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走了,冰天雪地裏連摔了兩次,顯然是被這小子氣得不輕。朱懷撓撓頭,看著老先生恨鐵不成鋼的背影陷入沉思。


    我說錯什麽了嗎?不是老先生你自己說過,朝廷不會和民間爭奪利益?我想了半天才構架出驛站快遞的方案,從中拿一點錢,過分嗎?為什麽這麽生氣?這件事就算告到朱元璋那裏,他朱懷也有道理!想白拿嗎?不可能,我告訴你!朱懷也有些鬱悶。


    他隨手翻開老先生送來的兩本書,一本叫《欽依直隸均平錄》,另一本叫《洪武會計錄》。這兩本都是史館珍貴的政治史料,記錄了洪武二十五年各地的物價、人口、勞動力分布、財政收入方式、各色人種統計;當然,還有各地的地理位置、寺廟、田產、荒地、府州距離、學校等各種風俗地貌一應俱全。這是目前最完善的洪武初期史料,沒有比這更真實地反映當時政治經濟狀況了!可以說,除了軍事機密,這兩本書幾乎涵蓋了天下的大小事務。


    朱懷有些震驚。這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了解它,就能直觀清晰地理解洪武朝的全部脈絡!比如剛才朱懷和朱元璋討論時,很多地方的人口和距離,他都說不出來。


    朱懷舔舔嘴唇,眼中閃爍著精光,“這可是個寶貝啊!”當然是寶貝!這兩本政書,就算在皇宮,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隨意翻閱的。即使是皇室子孫,也不能輕易觸碰!朱懷現在的認識,都基於應天府,其他地方他都一無所知,尤其是北方如北平、大寧等重要城鎮,他都需要全麵了解,以便防患於未然。


    漸漸地,陽光從天空灑下,融化了一些寒氣,朱懷捧著兩本書,坐在門檻上,麵對著溫暖的陽光,開始津津有味地讀書。皇宮裏,謹身殿。


    朱元璋閉目沉思,等待傅友文、詹徽和茹太素進見。不久。三位大臣來到謹身殿。“吾皇萬歲”朱元璋不耐煩地打斷他們,說道:“行了,整天萬歲萬歲,誰能活到萬歲,瞎扯淡!”三位大臣尷尬地笑了笑,心裏也有些忐忑。


    他們不清楚朱元璋叫他們來有何事,也無法揣測朱元璋的情緒,隻能恭敬地低頭站在一邊。


    朱元璋看著三人說:“我有個想法,你們也聽聽,看能不能行得通。”


    三人立刻豎起耳朵,神情專注。


    朱元璋接著說:“江南地區的驛站閑置嚴重,每天消耗的成本難以計算,現在我想改驛站為官方和民眾共同使用,方便傳遞信息和物品,對百姓而言,也是表達情感的好途徑……”


    大家側耳仔細聆聽,朱元璋詳細描述朱懷關於驛站改革的構想。


    等朱元璋說完,三人均陷入了沉默。


    他們聽得十分認真,特別是朱元璋的話,他們每一個字都銘記在心。


    這個構想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在缺陷,或許需要討論的地方很多,但這並不影響其核心的益處。


    這個建議有好處也有壞處,有豁然開朗也有困惑不解,有驚喜也有迷茫。


    傅友文是戶部侍郎,他沉思了一會兒,才小聲問道:“稟皇上,微臣鬥膽請問,這個提議是誰提出的?”


    朱元璋看著他,說:“說說你的看法。”


    傅友文一驚,心裏猜測,難道又是朱懷提的?


