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今北京),盧龍節度使府邸。
李匡籌看著手下的蔚州(今河北蔚縣)兵馬使劉仁恭,再次確認:“你確定現在江南的鹽都是瑞州那邊過去的?”
因為李克用調兵鎮壓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謀反,現在盧龍一線算是太平了。
結果才迴到幽州,就收到這這麽一個驚天大消息。
食鹽,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賦稅的主要來源。
掌握鹽產地,說是種了搖錢樹都不遑多讓。
這麽大一筆財富,居然突然從自己放棄的瑞州生出來,不由不讓人垂涎三尺。
“據那些商人說,現在的瑞州之主是原本的楚州刺史劉瓚,去年秋天從海路直接去的瑞州,還是征用了這些商人的船才成行的。”
“瑞州哪裏出來一個產鹽的地方了?”李匡籌自言自語。
這個破地方,一夜之間變成了聚寶盆了。
“這個卻是不知,瑞州那邊防範的很嚴,但是有鹽場是確定的。”
劉仁恭恭恭敬敬地迴答,低垂的眼角閃過一絲寒芒。
李匡威以為他要的和自己一樣,都是瑞州那潑天的富貴。
不,他要的更多,這一波,劉仁恭怎麽都不輸。
他已經再三盤算過了,以李匡籌的貪婪,怎麽會錯過這手邊的財富。
但是,蔚州位於整個盧龍的最西麵,還要防著李克用。
加上李匡籌貪得無厭,不給別人留口湯的性格,絕對不會動用蔚州的軍隊。
所以,這一仗無論李匡籌輸贏,他自己都是贏家。
唯一遺憾的是,和李克用之間的爭鬥結束的太晚,眼看就要進入冬季,估計是要等來年了。
他故意隱瞞了瑞州有近萬(包括平南軍)兵力的情報,就是要李匡籌順利入坑。
因為按照常規來說,一個州的兵馬使也就是一個軍將,2500的兵力。
不過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瑞州的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成了三萬人。
決定擴軍是王彥庭最近才拿定的主意。
或者準確的說,是被迫擴軍。
不是因為有什麽外來的威脅,而是糧食壓力。
緣由是從最近南方運送到港的將近5萬石糧食落地就被分完了。
鬱悶之餘,王彥庭發現了一個自己忽略的邏輯問題。
從現在開始,基本上到明年4月份,全州的人口都要貓冬,是沒有什麽生產工作的。
那麽無論是借出去的救濟糧還是軍營裏消耗的糧食,都要想辦法籌措。
好在最近也是南方收糧的季節,貨源充足。
自己的鹽又是硬通貨,足夠支撐買糧款。
問題是,在家裏吃掉和在軍營裏吃掉,有什麽區別?
即便明年9月以後百姓會還一部分糧食,如果不出意外,那時候自己也不缺糧了好吧。
王彥庭覺得自己幹了一件蠢事。
他一直壓縮著軍隊的規模,是不想給財政造成大麻煩。
可是現在這個麻煩不背也要背了,總不能讓營州等地南遷的百姓餓死吧?
而且,從契丹人那裏搞來的一萬多人的裝備現在天天在倉庫裏積灰,戰馬更是個大包袱。
自己完全是個白癡嘛?
還不如利用起來,直接擴充軍隊。
畢竟,北麵的契丹人遲早會緩過來。
南邊的盧龍軍也不是好鳥,一旦騰出手來,難免不對瑞州出手。
冬天是不好種地,也不適合打仗。
但是練兵沒有問題吧?
鏟出一片場地很難嗎?
說幹就幹。
王彥庭很快和州府裏的官員商量了一下。
大家一算賬,對啊。
守著爐子、火炕過冬把腦袋過傻了嗎?
更多官員因為是從南方來的,那裏種的是冬小麥。
可是瑞州不一樣,冬天完全是光吃糧不幹活的,
所以,就是白養活了一堆人,那為什麽不來練兵?
等到明年春季,將近有半年的練兵時間,差一點全部浪費了。
於是,次日起,大小衙門前就貼滿了招兵告示。
本來嘛,王彥庭也沒有想招這麽多的。
他想著,有個幾千人就不錯了。
畢竟這年頭,大家都不招兵,征兵。
呃...這是含蓄的說法。
真實的說法就是,要麽跟我幹,要麽跟閻王爺幹。
你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呢?
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軍營門口就唿啦啦來了近萬人。
一周下來竟然有五萬多人應征。
別說王彥庭,就連劉瓚等一幫文官都驚得眼珠子差點掉地上。
什麽時候當兵這麽吃香了?
別說小的藩鎮了,就連朱溫這樣的大佬,軍隊裏一半以上都是搶來的抓來的。
劉瓚都懷疑自己來瑞州是不是改變了祖上的風水了。
怎麽自從到了這裏就諸事順利了呢?
