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州南海郡的鬱水入海口往北,一直到荊州南陽郡的淯水河畔的郡治宛城,其間兩千裏水道,皆可行船通達。


    這也是南陽郡繁榮的原因,它是中原與荊州、益州、交州的物流集散地,是河洛盆地和中原地區進入黃金水道的內河航運起點。


    北伐軍緊趕慢趕到了宛城,勉強追上了孫堅的行軍速度,卻沒能追上孫堅的殺官速度。


    由相國董卓親自任命的數個地方大員之一的,南陽太守張諮,被孫堅用一頓鴻門宴騙至軍營,然後拖到營門口當眾處決。


    有意思的是,另外幾個地方大員,如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陳留太守張邈,都已經成了反董聯盟的一方諸侯。


    自從將張諮在營門被斬首後,整個南陽郡上下噤若寒蟬,對孫堅的所有需求,半點折扣都不敢打地滿足。


    沒幾天,孫堅便整編出了三萬戰兵,一萬輔兵,備齊了物資,準備前往魯陽和袁術會師時,正好碰上了匆匆抵達的交州北伐軍。


    孫堅親自出營迎接,春風滿麵地問候北伐軍將軍李肆。


    “孫將軍,我們來遲了啊!”李肆拱手抱歉道。


    原本還是笑容滿麵的孫堅,見著李肆的時候,一下子有些繃不住表情。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去年宴會上的朱雀軍頭頭腦腦們,似乎沒有這麽一號人?


    要是李弎這一級別的人來,孫堅還樂意交往一二,可你娘之誰啊?


    赤賊輕慢人的習慣還真是一點不改啊。


    但兩軍將士的目光皆匯聚於此,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孫堅勉強笑道:“哈哈哈,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我即刻命人安排休整一二。”


    李肆爽朗地笑道:“孫將軍莫要如此,談不上辛苦,北伐事緊,我交州人首倡義軍,自然責無旁貸,休整就不必了,交州北伐軍全軍六千將士,現在就能隨將軍出征。”


    現在就能走?還有點武夫的樣子。


    念及於此,孫堅神情自然了些,說道:“好,還不知將軍姓甚名誰?”


    李肆雙眉挑起,連聲道歉道:“在下李肆,字伯常,乃定海中郎將麾下的破竹校尉,見到孫將軍這般的英豪人物,一時失了方寸。”


    孫堅頓時高興壞了,說道:“好一個失了方寸,不知李弎李叔寇是你?”


    “正是在下兄長。”李肆答道。


    孫堅有些難以置信,眼前這軍官,皮膚略白,身長七尺五,身形精壯,五官銳利,和李弎那個濃眉大眼的黑麵大漢哪有半分相像?


    但孫堅還是讚道:“原來是李將軍之弟,難怪難怪,既然小李將軍出兵心切,那你們交州軍就作我軍的後隊,即刻出發。”


    李肆頷首道:“孫將軍豪氣!不過我軍還想請孫將軍行個方便。”


    剛說了急著出兵,現在卻又還要談條件?


    孫堅皺眉道:“哦?說來聽聽。”


    “請於宛城城東的港口處,劃撥一塊地盤作為交州北伐軍的後勤補給中心,轉運交州送來的糧草軍資。”


    見多少還是和北伐相關的事,孫堅的情緒再度緩和道:“無需如此麻煩,交州軍一應補給,都由我軍負責,南陽郡富足,何必從交州千裏轉運?”


    李肆遲疑半息,然後眼前一亮道:“真的可以嗎?我軍六千兵馬,其中三千是交趾太守士燮麾下的狼兵,這個補給好說。


    但另外三千,我們定海中郎將麾下的三千鐵騎所需的草料和豆料,不知南陽郡可否供給?”


