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器坐到張薔的對麵,也望向主位那裏,他低聲道:“諾,穿白衫那位,叫張溥,著青衫那位,叫吳偉業,蓄短須那位,叫吳昌時……”
嗬嗬,今兒還真是來對地方了,南方讀書人的代表,複社的、東林的,都來了啊。
陸續還有舉子進來,張薔抓緊這個時間,向呂大器打聽四川的情況:有沒有受災?剛平息的奢安之亂,對四川民間的影響。
呂大器並不了解全麵的平叛情況,也講不出多少見聞,隻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情況:當地官府為了平叛,向百姓增收了一道剿餉,畝田五十文。
百姓本身就有田稅和丁口稅,現在加上遼餉和剿餉,哪怕是豐收年景,也吃不飽飯了,他有三位縣學同窗,也因無銀錢交束修而失學,十分可惜!
張薔不動聲色地跟著歎了一口氣,正要再問,就聽到主桌那邊傳來大聲的議論聲:“諸位隻看溫尚書要增加術算題的提議,卻沒看到前幾期的《明報》,宮裏那位老太後,要求中央各部要做預算,聽說是不做預算的,不讓戶部撥款!”
張薔氣憤地瞪向那邊,一位正在揮斥方遒的灰衣舉子:你才老太後,你全家都老太後!
另一人十分擔憂的樣子:“明年的預算,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遼餉?聽說延綏那邊,都人吃人了……”
他周圍的人悚然一驚:“足下聽何人所說?朝廷不是派了陝西道禦史吳牲,前去賑災了麽?”
那人嗤笑一聲:“切!偌大的西北,戶部隻拿出十萬兩……大家想想,這幾滴雨能落到哪裏?還不夠當地官員塞牙縫!”
眾人沉默,張薔對麵的呂大器搖頭歎息道:“唉,國事多艱啊。”
有人不同意那人的觀點,站起來反駁道:“袁兄,咱們來京的路上,不是見到有商人往災區運糧了麽?你也別如此悲觀,人吃人……何時見過?你別傳得那麽邪唿。”
那位袁兄也振作起來,點點頭冷笑道:“哼,諸位知道,這糧食是如何運過去的麽?”
“知道啊,綠色通道嘛,報紙上有報道過,漢中地區的商人,將糧食運到延綏邊鎮,真的換到了三倍的茶引。
商人們再用這些茶引,將茶運到甘肅鎮那邊,與蒙古人換馬,再將這些馬賣到內地,掙大錢了!”
有人不屑地道:“商人都是一群不要命的,一顆心都鑽到錢眼裏去了。”
這句話,讓南方舉子集體沉默,他們的家族、或是家裏,多多少少都要經商,要不然,怎麽供得起他們讀書進學?遊花船,賞南曲?
白衫張溥,見冷了場,站起來衝紫禁城方向拱了拱手,笑道:“足下擔心之事,自有朝堂諸公,和宮中那位操心,咱們今日在此,重在以詩文會友,莫談國事……莫談國事,哈哈哈。”
另一位江南的舉子不同意他的觀點,站起來反駁道:“足下此言差矣,豈不聞東林君子的教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我輩讀書人,自當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蓄短須的吳昌時站起來,笑著打斷他道:“足下說的有道理,但家事國事天下事,也離不開銀子是不是?沒有銀子,你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何來的讀書聲?”
他轉過頭,對剛才說商人鑽錢眼裏的那位問道:“足下以為,銀子從哪裏來?依在下看,一是土地收入,佃農靠糶糧,地主靠出租,二是靠手藝,做工所得,三就是你瞧不起的經商所得……”
另有人附和他道:“是啊,商人們千裏販糧,賺的也是辛苦錢,甚至賣命的錢。”
吳昌時的話,贏得了江南舉子的一致同意,他們紛紛點頭:“是極是極,來之兄的話,比較中肯……”
吳昌時字來之,這家夥因為貪汙被崇禎斬殺,從言辭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個貪財的。
有人低聲道:“大家還看不出來嗎?宮中那位老太後,一秉國,就下旨清理官店,連官府也開始做起買賣來啦。”
張薔氣得一眼瞪過去:你才老太後!你全家老太後!
提到官店,立即有人義憤填膺地高喊道:“這是與民爭利!朝堂上那幫人,都是慫包,為了頭上的烏紗,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依在下看,咱們就該聯名上書,請求太後撤銷官店!”
已經接到最後一位客人,剛跨進會場的夏永彝接過話頭,問他:“這官店,是太祖他老人家在打江山的時候,就開設的,這是祖製?你們說,太後會違背祖製麽?”