直到王彥庭蹲在招兵處和很多報名的百姓聊了兩天,才明白原委。
這年頭,當兵一定是最吃香、最有前途的職業。
亂世嘛。
從軍就意味著有大把升遷的機會,不看你出身,不看你學曆,純純的看你砍的人夠不夠多。
就算沒有升官,就戰場上撿漏摸屍發財的都大把,等於給了你不講參與資格的大抽獎機會。
那為什麽別的地方不好征兵呢?
因為但凡男人,都是家裏的頂梁柱。
這年頭,造反的、當兵的、官衙的,那一撥撥來來往往都像蝗蟲一樣,把老百姓搜刮的寸草不生。
家裏有男人,還能保護一下老幼,再不濟,逃跑時都可以多拿一件家夥什。
但是來了瑞州以後,發現這裏不是這樣的。
老百姓都有軍隊的保護,官差也沒有別處那樣窮兇惡極。
即便男人去當兵了,家裏該過日子還是過日子。
至於農業勞動,長久地苦難早就讓婦女、小孩甚至老人都磨煉成了六邊形戰士,啥都能幹。
這樣一算,把男人留在家裏那是資源浪費啊,幹嘛不去掙點大錢?
反正英烈祠那一幕已經告訴了大家了。
就算人死了,家裏還能分錢分地,小孩還養到14歲。
盤算來盤算去,唯一的風險就是死人。
那是風險嗎?這年頭,人命薄如紙。
要不是瑞州的官衙風格和別處不一樣,你就是在家裏多吃一個豆餅都可能被拉出去砍了。
理由就是這個豆餅屬於軍隊的。
那還等什麽?有些窮到極致的巴不得死,換來後麵一家安穩日子不香嗎?
王彥庭久久沒有說話。
這四年以來,每每一點點小的觸動都被他刻意屏蔽了。
他來這個世上隻是想苟活下去,並不想承擔那麽多的責任。
即便做了一些對老百姓好的事,他心裏也覺得是生存手段。
就像成功學講師說的那些人生哲理一樣,擺出一副對你好的架勢,內核是經不起曝光的。
可是,從英烈祠前有人喊“萬歲”開始,到眼前這些漢子那麽淳樸的想法。
把他的封印撼動了。
他突然發現,其實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軌跡。
也許,自己還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他和招兵的都將溝通了一下,首選就是一定有家屬在瑞州的,他們將為了保衛親人而戰。
至於其他的,看了具體的情況再說。
結果一周以後,手下告訴他,招了兩萬多人。
聽到這個數字的王彥庭差點從胡凳上滑下去。
這特麽怎麽玩?
糧食也就算了,反正都是吃。
關鍵是兵器衣甲都不夠好吧。
不過看了看名冊上注明的每個人的特點優勢,他也沉默了。
不好選啊。
不說營州的百姓中,很多人本身就是當初盧龍軍撤離時,從軍伍裏逃迴來的。
你盧龍軍都放棄了,我還要保護一家老小呢。
王彥庭倒不介意這些逃兵,換了他也是這樣幹。
是你官府先做了對不起百姓的事,怨得誰來?
反正現在家屬都在瑞州,你還逃就要想一想了。
就是在契丹迭剌部迴來的漢人裏,居然還有很多是會騎射的。
也對,沒有幾把刷子還真不好在契丹部落裏混。
但是隨即腦袋就清醒了。
阿保機怎麽會給自己這麽多可以直接編入軍隊的漢人?
他不會動手腳?
那就有些小看人了。侮辱了阿保機,也侮辱了自己。
他暗暗給自己提了個醒,必須建立軍隊內部的情報體係了。
特別是冒的非常快的那幫人,一定要盯住了。
這小子,為了搞到炸彈,真舍得下血本啊。
拿著燙手山芋一樣的名冊,王彥庭左算右算,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兵器都沒有,還能去找東海龍王要啊?
最後沒有辦法了,直接按照特長分。
編了3000弓騎兵,再把踏白軍擴大到了1000人。
剩下的整合破垣軍編了8000騎兵。其實還多出近千匹戰馬,但是實在是沒有東西了。
連弓騎兵都是隻配了弓箭,刀槍都給了騎兵。
步兵連老的帶新的整合了人,其中還有4000人是沒有武器拿著木棍訓練的。
窮啊。
照例,在王彥庭一頭的黑線麵前,劉瓚劉大刺史大筆一揮,給每個軍命名了。
王彥章的騎兵還叫破垣軍,王彥庭自己帶弓騎兵,叫迅雷營,踏白不變,步兵最牛逼,叫撼山營。
至於平南軍,還是叫平南軍吧。
他們永遠是被遺忘的角落。
李匡籌看著手下的蔚州(今河北蔚縣)兵馬使劉仁恭,再次確認:“你確定現在江南的鹽都是瑞州那邊過去的?”
