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遷偷米事件的發生造成的影響,家裏對我有了約法三章,規定放假期間隻準呆在家裏和弟弟一起玩。在家預習四年級的課程,打那時起還真的拿過我姐四年級上冊,語文、算術、自然和地理四門課程,認認真真地預習。


    首先從語文入手預習,發現四年級的課文都比三年級稍長。況且課文之後的思考題,方向和問題提法也變了。當我看第一課思考題的提問時,劃出本文的段落,寫明段落大意,並闡述本文的中心思想。我看完思考題的提問,便引起我的反思。


    我想如果按三年級的讀書方法,根本解答不了思考題的提問。為了解決好思考題的所有提問,一課課文最少要認真看三至四遍才行。


    當天上午我看了第一課後,接著拿出舊的作業本和鉛筆,試圖解答思考題的提問。就這一課我用了將近兩個半小時,一一作了相應的迴答。


    到姐姐放工迴來之後拿給她看,姐姐還表揚了我,並說我讀書有靈性。我記得六姐那一年考完小升初的會考,還在等待錄取。也學大人參加生產隊勞動了。我姐姐一貫的成績都名列前茅,我相信考初中絕對沒有問題的。


    那一學期暑假,我還真的用功預習了那四門課程。語文用時有半個月,隻有前十課有做記錄,也沒有全部看完。緊接著我看地理課本,翻開課本一看還特感興趣。因為初學地理就表述了中國有多大,全國有多少個省市自治區。


    我帶著好奇很快就進入角色,一口氣幾天就看完了。還略做了筆記,看了這一冊地理才知道原來,台灣香港澳門都是中國的領土。


    這一冊地理還標明中國有長江和黃河。知道了這麽大的中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隻知道中國好大並不知道意味著什麽。


    然後又看了算術課本,其基本內容隻是三年級基礎上。將原來三位數的乘除法增加到多位數,式題的變化也變成了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


    這些題型的變化隻能細心做題,達到高分才有可能。算術的應用題是比較難的,但是全在以對題的理解透了就行,列式和運算過程始終都應該細心應對。


    另外一冊是自然課本,也認真看了但我想沒有什麽難度,我想有概念就行,反正說到做到,跟老師認真學就行。這一個暑假還算規規矩矩地在家,預習了四年級上冊課本。在預習過程中,邊預習還一邊總結怎麽才能達到,又快又好地去掌握書本的知識呢?


    後來我先看這一課問的什麽問題,布置什麽作業帶著提問去看書。這樣更加快速理解,縮短看課文時間。預習時用這種方法去讀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加上到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講一遍,再從同學們課堂上所有的提問。老師的一通解釋,自己再來一次歸納匯總。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更輕鬆地掌握知識。


    我們暑假期間,正是農民最忙的季節,也正是夏收夏種一年中,工作最多最繁忙的日子。加上小暑大暑季節天氣最為炎熱。我們大多數同齡人,都會幫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家裏有母親,大哥大嫂還有個姐姐。


    母親常說在家和弟弟好好玩,不出去惹是生非就燒高香了。母親每次出門都千叮萬囑,叫我和弟弟不要打架,乖乖在家裏玩。都說很快就迴來給我們做好東西吃,那一年開始家裏勞動力強起來了。


    加上糧食水平又很高生活好起來了,母親每次出門都會給我兄弟倆一點好吃的。母親的恩情我們兩輩子也無法報答,父母恩重如山是真理。我和同齡人相比,我少年時期的成長過程,是最幸福最幸福的。


    那年頭母親參加生產隊幹農活很忙很累,但是到了一定的鍾點就會迴來,為全家做好一日三餐。我那一年十三歲了,對家務事什麽都不會做,父母也不準你做,他們怕你傷著燙著會害你一輩子。


    小我一歲的玩伴和我一樣也是整天玩,他還有個奶奶。兩個妹妹也經常在奶奶身邊,那個奶奶煮飯做家務都還能勝任。我和小弟雖然因那件事,有一段時間沒在一起玩。


    小朋友哪受得了這種寂寞,相互之間都有一日不見如三秋之感。也時常湊在一起,在屋前屋後玩這玩那。我走到哪裏他也跟到哪裏,他妹妹和我弟弟也都寸步不離。時遷就被他老爸叫去田裏,看他家的鴨子去了。


    那一年‘廣裕樓’還有七個我祖父輩的老人,男的我叫叔祖,女的叫叔祖母。這些老人跟我們還是很親,他們都是我曾祖父的嫡親侄子。人多了也自然生疏了,當我祖父在世時,他們經常在一起談笑風生說當年。


    當然老人們從不當我是外人,他們都常說都是自己人,在一起玩千萬別打架。有時碰到他們在吃東西,都會給點我和弟弟吃,這些長輩個個都很慈祥,看到我和弟弟都很熱情。確確實實沒把我兄弟當外人,從他們的語言上行為上,足可認定我們是一家人。


    這個暑假大人們忙著夏收夏種,都忙得不可開交。經過他們的共同努力,總算結束農忙的季節。看到哂穀場上金黃黃的飽滿的,大堆大堆的穀子人們笑逐顏開,他們都說早稻收成很好,超過了曆史的最好收成。


    那年早造每人平均糧食水平,達到了五十斤以上。糧食水平提高了意味著。我們餓肚子的日子不會再有了,那就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


    秋蟬齊鳴,又是我們上學的日子到了,我姐姐也收到初中的入學通知書。那一年我們村還有一個姐姐和他弟弟,也被中學錄取了。那時候這個姐姐和我姐都很不對付,不知何故,我和她也是跟‘廣裕樓’的兄弟姊妹一樣親。


