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父親確是單槍匹馬,我倆哥哥都還很小,所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少真是會被人欺負的。所以在父親這一輩子在村裏同輩中,確確實實是鐵骨錚錚的一條硬漢。
哪怕是三年困難時期始終將家庭維持在,比他人好的這一方陣,他共生四男五女都未出現文盲。在我們父輩們創造的事業,可以說最為輝煌,經手建房屋的次數和麵積是無人能比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九七九年已近古稀之年,仍主持建造一棟上五下五,整扛橫屋的全麵施工。況且瓦麵木料整棟屋門窗,全由他做成。
至一九九零年又是他主持將50年代,始建的隔幾年加幾間,隔幾年又加幾間的,不適合90年代居住的上五下五,全扛橫屋的舊屋拆掉。在原地基上整棟用鋼筋水泥紅磚重建一棟,前無古人的洋樓。‘是指當年我們村’。
在他手裏始終有一筆硬錢,非遇特別特殊的事時,萬不得已才動用的,他稱作救命錢。當然這肯定不是一大筆錢,這類救命錢因時期而定多少,如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類錢隻不過三五十元。
到了70年代了不起一百幾十,這一種錢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而定。還有居住環境評定,其實這是治家方略的一小部分。
假如在二零零零年前後十年而定,一個家庭假如有小孩,晚上突發高燒送醫院。你身無分文,醫院是不給救治的。
我父親在我們兄弟姊妹心中是最偉大的,他雖然沒有高學曆。假如你要建一棟滴水麵積,四百平方的五層樓,所需材料很快列出清單。和大約的投資總額,對這方麵毋庸置疑。父親是我家的財政大臣,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他離世前。我和弟弟所有錢,全交由他管理。
那時我和弟弟一直沒分家,由父母帶著,當年我和弟弟迴到家裏一分不剩。全交給他老人家,孝順到什麽程度?那就是要去理發,幾塊錢都要跟他拿。就連自己老婆要用錢,都要在他手上拿。
因此事,也被老婆說了幾十年。還有一種想法要樹立父母的絕對權威,做兒媳婦的才會孝順老人。但是作為兒子一旦邁出這一步,隻要父母在,你就無法收迴以前的這一做法了。
否則會落個兒子不孝順的說法,我們這一代人。主要還是受到老祖父的,傳統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己一分都不留,要用錢時都要他手裏拿。家庭所有支配我兄弟從來不管,在我兄弟倆心目中,什麽事都不需要我操心。四十多歲了,還是習慣迴到家裏吃了玩玩了吃。這種享受就是父母在時的幸福,這種甜美的幸福,我相信很多人無法享受。
在80年代很多人跟他借錢,哪怕是做生意的,或者確實碰到困難的,他都會一一幫助解決。他手裏有錢聲勢很大,假如你借了錢到期不還,碰到他你真交不了差。
我迴到家裏見到此情此景,也隻是一笑了之。有好多次見到幾個人都找他借錢,我都不理這些事。還好他從不糊塗,頭腦始終保持清醒。他所有借出去的錢,不論多少都立有字據,但有無爛賬就不知道了。
在我村他經手,第一個私人裝有程控電話用戶。他老人家個個兒子都有錢,加上他跟台灣的弟弟又聯係上了。那時候他要什麽有什麽,那真是風光無限。
他九零年重建上五下五的整棟樓房,鋼筋水泥紅磚結構,那才是無限艱辛。當年村裏沒有公路,一切所需建築材料隻能放在,離我家近一公裏處的公路邊堆放。
然後再請人一擔一擔挑迴來,那些建材就水泥而言一包一百斤,要很強壯的壯漢一次才能扛一包。大部分要兩個人抬一包,在我的想象中一旦十噸水泥卸在公路邊。天晴還好,下雨沒有雨篷布那就慘了。
一噸水泥二十包,十噸二百包,搬一包水泥迴到我家最少半個小時。要把十噸水泥搬迴來,二十個人一天都很難完成。當年我們村,大部分勞動力都出外地打工去了。
隻能去外村請人搬,不要說用實際行動去做。想想頭就大,更何況還有紅磚砂石鋼筋。水泥門窗水泥預製件,真是無法想象不敢想象。
當然我們的祖先一八四幾年就始建的‘柱史家風’。還有像廣裕樓這些龐大的建築,早已樹立了豐碑。現代人就我家如此渺小的工程,又何足掛齒?