因為李克用調兵鎮壓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謀反,現在盧龍一線算是太平了。
結果才迴到幽州,就收到這這麽一個驚天大消息。
食鹽,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賦稅的主要來源。
掌握鹽產地,說是種了搖錢樹都不遑多讓。
這麽大一筆財富,居然突然從自己放棄的瑞州生出來,不由不讓人垂涎三尺。
“據那些商人說,現在的瑞州之主是原本的楚州刺史劉瓚,去年秋天從海路直接去的瑞州,還是征用了這些商人的船才成行的。”
“瑞州哪裏出來一個產鹽的地方了?”李匡籌自言自語。
這個破地方,一夜之間變成了聚寶盆了。
“這個卻是不知,瑞州那邊防範的很嚴,但是有鹽場是確定的。”
劉仁恭恭恭敬敬地迴答,低垂的眼角閃過一絲寒芒。
李匡威以為他要的和自己一樣,都是瑞州那潑天的富貴。
不,他要的更多,這一波,劉仁恭怎麽都不輸。
他已經再三盤算過了,以李匡籌的貪婪,怎麽會錯過這手邊的財富。
但是,蔚州位於整個盧龍的最西麵,還要防著李克用。
加上李匡籌貪得無厭,不給別人留口湯的性格,絕對不會動用蔚州的軍隊。
所以,這一仗無論李匡籌輸贏,他自己都是贏家。
唯一遺憾的是,和李克用之間的爭鬥結束的太晚,眼看就要進入冬季,估計是要等來年了。
他故意隱瞞了瑞州有近萬(包括平南軍)兵力的情報,就是要李匡籌順利入坑。
因為按照常規來說,一個州的兵馬使也就是一個軍將,2500的兵力。
不過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瑞州的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成了三萬人。
決定擴軍是王彥庭最近才拿定的主意。
或者準確的說,是被迫擴軍。
不是因為有什麽外來的威脅,而是糧食壓力。
緣由是從最近南方運送到港的將近5萬石糧食落地就被分完了。
鬱悶之餘,王彥庭發現了一個自己忽略的邏輯問題。
從現在開始,基本上到明年4月份,全州的人口都要貓冬,是沒有什麽生產工作的。
那麽無論是借出去的救濟糧還是軍營裏消耗的糧食,都要想辦法籌措。
好在最近也是南方收糧的季節,貨源充足。
自己的鹽又是硬通貨,足夠支撐買糧款。
問題是,在家裏吃掉和在軍營裏吃掉,有什麽區別?
即便明年9月以後百姓會還一部分糧食,如果不出意外,那時候自己也不缺糧了好吧。
王彥庭覺得自己幹了一件蠢事。
他一直壓縮著軍隊的規模,是不想給財政造成大麻煩。
可是現在這個麻煩不背也要背了,總不能讓營州等地南遷的百姓餓死吧?
而且,從契丹人那裏搞來的一萬多人的裝備現在天天在倉庫裏積灰,戰馬更是個大包袱。
自己完全是個白癡嘛?
還不如利用起來,直接擴充軍隊。
畢竟,北麵的契丹人遲早會緩過來。
南邊的盧龍軍也不是好鳥,一旦騰出手來,難免不對瑞州出手。
冬天是不好種地,也不適合打仗。
但是練兵沒有問題吧?
鏟出一片場地很難嗎?
說幹就幹。
王彥庭很快和州府裏的官員商量了一下。
大家一算賬,對啊。
守著爐子、火炕過冬把腦袋過傻了嗎?
更多官員因為是從南方來的,那裏種的是冬小麥。
可是瑞州不一樣,冬天完全是光吃糧不幹活的,
所以,就是白養活了一堆人,那為什麽不來練兵?
等到明年春季,將近有半年的練兵時間,差一點全部浪費了。
於是,次日起,大小衙門前就貼滿了招兵告示。
本來嘛,王彥庭也沒有想招這麽多的。
他想著,有個幾千人就不錯了。
畢竟這年頭,大家都不招兵,征兵。
呃...這是含蓄的說法。
真實的說法就是,要麽跟我幹,要麽跟閻王爺幹。
你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呢?
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軍營門口就唿啦啦來了近萬人。
一周下來竟然有五萬多人應征。
別說王彥庭,就連劉瓚等一幫文官都驚得眼珠子差點掉地上。
什麽時候當兵這麽吃香了?
別說小的藩鎮了,就連朱溫這樣的大佬,軍隊裏一半以上都是搶來的抓來的。
劉瓚都懷疑自己來瑞州是不是改變了祖上的風水了。
怎麽自從到了這裏就諸事順利了呢?