    我大概知道她倆都在校花之列,成績都很好。各自都存在不服輸的心態,不管做什麽都總想一定要超過你,其實都暗中在鬥。最後沒有贏家,誰也沒有輸,我知道這兩個姐姐始終沒有往來。


    我又升四年級了,科任教師和班主任都換了,那學期其中我的足球要好留級了,還有四個比較要好也都沒跟上來。這些留級生也有些出於家庭原因,造成無心上學無心讀書,有個別人對讀書不感興趣。反正成績落後的這類同學,都存在較為複雜的因素。


    也有一類同學不是他不認真讀書,而是書不給他麵子,總是和他躲貓貓。那學期有兩個讀了兩年四年級了,他還賴著不走。我經常笑他,我說老兄我給你高唿口號,堅決不離開四年級。


    這一說引起哄堂大笑。他隻是笑笑而已,我叫他老童生他大我幾歲,牛高馬大。我笑他他隻說別笑我了,他也不會發我脾氣。還對我很友好,從那時起我可憐他善良跟他說,不懂就問我還幫他做作業。


    開學第三周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叫我去他那裏狠狠地批評了我。並警告我下次再幫他做作業,嚴肅處分我,自從那次之後就沒有幫他做作業了。有時候在放學迴家的路上問他,今天老師上算術課聽得懂嗎?


    他說老師講的時候聽得懂,但是下課就忘記了。我又問他以前的作業本作文本還在嗎?他說一學期過去就丟了,我又問他書還在不在。他也說都丟了,這時候我大概了解他了。


    所以老人常說的聰明的人,愛讀書的人才會愛惜書,蠢人是不愛書的一點都不錯。我這個老童生大哥,在我們村凡是同輩的都是一樣親的。他曾祖父是我曾祖父的三弟,這個大哥生出來就是四方木。


    我們都長大了,比他小五六歲的個個都成家立業,多少年後都子孫滿堂了。唯有他時至今天七十六七歲了,還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說起來也很可憐,幸虧有當今政府,現在每月享受八百多元的低保。他也可以去老人院安享晚年,真是善哉善哉。


    此文對於我老童生大哥的描述,本應有犯寫記敘文之意。但描述到他的事例便一竿子插到底,這一段又好像倒敘,我認為是無大的缺陷的。


    往往寫作品像他的事例一直寫下去,也就無法穿插進去了。我主要考慮到60年代初、中、期農民,在生產隊主要勞動,辛辛苦苦一天的產值才一毛多錢。


    然而他現在享受政府的低保,每月都能拿到八百多元,每天平均還能達到二十七八塊錢。不用勞動是當年收入的一百多倍。這一先後的對比極其鮮明,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用鐵的事實證明了,社會突飛猛進的進步程度。


    國家富強了,人民就會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從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個月收入不足十元。現代人天天不用幹活,一個低保戶每月享受八百多元。這一對比不就是叫花子,一夜成為億萬富翁嗎?


    話分兩頭言歸正傳,四年級頭一學期學習上得心應手。團結同學方麵也能做到麵麵俱到。在這個班上我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有點趾高氣揚。每次考試很快就交卷了,在同學當中,也有一些人產生嫉妒心理。


    還有些人很是恨我,經常冷嘲熱諷,有一次中考坐在我隔離台的同村叔叔。他兩兄弟一起上學,他哥高我一級大我三歲,這個同級叔叔大我一歲。他很胖又矮,原來他跟我說,他不會做的題叫我告訴他。


    我開考後一連偷偷告訴他兩道題的答案,但總不可能每一道題都告訴他。這樣做一是違反考試規則,二是對他不負責任。我開考後很快做完試卷,檢查一遍很快就交卷了,他還緊緊地咬著筆頭不會做題。


    當時的監考老師從頭至尾都緊緊盯著我,突屬無法‘作案’。因為這件事他倆兄弟在放學迴家的路上,聯合起來準備武力鎮壓我。他說我不講信用,害他算術考不及格,這一次就教訓教訓我。結果被大一點的大哥勸住了,架沒打成。


    在青少年時期這個叔叔他身體相當強壯,不論鋤地挑水什麽都很能幹,抓魚掏鳥窩都強過我。我知道他認識很多山裏的藥材,他還很懂那種治什麽病,那種又治什麽病。


    這個叔叔的父親我叫叔公,這個叔公很善良,但耳有點背。這個叔公的父親和我曾祖父是親兄弟。他懂得一些醫術,村裏人誰家有小災小難,都叫這個叔公去看,他刮痧很有一套。


    如果碰到感冒了風寒濕痹很難受,發高燒不退,經過他刮痧十指放血很快就能妙手迴春。這個叔公很是老實。不管刮風下雨天寒地凍,隻要有人找到他。他立刻啟程從不怠慢,不論你給不給他錢從不向你討。他是真正的好人。


    可惜了就是他太老實了,一向家裏都很窮。我離開老家幾十年在外地生活,這個叔叔什麽時候成家,生活過得怎麽樣,將近二十年未聯係,直到二〇〇幾年,人們有了手機才跟他有過聯係。


    但是那次聯係才知道他已病入膏肓,當我有機會迴老家時,他三兄弟都撒手人寰了。遺憾的是這個叔叔在困難時期,哪怕是三瓜兩棗都未幫過他,這也是我的遺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民有聲的曆史記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民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民有聲並收藏農民有聲的曆史記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