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和他們的鄰居巴比倫人一樣,用一根小棒在黏土板上寫字。其實,如果準確地來說應該是刻字。他們正是這樣刻出了楔形的筆畫,而這種文字也因此被命名為“楔形文字”。為了解釋這種楔形文字,學者們同樣花費了多年的心血,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一無所獲。就在他們對於探索這些古怪單調的楔形文字的意義這件事情已經快要絕望的時候,一個至關重要的線索突然出現了。
德國學者格羅特芬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文字。他在做這件工作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是因為他沒有可以兩種文字相互對照的碑文。
他仔細地研究了波斯王的墓碑,發現有好幾個字是在墓碑上重複出現的。格羅特芬先假定這些字的意思就是“波斯王”或者諸如此類的其他意思。這樣一來,在“波斯王”前麵的那個字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王的名字了,比如說“居魯士,波斯王”。在其中的一塊石碑上,這個名字是用七個楔形符號寫成的。
對於波斯曆代國王的名字——居魯士、大流士、澤爾士、阿塔澤爾士等,格羅特芬早已爛熟於心,不僅如此,他還用這些名字去替換那些楔形文字所處的位置。
“大流士”這個名字,或者按照古波斯文的寫法——“Дapnвyщ”,剛好與這個字的字母數目相吻合:如此一來,格羅特芬的手中就成功地掌握了七個楔形文字的字母了。
在另一個名字中,他又獲得了另外幾個他所需要的字母:在這裏,他隻有一個字母不認識。不過,這也不難揣度出來,它就是“k”,整個字就是“kшnapщa”,“澤爾士”的意思。
線索終於找到了。說來也怪,格羅特芬和商博良一樣,他們所獲得的線索都是從國王的名字上得來的。
後來,格羅特芬又掌握了另外的一些字母。於是,他按照以前的推理——在所有的墓碑上,國王名字的後麵都寫著國王的封號,比如:“大流士,大王,萬王之王,波斯國君主,眾民族之王。”
波斯文就這樣被成功破譯了!
然而,楔形文字並不是波斯人發明的,而是他們從巴比倫人那裏學來的。
巴比倫人和古代的所有民族一樣,起初並不會寫字,隻會畫畫。然而,因為他們在很不方便的東西——泥磚——上刻畫,所以刻成的每一個圖形都帶有棱角,甚至連圓都畫成了方形。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圖形就不代表整個的字了,而隻代表一個字的第一個綴音。
後來,楔形文字被波斯人改造得更加簡單明了了,這種文字逐漸演化成了字母。
直到幾千年之後,能夠讀懂這種像謎一樣的文字的人才終於出現。自從商博良和格羅特芬識破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秘密之後,人們領略到了越來越多的有趣事物!
就在不久之前,赫梯文還是一個謎一樣的東西。盡管人們找到了不少用赫梯文刻成的石碑,可還是不能破解其中的奧秘。在土耳其,僅波加茲-科伊村一地就發現了一萬三千多座石碑,上麵刻著巴比倫楔形文字和赫梯文。
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不少學者通曉巴比倫楔形文字了,可卻仍然搞不懂赫梯人的語言。所以,對於這些文字的意義,他們完全搞不清楚。後來,他們又發現了另外一種赫梯文字,那是一些表示手、腳、頭、野獸和弓箭等的象形文字。
學者們對赫梯文字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終於,在1916年的時候,有一位布拉格的叫做赫羅茲尼的教授讀懂了這種象形文字;十六年之後,他已經可以朗讀這種象形文字了。
原來,赫梯文並不僅僅是一種,而是六種。其中的一些與歐洲文字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很像我們的俄文。就拿其中的一種文字來舉例子,比如說“tвon”這個字,它的發音是“tyвac”;“mon”的發音是“mac”;“mecrц”的發音是“mahyлac”。赫羅茲尼在研究赫梯文之後,不僅掌握了原先不懂的語言,還發現了人們原來絲毫不了解的赫梯民族的曆史。
他這下才終於搞清楚,原來在幾千年之前,東方有六個民族講赫梯語言。
這些民族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就連他們的鄰國——埃及和巴比倫都對他們敬畏三分。
字母的旅行
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圖畫文字逐漸地全都變成了字母文字。然而,在某些地方,直到現在還保留著象形文字。比如說中國人,他們現如今仍然在用象形文字來書寫,盡管他們使用象形文字要比我們早得多。像紙啦,火藥啦,瓷器啦,印刷術啦,這些東西,在歐洲人還沒有聽說之前,中國人早就開始使用了。
然而,即便是在我們這裏,象形文字也不是完全就不可以通用的。一隻指明道路方向的手,電線杆上閃爍著紅色電光的箭頭,毒藥瓶上骷髏頭和枯骨的標誌,這些難道不是表示一個詞或一句話的象形文字嗎?
