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趁此身未老
一個人流浪,不必去遠方 作者:王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鼓浪嶼的一夜一日。
仿佛是島外的一生一世。
而今,鼓浪嶼,雖是脂粉氣濃烈,卻仍舊風情萬種。昔年的小家碧玉,落進時光裏,總要滄桑,並日漸老去。“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最好的結局便是,仍有人對她戀慕癡迷,並從老舊的塵埃裏看見她昔日的純淨和朝氣。
大約是在宋末元初之時,有一李姓男子,打魚為生。不知因何緣故,某日,他乘船漂流遠行,行至一處荒島。如入桃花源,隻見此島花繁柳綠,鳥鳴如歌,遂起戀慕之心。想著,若是能在此處,攜愛人孤靜長居,實在是件好浪漫的事。
他們蓋一間小屋,打魚種地,養禽喂豬,蒔花種樹,春耕秋拾。後來,又有旁人闖入,偌大一個島嶼,也是無法占地為王,唯能與之共享了。時日長久,來此小島的男女漁民愈來愈多。到了明朝,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時,以此島為據點練兵紮營,使之揚名。
於是,又有了黃姓人家,洪姓人家。
再後來,又遷來葉家、陳家。
昔日,一個海水寂寥的小島,日漸熱鬧起來。原本好平靜的一個世外桃源,寂靜終被打破,有了人煙。一塊樸素美極的土地上,開始籠罩著人畜生機與俗塵煙火。彼時,因島嶼之輪廓近似圓形,它便被叫做“圓沙洲”或是“圓洲仔”。
“那時,手提、肩挑、走街串巷的小商販聲調不一,此起彼伏的吆喝,成了熱鬧的點綴:淩晨,有賣油條、豆花、豆奶、碗糕粿、豆包仔粿、煎糕、炸棗、麵包、雞蛋的……日裏,有賣瓷碗、笊籬、竹刷、烘爐扇……也有補鼎、補鍋、補麵桶的……夜裏,自有賣燒肉粽、芋包、魚丸湯、扁食湯的……”
舊時熱鬧大約也就如書裏所寫這般了。
鴉片戰爭之後,島上又來了洋人。與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不同,他們長著碧眼金發,高挺的鼻梁與身型看著總要兇悍幾分。歲月遷變,來去的人族日漸喧囂,連異族的人也要踏破鐵蹄,在此處留下一些痕跡。
伴隨洋人而來的西方教會為發展信眾,先後在島上築造了大小教堂數十座。又建有宗教書店、醫院和教會學校等。
而今的鼓浪嶼日光幼兒園的前身--懷德幼稚園,創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是中國最早的幼兒園。彼時,鼓浪嶼的學校眾多。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師範,以及各色宗教學校。藥店、米店也是多不勝數。霎時,仿佛果真使小島民眾走出了封建社會,一派繁華。
再後來,此島淪為“公共租界”。混戰年代,租界地帶總要相對安全。租界外,征伐死傷不斷;租界內,舞廳、洋行領事館,依然酒綠燈紅、金迷紙醉。慶幸當時“工部局”販售地皮,本地華人富商也得此際遇在島上興建別墅。為普羅大眾造福,填海、鋪路、修碼頭……
後來,抗戰爆發,小島再曆戰火。廈門淪陷之時,小島難民多達11萬人。日軍暴行之下,死傷民眾難以計數。是這樣曆盡繁華、又曆盡苦難的一座小小島嶼。但歲月寬宏。抗戰勝利之後,被收迴,改設“廈門市鼓浪嶼區”。
幾度春秋來又去。洋人已不在,日本人也走了。就連當年聲名煊赫的富商華人也已作古。小洋樓日漸斑駁,西式別墅亦已老舊。小島昔日繁華散盡,唯有--紅花綠樹如舊,海水藍淨如舊,那一群孤僻多福的貓,慵懶如舊。
從鋼琴碼頭走到英國領事館。又從日本領事館走到天主教堂。從許家園走到林氏府。又從李清泉別墅走到了毓園。從大北電報局走到荷蘭領事館。又從春草堂走到匯豐公館。所謂“春夢覺來心自警,往事般般應”,感觸如是。心下惘然。
迴到旅館,查閱鼓浪嶼相關曆史。見一幅老照片,當中是舊年工部局的一群洋人巡捕,正襟危坐,很是端肅。便想,民國時,這島上,是否也曾有那麽一雙人,一如王家衛鏡頭下的梁朝偉和張曼玉,上演著一出生死愛恨的戲碼。
在洋房相遇。
在教堂相聚。
伴歲月蕭蕭。
趁此身未老。
彼時,日落黃昏。旅館的狹小房內充斥著昏暗的日光。窗外是,發情的流浪小貓厲聲喵叫。來敲房門的,是旅館隔壁的幹洗店小妹。一身青草綠的工作服,馬尾束在腦後,麵上零星的雀斑很是好看。她說:先生,你好,這是您昨日送洗的衣物。
