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兩三個月的幹旱,除了天氣熱點,其實對大梁各地的農作物影響不大。兵禍時,各地作物已經收成入倉。
隻是貧民百姓家的糧食都被苛捐爆稅進了貪官汙吏的口袋,所以趙家軍每攻陷一個地方,必搶大戶開倉放糧。
領到糧食的貧民無不對趙家軍感激涕零,趙禦景還未攻下大梁都城,已盡得民心。
外界的兵荒馬亂李素素一無所知。
她們這座邊城小宅有吃有喝的,陳盼盼又不拘著她上街,隻是她每次出門,她必定陪在左右。
這日她沿著街巷閑逛,突然聞到一股濃鬱的桂花香味,從斑駁的院牆那頭傳來。
她忍不住停下步伐,欣賞了片刻這股花香。
陳盼盼跟著她停下,疑惑地看著她,又看了一眼平平無奇,空無一人的小巷,問她,“停下來作甚?”
“好香啊。”
“你沒聞到嗎?”
李素素陶醉地閉上眼睛細嗅空氣中傳來的花香,聽見陳盼盼的問話,悠然睜開眼睛,反問她。
陳盼盼哦了一聲,“我去把這株花給你挖來?”
“這樣不好吧?”
這跟強取豪奪有什麽區別?
而且她不確定,把桂花樹移一個地方,能不能養活。
她拉著跳起來想要翻牆入內的陳盼盼趕緊道,“算了,喜歡不一定要擁有。”
“這香味太濃,偶爾聞聞還行,種在咱們院中日日夜夜熏著,隻怕嗅覺都要出問題。”
“哦。”
陳盼盼聽勸地停止了動作,心裏卻是想,倒是可以摘幾支開得正好的桂花迴去給她熏熏屋子。
她心裏這麽想,也問了出來,“要不我們進去折幾支花?”
李素素一想,有花堪折直須折,無傷大雅,便點頭同意了她的提議。
“那你別亂跑,等我!”
陳盼盼行動迅速,翻牆進來折了花枝出來,不過轉瞬間完成。
濃黃色的小碎花藏在枝葉底下,看著並不怎麽美麗,那股異香卻是好聞得很。
“給你。”
李素素接過她遞過來的花,心虛感油然而生,再也興不起繼續閑逛的心思,隻想趕緊迴去,把這竊來之物藏於室內。
她轉頭說,“我們迴去吧。”
有時候陳盼盼也很驚訝於她的識趣,被他們帶到大梁後,她好像從來沒有想過要逃跑,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
每日悠閑度日。
就像是她故意翻牆進去,離開她的視線,看看她會不會有下意識逃跑的動作,她都沒有。
陳盼盼覺得自己有點看不懂她。
於是迴去的路上,她問出了她心中的疑惑,“你跟著我們到了大梁,會不會想家?會不會遺憾沒能嫁給林世子?”
李素素腳步一頓,輕歎,“說沒有遺憾是假的,隨緣吧,要說恨你們也不至於,畢竟你們除了不顧我意願,把我擄走,其他方麵並沒有虧待我。”
隻是高溫下日夜兼程趕路真的是把她給弄怕了,將來一年內,她都不想出遠門了。
出遠門要是準備不足,實在是太折磨人。
從前她跟著車隊,衣食日用之物備得很周全,晚上住得又是驛站或客棧最好的房間,倒是沒有難受的感覺。
由此可見。
她吃不了苦。
陳盼盼難得有幾分心虛,隻是一想到,主子必定能成功,到時候她在大梁的地位,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心裏那點愧疚就隨風而散。
心道說不定以後她得感謝她。
在大祈,她隻是小小的縣令之女,嫁人也不過是世子夫人。
在大梁,主子都開始給她擬公主封號了。
其實這是於禮不合的,隻是主子說,能奪得大梁,有素素一份功勞,力排眾議,把事情提前定了下來。
圍困帝都半月,他早已把大梁當成囊中之物,隻等待一個時機,把城裏權貴一網打盡。
而宮牆內的小皇帝還在醉生夢死,對於大軍圍城毫無所知。
輔政大臣倒是焦慮得頭發掉了一茬又一茬,快把自己愁成了禿子。
城外每日喊戰,他是一聲都不敢應。
城裏多年沒見過血的禁衛軍,如何打得過一路殺過來的豺狼。
權貴們都像縮頭烏龜一樣,不聽不看,權當無事發生。
不到火燒眉毛,依舊在享受。
最後,城裏的窮苦人家糧食吃完,開始想辦法出城找生機。
隻是城牆巍峨,固若金湯,內有禁衛軍守著,外有起義大軍虎視眈眈。
城裏窮苦百姓沒了活路,有人喊了一聲寧做飽死鬼,率先翻過了權貴們高高的院牆。
這可比城牆好翻多了,有一就有二,打頭陣的難民被殺死了不少,死之前也沒能吃上一口糧食。
隻是權貴們的護院精力有限,數不盡的難民蜂擁而至,一夜之間,城裏再無權貴賤民之分。
高牆大院內,血流成河。
有兵權的,欲把守城的兵將調來平亂。
恰好給了趙家軍攻城的時機。
不同於帝都緊張一觸即發的局勢,邊城風平浪靜,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小宅外時不時響起貨郎挑擔賣貨的叫賣聲,院裏兩個小丫頭何曾見過這種熱鬧,都目光灼灼地盯著家門口,望眼欲穿,極想出去看看。
是何人在喊話。
賣的又是什麽東西?
