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袁盟主:孫堅、李弎都是個厚道人呐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有華府在雒陽首倡義軍的舉動,所以各路諸侯早早地就在暗地裏做好了準備,等到真正舉事之時,諸侯們反應極為迅速。
這次,孫堅的荊州大軍來得實在是太快了,幾日就行至魯陽,和袁術會師,距離雒陽隻有一步之遙。
這時河南百姓還沒有被董卓逼著遷去長安,豫州刺史孔伷在潁川也還沒有兵敗,關東各路大軍的實力都很完整,一齊壓上,給了董卓更大的壓力。
一時之間,河洛地區,人心惶惶。
原本董卓是準備立刻遷都,以避關東諸侯的鋒芒。
奈何先前那個南海主簿在雒陽折騰得太出名了,讓河南百姓對這個新任相國很是戒備。
若是要強行西遷百姓,董卓怕孫堅這個大忠臣趁機殺進來,軍隊散了出去,還有了百姓的拖累,董卓到時想走都走不脫。
為了維持京城的穩定,董卓隻好暫緩遷徙百姓,而是準備先把皇帝一家搞去長安。
此時,天下討董諸侯,匯聚到了四處屯兵之地。
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的河北諸侯,屯軍河內,南向雒陽,麵前隻有一條單薄且四處漏風的大河防線。
青兗徐三州諸侯,遙尊袁紹為盟主,屯駐兗州境內的酸棗縣,離雒陽最遠。
豫州刺史孔伷獨領一路,也奉袁紹為盟主,聚兵於雒陽東南邊的豫州潁川郡。
後將軍袁術,則另樹一幟,自己當盟主,以雒陽南方的魯陽縣為大本營。
整個討董聯軍,目前共十三位州郡重臣出兵,是為十三路諸侯,已經將董相國一人掌控的朝廷半包圍起來。另外還有諸如陳王劉寵自號輔漢大將軍,以此舉兵自保之類的行為,數不勝數。
但老實說,董相國一點不怕。
論名聲,一千一萬個董卓也比不過關東聯軍,但若論打仗,嗬嗬,把孫堅剔除在外……再把打贏孫堅的李弎剔除在外,別說剩下十一路諸侯,再來十一路董卓都不帶怕的。
董卓和孫堅當過友軍,知道孫堅是個能打的,現在還多了個似乎更能打的李弎,並且二人俱在魯陽,故而董卓對袁術這一路格外重視。
受到董卓關注的魯陽城內,此時正是一片歡慶。
麵對遠道而來的孫堅等人,袁術給出了當前條件下最大規格的招待。
原因無他,對於袁術來說,孫堅帶來的兩路大軍,就是暴雪天裏送來的木炭。
他袁術,血統比袁紹高貴,官位比袁紹大,可誰知這幫子關東諸侯,一個個跑去認袁紹做盟主?
真是豈有此理!
袁術這一個月來,全靠汝南袁家的支持,才得以堅持在魯陽自成一家,但聲勢完全被袁紹那邊十路聯軍給蓋了過去。
不用別人說啥,袁術自己都覺得顏麵掃地,進而無比地憎恨自己這個庶出的兄長。
可誰知峰迴路轉,孫堅居然帶著南方兩路大軍,數家諸侯,整整五萬大軍來投奔自己?
人生的大起大落恰是如此,袁術原本都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沒想到還能得到此等強援的認可。
上天先是拋棄了他,將他袁術丟在泥坑裏還踩上了兩腳,哪知沒等幾天,又撈起袁術去遨遊仙境。
袁術瞬間覺得,好似世間的一切苦等,都是為了更璀璨的未來。
孫堅是什麽人?大漢烏程侯,偏將軍,先帝劉宏最為倚仗的將軍之一。
李肆是什麽人?定海中郎將李弎的弟弟,麾下三千騎兵,可是連孫堅都奈何不得的苦主,就連當今所謂的大漢雙璧之一的朱儁,都是他們的刀下亡魂。
至於士鋆手下的三千狼兵,那至少也是常年征伐的百戰邊軍,若是到了戰場上,袁紹手底下那數十萬農夫就得日夜祈求上蒼,千萬不要撞見這些交趾兵。
反觀那婢子之子袁紹手底下都是些什麽阿貓阿狗?
除了人多一點,還有什麽能比我袁術強?
