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郎打開罩著籮筐的竹扁,定了定心神,開始給她們介紹,“有紅頭繩,繡花針,各色絲線,碎布頭……”
李素素眼裏閃過一絲失望,這些東西,她都用不上啊。
但是把人喊停了,不隨便買點什麽,又不好意思。
她從懷裏腰間摸了摸,啥也沒有。
哦,想起來了,現在的她是個窮光蛋,身無分文。
往日出門,都是陳盼盼跟在後頭給她付銀子的。
她還振振有詞,說怕她身上有銀子,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偷跑迴大祈。
天知道,她壓根沒這個想法。
原因無他,坐馬車坐傷了,短時間內不想出遠門,看見馬車就煩。
兩個小丫頭倒是很感興趣的看著籮筐,還跑過去趴在籮筐邊緣問東問西。
貨郎小哥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讓兩個孩子的話永不落空。
陳盼盼慢吞吞地走出來,倚著門框問,“看上了什麽?”
貨郎抬起頭一看,臉又紅了,嗬,又走出來一個大美女。
他更加不急著走,隻期盼能多看美人兩眼。
陳盼盼見他眼神澄淨,隻是單純的欣賞,並沒有反感。
李素素見她出來,就對兩個小丫頭說,“看上什麽盡管拿,別耽誤這位大哥的時間。”
兩個小丫頭隻想看,不敢要,聽見她這麽說,紛紛害羞地跑了迴來。
陳盼盼問她們,“沒有想要的嗎?”
兩個孩子不約而同地點頭。
李素素過意不去,就過去要了一盒繡花針,以及各色繡線也要了些。
她用不上,不是可以讓兩個小丫頭給自己衣裳上嚐試著繡朵花兒什麽的麽。
待她選好,陳盼盼很默契地過來付錢。
李素素看兩個孩子喜歡熱鬧,就提議,“要不咱們家也賣點什麽?”
“讓兩個小丫頭長長見識。”
她的要求,隻要不過分,陳盼盼總是會盡力滿足她的。
故而她一說,陳盼盼就問,“你想賣點什麽?要租個鋪位嗎?”
李素素連忙擺手,“不用!”
租個鋪子那是浪費,她可不想整日窩在店裏。
她的目光落在屋簷下的石磨上,這石磨是有一日她說想吃豆腐了,陳盼盼讓人送來的,隻用過寥寥幾次。
賣什麽呢?
那就賣豆花吧。
鮮嫩爽滑,兩個小丫頭也愛吃。
成本還便宜。
聽她說想做豆花來賣,陳盼盼讓金大叔出門一趟,沒多久就帶迴來幾十斤黃豆。
李素素指使青草嬸子泡了五斤豆子,泡好後讓兩位嬸子磨成豆漿。
點鹵的手藝兩位嬸子也早已學會,不用她操心。
自豆漿上鍋後,兩個小丫頭就守在廚房門口,吸溜著口水等著豆花出鍋。
熱乎乎的豆花出鍋後,淋上煮好的糖水,能甜到人心底去。
桃花嬸子看著糖水就萬般心痛,直言,“這糖水比豆花還貴啊。”
李素素無奈一笑,“嬸子放心,咱們隻賣豆花,糖水不用給客人備,今天煮的糖水是咱們自己吃的。”
不是她不想賣加了糖水的豆花,實在是在邊城糖貴得很,她們宅子裏的糖備得也不多,就日常炒菜調味用還夠。
兩個小丫頭心滿意足地吃上了甜滋滋,滑溜溜的豆花,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十分喜人。
吃飽喝足後。
李素素指使兩個嬸子,把剩下的豆花裝進木桶裏,提到巷口擺著喊。
青草嬸子哪裏做過這樣拋頭露麵的事,起初是硬著頭皮聽從吩咐,把木桶提到巷子口。
迴頭一看,一串小尾巴。
兩個小丫頭跟著來了,兩位姑娘也跟著來了,人多膽子壯,她瞬間有了底氣。
她打開木桶的蓋子,深唿吸一口氣,正想要學著貨郎喊賣。
怎麽喊來著?
李素素已經率先喊開了,“豆花一個銅板一勺,自備碗來。滑溜溜的豆花一個銅板一勺!”