吾輩也實屬過慮了,當年家裏建如此龐大的樓,自始至終我一次都未曾迴去看過。直到一九九四年農曆七月份喬遷新居,我因工作關係都未迴去。
此棟用鋼筋紅磚所建的洋樓,在當年還可稱得上很宏偉的傑作。據說還迎來很多來訪者,均讚不絕口。
我母親是極其善良、勤勞、勇敢、的慈母,我聽母親說過,我外公家裏在沒敗落之前,在他家鄉數個村都數他家最有錢。是當地大富豪,我母親是外公獨生女,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大舅父是個賭徒,沒幾年把家產全輸光了。
到解放時,已經家道中落破產了。也真是謝天謝地,感謝賭徒大舅。否則解放後,他三兄弟肯定是地主。幸虧解放前幾年破產了,結果大舅二舅三舅都是中農成份。
話又說迴一九六三年,那一年冬天我家新建的房子。通過家裏人的努力,地板及天井都基本成型。大門也裝上了兩塊很厚的大門板,晚上大門一關,門拴上去,那就安全了。
姐姐搬進了新房子,但是房間裏隻有一張床和舊桌子,床上還是舊被服,在那時候家境貧寒,縱使你有錢也買不了新被服。
聽說那一年每人又比去年多了一尺布票,那就是三尺六寸布票。假如要做一張新被套,足足要用五個人的布票才行。當年這些場景說起來就心酸,想起來就淚奔。
但是那個年代的生活人人是這樣,普遍性的簡單化,人人都是樂觀派。村民之間相互尊重,民風極好。
我上四年級第一學期那一年,在建房期間有一天晚上,父親拿出七叔從香港寄來的信,七叔言辭懇切地要求父親和母親。將他老婆和兒子及女兒,接迴老家來居住。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那一年我十四歲了但從未見過七叔。我隻記得祖父還在時,那是六一年的正月十五。那一次七叔的結拜兄弟蔡炯成來我家,他言下之意,他寶華哥叫他來看看義父,但什麽手信也沒有,一分錢也沒有。
我還很小跟祖父睡,隻知道他老人家很生氣,並向蔡叔叔說,告訴他以後都不要迴來了。打那時起,祖父經常跟我說七叔的成長過程。他說七叔生下來,叫算命先生算過,說他命硬是命中克母。那又該如何正確處理,造成祖母常年生病?為了保住祖母的命,將他送給他人。
據說他那家很有錢但是無子息,自他到那家也很受寵愛,從小就很橫蠻。但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他也長大了。他這個家庭評為地主,結果他迴到了應子上出生地這個家。
當時的土改工作隊憑祖父的為人,同意他迴來。並分給了他田地,本來他好好做人,和我父親聯手一家人也會很好的。
但是他在地主家長大,遊手好閑慣了。壓根就從未幹過農活,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我們這個家可不是地主,有力氣幹活不幹活,那是沒飯吃的。
經過各方勸說無濟於事,七叔仍我行我素,加上我父親被調去縣建築公司。家裏隻有我母親一個勞動力,還帶著四個小孩。當年我還未出生,我大哥都才十一二歲,祖父實在看不下去,最後分開給他一個人一家。
結果他參加了互助組,參加了互助組並不是允許你不幹活。據說互助組把政府分給他名下的田,納入統一耕種,互助組也就是互相幫助的意思。假如你的田納入去,你本人不參加耕作,隻能分給你田的份額的糧,不分給你人口糧。
七叔不管怎樣他就不耕田,最後他定好每個月交給互助組五元錢。結果他跑去政府礦山做工去了,礦山離家不足十公裏但他從不迴家。一年多不迴來也不交一個月的五塊錢,那一年多,累計起來那就是天文數字。
據祖父說,他這些欠款,以後全都由我父親幫他上交了。祖父說自從他離開家之後音信杳無,聽說最後那個礦山因產量上不去。抽調了一大批人前往博羅縣網頂國營礦場,當年我們村裏有十幾個壯勞力,也在那裏和七叔共事。
但每逢過年過節,村裏的兄弟叔伯都迴家團圓。唯獨他不迴家,祖父至死也未曾見過七叔隻言片語,也從未有一句問候家人的話捎迴。
據村裏的兄弟叔伯說,到了一九六零年年末,因礦山虧損嚴重無法經營。碰巧國家重大國民經濟實施調整計劃,結合三年自然災害造成全國大饑荒。
礦山被迫解散,村裏那些人都迴家鄉了。七叔未迴來,據村裏人迴來說。七叔在博羅已和一個楊村國營農場,的周姓女子結婚,已經有兩個女兒。
從七叔離開礦山後,他憑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加上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一手漂亮的硬筆字。他做起了包工頭,我們村裏有五個人給他打工,當年我哥哥也在他手下跟他一年多。
村裏跟過他的人都稱唿他為老爺,對他這種稱唿,並不是對他年齡的定義。而是他出門迴到駐地什麽都不做,這種貶義的稱唿。
七叔帶領他們的團隊,參加過當年寶安縣很多重大工程建設。如龍江水庫,和坪地觀蘭等工程建設。我七叔的這些事本並不在此議論。假如七叔的事不讓看官知曉一些,我家人不接納他家屬,豈不是不仁不義?
