聲的指示下,舉槍、齊射,砰地槍響,騰起一陣煙霧。
柳家院牆上站著的幾十名青壯,隨著槍聲,頓時跌下去幾人,其餘人等趕忙將頭縮到院牆後麵。
院子裏立即響起哀嚎聲,各種驚恐的哭喊聲:“開槍了!他們開槍了!柳爺,你說官軍不敢開槍的……”
柳東伯也沒想到,吳三桂根本不跟他們講條件,他原來的最低底線,是降職,哪怕將他家的衛指揮使,降到指揮僉事,他也認了,誰讓自家兒孫不爭氣呢?
誰知吳三桂不講武德,上來就開槍。
院子裏亂做一團,許多人往後院逃,柳東伯和杜萬鵬拿著林棍,大聲嗬斥,也無法阻止青壯們潰逃。
正亂著,牆外又丟進來兩顆黑唿唿的圓疙瘩,眾人還沒看清是什麽,那家夥轟地就爆炸開來,院子裏頓時人仰馬翻。
杜萬鵬再顧不得其他,瘋狂地大喊道:“投降,我們投降……”
其他醒悟過來,也跟著大喊:“投降……我們投降……”
吳三桂退後幾步,一個助跑,飛起一腳,就將柳家的大門踹開,見院子裏跪滿了青壯,人人灰頭土臉,許多人被震天雷裏的鐵砂、石子、釘子,炸得渾身是傷。
“不自量力!看看你們,就是一群農民,哪裏有一點兵的樣子?”吳三桂站在大門口,嫌棄揮揮手,“抓起來,帶走!”
柳家院子裏,共聚集了近兩百青壯,死傷二十三人,其餘人等,當場投降。
孫傳庭下令,柳東伯、杜萬鵬等頭領,梟首示眾,頭顱傳到其他三地衛所示眾。
跟著柳家、杜家作亂的青壯,全家發配貴州靖遠衛戍邊,立即上路。
首級一到,其餘三地衛所的整改,異常順利。
鑒於四地衛所實在是缺乏人才,兵部決定從京營裏選拔幾位將領,南下任衛指揮使、指揮同知。
北京軍事學院通過考評,也選派了四名資深學員,到四地任指揮僉事,負責訓練士兵,開辦識字班。
被派到開封衛所任指揮僉事的,正是隨周遇吉到陝西曆練的軍校學員,姚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