兩個小丫頭覺得有意思,也扯著稚嫩的小嗓子跟著喊,“豆花一個銅板一勺……”
陳盼盼覺得丟臉,背過了身,後退幾步,假裝自己是個行人,跟她們不是一夥的。
這喊話聲引來許多街坊鄰居開門出來看熱鬧,一個銅板一勺,還真不貴。
這是這個豆花聞所未聞,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有好奇心重的孩子,就鬧著要大人給他買一勺來嚐嚐。
大人哪裏拗得過撒潑的孩子,隻得依他,迴屋拿了個碗出來,給他一枚銅板,讓他自個兒去買。
小男孩樂得見牙不見眼,髒兮兮的小手抓著瓷白光潔的碗,另一隻手捏著銅板,樂顛顛地跑起來,把銅板遞給青草嬸子。
把碗也遞過去,小人得誌地掃視一圈看熱鬧的街坊,雄赳赳地對青草嬸子說,“給我來一勺!”
聲音洪亮,頗有意氣風發的氣勢。
“好咧!”
第一個顧客上門,青草嬸子也很激動,心情澎湃,手腳麻利地給他勺了滿滿一大勺。
手都不帶抖的。
小男孩接過碗,直接埋頭進碗裏啃了一口,沒嚐出味來,豆花也被他舔碎,很難吃進口。
急得他大喊,“娘!給我一個勺!”
有好事的街坊笑眯眯地問他,“怎麽樣,壯壯,好吃嗎?”
壯壯砸吧砸吧嘴巴,想了想,直言,“沒吃出味道來。”
李素素淡定地笑了笑,“可以迴家加點糖,喜歡吃鹹的,家裏有熬湯也可以加點湯伴著吃。”
其他街坊心說,能吃就行,哪裏還要加糖加湯,誰家舍得這樣吃啊!
一個銅板一大勺,看著能飽肚。
不少街坊也心動了,都想買來嚐嚐。
李素素又說,“可以用豆子換,半碗豆子換一碗豆花。”
這下換的人就多了,糧店裏,豆子不值錢,兩個銅板一斤,半碗也差不多半斤重吧。
隻是家家戶戶,都有些零星的地頭,會種幾顆豆子。
豆子又難以煮熟,除了家裏斷糧了,沒人願意煮豆子吃。
能用豆子換新鮮的吃食,大家都願意嚐試。
青草嬸子就懵了,她們沒帶裝豆子的工具出來啊。
好在家離得不遠,李素素讓端著豆子的街坊們等一下,她迴家拿個木桶來裝豆子。
街坊們紛紛露出善意的笑容,“不急,我們等你來。”
桶裏的豆花還多著呢,不在乎多等一時半會。
李素素眼裏閃過一絲失望,這些東西,她都用不上啊。
但是把人喊停了,不隨便買點什麽,又不好意思。
她從懷裏腰間摸了摸,啥也沒有。
哦,想起來了,現在的她是個窮光蛋,身無分文。
往日出門,都是陳盼盼跟在後頭給她付銀子的。
她還振振有詞,說怕她身上有銀子,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偷跑迴大祈。
天知道,她壓根沒這個想法。
原因無他,坐馬車坐傷了,短時間內不想出遠門,看見馬車就煩。
兩個小丫頭倒是很感興趣的看著籮筐,還跑過去趴在籮筐邊緣問東問西。
貨郎小哥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讓兩個孩子的話永不落空。
陳盼盼慢吞吞地走出來,倚著門框問,“看上了什麽?”
貨郎抬起頭一看,臉又紅了,嗬,又走出來一個大美女。
他更加不急著走,隻期盼能多看美人兩眼。
陳盼盼見他眼神澄淨,隻是單純的欣賞,並沒有反感。
李素素見她出來,就對兩個小丫頭說,“看上什麽盡管拿,別耽誤這位大哥的時間。”
兩個小丫頭隻想看,不敢要,聽見她這麽說,紛紛害羞地跑了迴來。
陳盼盼問她們,“沒有想要的嗎?”
兩個孩子不約而同地點頭。
李素素過意不去,就過去要了一盒繡花針,以及各色繡線也要了些。
她用不上,不是可以讓兩個小丫頭給自己衣裳上嚐試著繡朵花兒什麽的麽。
待她選好,陳盼盼很默契地過來付錢。
李素素看兩個孩子喜歡熱鬧,就提議,“要不咱們家也賣點什麽?”
“讓兩個小丫頭長長見識。”
她的要求,隻要不過分,陳盼盼總是會盡力滿足她的。
故而她一說,陳盼盼就問,“你想賣點什麽?要租個鋪位嗎?”
李素素連忙擺手,“不用!”
租個鋪子那是浪費,她可不想整日窩在店裏。
她的目光落在屋簷下的石磨上,這石磨是有一日她說想吃豆腐了,陳盼盼讓人送來的,隻用過寥寥幾次。
賣什麽呢?