現如今,中國人仍然在用象形文字書寫。要想把這種文字轉化成拚音文字,可不是那麽簡單的啊。
可是,問題就在於幾乎每一個中國字都有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日”字,它可以表示“太陽”、“日子”、“白天”、“每天”、“逐日”等多種含義。又比如說“書”字,它既可以當“書本”講,也可以當“信件”講,還可以當“公文”和“宣言”講,甚至還可以當動詞——“寫”來講。
另外還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木”這個象形字,從表麵上看來,它很像一株倒轉過來的小樹。可是,如果將兩個“木”字並排放在一起,它可就不讀作“木木”了,而是讀作“林”,意為“樹林”。如果將三個“木”字放在一起,就讀作“森”,是“茂盛繁密的大樹林”的意思。而且,這個字符還可以與其他字符組成更為複雜的象形文字,用來表示各種樹種的名字和所有用木頭製成的東西。
在古代中國,象形文字與它們所表示的東西非常相似。比如說表示太陽的“日”字,就是在一個圓圈裏麵畫上一點;而“月”字就是畫成鐮刀形狀的一彎娥眉月。
後來,中國人出於書寫方便的目的,把他們的象形文字簡化了。這樣一來,那些散在紙上的、像鷗鳥一樣的字,在各式各樣的筆畫串聯起來之後,人們就很難認出那是人、星、日、月等圖畫了。
然而,如果想要從我們的俄文字母裏辨認出圖畫來,那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要證明我們用的每個字母原來都是表示某種東西的圖畫是非常不容易的。學者們就像獵人追尋獵物的蹤跡一樣,追蹤字母從圖畫演變過來的漫長過程。
字母這個東西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最後終於來到了我們俄羅斯。如果你打開地圖查看一下,很容易就能發現它們的旅程。
字母的故鄉遠在埃及。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埃及人就已經在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了。然而,圖畫畢竟是無法表示所有事物的。就比如說姓名吧,你怎麽能把它畫出來呢?如果姓名就像某種東西的名稱一樣,你是可以畫出那個東西的。
印第安人所采用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要寫“大海狸”這個名字,就畫上一隻海狸。按照這個方法,比如說“6opoдnh”這個姓,是由“6op”和“oдnh”兩個字組成的,“6op”是“鬆樹林”的意思,“oдnh”是“一”的意思,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這樣的一個字謎將其表示出來:畫上一排鬆樹和一根表示“一”的線條。
可是,如果姓名不是某種事物的名稱,又該怎麽辦呢?比如說“彼得”或者“伊凡”,你又該怎麽把它們畫出來呢?這樣一來,字母便應運而生了。而這也就使得埃及人在幾百個代表整個詞和綴音的象形文字之外,又補充了二十五個真正的字母。
他們的方法簡單易行。在他們的語言之中,單音字是非常多的,比如說“po”就是“嘴”的意思,“цyn”是“席子”,“6y”是“地方”。然而,到了後來,嘴的象形字並不僅僅代表嘴,還代表字母“p”;席子的象形字不僅代表席子,還代表字母“ц”,其餘的字母可以照此類推下去。
如此一來,幾個象形字就可以用來當做字母符號了。
不過,埃及人在用新方法寫字的同時,也保留了舊有的方法,那就是他們常常會在字母的旁邊加上代表那個字的圖畫。這似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立刻習慣於這種新方法。例如,當他們寫“th”——意思是書——的時候,就在旁邊畫上一本書;寫“ah”——意思是魚——的時候,就畫上一條魚。
埃及人之所以會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不習慣使用字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埃及的語言和中國的語言一樣,有很多寫法完全相同的字符。為了使人不至於搞混,幾乎每一個字符的後麵都要加上一個符號——說明意義的“意符”。而“魚”和“書”的圖畫正是這種意符。