但他剩下的這些大事,卻甩鍋給了我父親。如果把七嬸母子三個接迴來,麵臨給她們重建一個家。在那個年代我家,仍每一個時刻都唱響國際歌。
家裏除了貧窮還是貧窮,在這樣的狀況下,再給他人重建一個家庭談何容易。自古有雲麻雀雖小,但也是五髒俱全。鍋碗瓢盆廚房用品,柴米油鹽被服蚊帳床,台凳桌椅一樣都不能少。
還有最大的問題是房子廚房,我們全家勒緊褲腰帶,餓得死死的。剛緩過氣就將房子拱手讓人,這可是讓人無法接受。拿父親的身份來說,他跟七叔是同胞兄弟。但是七叔卻沒有把他當同胞兄弟,多少年來書信往來都沒有。
所以父親將陷入兩難,不接迴來情義盡失。接迴來困難重重,因此父親發揚民主,讓家人各抒己見。麵對這樣的事大家無語,困難擺明,事已說透,最後大哥代表大家表態,一切由父親決定。
但大哥說七叔的戶口十幾年前就遷走了,現在的問題是生產隊,願不願意接收三個人的戶口。大隊公社接不接收這類人口,大哥說要先寫一份申請書。讓生產隊先簽名,寫上同意接收。再去大隊蓋章同意接收,然後去公社民政開一張接收證.一切手續辦好之後再去七嬸娘家。
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要告訴她知道,那就是祖上沒有房產。現在的住房都是父親新中國成立之後建起來的,但是你願意迴來。可以給一間房子給你住,並提供一張祖母睡過的舊床。
至於以其他零碎再少什麽買什麽,如果七嬸決定願意迴來,還要跟她說一切床上用品。小孩的衣著鞋襪有的都帶迴,一切由她決定。如果她決定迴來,那就直接辦齊遷戶手續一起迴來。
大哥寫好申請後,從下至上都很順利簽字蓋好了章。選了個好日子即時前往,興字縣水口公社七嬸的娘家。大哥去興寧的第三天家人盼望著,從未謀麵的親人迴家。
放學迴家後,我和弟弟在門前邊上等著。不一會就看見了大哥,提著兩大包東西迴來了。還看到一個婦女背一個抱一個走在後麵,當時我們也想到了一定是七嬸。
我和弟弟立即跑下去迎接,我和弟弟都叫了七嬸,叫她抱著的弟弟讓我來幫她背。七嬸將他往我背上放,結果這個小弟差點掉地上。幸虧七嬸手快拉穩了,才未出現什麽後果。
我長那麽大從未背過小孩,七嬸當場教我背小孩要雙手,反轉往背後托住小孩的屁股才安全。但是背小孩我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我們一下子也就到家。
那天晚上母親做好了一大煲飯,也煮了兩大碗青菜,大嫂熱情地招唿七嬸母子三人。那年代生活清苦,不年不節的做夢都不可以吃肉,有幹飯吃那就是享受到了貴賓的待遇了。
幸虧我們生產隊才稍微好一點,那天晚飯後在大嫂協助下,很快打點好七嬸的一切。她們旅途勞累加上兩個小孩,大家也很快就各自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七嬸叫大嫂一起,到集市上買齊生活所需。
第二天放學迴來才知道妹妹才一歲多,弟弟還不足四歲,知道這一現實真為七嬸捏了一把汗,誰幫她照看小孩?你戶口入了這個生產隊,那真是比天還大的人情。
那必須參與生產勞動,不勞動是不能參加糧食分配的,這就是鐵律。至於誰帶小孩這件事,對我來說那就過於杞人憂天了。
我對帶小孩是完全一竅不通,弟弟出生後由兩個姐姐拉扯。到姐姐上學時,弟弟四五歲了有祖父照顧,所以我小時候是最悠閑最自由的。
哪怕是三年困難時期始終將家庭維持在,比他人好的這一方陣,他共生四男五女都未出現文盲。在我們父輩們創造的事業,可以說最為輝煌,經手建房屋的次數和麵積是無人能比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九七九年已近古稀之年,仍主持建造一棟上五下五,整扛橫屋的全麵施工。況且瓦麵木料整棟屋門窗,全由他做成。
