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名俊難過軍民關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袁隗這些故老的場麵話是這麽交代的,至於董卓自己真正的想法,其實也八九不離十,劉表即便無能,但他還有身份。
以老八之一而自矜的劉表,和所有的名士、大族子弟一樣,看不起寒門、白身,所以即便是董相國舔著臉上門,人家也不會怎麽待見。
同理,孫堅和董卓出身相似,董卓可太懂孫堅了,二人完全稱得上是知己。
劉表怎麽和董卓這個大相國不對付,那到了荊州就會變本加厲地和孫堅這個小太守不對付。
這一升遷,一石二鳥,既把北軍軍權握得更牢了些,又能給孫堅將上一軍。
即便萬一劉表沒能活著走到荊州刺史的位置上,董卓至少也能達成第一個目的。
而且這個可能性太小了,這可是大漢第一流的大名士,他董仲穎都不敢殺,誰敢害他?
北伐軍敢。
當劉表坐在大樹底下感覺到有人要害他時,他已經跑不掉了。
在附近鄉人的指路下,一個隊全副武裝的五十位民兵,舉起三十張弓弩和二十把長短武器將劉表團團包圍。
劉表嚇得趕緊說明自己的身份,萬幸民兵們還算克製,劉表於是有幸成了建軍以來,被活捉的第二位州刺史。
當劉表被李肆帶去見袁術時,袁術這次沒有在軍營裏宴請群賢,他換了個更為健康的休閑方式,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袁術和群賢們登魯山,秋遊去了。
費了老大勁,在衛兵的指引下,李肆和劉表沿著一條野趣十足的小道來到袁術所在之地——一眼山泉旁邊的一塊平滑的巨石上。
群賢們剛剛聊完山中的景致,現在正在談論著當前的局勢,有罵董卓暴虐無度的,有罵袁紹膽小如鼠的,也有誇讚袁術有魄力,領導有方,這才取得討董聯軍唯一的戰果——攻克廣成關的。
袁術的儀態保持得很好,一直含笑著與眾人交談,很好地盡到了此間主人的責任。
但最為不專心的也是袁術,還不等侍從通報,袁術不經意地一瞥,就注意到了李肆和劉表二人。
袁術先是一愣,然後迅速起身上前道:“劉景升,汝不是尚在雒陽嗎,怎麽會到南陽來?李校尉,你怎麽和劉景升一起來了?”
劉表沒有開口,而是表情複雜地看向李肆,於是李肆迴道:“稟盟主,劉景升乃是董賊新任命的荊州刺史,企圖偷偷溜過南陽南下上任,半道上被我軍給截獲了,看樣子又是一個董黨。”
又是,那是因為前交州刺史史璜被北伐軍從蒼梧帶到了袁術這,交由他處置。
史璜雖然是華府以董黨的名義拿下的,但華府做事講規矩,史璜任上也沒做什麽壞事,或者說壓根沒來得及做什麽事就被華府給逮住咯,所以也沒有什麽合適的名頭給他定罪。
至於說董賊一黨算不算罪名,華府經過各級會議商討,一致表示這一套就對外說說,華府內部不搞這麽滑稽的東西。
於是史璜就被帶到袁術這聽候發落了。
袁術和史璜也不熟,沒有保他的必要,反而為了籠絡華府,袁術也給史璜董黨的帽子加了一把鎖,徹底坐實。如今史璜一直被軟禁在魯陽城內,整日無所事事,就等著袁術最終的安排。
現在李肆又送來一個董黨,還是大名士劉表,袁術這下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甚至心裏暗罵,這個劉景升,連潛越都能被抓,真是個廢物,想當年自己從大穀關、廣成關一路逃來魯陽,毫發未損,如此比較下來,我袁術才能遠甚於劉表。
思索半晌沒有決斷,袁術為難地看著劉表說道:“景升兄,你為何要為董賊效力?”