沒有這種符號,會產生很多錯誤,還因為埃及人隻寫輔音,卻不寫元音,例如:他們隻寫“xпp”,而不寫“xeпp”(甲蟲)。假如我們也不寫元音,那我們照樣也得想出很多其他的符號來幫助我們正確閱讀。比如說“mл”這個沒有加元音的字,就有八種讀法:moл,maл,meл,mыл,mnл,myл,mrл,meл。如此一來,埃及人想不加上輔助符號都不行了。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想出字母的人同時也想出了全套的字母。可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埃及人在想出單個字母的同時,並沒有想出全部的字母。在他們神廟的石壁上和紙草紙卷上,你可以看到表示各種意義的象形文字:有的表示整個字,有的僅僅表示綴音,有的表示真正的字母,它們都友好地相處,沒有一丁點兒衝突。
發明出全套字母的並不是埃及人,而是埃及人的死敵——塞姆人。大約在四千年之前,埃及被塞姆人的一個叫喜克索的部落征服了。喜克索人是從東方阿拉伯侵入尼羅河流域的。喜克索國王足足統治了埃及一百五十年。在許許多多的埃及象形字中,喜克索人隻選擇了其中的二十個,並把這些圖形用最簡單的方法變成了字母。
在你們當中,難道沒有人看到過那些圖形字母嗎?我們每一個人都讀過畫著圖畫的讀本,在那種讀本上,我們看到字母“a”的旁邊畫著一個大西瓜,字母“Б”的旁邊畫著一麵鼓,字母“b”的旁邊畫著一把叉子,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什麽東西,總之,它們的名稱都是以字母“b”開頭的。我們讀的都是這樣的字母,可我們當中沒有人會想到用兩麵鼓和兩個西瓜去代替“ba6a”這個字。
不過,喜克索人就這麽做了。他們畫一頭牛來代替字母“a”,因為在他們的語言裏,牛被叫做“aлeф”;他們畫一間房子來代替字母“Б”,因為他們用“6et”來稱唿房子;他們畫個人頭來代替字母“p”,因為他們管人頭叫“peш”。
於是,喜克索人用這樣的方法創造出了一套二十一個字母的拚音方法。然而,圖畫是從埃及的象形文字裏來的,這裏麵有頭、有房子、有牛,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因此,最初的字母誕生在喜克索的王宮裏麵。
後來,埃及人終於趕走了他們的“異族統治者”——喜克索人,重新獲得了解放。從此之後,喜克索人的國家就在地球上徹底消失了。可是,他們的字母卻通過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傳到了埃及以東的地方。居住在那裏的塞姆族——以航海為生的腓尼基人和從事農業、畜牧業的猶太人,仍然使用著他們的同宗——喜克索人的文字。
德國學者格羅特芬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文字。他在做這件工作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是因為他沒有可以兩種文字相互對照的碑文。
他仔細地研究了波斯王的墓碑,發現有好幾個字是在墓碑上重複出現的。格羅特芬先假定這些字的意思就是“波斯王”或者諸如此類的其他意思。這樣一來,在“波斯王”前麵的那個字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王的名字了,比如說“居魯士,波斯王”。在其中的一塊石碑上,這個名字是用七個楔形符號寫成的。
對於波斯曆代國王的名字——居魯士、大流士、澤爾士、阿塔澤爾士等,格羅特芬早已爛熟於心,不僅如此,他還用這些名字去替換那些楔形文字所處的位置。
“大流士”這個名字,或者按照古波斯文的寫法——“Дapnвyщ”,剛好與這個字的字母數目相吻合:如此一來,格羅特芬的手中就成功地掌握了七個楔形文字的字母了。
在另一個名字中,他又獲得了另外幾個他所需要的字母:在這裏,他隻有一個字母不認識。不過,這也不難揣度出來,它就是“k”,整個字就是“kшnapщa”,“澤爾士”的意思。
線索終於找到了。說來也怪,格羅特芬和商博良一樣,他們所獲得的線索都是從國王的名字上得來的。
後來,格羅特芬又掌握了另外的一些字母。於是,他按照以前的推理——在所有的墓碑上,國王名字的後麵都寫著國王的封號,比如:“大流士,大王,萬王之王,波斯國君主,眾民族之王。”
波斯文就這樣被成功破譯了!
然而,楔形文字並不是波斯人發明的,而是他們從巴比倫人那裏學來的。
巴比倫人和古代的所有民族一樣,起初並不會寫字,隻會畫畫。然而,因為他們在很不方便的東西——泥磚——上刻畫,所以刻成的每一個圖形都帶有棱角,甚至連圓都畫成了方形。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圖形就不代表整個的字了,而隻代表一個字的第一個綴音。
後來,楔形文字被波斯人改造得更加簡單明了了,這種文字逐漸演化成了字母。
直到幾千年之後,能夠讀懂這種像謎一樣的文字的人才終於出現。自從商博良和格羅特芬識破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秘密之後,人們領略到了越來越多的有趣事物!