直到王彥庭蹲在招兵處和很多報名的百姓聊了兩天,才明白原委。
這年頭,當兵一定是最吃香、最有前途的職業。
亂世嘛。
從軍就意味著有大把升遷的機會,不看你出身,不看你學曆,純純的看你砍的人夠不夠多。
就算沒有升官,就戰場上撿漏摸屍發財的都大把,等於給了你不講參與資格的大抽獎機會。
那為什麽別的地方不好征兵呢?
因為但凡男人,都是家裏的頂梁柱。
這年頭,造反的、當兵的、官衙的,那一撥撥來來往往都像蝗蟲一樣,把老百姓搜刮的寸草不生。
家裏有男人,還能保護一下老幼,再不濟,逃跑時都可以多拿一件家夥什。
但是來了瑞州以後,發現這裏不是這樣的。
老百姓都有軍隊的保護,官差也沒有別處那樣窮兇惡極。
即便男人去當兵了,家裏該過日子還是過日子。
至於農業勞動,長久地苦難早就讓婦女、小孩甚至老人都磨煉成了六邊形戰士,啥都能幹。
這樣一算,把男人留在家裏那是資源浪費啊,幹嘛不去掙點大錢?
反正英烈祠那一幕已經告訴了大家了。
就算人死了,家裏還能分錢分地,小孩還養到14歲。
盤算來盤算去,唯一的風險就是死人。
那是風險嗎?這年頭,人命薄如紙。
要不是瑞州的官衙風格和別處不一樣,你就是在家裏多吃一個豆餅都可能被拉出去砍了。
理由就是這個豆餅屬於軍隊的。
那還等什麽?有些窮到極致的巴不得死,換來後麵一家安穩日子不香嗎?
王彥庭久久沒有說話。
這四年以來,每每一點點小的觸動都被他刻意屏蔽了。
他來這個世上隻是想苟活下去,並不想承擔那麽多的責任。
即便做了一些對老百姓好的事,他心裏也覺得是生存手段。
就像成功學講師說的那些人生哲理一樣,擺出一副對你好的架勢,內核是經不起曝光的。
可是,從英烈祠前有人喊“萬歲”開始,到眼前這些漢子那麽淳樸的想法。
把他的封印撼動了。
他突然發現,其實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軌跡。
也許,自己還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他和招兵的都將溝通了一下,首選就是一定有家屬在瑞州的,他們將為了保衛親人而戰。
至於其他的,看了具體的情況再說。
結果一周以後,手下告訴他,招了兩萬多人。
聽到這個數字的王彥庭差點從胡凳上滑下去。
這特麽怎麽玩?
糧食也就算了,反正都是吃。
關鍵是兵器衣甲都不夠好吧。
不過看了看名冊上注明的每個人的特點優勢,他也沉默了。
不好選啊。
不說營州的百姓中,很多人本身就是當初盧龍軍撤離時,從軍伍裏逃迴來的。
你盧龍軍都放棄了,我還要保護一家老小呢。
王彥庭倒不介意這些逃兵,換了他也是這樣幹。
是你官府先做了對不起百姓的事,怨得誰來?
反正現在家屬都在瑞州,你還逃就要想一想了。
就是在契丹迭剌部迴來的漢人裏,居然還有很多是會騎射的。
也對,沒有幾把刷子還真不好在契丹部落裏混。
但是隨即腦袋就清醒了。
阿保機怎麽會給自己這麽多可以直接編入軍隊的漢人?
他不會動手腳?
那就有些小看人了。侮辱了阿保機,也侮辱了自己。
他暗暗給自己提了個醒,必須建立軍隊內部的情報體係了。
特別是冒的非常快的那幫人,一定要盯住了。
這小子,為了搞到炸彈,真舍得下血本啊。
拿著燙手山芋一樣的名冊,王彥庭左算右算,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兵器都沒有,還能去找東海龍王要啊?
最後沒有辦法了,直接按照特長分。
編了3000弓騎兵,再把踏白軍擴大到了1000人。
剩下的整合破垣軍編了8000騎兵。其實還多出近千匹戰馬,但是實在是沒有東西了。
連弓騎兵都是隻配了弓箭,刀槍都給了騎兵。
步兵連老的帶新的整合了人,其中還有4000人是沒有武器拿著木棍訓練的。
窮啊。
照例,在王彥庭一頭的黑線麵前,劉瓚劉大刺史大筆一揮,給每個軍命名了。
王彥章的騎兵還叫破垣軍,王彥庭自己帶弓騎兵,叫迅雷營,踏白不變,步兵最牛逼,叫撼山營。
至於平南軍,還是叫平南軍吧。
他們永遠是被遺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