    他揣摩不透朱元璋對這事的態度,隻能中規中矩地說:“驛站是朝廷設立的,用來傳遞軍國大事,如果輕易向民間開放,官民不分,恐怕容易滋生事端,這是不妥之處。”


    朱元璋皺眉。


    傅友文繼續說:“但不可否認,如今驛站閑置眾多,白白浪費國家財政支出。就像皇上剛才所說,把驛站改為客棧,這是個好主意。收取費用後,不僅不用補貼,甚至可能還有盈餘。”


    “朝廷每年在驛站維修、人工、畜牧等方麵的開支至少四十萬兩白銀,如果能讓驛站自給自足,何嚐不是件好事。”


    朱元璋點點頭,又問詹徽:“你是吏部尚書,你也說說。”


    作為領導者,要學會傾聽,不必事事親力親為,讓他們完善,朱元璋隻需做總結。


    詹徽說:“微臣讚同傅大人的觀點,但我還是不明白,如果把驛站作為民間傳遞貨物信件的用途,豈不是混淆了官民界限,違背了尊卑秩序?似乎與禮法不合。”


    朱元璋沒有迴應,又問茹太素:“你呢,你是兵部尚書,驛站的許多驛卒都歸你兵部管轄。”


    “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茹太素正要開口,朱元璋就說:“別和我說廢話!”


    洪武六年的那時,他還隻是刑部按察使,給朱元璋提國事建議,洋洋灑灑說了上萬字,還沒說到重點,朱元璋就對他不耐煩了,實在忍不住,狠狠揍了他一頓,把他貶到了地方。


    後來他在地方治理得有條不紊,深受百姓愛戴,朱元璋才逐步提拔他到朝廷來。


    這麽多年過去,他愛說廢話的毛病依然沒改。


    茹太素趕緊收起滿腹辭藻,說:“微臣認為,驛站的驛卒閑散人太多,人心難控,他們拿了錢,難免會中飽私囊,導致朝廷腐敗,這是大錯,我曾聽說……”朱元璋連忙揮手:“好了,別說了。”三人才閉嘴,微微低頭。


    朱元璋在沉思,此事他當然不會草率決定。


    正如剛才三位重臣所說,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梳理清楚。


    這確實是為朝廷開源的舉措,但如果控製不好,恐怕不僅無法開源,還會釀成大禍。


    尤其是涉及錢財的事,朱元璋更加謹慎。


    他看著三人說:“既然你們意見不統一,那就去見見人吧,把你們的疑慮都問出來。”詹徽和傅友文默默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茹太素瞪大眼睛,滿臉疑惑。


    見人?


    這不是荒唐嗎?


    誰能值得他們三個老臣去拜訪?


    就算是皇孫,皇帝直接召見不就行了?


    他正猶豫時,朱元璋已經離開了謹身殿。


    詹徽和傅友文連忙追趕。


    哎?他們要去哪兒?


    皇上怎麽也走了?


    茹太素一臉震驚,隨後撩起衣袍,趕緊跟上去。“皇上,老臣鬥膽,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


    朱元璋冷漠地看著他:“不該說!一會兒你想問的,該問的,不該問的,都給咱閉嘴!”茹太素:???


    這是什麽意思?


    詹徽和傅友文又互看了一眼,自然不想讓兵部尚書茹太素在他們之上,兵部地位本來就高,他們不能讓他壓過自己,於是兩人都動了心思。


    “茹尚書,我們皇爺是微服私訪,意思是讓你別亂說話。”詹徽狡猾地說。傅友文連忙附和:“對對,詹大人說得對。”


    多一個人捧朱懷,那麽他們在朱懷心中的分量就會被分散,這是他們不願見到的情況,所以兩人先給茹太素設了個套!


    茹太素若有所思:“原來如此,老夫明白了。”


    詹徽和傅友文笑了,笑得很陰險。


    談話間,朱元璋帶著三人來到朱懷的宅院,輕車熟路地進入後院。


    茹太素:???


    他又一次震驚了。


    為什麽,皇上看起來很熟悉,仿佛這裏就是他的家?


    這是什麽地方?


    為何老夫從未聽說過?


    朱懷正在院子裏看書。見老人迴來,又帶著三個老頭走來,朱懷趕緊把書放在石桌上。他起身拱手道:“見過傅大人、詹大人。”


    沉默片刻,朱懷盯著茹太素說:“還有這位老大人!”噗!


    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山島祝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山島祝心並收藏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