聲似鼓浪嶼的黃昏夕陽。
溫柔。
滄桑。
又有力量。
仿佛是島外的一生一世。
而今,鼓浪嶼,雖是脂粉氣濃烈,卻仍舊風情萬種。昔年的小家碧玉,落進時光裏,總要滄桑,並日漸老去。“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最好的結局便是,仍有人對她戀慕癡迷,並從老舊的塵埃裏看見她昔日的純淨和朝氣。
大約是在宋末元初之時,有一李姓男子,打魚為生。不知因何緣故,某日,他乘船漂流遠行,行至一處荒島。如入桃花源,隻見此島花繁柳綠,鳥鳴如歌,遂起戀慕之心。想著,若是能在此處,攜愛人孤靜長居,實在是件好浪漫的事。
他們蓋一間小屋,打魚種地,養禽喂豬,蒔花種樹,春耕秋拾。後來,又有旁人闖入,偌大一個島嶼,也是無法占地為王,唯能與之共享了。時日長久,來此小島的男女漁民愈來愈多。到了明朝,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時,以此島為據點練兵紮營,使之揚名。
於是,又有了黃姓人家,洪姓人家。
再後來,又遷來葉家、陳家。
昔日,一個海水寂寥的小島,日漸熱鬧起來。原本好平靜的一個世外桃源,寂靜終被打破,有了人煙。一塊樸素美極的土地上,開始籠罩著人畜生機與俗塵煙火。彼時,因島嶼之輪廓近似圓形,它便被叫做“圓沙洲”或是“圓洲仔”。
“那時,手提、肩挑、走街串巷的小商販聲調不一,此起彼伏的吆喝,成了熱鬧的點綴:淩晨,有賣油條、豆花、豆奶、碗糕粿、豆包仔粿、煎糕、炸棗、麵包、雞蛋的……日裏,有賣瓷碗、笊籬、竹刷、烘爐扇……也有補鼎、補鍋、補麵桶的……夜裏,自有賣燒肉粽、芋包、魚丸湯、扁食湯的……”
舊時熱鬧大約也就如書裏所寫這般了。
鴉片戰爭之後,島上又來了洋人。與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不同,他們長著碧眼金發,高挺的鼻梁與身型看著總要兇悍幾分。歲月遷變,來去的人族日漸喧囂,連異族的人也要踏破鐵蹄,在此處留下一些痕跡。
伴隨洋人而來的西方教會為發展信眾,先後在島上築造了大小教堂數十座。又建有宗教書店、醫院和教會學校等。
而今的鼓浪嶼日光幼兒園的前身--懷德幼稚園,創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是中國最早的幼兒園。彼時,鼓浪嶼的學校眾多。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師範,以及各色宗教學校。藥店、米店也是多不勝數。霎時,仿佛果真使小島民眾走出了封建社會,一派繁華。
再後來,此島淪為“公共租界”。混戰年代,租界地帶總要相對安全。租界外,征伐死傷不斷;租界內,舞廳、洋行領事館,依然酒綠燈紅、金迷紙醉。慶幸當時“工部局”販售地皮,本地華人富商也得此際遇在島上興建別墅。為普羅大眾造福,填海、鋪路、修碼頭……
後來,抗戰爆發,小島再曆戰火。廈門淪陷之時,小島難民多達11萬人。日軍暴行之下,死傷民眾難以計數。是這樣曆盡繁華、又曆盡苦難的一座小小島嶼。但歲月寬宏。抗戰勝利之後,被收迴,改設“廈門市鼓浪嶼區”。
幾度春秋來又去。洋人已不在,日本人也走了。就連當年聲名煊赫的富商華人也已作古。小洋樓日漸斑駁,西式別墅亦已老舊。小島昔日繁華散盡,唯有--紅花綠樹如舊,海水藍淨如舊,那一群孤僻多福的貓,慵懶如舊。
從鋼琴碼頭走到英國領事館。又從日本領事館走到天主教堂。從許家園走到林氏府。又從李清泉別墅走到了毓園。從大北電報局走到荷蘭領事館。又從春草堂走到匯豐公館。所謂“春夢覺來心自警,往事般般應”,感觸如是。心下惘然。
迴到旅館,查閱鼓浪嶼相關曆史。見一幅老照片,當中是舊年工部局的一群洋人巡捕,正襟危坐,很是端肅。便想,民國時,這島上,是否也曾有那麽一雙人,一如王家衛鏡頭下的梁朝偉和張曼玉,上演著一出生死愛恨的戲碼。
在洋房相遇。
在教堂相聚。
伴歲月蕭蕭。
趁此身未老。
彼時,日落黃昏。旅館的狹小房內充斥著昏暗的日光。窗外是,發情的流浪小貓厲聲喵叫。來敲房門的,是旅館隔壁的幹洗店小妹。一身青草綠的工作服,馬尾束在腦後,麵上零星的雀斑很是好看。她說:先生,你好,這是您昨日送洗的衣物。
聲似鼓浪嶼的黃昏夕陽。
溫柔。
滄桑。
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