那就賣豆花吧。
鮮嫩爽滑,兩個小丫頭也愛吃。
成本還便宜。
聽她說想做豆花來賣,陳盼盼讓金大叔出門一趟,沒多久就帶迴來幾十斤黃豆。
李素素指使青草嬸子泡了五斤豆子,泡好後讓兩位嬸子磨成豆漿。
點鹵的手藝兩位嬸子也早已學會,不用她操心。
自豆漿上鍋後,兩個小丫頭就守在廚房門口,吸溜著口水等著豆花出鍋。
熱乎乎的豆花出鍋後,淋上煮好的糖水,能甜到人心底去。
桃花嬸子看著糖水就萬般心痛,直言,“這糖水比豆花還貴啊。”
李素素無奈一笑,“嬸子放心,咱們隻賣豆花,糖水不用給客人備,今天煮的糖水是咱們自己吃的。”
不是她不想賣加了糖水的豆花,實在是在邊城糖貴得很,她們宅子裏的糖備得也不多,就日常炒菜調味用還夠。
兩個小丫頭心滿意足地吃上了甜滋滋,滑溜溜的豆花,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十分喜人。
吃飽喝足後。
李素素指使兩個嬸子,把剩下的豆花裝進木桶裏,提到巷口擺著喊。
青草嬸子哪裏做過這樣拋頭露麵的事,起初是硬著頭皮聽從吩咐,把木桶提到巷子口。
迴頭一看,一串小尾巴。
兩個小丫頭跟著來了,兩位姑娘也跟著來了,人多膽子壯,她瞬間有了底氣。
她打開木桶的蓋子,深唿吸一口氣,正想要學著貨郎喊賣。
怎麽喊來著?
李素素已經率先喊開了,“豆花一個銅板一勺,自備碗來。滑溜溜的豆花一個銅板一勺!”
兩個小丫頭覺得有意思,也扯著稚嫩的小嗓子跟著喊,“豆花一個銅板一勺……”
陳盼盼覺得丟臉,背過了身,後退幾步,假裝自己是個行人,跟她們不是一夥的。
這喊話聲引來許多街坊鄰居開門出來看熱鬧,一個銅板一勺,還真不貴。
這是這個豆花聞所未聞,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有好奇心重的孩子,就鬧著要大人給他買一勺來嚐嚐。
大人哪裏拗得過撒潑的孩子,隻得依他,迴屋拿了個碗出來,給他一枚銅板,讓他自個兒去買。
小男孩樂得見牙不見眼,髒兮兮的小手抓著瓷白光潔的碗,另一隻手捏著銅板,樂顛顛地跑起來,把銅板遞給青草嬸子。
把碗也遞過去,小人得誌地掃視一圈看熱鬧的街坊,雄赳赳地對青草嬸子說,“給我來一勺!”
聲音洪亮,頗有意氣風發的氣勢。
“好咧!”
第一個顧客上門,青草嬸子也很激動,心情澎湃,手腳麻利地給他勺了滿滿一大勺。
手都不帶抖的。
小男孩接過碗,直接埋頭進碗裏啃了一口,沒嚐出味來,豆花也被他舔碎,很難吃進口。
急得他大喊,“娘!給我一個勺!”
有好事的街坊笑眯眯地問他,“怎麽樣,壯壯,好吃嗎?”
壯壯砸吧砸吧嘴巴,想了想,直言,“沒吃出味道來。”
李素素淡定地笑了笑,“可以迴家加點糖,喜歡吃鹹的,家裏有熬湯也可以加點湯伴著吃。”
其他街坊心說,能吃就行,哪裏還要加糖加湯,誰家舍得這樣吃啊!
一個銅板一大勺,看著能飽肚。
不少街坊也心動了,都想買來嚐嚐。
李素素又說,“可以用豆子換,半碗豆子換一碗豆花。”
這下換的人就多了,糧店裏,豆子不值錢,兩個銅板一斤,半碗也差不多半斤重吧。
隻是家家戶戶,都有些零星的地頭,會種幾顆豆子。
豆子又難以煮熟,除了家裏斷糧了,沒人願意煮豆子吃。
能用豆子換新鮮的吃食,大家都願意嚐試。
青草嬸子就懵了,她們沒帶裝豆子的工具出來啊。
好在家離得不遠,李素素讓端著豆子的街坊們等一下,她迴家拿個木桶來裝豆子。
街坊們紛紛露出善意的笑容,“不急,我們等你來。”
桶裏的豆花還多著呢,不在乎多等一時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