至一九九零年又是他主持將50年代,始建的隔幾年加幾間,隔幾年又加幾間的,不適合90年代居住的上五下五,全扛橫屋的舊屋拆掉。在原地基上整棟用鋼筋水泥紅磚重建一棟,前無古人的洋樓。‘是指當年我們村’。
在他手裏始終有一筆硬錢,非遇特別特殊的事時,萬不得已才動用的,他稱作救命錢。當然這肯定不是一大筆錢,這類救命錢因時期而定多少,如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類錢隻不過三五十元。
到了70年代了不起一百幾十,這一種錢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而定。還有居住環境評定,其實這是治家方略的一小部分。
假如在二零零零年前後十年而定,一個家庭假如有小孩,晚上突發高燒送醫院。你身無分文,醫院是不給救治的。
我父親在我們兄弟姊妹心中是最偉大的,他雖然沒有高學曆。假如你要建一棟滴水麵積,四百平方的五層樓,所需材料很快列出清單。和大約的投資總額,對這方麵毋庸置疑。父親是我家的財政大臣,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他離世前。我和弟弟所有錢,全交由他管理。
那時我和弟弟一直沒分家,由父母帶著,當年我和弟弟迴到家裏一分不剩。全交給他老人家,孝順到什麽程度?那就是要去理發,幾塊錢都要跟他拿。就連自己老婆要用錢,都要在他手上拿。
因此事,也被老婆說了幾十年。還有一種想法要樹立父母的絕對權威,做兒媳婦的才會孝順老人。但是作為兒子一旦邁出這一步,隻要父母在,你就無法收迴以前的這一做法了。
否則會落個兒子不孝順的說法,我們這一代人。主要還是受到老祖父的,傳統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己一分都不留,要用錢時都要他手裏拿。家庭所有支配我兄弟從來不管,在我兄弟倆心目中,什麽事都不需要我操心。四十多歲了,還是習慣迴到家裏吃了玩玩了吃。這種享受就是父母在時的幸福,這種甜美的幸福,我相信很多人無法享受。
在80年代很多人跟他借錢,哪怕是做生意的,或者確實碰到困難的,他都會一一幫助解決。他手裏有錢聲勢很大,假如你借了錢到期不還,碰到他你真交不了差。
我迴到家裏見到此情此景,也隻是一笑了之。有好多次見到幾個人都找他借錢,我都不理這些事。還好他從不糊塗,頭腦始終保持清醒。他所有借出去的錢,不論多少都立有字據,但有無爛賬就不知道了。
在我村他經手,第一個私人裝有程控電話用戶。他老人家個個兒子都有錢,加上他跟台灣的弟弟又聯係上了。那時候他要什麽有什麽,那真是風光無限。
他九零年重建上五下五的整棟樓房,鋼筋水泥紅磚結構,那才是無限艱辛。當年村裏沒有公路,一切所需建築材料隻能放在,離我家近一公裏處的公路邊堆放。
然後再請人一擔一擔挑迴來,那些建材就水泥而言一包一百斤,要很強壯的壯漢一次才能扛一包。大部分要兩個人抬一包,在我的想象中一旦十噸水泥卸在公路邊。天晴還好,下雨沒有雨篷布那就慘了。
一噸水泥二十包,十噸二百包,搬一包水泥迴到我家最少半個小時。要把十噸水泥搬迴來,二十個人一天都很難完成。當年我們村,大部分勞動力都出外地打工去了。
隻能去外村請人搬,不要說用實際行動去做。想想頭就大,更何況還有紅磚砂石鋼筋。水泥門窗水泥預製件,真是無法想象不敢想象。
當然我們的祖先一八四幾年就始建的‘柱史家風’。還有像廣裕樓這些龐大的建築,早已樹立了豐碑。現代人就我家如此渺小的工程,又何足掛齒?