況且人多有什麽用,天下的黔首那麽多,也沒見妖道張角成事奪了這漢家天下啊。
哦,不對,小李將軍在此,不能罵張角妖道,得叫大賢良師,哎喲,要是李弎再派三千鐵騎來助我聲威,日後追封張角三兄弟為國師也不是不行~
在夜間的酒宴之上,袁術是真的喝醉了,他完全沒有預料,自己的人生可以這般觸底反彈,從最低穀直到最高峰。
早先接到孫堅的信件說要來會師,自己也是患得患失的狀態,倘若有孫堅來投,那自己將不複這般尷尬,但又擔心孫堅半途反悔,被袁紹那卑鄙小人給拉攏過去。
但孫堅沒讓他失望,反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送一還贈一群,更別說這裏麵還有李弎這個首倡義軍,名氣與實力並存的諸侯。
這頓酒喝得真痛快,袁術直接放浪形骸,一壇接一壇地猛灌,席間都記不清出去如廁了多少趟。
要不是心底還有最後那根有關血統,有關高貴的弦繃著,袁術恨不得當堂和孫堅拜把子,義結金蘭。
一夜宿醉無話。
第二日,袁術召集孫堅、李肆和士鋆來詳談討董諸事宜。
“如今董賊肆虐,禍亂朝堂,不知諸君有何見教?”寒暄過後,袁術便直入正題。
孫堅當先拱手而言道:“孫堅乃一介武夫,一切聽從盟主調遣!堅願做先鋒,率先攻入雒陽!”
袁術大喜過望,連聲稱好,然後將熱切的目光轉向李肆。
看著袁術這興頭,孫堅的第一反應就是袁術恐怕要吃癟,然後果不出孫堅的意料。
李肆先是一拱手,然後麵露難色道:“盟主還請見諒,交州軍不比荊州軍人數眾多,我軍兵微將寡,具體戰況可能還需謹慎一二。”
袁術的笑容凝固了,就這樣愣在當場,好半天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無妨無妨,小李將軍能來魯陽,就是對我袁術最大的支持。”
袁術很快就做好了心理建設,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出力,就拿李肆當前的行為來說,在外界看來,已經是站隊袁術了。
袁術也不是什麽狂傲之輩,現在的他,剛剛好不容易從低穀裏爬出來透一口氣,腦子清醒的很。
他袁術最大的敵人不在雒陽,而在河內。
李肆即使不去打董卓,沒關係,隻要他交州軍大旗插在袁術大營一日,就有一日對袁紹的傷害。
這個節奏太熟悉了,此時,在一邊旁觀的孫堅暗暗想著,打了一棒子,該給一甜棗了。
像是在配合孫堅演出一樣,李肆果不其然地補充道:“盟主勿急,但有一事,交州北伐軍可以全力施為。”
這次,孫堅的荊州大軍來得實在是太快了,幾日就行至魯陽,和袁術會師,距離雒陽隻有一步之遙。
這時河南百姓還沒有被董卓逼著遷去長安,豫州刺史孔伷在潁川也還沒有兵敗,關東各路大軍的實力都很完整,一齊壓上,給了董卓更大的壓力。
一時之間,河洛地區,人心惶惶。
原本董卓是準備立刻遷都,以避關東諸侯的鋒芒。
奈何先前那個南海主簿在雒陽折騰得太出名了,讓河南百姓對這個新任相國很是戒備。
若是要強行西遷百姓,董卓怕孫堅這個大忠臣趁機殺進來,軍隊散了出去,還有了百姓的拖累,董卓到時想走都走不脫。
為了維持京城的穩定,董卓隻好暫緩遷徙百姓,而是準備先把皇帝一家搞去長安。
此時,天下討董諸侯,匯聚到了四處屯兵之地。
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的河北諸侯,屯軍河內,南向雒陽,麵前隻有一條單薄且四處漏風的大河防線。
青兗徐三州諸侯,遙尊袁紹為盟主,屯駐兗州境內的酸棗縣,離雒陽最遠。
豫州刺史孔伷獨領一路,也奉袁紹為盟主,聚兵於雒陽東南邊的豫州潁川郡。
後將軍袁術,則另樹一幟,自己當盟主,以雒陽南方的魯陽縣為大本營。
整個討董聯軍,目前共十三位州郡重臣出兵,是為十三路諸侯,已經將董相國一人掌控的朝廷半包圍起來。另外還有諸如陳王劉寵自號輔漢大將軍,以此舉兵自保之類的行為,數不勝數。
但老實說,董相國一點不怕。
論名聲,一千一萬個董卓也比不過關東聯軍,但若論打仗,嗬嗬,把孫堅剔除在外……再把打贏孫堅的李弎剔除在外,別說剩下十一路諸侯,再來十一路董卓都不帶怕的。
董卓和孫堅當過友軍,知道孫堅是個能打的,現在還多了個似乎更能打的李弎,並且二人俱在魯陽,故而董卓對袁術這一路格外重視。
受到董卓關注的魯陽城內,此時正是一片歡慶。
麵對遠道而來的孫堅等人,袁術給出了當前條件下最大規格的招待。
原因無他,對於袁術來說,孫堅帶來的兩路大軍,就是暴雪天裏送來的木炭。
他袁術,血統比袁紹高貴,官位比袁紹大,可誰知這幫子關東諸侯,一個個跑去認袁紹做盟主?