劉表歎了一口氣道:“唉~非是我欲效力於董賊,而是其為了徹底掌控北軍,把我從北軍中候的位子上挪到了荊州,實屬無奈啊。”
袁術頷首沉思片刻,然後帶著商量的口吻說道:“那這樣吧,景升兄你看,荊州刺史的位子一直空著確實不好,聽說襄陽、南郡那邊宗賊最近鬧的兇,我放你去上任,但有個前提。”
“還請公路兄言之,表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脫。”劉表拱手道,有活路就好,懸著的心終是放下了。
“還請景升兄集荊州之力,支持我軍討董。”袁術正色道。
現在輪到劉表為難了,這裏這麽多自己熟識的潁川名士,劉表也不好說些假意改信,日後悔過的話。
他不是袁紹、橋瑁這種何進故吏,董卓提拔他們升任了太守後還能借著給何進報仇,反對廢立的名義,反過來討伐董卓。
他劉表可是海內外聞名的大名士,如此忘恩負義的舉動,他是決計不能做的。
劉表的沉默弄得袁劉二人都有些尷尬,袁術的主簿閻象趕緊插嘴道:“那個,主公,劉使君,正事不如以後再談,今日不妨先縱情山水。”
群賢們也紛紛附和,於是袁術隻好就坡下驢。
可李肆不想拖,北伐軍招撫流民、訓練新兵、熟練新武器,各種事忙得很,他可沒空等,於是開口道:“盟主,肆有一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袁術難得覺得李肆說話這麽討喜,當即笑道:“還請快快講來,李校尉素有韜略,想必是有兩全之策?”
“兩全之策不敢當,隻是當前情況下最好的選擇了。”李肆謙虛一陣,然後繼續道:
“盟主屯兵南陽,而南陽太守之位空懸,許多事情想在南陽做卻好像缺了點名分,敢問盟主,是也不是?”李肆問道。
袁術急迫地點點頭,連聲稱是。
“孔豫州兵敗身死,其留下的爛攤子,多是我軍負責收拾的,那盟主是不是應該在豫州也有個名分?”李肆又問道。
袁術點點頭的速度放慢了,但嘴角的笑容漸漸止不住了。
“肆與孫將軍攻占廣成關,是十幾二十路聯軍唯一的戰果,這等功勞國家是不是該有所表示?”李肆接著問道。
袁術抿著嘴頷首。
“那正好劉荊州在此,盟主,當下有南陽太守,豫州刺史等位子急需我軍的有名望之人擔起重擔,不知盟主中意哪個?”李肆笑著問道。
“豫……不,南陽太守更好。”袁術脫口而出,豫州刺史雖好,但豫州汝南是自己的家鄉,現在自己這種一方霸主級的大人物就違背異地為官的傳統,屬實是有些過於衝動了。
“那盟主便可上表孫文台為豫州刺史。”李肆說道。
袁術點頭讚同,孫堅確實居功至偉,需要好生籠絡一番,但隨即又看向李肆,疑惑道:“不知李校尉所需為何?”
以老八之一而自矜的劉表,和所有的名士、大族子弟一樣,看不起寒門、白身,所以即便是董相國舔著臉上門,人家也不會怎麽待見。
同理,孫堅和董卓出身相似,董卓可太懂孫堅了,二人完全稱得上是知己。
劉表怎麽和董卓這個大相國不對付,那到了荊州就會變本加厲地和孫堅這個小太守不對付。
這一升遷,一石二鳥,既把北軍軍權握得更牢了些,又能給孫堅將上一軍。
即便萬一劉表沒能活著走到荊州刺史的位置上,董卓至少也能達成第一個目的。
而且這個可能性太小了,這可是大漢第一流的大名士,他董仲穎都不敢殺,誰敢害他?
北伐軍敢。
當劉表坐在大樹底下感覺到有人要害他時,他已經跑不掉了。
在附近鄉人的指路下,一個隊全副武裝的五十位民兵,舉起三十張弓弩和二十把長短武器將劉表團團包圍。
劉表嚇得趕緊說明自己的身份,萬幸民兵們還算克製,劉表於是有幸成了建軍以來,被活捉的第二位州刺史。
當劉表被李肆帶去見袁術時,袁術這次沒有在軍營裏宴請群賢,他換了個更為健康的休閑方式,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袁術和群賢們登魯山,秋遊去了。
費了老大勁,在衛兵的指引下,李肆和劉表沿著一條野趣十足的小道來到袁術所在之地——一眼山泉旁邊的一塊平滑的巨石上。
群賢們剛剛聊完山中的景致,現在正在談論著當前的局勢,有罵董卓暴虐無度的,有罵袁紹膽小如鼠的,也有誇讚袁術有魄力,領導有方,這才取得討董聯軍唯一的戰果——攻克廣成關的。
袁術的儀態保持得很好,一直含笑著與眾人交談,很好地盡到了此間主人的責任。
但最為不專心的也是袁術,還不等侍從通報,袁術不經意地一瞥,就注意到了李肆和劉表二人。
袁術先是一愣,然後迅速起身上前道:“劉景升,汝不是尚在雒陽嗎,怎麽會到南陽來?李校尉,你怎麽和劉景升一起來了?”