吾輩也實屬過慮了,當年家裏建如此龐大的樓,自始至終我一次都未曾迴去看過。直到一九九四年農曆七月份喬遷新居,我因工作關係都未迴去。
此棟用鋼筋紅磚所建的洋樓,在當年還可稱得上很宏偉的傑作。據說還迎來很多來訪者,均讚不絕口。
我母親是極其善良、勤勞、勇敢、的慈母,我聽母親說過,我外公家裏在沒敗落之前,在他家鄉數個村都數他家最有錢。是當地大富豪,我母親是外公獨生女,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大舅父是個賭徒,沒幾年把家產全輸光了。
到解放時,已經家道中落破產了。也真是謝天謝地,感謝賭徒大舅。否則解放後,他三兄弟肯定是地主。幸虧解放前幾年破產了,結果大舅二舅三舅都是中農成份。
話又說迴一九六三年,那一年冬天我家新建的房子。通過家裏人的努力,地板及天井都基本成型。大門也裝上了兩塊很厚的大門板,晚上大門一關,門拴上去,那就安全了。
姐姐搬進了新房子,但是房間裏隻有一張床和舊桌子,床上還是舊被服,在那時候家境貧寒,縱使你有錢也買不了新被服。
聽說那一年每人又比去年多了一尺布票,那就是三尺六寸布票。假如要做一張新被套,足足要用五個人的布票才行。當年這些場景說起來就心酸,想起來就淚奔。
但是那個年代的生活人人是這樣,普遍性的簡單化,人人都是樂觀派。村民之間相互尊重,民風極好。
我上四年級第一學期那一年,在建房期間有一天晚上,父親拿出七叔從香港寄來的信,七叔言辭懇切地要求父親和母親。將他老婆和兒子及女兒,接迴老家來居住。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那一年我十四歲了但從未見過七叔。我隻記得祖父還在時,那是六一年的正月十五。那一次七叔的結拜兄弟蔡炯成來我家,他言下之意,他寶華哥叫他來看看義父,但什麽手信也沒有,一分錢也沒有。
我還很小跟祖父睡,隻知道他老人家很生氣,並向蔡叔叔說,告訴他以後都不要迴來了。打那時起,祖父經常跟我說七叔的成長過程。他說七叔生下來,叫算命先生算過,說他命硬是命中克母。那又該如何正確處理,造成祖母常年生病?為了保住祖母的命,將他送給他人。
據說他那家很有錢但是無子息,自他到那家也很受寵愛,從小就很橫蠻。但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他也長大了。他這個家庭評為地主,結果他迴到了應子上出生地這個家。
當時的土改工作隊憑祖父的為人,同意他迴來。並分給了他田地,本來他好好做人,和我父親聯手一家人也會很好的。
但是他在地主家長大,遊手好閑慣了。壓根就從未幹過農活,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我們這個家可不是地主,有力氣幹活不幹活,那是沒飯吃的。
經過各方勸說無濟於事,七叔仍我行我素,加上我父親被調去縣建築公司。家裏隻有我母親一個勞動力,還帶著四個小孩。當年我還未出生,我大哥都才十一二歲,祖父實在看不下去,最後分開給他一個人一家。
結果他參加了互助組,參加了互助組並不是允許你不幹活。據說互助組把政府分給他名下的田,納入統一耕種,互助組也就是互相幫助的意思。假如你的田納入去,你本人不參加耕作,隻能分給你田的份額的糧,不分給你人口糧。
七叔不管怎樣他就不耕田,最後他定好每個月交給互助組五元錢。結果他跑去政府礦山做工去了,礦山離家不足十公裏但他從不迴家。一年多不迴來也不交一個月的五塊錢,那一年多,累計起來那就是天文數字。
據祖父說,他這些欠款,以後全都由我父親幫他上交了。祖父說自從他離開家之後音信杳無,聽說最後那個礦山因產量上不去。抽調了一大批人前往博羅縣網頂國營礦場,當年我們村裏有十幾個壯勞力,也在那裏和七叔共事。
但每逢過年過節,村裏的兄弟叔伯都迴家團圓。唯獨他不迴家,祖父至死也未曾見過七叔隻言片語,也從未有一句問候家人的話捎迴。
據村裏的兄弟叔伯說,到了一九六零年年末,因礦山虧損嚴重無法經營。碰巧國家重大國民經濟實施調整計劃,結合三年自然災害造成全國大饑荒。
礦山被迫解散,村裏那些人都迴家鄉了。七叔未迴來,據村裏人迴來說。七叔在博羅已和一個楊村國營農場,的周姓女子結婚,已經有兩個女兒。
從七叔離開礦山後,他憑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加上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一手漂亮的硬筆字。他做起了包工頭,我們村裏有五個人給他打工,當年我哥哥也在他手下跟他一年多。
村裏跟過他的人都稱唿他為老爺,對他這種稱唿,並不是對他年齡的定義。而是他出門迴到駐地什麽都不做,這種貶義的稱唿。
七叔帶領他們的團隊,參加過當年寶安縣很多重大工程建設。如龍江水庫,和坪地觀蘭等工程建設。我七叔的這些事本並不在此議論。假如七叔的事不讓看官知曉一些,我家人不接納他家屬,豈不是不仁不義?