就在不久之前,赫梯文還是一個謎一樣的東西。盡管人們找到了不少用赫梯文刻成的石碑,可還是不能破解其中的奧秘。在土耳其,僅波加茲-科伊村一地就發現了一萬三千多座石碑,上麵刻著巴比倫楔形文字和赫梯文。
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不少學者通曉巴比倫楔形文字了,可卻仍然搞不懂赫梯人的語言。所以,對於這些文字的意義,他們完全搞不清楚。後來,他們又發現了另外一種赫梯文字,那是一些表示手、腳、頭、野獸和弓箭等的象形文字。
學者們對赫梯文字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終於,在1916年的時候,有一位布拉格的叫做赫羅茲尼的教授讀懂了這種象形文字;十六年之後,他已經可以朗讀這種象形文字了。
原來,赫梯文並不僅僅是一種,而是六種。其中的一些與歐洲文字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很像我們的俄文。就拿其中的一種文字來舉例子,比如說“tвon”這個字,它的發音是“tyвac”;“mon”的發音是“mac”;“mecrц”的發音是“mahyлac”。赫羅茲尼在研究赫梯文之後,不僅掌握了原先不懂的語言,還發現了人們原來絲毫不了解的赫梯民族的曆史。
他這下才終於搞清楚,原來在幾千年之前,東方有六個民族講赫梯語言。
這些民族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就連他們的鄰國——埃及和巴比倫都對他們敬畏三分。
字母的旅行
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圖畫文字逐漸地全都變成了字母文字。然而,在某些地方,直到現在還保留著象形文字。比如說中國人,他們現如今仍然在用象形文字來書寫,盡管他們使用象形文字要比我們早得多。像紙啦,火藥啦,瓷器啦,印刷術啦,這些東西,在歐洲人還沒有聽說之前,中國人早就開始使用了。
然而,即便是在我們這裏,象形文字也不是完全就不可以通用的。一隻指明道路方向的手,電線杆上閃爍著紅色電光的箭頭,毒藥瓶上骷髏頭和枯骨的標誌,這些難道不是表示一個詞或一句話的象形文字嗎?
現如今,中國人仍然在用象形文字書寫。要想把這種文字轉化成拚音文字,可不是那麽簡單的啊。
可是,問題就在於幾乎每一個中國字都有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日”字,它可以表示“太陽”、“日子”、“白天”、“每天”、“逐日”等多種含義。又比如說“書”字,它既可以當“書本”講,也可以當“信件”講,還可以當“公文”和“宣言”講,甚至還可以當動詞——“寫”來講。
另外還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木”這個象形字,從表麵上看來,它很像一株倒轉過來的小樹。可是,如果將兩個“木”字並排放在一起,它可就不讀作“木木”了,而是讀作“林”,意為“樹林”。如果將三個“木”字放在一起,就讀作“森”,是“茂盛繁密的大樹林”的意思。而且,這個字符還可以與其他字符組成更為複雜的象形文字,用來表示各種樹種的名字和所有用木頭製成的東西。
在古代中國,象形文字與它們所表示的東西非常相似。比如說表示太陽的“日”字,就是在一個圓圈裏麵畫上一點;而“月”字就是畫成鐮刀形狀的一彎娥眉月。
後來,中國人出於書寫方便的目的,把他們的象形文字簡化了。這樣一來,那些散在紙上的、像鷗鳥一樣的字,在各式各樣的筆畫串聯起來之後,人們就很難認出那是人、星、日、月等圖畫了。
然而,如果想要從我們的俄文字母裏辨認出圖畫來,那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要證明我們用的每個字母原來都是表示某種東西的圖畫是非常不容易的。學者們就像獵人追尋獵物的蹤跡一樣,追蹤字母從圖畫演變過來的漫長過程。
字母這個東西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最後終於來到了我們俄羅斯。如果你打開地圖查看一下,很容易就能發現它們的旅程。
字母的故鄉遠在埃及。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埃及人就已經在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了。然而,圖畫畢竟是無法表示所有事物的。就比如說姓名吧,你怎麽能把它畫出來呢?如果姓名就像某種東西的名稱一樣,你是可以畫出那個東西的。
