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這路聯軍,基本的權力格局已經成形了,袁術自己為盟主,但軍隊還沒有編練成,所以主要仰仗下麵兩座山頭,一座就是孫堅的荊州軍,另一座則是交州北伐軍,如今自己和孫堅都有了官位獎賞,那拿什麽給交州呢?


    “盟主可別忘了,史璜被我軍捉拿後,交州刺史一直無人出任,故此不妨表奏我家定海中郎將為交州刺史。”李肆答道。


    袁術先是一愣,自己怎麽沒想到呢?


    想來多半是沒把交州那無關緊要的邊鄙之地當迴事,於是撫掌大笑道:“好好好,李校尉所言深得吾心呐,那就煩請李校尉在魯陽多留幾日,等我把孫將軍請來,一同署名上表。”


    “全憑盟主吩咐,不過肆在軍中還有要務,還是等到孫將軍到魯陽,我再趕來不遲。”


    袁術今天心情大好,也不和李肆計較,當即答應下來,然後拉著劉表一起坐於巨石之上,接著談天論地,好生暢快。


    兩天後,袁術等人商議出了個結果,由後將軍袁術、荊州刺史劉表、長沙太守孫堅、南海太守錢散等一眾南方諸侯共同署名的表奏:


    表袁術為南陽太守


    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破虜將軍


    表李弎為交州刺史、定海將軍


    表孫堅的部下李旻為潁川太守


    表孫堅的部下蘇代為長沙太守


    表華府的建設委員會首席王餘王忠漱,為合浦太守


    表周榮為清海中郎將,鄭彥為靖海中郎將


    原本這次分官大會隻有袁術、孫堅、李弎三人的份,但在孫堅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就變成了一長串的名單。


    其中表鄭彥為中郎將時,孫堅本來還想還價說鄭彥是女將,我朝沒有這個先例,但一想到韋恩當時和他針鋒相對的認真神情時,孫堅還是沒開這個口。


    小孩都封侯了,再給女子封個將軍又如何?以後皇帝、公卿們知道事情真相後該會是怎樣的表情,孫堅想想還挺期待的。


    董卓那頭也說自己打贏了孫堅,不信你看這過萬的斬獲,同樣是一通封賞;袁術這邊也說自己打贏了,不信你看廣成關在誰手裏,所以表奏的也理直氣壯,同時董卓抱著一點緩和局勢的幻想,大筆一揮同意了袁術的表奏。


    雙方默契的表演看得袁紹那邊的諸侯很是眼熱,奈何自己這邊啥動靜也沒有,誰也不敢丟這個臉去封官許願,所以就隻能幹瞪眼。


    冬天就要來臨,這是從莽新時期就開始的寒冷期,一直延續至今,如果不出意外,還會延續到南北朝末年,就是因為這個寒冷期,北方的胡人才需要舉族南下,和漢人、晉人爭奪生存空間。


    北伐軍得搶在大幅度降溫之前把流民運到溫暖的嶺南,同時嶺南大本營,也在積極地為已經充實到上萬人的北伐軍準備過冬物資。


    好在交州天氣熱,平時不怎麽需要穿很多衣服。


    紡織業不是一下子就能飛躍式地進步的,複雜的機械和材料、製作工藝,無一不是需要靠時間沉澱才能進步的。


    當前百姓普遍穿的麻布衣服,袖子窄了沒彈性,寬了不利於勞作,人們家裏會常備一種輔助裝備——縛膊,把袖子卷起再用一根繩子係住吊在脖子上,然後就達到了擼起袖子的效果。


    交州就無需如此麻煩,平時幹活就穿短袖,一年大部分時間也可以穿短袖,隻要不怕蚊蟲騷擾。壓根沒什麽對冬衣的需求,所以華府也沒有特別重視紡織行業,畢竟還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自己人力也不夠,原材料還要靠進口,做起來不是很劃算。


    但好在現在如今的華府已經闖出了交州,成為逐鹿天下的一方諸侯,原材料可以從外地平價購入,商品銷售渠道也暢通無阻。


    冬衣方案早就做好了,兩件套,毛皮大衣和毳[cui]衣,前者很常見,通過狩獵或是養殖動物就能大量獲取,而後者就是古代的羽絨服。


    用雞鴨等牲畜的羽毛、絨毛,通過水力軋機軋碎,混到一起。


    如果直接填充到麻布裏,則會因為孔隙太大而經常弄得一身雞毛,故而需要用更細膩的絲綢作為包裹材料,這個需要從徐州進口,友情價也高達1000錢一匹,一匹能差不多縫製10件羽絨服內膽。


    但如果直接拿羽絨填充,那會有一股醜鴨子味,穿出去容易人嫌狗厭,這也是毳衣很少普及的原因,隻有豪族才有這個人力物力去為一件毳衣除臭,然後豪族子弟們就能穿著暖和且輕便的毳衣出門社交了。


    華府有自己的除臭流程,這也是華府能將羽絨服這種高成本的商品做成產業的底氣所在。


    華府有煤,有水果果皮,二者放一起發酵能做活性炭,除臭效果強勁且性價比極高。


    先將軋碎的羽絨洗淨,然後隔火烘幹,再和活性炭一起放置一周,一團團無味兒白淨的羽絨就做好了。將羽絨填充進絲綢內膽後,再用麻線縫出一個個小格子,防止羽絨分布不均,最後再在外麵套幾層麻布,高端一點的產品拿毛皮做外罩,就這樣,一件華府生產的羽絨服就做好了。


    單件成本不到200錢,麵向平民的麻布款上衣賣500錢,下裝賣450錢,但要的人不多,畢竟平民的消費能力有限,除了有輕便需求的,很少有人願意嚐試。不過沒關係,麻布款本就是為了北伐軍而設計的,也是以後紅軍的製式冬衣,不愁需求。


    以後華府的治理範圍北移了,治下村社、城鎮百姓,都將直接配給足夠的冬衣,也不需要去支付這等利潤。


    毛皮款則直接定製價格,上千上萬都可以,反正徐州豪族有的是錢,想要什麽印花、圖案都可以整上,還能定製植物香型,或者全部用蜀錦做麵料,隻要有要求,全讓京城來的大裁縫去手工滿足,一時之間,交州羽絨就成了徐州甚至是江東上層的風靡之物。


    除了防寒的衣服,華府對取暖之物也有準備


    就是後世常見的蜂窩煤,鐵爐子,無甚稀奇,甚至是無數穿越者前輩第一桶金的來源。


    煤炭本來不好燃燒,但做成蜂窩狀,和空氣的接觸麵積大大增加,於是便可以做成很好的取暖物。


    北伐軍用蜂窩煤,可以省去砍柴這一無意義的重體力勞動,能非常好地解放勞動力,當下優先供應北伐軍,等以後產量上去了,就能賣給北方,成為新的大筆收入來源。


    得益於源源不斷的移民湧入,外加最早培養的一批小學生的成年,還有進一步深造的中學生的畢業,華府的工業體係已經初顯雛形,開始對大漢其他地區的小農經濟,淺淺地露出獠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