李素素覺得兩個孩子眼巴巴的表情太可愛了,便一手牽一個,讓金大叔打開門,她領著兩個孩子出去,把貨郎喊停。
貨郎年紀不大,二十出頭,穿的衣裳很舊,打了不少補丁,但是洗得很幹淨。
他身材不算高大,用一根光滑的扁擔挑著兩個籮筐,籮筐上麵有蓋子,看不出裏麵裝的是什麽。
貨郎被喊停迴頭一看,眼裏閃過驚豔之色,沒想到喊住他的,是一位穿著對襟淺黃色襖裙的少女,手裏還牽了兩個小妹妹。
他還沒反應過來,就仿佛聽見天籟之音,在問他,“賣的是什麽?”
“能不能放下來,打開讓我們看看?”
“你一直挑著擔停在那裏不累嗎?”
貨郎一張還算清秀的臉紅暈爬上來蔓延至脖頸,好在他臉黑外人難以發現,他如夢初醒,忙挑著籮筐往迴走幾步。
停在李素素三尺之外,把擔子放了下來。
隻是貧民百姓家的糧食都被苛捐爆稅進了貪官汙吏的口袋,所以趙家軍每攻陷一個地方,必搶大戶開倉放糧。
領到糧食的貧民無不對趙家軍感激涕零,趙禦景還未攻下大梁都城,已盡得民心。
外界的兵荒馬亂李素素一無所知。
她們這座邊城小宅有吃有喝的,陳盼盼又不拘著她上街,隻是她每次出門,她必定陪在左右。
這日她沿著街巷閑逛,突然聞到一股濃鬱的桂花香味,從斑駁的院牆那頭傳來。
她忍不住停下步伐,欣賞了片刻這股花香。
陳盼盼跟著她停下,疑惑地看著她,又看了一眼平平無奇,空無一人的小巷,問她,“停下來作甚?”
“好香啊。”
“你沒聞到嗎?”
李素素陶醉地閉上眼睛細嗅空氣中傳來的花香,聽見陳盼盼的問話,悠然睜開眼睛,反問她。
陳盼盼哦了一聲,“我去把這株花給你挖來?”
“這樣不好吧?”
這跟強取豪奪有什麽區別?
而且她不確定,把桂花樹移一個地方,能不能養活。
她拉著跳起來想要翻牆入內的陳盼盼趕緊道,“算了,喜歡不一定要擁有。”
“這香味太濃,偶爾聞聞還行,種在咱們院中日日夜夜熏著,隻怕嗅覺都要出問題。”
“哦。”
陳盼盼聽勸地停止了動作,心裏卻是想,倒是可以摘幾支開得正好的桂花迴去給她熏熏屋子。
她心裏這麽想,也問了出來,“要不我們進去折幾支花?”
李素素一想,有花堪折直須折,無傷大雅,便點頭同意了她的提議。
“那你別亂跑,等我!”