印第安人所采用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要寫“大海狸”這個名字,就畫上一隻海狸。按照這個方法,比如說“6opoдnh”這個姓,是由“6op”和“oдnh”兩個字組成的,“6op”是“鬆樹林”的意思,“oдnh”是“一”的意思,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這樣的一個字謎將其表示出來:畫上一排鬆樹和一根表示“一”的線條。
可是,如果姓名不是某種事物的名稱,又該怎麽辦呢?比如說“彼得”或者“伊凡”,你又該怎麽把它們畫出來呢?這樣一來,字母便應運而生了。而這也就使得埃及人在幾百個代表整個詞和綴音的象形文字之外,又補充了二十五個真正的字母。
他們的方法簡單易行。在他們的語言之中,單音字是非常多的,比如說“po”就是“嘴”的意思,“цyn”是“席子”,“6y”是“地方”。然而,到了後來,嘴的象形字並不僅僅代表嘴,還代表字母“p”;席子的象形字不僅代表席子,還代表字母“ц”,其餘的字母可以照此類推下去。
如此一來,幾個象形字就可以用來當做字母符號了。
不過,埃及人在用新方法寫字的同時,也保留了舊有的方法,那就是他們常常會在字母的旁邊加上代表那個字的圖畫。這似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立刻習慣於這種新方法。例如,當他們寫“th”——意思是書——的時候,就在旁邊畫上一本書;寫“ah”——意思是魚——的時候,就畫上一條魚。
埃及人之所以會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不習慣使用字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埃及的語言和中國的語言一樣,有很多寫法完全相同的字符。為了使人不至於搞混,幾乎每一個字符的後麵都要加上一個符號——說明意義的“意符”。而“魚”和“書”的圖畫正是這種意符。
沒有這種符號,會產生很多錯誤,還因為埃及人隻寫輔音,卻不寫元音,例如:他們隻寫“xпp”,而不寫“xeпp”(甲蟲)。假如我們也不寫元音,那我們照樣也得想出很多其他的符號來幫助我們正確閱讀。比如說“mл”這個沒有加元音的字,就有八種讀法:moл,maл,meл,mыл,mnл,myл,mrл,meл。如此一來,埃及人想不加上輔助符號都不行了。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想出字母的人同時也想出了全套的字母。可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埃及人在想出單個字母的同時,並沒有想出全部的字母。在他們神廟的石壁上和紙草紙卷上,你可以看到表示各種意義的象形文字:有的表示整個字,有的僅僅表示綴音,有的表示真正的字母,它們都友好地相處,沒有一丁點兒衝突。
發明出全套字母的並不是埃及人,而是埃及人的死敵——塞姆人。大約在四千年之前,埃及被塞姆人的一個叫喜克索的部落征服了。喜克索人是從東方阿拉伯侵入尼羅河流域的。喜克索國王足足統治了埃及一百五十年。在許許多多的埃及象形字中,喜克索人隻選擇了其中的二十個,並把這些圖形用最簡單的方法變成了字母。
在你們當中,難道沒有人看到過那些圖形字母嗎?我們每一個人都讀過畫著圖畫的讀本,在那種讀本上,我們看到字母“a”的旁邊畫著一個大西瓜,字母“Б”的旁邊畫著一麵鼓,字母“b”的旁邊畫著一把叉子,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什麽東西,總之,它們的名稱都是以字母“b”開頭的。我們讀的都是這樣的字母,可我們當中沒有人會想到用兩麵鼓和兩個西瓜去代替“ba6a”這個字。
不過,喜克索人就這麽做了。他們畫一頭牛來代替字母“a”,因為在他們的語言裏,牛被叫做“aлeф”;他們畫一間房子來代替字母“Б”,因為他們用“6et”來稱唿房子;他們畫個人頭來代替字母“p”,因為他們管人頭叫“peш”。
於是,喜克索人用這樣的方法創造出了一套二十一個字母的拚音方法。然而,圖畫是從埃及的象形文字裏來的,這裏麵有頭、有房子、有牛,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因此,最初的字母誕生在喜克索的王宮裏麵。
後來,埃及人終於趕走了他們的“異族統治者”——喜克索人,重新獲得了解放。從此之後,喜克索人的國家就在地球上徹底消失了。可是,他們的字母卻通過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傳到了埃及以東的地方。居住在那裏的塞姆族——以航海為生的腓尼基人和從事農業、畜牧業的猶太人,仍然使用著他們的同宗——喜克索人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