那人不吭聲,還是一副不忿的樣子。
四川人呂大器對張薔二人道:“那人的父親是縣令,他家剛交出了兩間官店……”
張薔望了法容一眼,法容立即關注起那人來,下來讓隱衛好好查查他老子……
被人反駁的白衫張溥,見夏允彝和陳子龍進來,又站起來,雙手往下一壓,等眾人靜下來,他才說道:“今日,我複社在此設宴,以文會友,蒙諸位不棄,撥冗前來,在下太倉張溥,有禮了。”
說罷,團團一揖,眾人紛紛拱手迴禮,張薔和法容、呂大器也隨著眾人站起來拱手,連道“謝謝款待!”
“想必各位都看到前幾日的報紙了,”張溥說著,從桌子上拿起一張報紙,正是那張炒到五兩銀子一份的《明報》,“現在離春闈不足兩個月,溫大人卻拋出這麽一篇文章?意欲何為?”
短須吳昌時憤憤地道:“意欲何為?還不是見宮中那位要實行預算製度,提出來討好那位的!”
夏允彝苦笑道:“太倉促了,哪裏來得及準備?在下家裏倒是有《九章算術》,可惜沒帶來,早知道就帶著了,唉。”
陳子龍年輕氣盛,比較激進,他揮著手說:“這溫體仁為了討好太後,不顧今科舉子的實際情況,胡亂打破祖製,真真是個奸佞……”
白衫張溥叫了一聲好,接著說道:“懋中說得好!我等今科舉子,卻不能成了他的墊腳石,如果我等因為新增的術算題而落榜,踏不上仕途,何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何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江南舉子紛紛點頭:“天和兄說得對!我等不能坐以待斃,得做點什麽來挽救咱們的前程啊。”
事關前程,連張薔對麵的呂大器,也揮起手臂,操作蹩腳的官話喊道:“不能坐以待斃!”
張薔關切地問他:“呂兄,你為何也覺得他說得對?”
呂大器垮著臉道:“龜兒子溫體人,格老子吾不會術算啊……”
張薔撲哧笑出聲,聲音清脆如山泉出澗,呂大器奇怪地望過來,嗡聲嗡氣喜嘀咕道:“張小友,你怎麽女兮兮的?”
張薔瞪她,連法容也瞪向他:你才女兮兮!你全家女兮兮!
青衫吳偉業,此時隻是一個小秀才,跟著先生生張溥上京漲見識的,他拱拱手站起來,斯斯文文地朝白衫的張溥問道:“先生就說說,咱們要怎麽做吧?江南十七家詩社,都聽先生兄的……”
嗬嗬,今兒還真是來對地方了,南方讀書人的代表,複社的、東林的,都來了啊。
陸續還有舉子進來,張薔抓緊這個時間,向呂大器打聽四川的情況:有沒有受災?剛平息的奢安之亂,對四川民間的影響。
呂大器並不了解全麵的平叛情況,也講不出多少見聞,隻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情況:當地官府為了平叛,向百姓增收了一道剿餉,畝田五十文。
百姓本身就有田稅和丁口稅,現在加上遼餉和剿餉,哪怕是豐收年景,也吃不飽飯了,他有三位縣學同窗,也因無銀錢交束修而失學,十分可惜!
張薔不動聲色地跟著歎了一口氣,正要再問,就聽到主桌那邊傳來大聲的議論聲:“諸位隻看溫尚書要增加術算題的提議,卻沒看到前幾期的《明報》,宮裏那位老太後,要求中央各部要做預算,聽說是不做預算的,不讓戶部撥款!”
張薔氣憤地瞪向那邊,一位正在揮斥方遒的灰衣舉子:你才老太後,你全家都老太後!
另一人十分擔憂的樣子:“明年的預算,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遼餉?聽說延綏那邊,都人吃人了……”
他周圍的人悚然一驚:“足下聽何人所說?朝廷不是派了陝西道禦史吳牲,前去賑災了麽?”
那人嗤笑一聲:“切!偌大的西北,戶部隻拿出十萬兩……大家想想,這幾滴雨能落到哪裏?還不夠當地官員塞牙縫!”
眾人沉默,張薔對麵的呂大器搖頭歎息道:“唉,國事多艱啊。”
有人不同意那人的觀點,站起來反駁道:“袁兄,咱們來京的路上,不是見到有商人往災區運糧了麽?你也別如此悲觀,人吃人……何時見過?你別傳得那麽邪唿。”
那位袁兄也振作起來,點點頭冷笑道:“哼,諸位知道,這糧食是如何運過去的麽?”
“知道啊,綠色通道嘛,報紙上有報道過,漢中地區的商人,將糧食運到延綏邊鎮,真的換到了三倍的茶引。
商人們再用這些茶引,將茶運到甘肅鎮那邊,與蒙古人換馬,再將這些馬賣到內地,掙大錢了!”