劉表沒有開口,而是表情複雜地看向李肆,於是李肆迴道:“稟盟主,劉景升乃是董賊新任命的荊州刺史,企圖偷偷溜過南陽南下上任,半道上被我軍給截獲了,看樣子又是一個董黨。”
又是,那是因為前交州刺史史璜被北伐軍從蒼梧帶到了袁術這,交由他處置。
史璜雖然是華府以董黨的名義拿下的,但華府做事講規矩,史璜任上也沒做什麽壞事,或者說壓根沒來得及做什麽事就被華府給逮住咯,所以也沒有什麽合適的名頭給他定罪。
至於說董賊一黨算不算罪名,華府經過各級會議商討,一致表示這一套就對外說說,華府內部不搞這麽滑稽的東西。
於是史璜就被帶到袁術這聽候發落了。
袁術和史璜也不熟,沒有保他的必要,反而為了籠絡華府,袁術也給史璜董黨的帽子加了一把鎖,徹底坐實。如今史璜一直被軟禁在魯陽城內,整日無所事事,就等著袁術最終的安排。
現在李肆又送來一個董黨,還是大名士劉表,袁術這下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甚至心裏暗罵,這個劉景升,連潛越都能被抓,真是個廢物,想當年自己從大穀關、廣成關一路逃來魯陽,毫發未損,如此比較下來,我袁術才能遠甚於劉表。
思索半晌沒有決斷,袁術為難地看著劉表說道:“景升兄,你為何要為董賊效力?”
劉表歎了一口氣道:“唉~非是我欲效力於董賊,而是其為了徹底掌控北軍,把我從北軍中候的位子上挪到了荊州,實屬無奈啊。”
袁術頷首沉思片刻,然後帶著商量的口吻說道:“那這樣吧,景升兄你看,荊州刺史的位子一直空著確實不好,聽說襄陽、南郡那邊宗賊最近鬧的兇,我放你去上任,但有個前提。”
“還請公路兄言之,表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脫。”劉表拱手道,有活路就好,懸著的心終是放下了。
“還請景升兄集荊州之力,支持我軍討董。”袁術正色道。
現在輪到劉表為難了,這裏這麽多自己熟識的潁川名士,劉表也不好說些假意改信,日後悔過的話。
他不是袁紹、橋瑁這種何進故吏,董卓提拔他們升任了太守後還能借著給何進報仇,反對廢立的名義,反過來討伐董卓。
他劉表可是海內外聞名的大名士,如此忘恩負義的舉動,他是決計不能做的。
劉表的沉默弄得袁劉二人都有些尷尬,袁術的主簿閻象趕緊插嘴道:“那個,主公,劉使君,正事不如以後再談,今日不妨先縱情山水。”
群賢們也紛紛附和,於是袁術隻好就坡下驢。
可李肆不想拖,北伐軍招撫流民、訓練新兵、熟練新武器,各種事忙得很,他可沒空等,於是開口道:“盟主,肆有一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袁術難得覺得李肆說話這麽討喜,當即笑道:“還請快快講來,李校尉素有韜略,想必是有兩全之策?”
“兩全之策不敢當,隻是當前情況下最好的選擇了。”李肆謙虛一陣,然後繼續道:
“盟主屯兵南陽,而南陽太守之位空懸,許多事情想在南陽做卻好像缺了點名分,敢問盟主,是也不是?”李肆問道。
袁術急迫地點點頭,連聲稱是。
“孔豫州兵敗身死,其留下的爛攤子,多是我軍負責收拾的,那盟主是不是應該在豫州也有個名分?”李肆又問道。
袁術點點頭的速度放慢了,但嘴角的笑容漸漸止不住了。
“肆與孫將軍攻占廣成關,是十幾二十路聯軍唯一的戰果,這等功勞國家是不是該有所表示?”李肆接著問道。
袁術抿著嘴頷首。
“那正好劉荊州在此,盟主,當下有南陽太守,豫州刺史等位子急需我軍的有名望之人擔起重擔,不知盟主中意哪個?”李肆笑著問道。
“豫……不,南陽太守更好。”袁術脫口而出,豫州刺史雖好,但豫州汝南是自己的家鄉,現在自己這種一方霸主級的大人物就違背異地為官的傳統,屬實是有些過於衝動了。
“那盟主便可上表孫文台為豫州刺史。”李肆說道。
袁術點頭讚同,孫堅確實居功至偉,需要好生籠絡一番,但隨即又看向李肆,疑惑道:“不知李校尉所需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