    孫堅剛想說包在我身上,但他老道的軍事經驗還是阻止了他。


    一匹戰馬,一天至少要吃掉一石草外加一鬥豆,相當於三十多個步卒的消耗,三千匹馬,那就是九萬大軍……


    嘶~


    南陽不是沒有草料,隻是又要多幾倍的民夫去運輸,拿自己的麵子去換這麽的裏子,值不值?


    孫堅心裏倒吸一口冷氣,想到:原以為赤賊首倡義軍是另有所圖,沒想到竟然派出三千鐵騎還有自備一應糧餉北伐?看來之前真是錯怪了他們。


    自己隻是借董黨之名,殺了個沒根基的新太守,讓南陽豪族們掏出幾萬人的軍糧都還是勉為其難的,如果這個數字變為十幾萬,那他們怕不是會直接投靠董卓,那樣還來的輕鬆些。


    於是孫堅對著身邊的程普說道:“德謀,有勞你去帶小李將軍找一塊臨水港口。”


    “唯!”


    “多謝孫將軍!”李肆感謝道。


    到目前為止,孫堅很滿意交州的態度,覺得先帝這個侯爵沒有白封,自己當初的眼光也沒有白瞎,直到親眼見到交州軍所謂的三千“鐵騎”。


    “這馬能上陣嗎?”


    “這馬是給娃娃騎的吧?”


    “不就是西南的馱馬嗎,好意思叫什麽鐵騎?”


    孫堅手下一眾將校笑作一團,孫堅自己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


    黃蓋見狀,寬慰道:“主公請看東南方,交州人還是帶了百餘騎戰馬的。”


    孫堅冷聲道:“都是些河西、幽州馬,八成是從朱車騎麾下的三河騎士那奪來的。”


    好像每次和赤賊打交道都不會一帆風順,孫堅無奈地搖搖頭,自己拿華府沒辦法,隻好帶著將校們繼續組織出征。


    得虧李肆離開得早,不然高低得跟這幫手下敗將們掰扯掰扯,自己這三千龍騎兵算不算鐵騎。


    怎麽著,看不起騎馬步兵嗷?騎馬步兵學名叫龍騎兵,高級不?孫堅這幫子手下敗將,有什麽臉挑三揀四的。


    所幸此次北伐討董,不僅僅是一項軍事行動,更是一項政治行動。


    華府所求不外乎一些虛實。


    虛的是把交州紅軍的名聲打出去,讓天下更多的人知道,存在這樣一支與眾不同的軍隊,其背後還有一片與眾不同的土地。他們為了勞動者而戰,為了勞動者而存在。


    所以特立獨行地每名戰士牽一匹馱馬,看起來就聲勢浩大。


    實的方麵,說白了就是去搶人口的,三千馱馬都是運力,如果係上平板車那更是如虎添翼。


    到時候就是一輛輛馬車,拖著行李和走不動路的老弱,然後引導著無數家園荒蕪的河洛人前往宛城港口……


    其實也是有軍事上的考量,去年酷暑鏖戰的陰影太大,軍事委員會非常注重夏季防暑,還要預防以後的冬季防寒,製定出了一係列方案。


    軍隊的防護不能減,鐵器廉價,人命關天,不僅不能減,還要往上加,量和質都得加。


    那就隻能配備輔兵或者馱畜負責負重行軍,戰時再著甲。


    華府內部勞動力都不夠,輔兵是不可能加派的,那就隻好委屈鬱林的小馬們,出門遠遊一趟了。


    除此之外,北伐軍還帶了兩樣秘密武器。


    去年隨朱儁出征的二十名工匠在湞陽被紅軍包了圓。


    都是來自京師的熟練工匠,在幾位科技委員的指點下,借助水力鍛打配合,手打了一百領帶弧度的前胸板甲,用來替換先前定位尷尬的生鐵鑄甲。


    另一樣則是防護延伸到腳踝的步人甲,這樣就能有效克服穿筩袖甲被箭矢射中腿部的弊端。


    以後,董卓軍就將真正感受到,一點點來自雙重重甲的小小震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