有人不屑地道:“商人都是一群不要命的,一顆心都鑽到錢眼裏去了。”
這句話,讓南方舉子集體沉默,他們的家族、或是家裏,多多少少都要經商,要不然,怎麽供得起他們讀書進學?遊花船,賞南曲?
白衫張溥,見冷了場,站起來衝紫禁城方向拱了拱手,笑道:“足下擔心之事,自有朝堂諸公,和宮中那位操心,咱們今日在此,重在以詩文會友,莫談國事……莫談國事,哈哈哈。”
另一位江南的舉子不同意他的觀點,站起來反駁道:“足下此言差矣,豈不聞東林君子的教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我輩讀書人,自當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蓄短須的吳昌時站起來,笑著打斷他道:“足下說的有道理,但家事國事天下事,也離不開銀子是不是?沒有銀子,你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何來的讀書聲?”
他轉過頭,對剛才說商人鑽錢眼裏的那位問道:“足下以為,銀子從哪裏來?依在下看,一是土地收入,佃農靠糶糧,地主靠出租,二是靠手藝,做工所得,三就是你瞧不起的經商所得……”
另有人附和他道:“是啊,商人們千裏販糧,賺的也是辛苦錢,甚至賣命的錢。”
吳昌時的話,贏得了江南舉子的一致同意,他們紛紛點頭:“是極是極,來之兄的話,比較中肯……”
吳昌時字來之,這家夥因為貪汙被崇禎斬殺,從言辭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個貪財的。
有人低聲道:“大家還看不出來嗎?宮中那位老太後,一秉國,就下旨清理官店,連官府也開始做起買賣來啦。”
張薔氣得一眼瞪過去:你才老太後!你全家老太後!
提到官店,立即有人義憤填膺地高喊道:“這是與民爭利!朝堂上那幫人,都是慫包,為了頭上的烏紗,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依在下看,咱們就該聯名上書,請求太後撤銷官店!”
已經接到最後一位客人,剛跨進會場的夏永彝接過話頭,問他:“這官店,是太祖他老人家在打江山的時候,就開設的,這是祖製?你們說,太後會違背祖製麽?”
那人不吭聲,還是一副不忿的樣子。
四川人呂大器對張薔二人道:“那人的父親是縣令,他家剛交出了兩間官店……”
張薔望了法容一眼,法容立即關注起那人來,下來讓隱衛好好查查他老子……
被人反駁的白衫張溥,見夏允彝和陳子龍進來,又站起來,雙手往下一壓,等眾人靜下來,他才說道:“今日,我複社在此設宴,以文會友,蒙諸位不棄,撥冗前來,在下太倉張溥,有禮了。”
說罷,團團一揖,眾人紛紛拱手迴禮,張薔和法容、呂大器也隨著眾人站起來拱手,連道“謝謝款待!”
“想必各位都看到前幾日的報紙了,”張溥說著,從桌子上拿起一張報紙,正是那張炒到五兩銀子一份的《明報》,“現在離春闈不足兩個月,溫大人卻拋出這麽一篇文章?意欲何為?”
短須吳昌時憤憤地道:“意欲何為?還不是見宮中那位要實行預算製度,提出來討好那位的!”
夏允彝苦笑道:“太倉促了,哪裏來得及準備?在下家裏倒是有《九章算術》,可惜沒帶來,早知道就帶著了,唉。”
陳子龍年輕氣盛,比較激進,他揮著手說:“這溫體仁為了討好太後,不顧今科舉子的實際情況,胡亂打破祖製,真真是個奸佞……”
白衫張溥叫了一聲好,接著說道:“懋中說得好!我等今科舉子,卻不能成了他的墊腳石,如果我等因為新增的術算題而落榜,踏不上仕途,何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何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江南舉子紛紛點頭:“天和兄說得對!我等不能坐以待斃,得做點什麽來挽救咱們的前程啊。”
事關前程,連張薔對麵的呂大器,也揮起手臂,操作蹩腳的官話喊道:“不能坐以待斃!”
張薔關切地問他:“呂兄,你為何也覺得他說得對?”
呂大器垮著臉道:“龜兒子溫體人,格老子吾不會術算啊……”
張薔撲哧笑出聲,聲音清脆如山泉出澗,呂大器奇怪地望過來,嗡聲嗡氣喜嘀咕道:“張小友,你怎麽女兮兮的?”
張薔瞪她,連法容也瞪向他:你才女兮兮!你全家女兮兮!
青衫吳偉業,此時隻是一個小秀才,跟著先生生張溥上京漲見識的,他拱拱手站起來,斯斯文文地朝白衫的張溥問道:“先生就說說,咱們要怎麽做吧?江南十七家詩社,都聽先生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