真是豈有此理!
袁術這一個月來,全靠汝南袁家的支持,才得以堅持在魯陽自成一家,但聲勢完全被袁紹那邊十路聯軍給蓋了過去。
不用別人說啥,袁術自己都覺得顏麵掃地,進而無比地憎恨自己這個庶出的兄長。
可誰知峰迴路轉,孫堅居然帶著南方兩路大軍,數家諸侯,整整五萬大軍來投奔自己?
人生的大起大落恰是如此,袁術原本都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沒想到還能得到此等強援的認可。
上天先是拋棄了他,將他袁術丟在泥坑裏還踩上了兩腳,哪知沒等幾天,又撈起袁術去遨遊仙境。
袁術瞬間覺得,好似世間的一切苦等,都是為了更璀璨的未來。
孫堅是什麽人?大漢烏程侯,偏將軍,先帝劉宏最為倚仗的將軍之一。
李肆是什麽人?定海中郎將李弎的弟弟,麾下三千騎兵,可是連孫堅都奈何不得的苦主,就連當今所謂的大漢雙璧之一的朱儁,都是他們的刀下亡魂。
至於士鋆手下的三千狼兵,那至少也是常年征伐的百戰邊軍,若是到了戰場上,袁紹手底下那數十萬農夫就得日夜祈求上蒼,千萬不要撞見這些交趾兵。
反觀那婢子之子袁紹手底下都是些什麽阿貓阿狗?
除了人多一點,還有什麽能比我袁術強?
況且人多有什麽用,天下的黔首那麽多,也沒見妖道張角成事奪了這漢家天下啊。
哦,不對,小李將軍在此,不能罵張角妖道,得叫大賢良師,哎喲,要是李弎再派三千鐵騎來助我聲威,日後追封張角三兄弟為國師也不是不行~
在夜間的酒宴之上,袁術是真的喝醉了,他完全沒有預料,自己的人生可以這般觸底反彈,從最低穀直到最高峰。
早先接到孫堅的信件說要來會師,自己也是患得患失的狀態,倘若有孫堅來投,那自己將不複這般尷尬,但又擔心孫堅半途反悔,被袁紹那卑鄙小人給拉攏過去。
但孫堅沒讓他失望,反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送一還贈一群,更別說這裏麵還有李弎這個首倡義軍,名氣與實力並存的諸侯。
這頓酒喝得真痛快,袁術直接放浪形骸,一壇接一壇地猛灌,席間都記不清出去如廁了多少趟。
要不是心底還有最後那根有關血統,有關高貴的弦繃著,袁術恨不得當堂和孫堅拜把子,義結金蘭。
一夜宿醉無話。
第二日,袁術召集孫堅、李肆和士鋆來詳談討董諸事宜。
“如今董賊肆虐,禍亂朝堂,不知諸君有何見教?”寒暄過後,袁術便直入正題。
孫堅當先拱手而言道:“孫堅乃一介武夫,一切聽從盟主調遣!堅願做先鋒,率先攻入雒陽!”
袁術大喜過望,連聲稱好,然後將熱切的目光轉向李肆。
看著袁術這興頭,孫堅的第一反應就是袁術恐怕要吃癟,然後果不出孫堅的意料。
李肆先是一拱手,然後麵露難色道:“盟主還請見諒,交州軍不比荊州軍人數眾多,我軍兵微將寡,具體戰況可能還需謹慎一二。”
袁術的笑容凝固了,就這樣愣在當場,好半天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無妨無妨,小李將軍能來魯陽,就是對我袁術最大的支持。”
袁術很快就做好了心理建設,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出力,就拿李肆當前的行為來說,在外界看來,已經是站隊袁術了。
袁術也不是什麽狂傲之輩,現在的他,剛剛好不容易從低穀裏爬出來透一口氣,腦子清醒的很。
他袁術最大的敵人不在雒陽,而在河內。
李肆即使不去打董卓,沒關係,隻要他交州軍大旗插在袁術大營一日,就有一日對袁紹的傷害。
這個節奏太熟悉了,此時,在一邊旁觀的孫堅暗暗想著,打了一棒子,該給一甜棗了。
像是在配合孫堅演出一樣,李肆果不其然地補充道:“盟主勿急,但有一事,交州北伐軍可以全力施為。”