陳盼盼行動迅速,翻牆進來折了花枝出來,不過轉瞬間完成。
濃黃色的小碎花藏在枝葉底下,看著並不怎麽美麗,那股異香卻是好聞得很。
“給你。”
李素素接過她遞過來的花,心虛感油然而生,再也興不起繼續閑逛的心思,隻想趕緊迴去,把這竊來之物藏於室內。
她轉頭說,“我們迴去吧。”
有時候陳盼盼也很驚訝於她的識趣,被他們帶到大梁後,她好像從來沒有想過要逃跑,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
每日悠閑度日。
就像是她故意翻牆進去,離開她的視線,看看她會不會有下意識逃跑的動作,她都沒有。
陳盼盼覺得自己有點看不懂她。
於是迴去的路上,她問出了她心中的疑惑,“你跟著我們到了大梁,會不會想家?會不會遺憾沒能嫁給林世子?”
李素素腳步一頓,輕歎,“說沒有遺憾是假的,隨緣吧,要說恨你們也不至於,畢竟你們除了不顧我意願,把我擄走,其他方麵並沒有虧待我。”
隻是高溫下日夜兼程趕路真的是把她給弄怕了,將來一年內,她都不想出遠門了。
出遠門要是準備不足,實在是太折磨人。
從前她跟著車隊,衣食日用之物備得很周全,晚上住得又是驛站或客棧最好的房間,倒是沒有難受的感覺。
由此可見。
她吃不了苦。
陳盼盼難得有幾分心虛,隻是一想到,主子必定能成功,到時候她在大梁的地位,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心裏那點愧疚就隨風而散。
心道說不定以後她得感謝她。
在大祈,她隻是小小的縣令之女,嫁人也不過是世子夫人。
在大梁,主子都開始給她擬公主封號了。
其實這是於禮不合的,隻是主子說,能奪得大梁,有素素一份功勞,力排眾議,把事情提前定了下來。
圍困帝都半月,他早已把大梁當成囊中之物,隻等待一個時機,把城裏權貴一網打盡。
而宮牆內的小皇帝還在醉生夢死,對於大軍圍城毫無所知。
輔政大臣倒是焦慮得頭發掉了一茬又一茬,快把自己愁成了禿子。
城外每日喊戰,他是一聲都不敢應。
城裏多年沒見過血的禁衛軍,如何打得過一路殺過來的豺狼。
權貴們都像縮頭烏龜一樣,不聽不看,權當無事發生。
不到火燒眉毛,依舊在享受。
最後,城裏的窮苦人家糧食吃完,開始想辦法出城找生機。
隻是城牆巍峨,固若金湯,內有禁衛軍守著,外有起義大軍虎視眈眈。
城裏窮苦百姓沒了活路,有人喊了一聲寧做飽死鬼,率先翻過了權貴們高高的院牆。
這可比城牆好翻多了,有一就有二,打頭陣的難民被殺死了不少,死之前也沒能吃上一口糧食。
隻是權貴們的護院精力有限,數不盡的難民蜂擁而至,一夜之間,城裏再無權貴賤民之分。
高牆大院內,血流成河。
有兵權的,欲把守城的兵將調來平亂。
恰好給了趙家軍攻城的時機。
不同於帝都緊張一觸即發的局勢,邊城風平浪靜,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小宅外時不時響起貨郎挑擔賣貨的叫賣聲,院裏兩個小丫頭何曾見過這種熱鬧,都目光灼灼地盯著家門口,望眼欲穿,極想出去看看。
是何人在喊話。
賣的又是什麽東西?
李素素覺得兩個孩子眼巴巴的表情太可愛了,便一手牽一個,讓金大叔打開門,她領著兩個孩子出去,把貨郎喊停。
貨郎年紀不大,二十出頭,穿的衣裳很舊,打了不少補丁,但是洗得很幹淨。
他身材不算高大,用一根光滑的扁擔挑著兩個籮筐,籮筐上麵有蓋子,看不出裏麵裝的是什麽。
貨郎被喊停迴頭一看,眼裏閃過驚豔之色,沒想到喊住他的,是一位穿著對襟淺黃色襖裙的少女,手裏還牽了兩個小妹妹。
他還沒反應過來,就仿佛聽見天籟之音,在問他,“賣的是什麽?”
“能不能放下來,打開讓我們看看?”
“你一直挑著擔停在那裏不累嗎?”
貨郎一張還算清秀的臉紅暈爬上來蔓延至脖頸,好在他臉黑外人難以發現,他如夢初醒,忙挑著籮筐往迴走幾步。
停在李素素三尺之外,把擔子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