但他剩下的這些大事,卻甩鍋給了我父親。如果把七嬸母子三個接迴來,麵臨給她們重建一個家。在那個年代我家,仍每一個時刻都唱響國際歌。
家裏除了貧窮還是貧窮,在這樣的狀況下,再給他人重建一個家庭談何容易。自古有雲麻雀雖小,但也是五髒俱全。鍋碗瓢盆廚房用品,柴米油鹽被服蚊帳床,台凳桌椅一樣都不能少。
還有最大的問題是房子廚房,我們全家勒緊褲腰帶,餓得死死的。剛緩過氣就將房子拱手讓人,這可是讓人無法接受。拿父親的身份來說,他跟七叔是同胞兄弟。但是七叔卻沒有把他當同胞兄弟,多少年來書信往來都沒有。
所以父親將陷入兩難,不接迴來情義盡失。接迴來困難重重,因此父親發揚民主,讓家人各抒己見。麵對這樣的事大家無語,困難擺明,事已說透,最後大哥代表大家表態,一切由父親決定。
但大哥說七叔的戶口十幾年前就遷走了,現在的問題是生產隊,願不願意接收三個人的戶口。大隊公社接不接收這類人口,大哥說要先寫一份申請書。讓生產隊先簽名,寫上同意接收。再去大隊蓋章同意接收,然後去公社民政開一張接收證.一切手續辦好之後再去七嬸娘家。
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要告訴她知道,那就是祖上沒有房產。現在的住房都是父親新中國成立之後建起來的,但是你願意迴來。可以給一間房子給你住,並提供一張祖母睡過的舊床。
至於以其他零碎再少什麽買什麽,如果七嬸決定願意迴來,還要跟她說一切床上用品。小孩的衣著鞋襪有的都帶迴,一切由她決定。如果她決定迴來,那就直接辦齊遷戶手續一起迴來。
大哥寫好申請後,從下至上都很順利簽字蓋好了章。選了個好日子即時前往,興字縣水口公社七嬸的娘家。大哥去興寧的第三天家人盼望著,從未謀麵的親人迴家。
放學迴家後,我和弟弟在門前邊上等著。不一會就看見了大哥,提著兩大包東西迴來了。還看到一個婦女背一個抱一個走在後麵,當時我們也想到了一定是七嬸。
我和弟弟立即跑下去迎接,我和弟弟都叫了七嬸,叫她抱著的弟弟讓我來幫她背。七嬸將他往我背上放,結果這個小弟差點掉地上。幸虧七嬸手快拉穩了,才未出現什麽後果。
我長那麽大從未背過小孩,七嬸當場教我背小孩要雙手,反轉往背後托住小孩的屁股才安全。但是背小孩我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我們一下子也就到家。
那天晚上母親做好了一大煲飯,也煮了兩大碗青菜,大嫂熱情地招唿七嬸母子三人。那年代生活清苦,不年不節的做夢都不可以吃肉,有幹飯吃那就是享受到了貴賓的待遇了。
幸虧我們生產隊才稍微好一點,那天晚飯後在大嫂協助下,很快打點好七嬸的一切。她們旅途勞累加上兩個小孩,大家也很快就各自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七嬸叫大嫂一起,到集市上買齊生活所需。
第二天放學迴來才知道妹妹才一歲多,弟弟還不足四歲,知道這一現實真為七嬸捏了一把汗,誰幫她照看小孩?你戶口入了這個生產隊,那真是比天還大的人情。
那必須參與生產勞動,不勞動是不能參加糧食分配的,這就是鐵律。至於誰帶小孩這件事,對我來說那就過於杞人憂天了。
我對帶小孩是完全一竅不通,弟弟出生後由兩個姐姐拉扯。到姐姐上學時,弟弟四五歲了有祖父照顧,所以我小時候是最悠閑最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